浅谈对联传承的『冷』与『热』

2011-07-12 08:15赵瑞琴
对联 2011年15期
关键词:对联

●赵瑞琴

对联的传承,为何要说冷与热呢? 是因为做学问,想要学好学精对联,探清对联发展的脉络,就要心远喧嚣,摒除浮躁,静下来认真地学习,即范文澜先生所言『板凳要坐十年冷』, 这就是对联研究的『冷』。 而热呢? 是要热心弘扬对联文化,加强组织、人员建设,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做好对联的宣传普及工作,让对联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重新回到百姓心中,为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和构建和谐社会而服务。

一、对联研究的冷,即沉下心来多做点学问

(一)对古联、前人的联要尽可能准确地保留其原貌、全貌。

很快就要到对联集成年了,各地学会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集成的搜集、整理、成书工作。这是联界的一项大事、盛事,可以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曾蒙朋友惠赠》北京对联集成《与》中国对联集成· 河东卷《各一套,得闲便看上几页。其中那些古联,特别是宫殿、庙堂、牌楼等处的对联,用典颇多,有许多取自古代儒学经典著作的原文、原句。 看这些对联并不轻松,起码对我这个学浅之人来讲,是很有些困难的。 可是当我慢慢地从网上查到原文出句,回头再来看联的时候,感觉这寥寥数语的联文中, 竟有着太多的意蕴。但是其中若是文字有误,就给解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很易误解误传。 因为集成之类的大部头书与重在交流更新的报刊不同,其成书不易,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可能动辄修订删改。 一旦成书,是要做为工具书和权威资料的,所以很需要冷静、严谨、负责的态度,减少错讹。不必『为尊者讳』,『为长者讳』,尽可能呈其原貌、全貌,以便于今天和以后的学联者能有经典的权威、 可靠的资料来研究对联的发展脉络及其学术规范的轨迹。

(二)既要注重有形的财富,也要注重无形的财富。

镌刻于门楹、柱壁,或见之于印刷品的对联作品以及对联理论,都可算是有形的财富。 而那些无形的,也就是藏在联家心里的个人创作体会、某些属于感性的尚未成熟的理论构想、流传于父老口头的朴素的对联、传闻,更是弥足珍贵。 因为这些财富如果不用心去收集记录,很易被人忽略,而且难以再生。

现在联界有许多大家、前辈,这是我们联界的宝贵财富。俗话说:家有一老,犹如一宝。 如何把这些大家前辈的思想成果继承下来呢? 完整地整理他们的作品集是途径之一, 但还有一些事情也是应该做的,比如,开个座谈会,现身说法,让前辈大家讲讲自己学联的经历、感悟、方法等等。 前辈的联家与我们年轻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所经历的社会阶段也不

同。

现在不用买书, 在网上就可找到极其丰富的资料。 可以说,条件之便利,前所未有。然而这样便捷的条件也催生出了一种『浅阅读』,即想找个资料相当迅捷,但忘却也快, 资料中的内容只是浅浅地从眼前一过,其中包含的深厚意蕴并未经过大脑细心过滤、整合,没能形成自己的思想积淀。一旦离开电脑、 网络这些顺手的工具、拐杖,就会感觉自己知识很贫乏,脑袋里空空的。而老一辈的联家没有这个便利,他们的知识、 经验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故而基础很扎实,许多个人的思想体会有独到之处。

至今想起来,上学时老师的耳提面命与自己摸索着学是有很大不同的,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弯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面对面的交流,对人的启迪与影响是不可轻视的。 不要在热闹繁华的景象中忘却了这些老联家, 多听听前辈联家之言,对提高联艺、摆正态度、找准自身发展方向等各个方面均有拨云见日的作用。

(三)多点宽容与虚心,少点苛责,静下心来多方学习, 汲取各方面的营养,加强文学与道德修养, 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

①对联与诗词曲赋古文等都有着联系,从技巧、章法、音韵、修辞等方面讲,可吸收借鉴。

比如,《叶嘉莹先生的》唐宋词十七讲《是由她在国内大学的演讲稿整理而成。 因为是演讲稿,为了让听众听得懂,她有一些看起来像是即兴的阐述。 而就是这些像是即兴的阐述,更贴近读者,促进人的理解。 其中有关于长短音节给人的心理感觉的不同,相近词(如翠与绿,翠字就有一种让人珍惜怜爱的感觉)带给人意像中感情色彩的不同。 这些对联也可借鉴。 诗词中有撞韵、挤韵之避,我有时看联,会念一念,那些读起来朗朗上口的联,让人心舒气畅,而那些读起来磕磕绊绊、佶屈聱牙的联就不想回头再看了。

②学联既要重其形式之美,更要重内涵之深厚。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在学习对联的过程中,比文彩、章法、辞藻更能吸引人的是对联的内涵,即其所表达的意境、内容、事件或情感等等。比如,我在》北京对联集成《中看到一副吴稚晖挽易培基的对联:

最毒悍妇心,沉冤纵雪公为死;误交卖友客,闲官相攘谋竟深。

此联用笔犀利,善恶分明。 每每想起,都为人心之凶险、叵测感到不寒而栗。 真可谓: 『联文如史笔如刀』。

对联彰显的立体丰满的人格魅力令人肃然起敬,对联对人思想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非简单说教可比拟。 当读到翁敬棠贺林纾七十寿的对联

剧孟心肠,程婴风谊;昌黎嫡派,摩诘前身。

感觉这满是夸奖啊。上网一查,原来林纾受聘于朋友家作家教,后来朋友去世了。 临终前,把一双儿女托付给了他。林纾没有负朋友之托,把两孩子养大,帮他们成家。此联并非浮夸,而是林实际行为的真实写照。 看着这样的联,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洗礼,更多的是一种对中华传统道德的尊崇与敬仰。

一副好的对联,其意深哉,值得人学习的地方不一而足。

③冷静客观地看待前人或他人的联作,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古人云,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 我们要尊重前人前辈的创作成果,而不要任意贬斥。 要客观看待前人的作品,取百家精华为我用。 若一味纠缠于考较前人、他人缺点,深恐会误入怪圈,阻碍自己前进的步伐。那样,对联界的团结共进、整体水平的提高也无益处。

二、对联传播的热,即热心传播对联

(一)健全、壮大各级楹联组织,吸纳喜好对联的人进来,形成强有力的阵容。

各级组织的健全,让联友有了后盾,不再是一盘散沙、单打独斗。而且组织的健全,使对联学术的交流、联界事务的规范都成为可能。 而组织如何能建起? 如何能巩固? 这背后有着许多联界领头人默默的奉献、许许多多会员默默的支持。 没有他们的满腔热血,痴情执着,如何能有经常举办的联坛三角联席、多方会盟? 如何能有各地召开的联律普及培训会、对联进校园观摩会、联墨展览会?

(二)热心传播对联艺术,利用对联的实用功能,推进对联在群众中的传播与欣赏。

近年来,个性化的婚联、寿联、题赠联等越来越受到群众的喜欢。利用这些机会,精心撰写一些典雅上口的对联,会引起群众的瞩目与传诵,慢慢地就会传递开来。精心推出精品对联,适时向民众普及对联的赏析, 是联人应该肩负的责任。 一旦民众对对联的接受程度和欣赏水平提高了,那么对联也就有了更为适宜的土壤,更能茁壮成长。去年河东楹联网推出一个赠送嵌名婚联的活动,虽然免费,没有报酬,但联友们积极响应。每每匆匆征集,也能收到佳作。用户收到这样个性化的对联,感受非同一般,反响很好。

(三)竞技与普及并重,广纳兼容,以耐心与奉献精神提携后进,让普通联友也能有展示自我的舞台。

现在的各种有奖征联活动风起云涌,许多联家有了角逐沙场、 展示自我的舞台。自己的劳动得到了认可,有了不小的回报,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 其中之好处无庸多讲。然而,就如高考、公务员招考,被喻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样,参加征联的道路同样充满了竞争。 许多联友与奖无缘,这也是现实。

我常在想一个问题: 各级对联组织正在不断健全,我们的队伍在不断壮大,会员越来越多,许许多多的普通联友走进联界这个家庭中来,但是让他们做什么呢?如何给普通联友创设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让他们有个展示的平台与空间呢? 各种大大小小的对联报刊都有着联作展示与交流的版面,为对联的普及与推广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但是与日益增多的会员相比,与会员日益增长的学习交流需求相比,总是跟不上联友的需要。 还有什么办法呢? 我个人认为,网络是一个可以充分利用的天地。

利用网络平台,可以进行对联教学、联艺探讨等等,可帮助联友入门,每一个普通的联友都能有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但是,网络只是个工具,还需要联友付出热情、耐心。 网上有一帮不计报酬、甘作园丁的人,这样的人同样让人敬重,是应该学习与提倡的榜样。 我自己通过网络得益良多,常念当初学联时,遇到了良师益友,得到过他们的帮助,故而对于刚上网不懂规则的联友,我觉得自己有义务有责任帮他们一把,而这也是网络中一种良好习惯的传承。

大木参天,是一种直线向上的雄壮伟岸之美,而绿茵遍地是一种平面铺展的缤纷绚烂之美。 二者相辅相成,共成联苑繁荣之景。

(四)注重对联的交谊功能。 言为心声,对联的基本功能就在于表情达意。通过对联,相同志趣的人成了朋友。 而联友间的这份感情不掺杂功利,在匆忙的现代生活节奏中,如淡淡的清茶,清香沁脾,令人回味,令人珍惜。

本是一介俗人,才薄德浅,但是因为喜欢对联、走近对联,获益匪浅,增长了知识、拓宽了眼界,结识不少良师益友。深深地感谢对联给予我的这一切。同时,学联时久,一种责任感慢慢地涌上心来。我从对联获益良多,我该为对联做点什么? 顾炎武先生曾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那联界的传承, 我们每个联友是否也有责任呢? 若是汇聚千万联友之力,何愁联界不兴?

同添一把柴,敬友尊师,迎来联苑八方火;

能耐三分冷,搜今研古,撷取骊珠满目丰。

(036500山西省河曲县中医院)

猜你喜欢
对联
巧出对联
贴对联
解缙二改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