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医院 (杨凌 712100)闫世林 刘满江 蔡安林 王旦峰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在粥样斑块破裂或溃疡的基础上,继发出血或血栓形成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它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MI)和心源性猝死。近年研究发现 CD40-CD40L广泛存在于粥样斑块的各种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单核 /巨噬细胞)[1],其相互作用显著影响相关细胞的功能,并且与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阻断这一系统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与发展。氯吡格雷是一种高选择性的 ADP受体拮抗药物,在抗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 ACS患者在应用氯吡格雷治疗前后血清 sCD40L水平的变化,以了解早期吡格雷治疗对斑块稳定性和免疫炎症的影响。
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 2006年 3月至 2007年 7月在我院初次确诊为 ACS的患者 80例,其中男 40例,女 40例,平均年龄 65±10岁,所有患者均排除了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入院前 2月未服用他汀类药物,入院后给予阿司匹林、β受体阻断剂、硝酸脂类药物,氯吡格雷 75mg,每日 1次,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期间不用任何降脂药物。每位患者分别采未服氯吡格雷前,服用氯吡格雷后第 5天的晨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清 sCD40L水平。
2 方 法 所有患者分别于服氯吡格雷前、服用氯吡格雷后第 5天采集清晨空腹肘静脉血 4ml,注入 10ml干燥无抗凝管中,放置 4℃冰箱内待血清析出后以 3 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80℃冷冻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血清 sCD40L。试剂盒购自 Bender Medsystems公司,按试剂盒说明操作。
3 统计学处理 统计采用 SPSS12.0for windows软件完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各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设计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CS患者氯吡格雷治疗前后血清 sCD40L的水平见附表。ACS患者服氯吡格雷前血清 sCD40L水平显著高于服药后第 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附表 各组间血清 sCD40L水平变化
研究显示,免疫与炎症反应在 AC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炎症反应的激活是导致斑块不稳定的主要因素[2]。 CD40-CD40L(CD40配体)是一对互补跨膜糖蛋白 ,作为免疫及炎症反应中重要的信号转导系统,在动脉粥样硬化及ACS的发病机制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它几乎贯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乃至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的全过程。淋巴细胞、平滑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激活的血小板均可表达CD40L,但只有游离于血循环中的可溶 CD40L(sCD40L)才具有生物活性,研究证实血循环中 95%以上的 sCD40L来源于激活的血小板。血栓形成是 ACS的早期病理过程,血栓的重要成分为血小板,而血小板在激活后可大量表达释放 sCD40L入血,因此测定血清 sCD40L水平可早期反映 ACS的病理生理过程。早期应用药物降低 ACS病人血清 sCD40L水平,对于延缓或阻断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使粥样斑块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氯吡格雷是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它是通过直接抑制二磷酸腺苷与其受体结合以及继发 ADP介导的糖蛋白 GPⅡ b/Ⅲ a复合物活化而起作用的。氯吡格雷也可抑制非 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不影响磷酸二酯酶的活性。各种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这已从患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心肌梗死及需要搭桥手术或血管成形术的病人得到证实。它表明血小板参与了这些疾病的起动和进展,抑制血小板能降低这些疾病的发生率。
近年来国内外已有多项研究显示,抗血小板药物在预防血栓形成同时,还具有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作用。抗血小板药物可能通过抑制巨噬细胞的迁移和增殖,减轻了动脉局部炎症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早期服用氯吡格雷,能显著降低血清 sCD40L水平,为临床应用氯吡格雷预防急性冠脉事件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关氯吡格雷在抗血小板同时稳定粥样斑块的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 sCD40L水平有关,但其确切机理尚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1]Mach F,Schonbeck U,Bonnefoy JY,et al.Activation of monocyte/macrphge functions related to acute atheroma complication by ligation of CD40: induction of collagenase,strumelysin,and tissue factor [J].Circulation,1997,96:396-399.
[2]Ross R.Atheroscleros is an inflammafion disease[J].N Eng J Med,1999,340:1l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