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_ 腾讯图片/吴家翔(腾讯图片独家供图)
铺设在戈壁荒漠腹地的这条铁路线,长年遭受风沙、高温、严寒、盐碱的袭击和侵蚀,自然条件非常恶劣。铁路全线有41个哨所,驻扎着不为人知的战士们。他们的使命,是守护这条曾保密了30多年的军用铁路线,确保定时的列车和不定时的“特运”能够安全运行。这条地图上没有标注的铁路建于1958年,全长271公里。它南与兰新铁路相连接,北至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的赛汗桃莱,主要运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科研试验任务的物资和人员。沙漠中绿色集中的地方就是70公里点号的所在地。战士们驻扎在这样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用自己的青春维护着无名铁路。
早晨5点,战士们已经集合出操了。夏季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为了不让战士们中暑,维护铁路的工作时间定为上午6点到11点,下午5点到晚上9点。
早饭。主食是米饭和馒头。4个菜中有3个是素菜,另外1个是鸡蛋。由于交通不便,战士们不能经常吃到新鲜的蔬菜。
早饭结束后,不到6点,战士们准备开始上午的工作。
晨光中,一个战士在线路上进行清沙作业。铁路的61公里至70公里路段有7个急弯,而且风沙大、坡道陡,司机们将此称为“虎口”。这里稍微有点风沙就会掩埋道路。
晚上的工作开始了,战士们在进行拨道作业。拨道作业可由人工配以简单机具进行,也可用大型起拨道捣固车进行拨道。目前,由于我国大型起拨道捣固车数量有限,拨道作业多数由人工使用撬棍进行。
连队的外墙上书写着对联:“狂风可卷千堆雪,壮士能抵万顷沙。”
连队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一年四季风沙不断。当地有句俗话:“人在树在,人走树死。”为了不让水土流失,战士们用酒瓶在树的四周围起了一个“篱笆”。
一场雨后,铁路上冒出星星点点的绿色,但是由于降雨量极小,这些生命也会很快枯萎。定时的列车即将到达,战士们说这是最高兴的事儿,因为能看到新鲜的面孔。
在这人迹罕至的茫茫沙漠之中,正是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保障着“生命线”的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