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 越,石 磊,田 桦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发病机理复杂的急腹症。自 1988年 Rindernecht提出急性胰腺炎(AP)的白细胞过度激活学说,细胞因子与 AP的关系受到广泛重视和研究,炎症介质的过度趋化和白细胞的过度激活已成为胰腺炎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本实验研究怡康灵胶囊在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治疗中对 TN F-α、IL-6影响,初步探讨怡康灵治疗水肿型胰腺炎的机理。
研究病例选择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院消化科2009—11~ 2010— 11收治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30例,男 16例,女14例,年龄20~ 70岁,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组患者性别、年龄资料、BalthazarCT分级比较无显著差异性。
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2003年制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1]和 (11版)《实用内科学》[2]拟定:①突发上腹疼痛,持续性、阵发加剧,可向背部放射,伴腹胀、发热、恶心、呕吐等。②发病前常有暴饮暴食或进食难消化食物或油腻食物史。③可有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或严重高脂血症病史。④上腹部压痛。⑤血淀粉酶> 220.8U(碘比色法),尿淀粉酶>1025.6U(碘比色法)。⑥白细胞计数升高,血钙正常。⑦CT检查见胰腺实质局部或弥漫性增大。⑧无器官功能障碍或局部并发症。符合①④⑤⑥⑦⑧项者,可诊断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对液体补充治疗反应良好。②在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③急性期病程在72h内。年龄20~ 70岁。④能够配合治疗,完成整个疗程的,病例资料完整的。
对照组:(1)禁食、胃肠减压;(2)补液、防治休克;(3)镇痛解痉禁用吗啡,以免引起 Oddi括约肌痉挛;(4)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40mg,每日两次静点,间接抑制胰腺分泌;(5)甲磺酸加贝酯0.3g,每日一次静点(前 3天),3d后,甲磺酸加贝酯0.1g,每日一次静点;(6)营养支持;(7)左氧氟沙星 (左克)0.3g,每日一次静点,替硝唑0.8g每日一次静点。治疗组:在应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用怡康灵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两组均以7d为一疗程,根据病情可连续服用1~ 2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相关性治疗药物。
疗效标准参照(11版)《实用内科学》[2]《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3]治愈:3d内症状、体征缓解,7d内症状、体征消失,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显效:7d内症状、体征显著好转,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有效:7d内症状、体征减轻,血、尿淀粉酶有下降趋势;无效:7d内症状、体征未减轻或恶化,血、尿淀粉酶未降低。
所有数据均采用 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不符合卡方检验应用条件的资料,采用 fisher精确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经正态性检验,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采用 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表示,采用 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n=15,%)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淀粉酶比较 ±s,n=1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淀粉酶比较 ±s,n=15)
与治疗前比较,*P<0.05,**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 0.05。
?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尿淀粉酶比较(n=15)
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 TNF-α比较 ±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 TNF-α比较 ±s)
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 IL-6比较 ±s,n=1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 IL-6比较 ±s,n=15)
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自从 Rindernecht提出了白细胞过度激活学说,细胞因子在胰腺炎中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炎症介质的过度趋化和白细胞的过度激活是胰腺炎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近些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药在胰腺炎治疗中的抗炎作用明显,能显著抑制促炎因子,中药在胰腺炎中的治疗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广。怡康灵胶囊系在佳木斯大学附属医院多年临床协定处方的基础上研制的胶囊剂。依据中医理论合理组方。现代药理研究认为[4,5]大黄、黄芩、玄明粉具有抗炎、解热、利胆、促进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及泻下之功效;栀子、厚朴有调节胃肠运动、促进消化液分泌及抗菌作用;白芍、茵陈有改善循环、保肝、解挛之功效。本实验研究表明:怡康灵胶囊能明显降低水肿型胰腺炎患者炎性细胞因子 TNF-α、IL-6,加快患者的症状恢复,在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治疗起到一定的功效。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草案)[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3):190
[2] 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 [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49-1453
[3]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 [S].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284-286
[4] 雷载权,陈松有,高学敏.中药学汇 [M]第 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5-277
[5] 李映君,李仪奎,陈奇.中药药理学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