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监测及颅内压预测*

2011-06-20 10:46安红伟卢昌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6期
关键词:经颅下腔急性期

安红伟,卢昌均#,程 岗

1)柳州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柳州545001 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西安710032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神经内、外科常见的危重病症,而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cular spasm,CVS)是SAH患者极具危害性的一种并发症[1]。CVS常诱发颅高压(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CH),导致迟发性神经功能缺损和脑梗死,是SAH患者致死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2]。防治CVS除早期使用尼莫地平等措施外,还可采用腰穿放脑脊液或脑脊液置换术减轻后遗症状[3]。作者对柳州市中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60例SAH患者行动态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监测,根据SAH急性期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及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的相关变化,评估脑脊液置换预防CVS的效果并无创预测ICP。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60例SAH患者全部为发病24 h内入院,经临床、头颅CT及腰穿证实,均符合SAH的诊断标准[4],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8~75(54.0±14.8)岁。入院后行脑血管造影检查45例,发现病变者36例,其中颅内动脉瘤29例、动静脉畸形6例、烟雾病1例,余9例原因不明。60例中表现为头痛、呕吐45例,动眼神经麻痹8例,意识障碍5例,肢体抽搐(癫痫发作)2例。分为脑脊液置换组和非置换组各30例,治疗方案及每次腰椎穿刺均由本人或其授权人签署知情同意书。病程1周内若有死亡病例即剔除,随后补充相应病例。

1.2 TCD检测方法 TCD检测采用深圳德力凯公司生产的EMS-9数字化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2 MHz脉冲式探头,所有患者均于入院第1、3、5和7天行床旁TCD检测,记录双侧大脑中动脉的TCD参数,取平均值。记录的参数有:收缩期峰血流速度(systolic velocity,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diastolic velocity,vd)、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vm)及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vm=vs/3+2 ×vd/3,PI=(vs-vd)/vm。考虑到腰椎穿刺的安全性,若TCD检测出现“收缩峰”或“振荡血流”频谱改变则一律不予腰穿检查,排除该病例。

1.3 ICP测量方法 TCD检测后立即行腰椎穿刺,穿刺成功后接脑压管测脑脊液压力,依此作为ICP。若存在 ICH[所测 ICP≥2.667 kPa(20 mmHg)],测压完成后快速静脉滴注甘露醇降颅压。60例SAH急性期患者共行174次腰椎穿刺检查,其中置换组114次,非置换组60次,依ICP范围分为:正常ICP组(5 mmHg≤ICP<15 mmHg)26例次;轻度ICH组(15 mmHg≤ICP<20 mmHg)81例次;中度ICH组(20 mmHg≤ICP<40 mmHg)67例次。

1.4 治疗方法 2组SAH患者均绝对卧床休息4~6周,均给予相同剂量尼膜同片(30 mg/次,3次/d)口服预防CVS。脑脊液置换组术前1 h应用脱水剂降颅压,TCD检测完成后立即行腰穿测初压,然后行脑脊液置换:用5 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5 mL缓慢注入椎管内,保留5 min后缓慢回抽5 mL,如此反复注入、抽吸,直至血性脑脊液颜色变为淡粉红色,一般重复6~10次,最后鞘内注入地塞米松5 mg。术中、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瞳孔、意识改变,术后去枕平卧6 h,首日住院发病12 h后即进行置换,随后隔日1次,视患者病情及脑脊液颜色是否黄变决定置换次数,一般为3~4次。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处理数据。2组一般资料的比较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2组不同时间点TCD各参数的比较应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ICP预测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2组CVS发生率的比较应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2组一般资料和TCD各参数比较 2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2组不同时间点TCD各参数比较见表2~5。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30)

表2 2组不同时间点vs比较(n=30)cm/s

表3 2组不同时间点vm比较(n=30)cm/s

表4 2组不同时间点vd比较(n=30)cm/s

表5 2组不同时间点PI比较(n=30)cm/s

2.2 2组急性期CVS发生情况比较 置换组CVS发生率为 16.7%(5/30),低于非置换组[46.7%(14/30)],χ2=6.239,P=0.012,且程度较轻,无重度CVS发生。

2.3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以PI为解释变量,以ICP为反应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ICP(单位mmHg)=4.666+15.246 × PI(F=93.275,P <0.001;R2=0.352)。应用该回归方程对ICP进行预测,与实际ICP比较,预测差值在5 mmHg内者占85.6%(149/174)。

3 讨论

TCD诊断SAH后CVS特异性高达97%~100%。目前预防和治疗CVS的主要药物为钙离子拮抗剂。除药物治疗外,脑脊液置换、引流也被证明是有效预防和治疗CVS的方法[5-6],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该研究在对SAH患者常规应用尼膜同预防CVS的基础上对观察病例再施予脑脊液置换术,通过TCD动态观察SAH急性期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估脑脊液置换术预防CVS的效果。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显示2组患者病程不同时间点vs、vm及v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v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流速度随病程呈逐渐增快趋势,这与CVS多发生于SAH后2~3 d,7~10 d达高峰的发展规律基本一致。置换组血流速度第5天达高峰,第7天稍有减慢,而非置换组第7天达高峰;置换组CVS发生率低于非置换组且多为轻度痉挛,而非置换组多为中重度痉挛,可见,脑脊液置换可有效降低SAH患者急性期CVS的发生率,减轻痉挛程度。脑脊液置换能尽快清除蛛网膜下腔的积血,刺激脑脊液分泌,促进脑脊液循环,新分泌出来的脑脊液起到良好的稀释和冲洗作用,减少了临床CVS的发生率。

在前期研究中,作者应用TCD对初期ICH患者的 ICP 进行了无创预测[7-9],与一些国外学者[10-11]的研究结果类似,充分肯定了TCD进行无创颅内压监护的可靠性与准确性。该研究建立了回归方程对SAH急性期患者的ICP进行预测,与实际ICP比较,预测差值在5 mmHg内者占85.6%,接近前期研究中应用TCD对颅内感染患者ICP的预测结果[8],稍差于对脑出血患者ICP的预测结果[9]。

综上所述,SAH急性期脑血流速度呈增快趋势,脑脊液置换可有效减轻CVS;TCD可较为准确地无创预测SAH急性期患者的ICP。

[1]Schmidt U,Bittner E,Pivi S,et al.Hemodynamic management and outcome of patients treated for cerebral vasospasm with intraarterial nicardipine and/or milrinone[J].Anesth Analg,2010,110(3):895

[2]Nishiguchi M,Ono S,Lseda K,et al.Effect of vasodilation by milrinone,a phosphodiesterase III inhibitor,on vasospastic arteries after a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in vitro and in vivo:effectiveness of cisternal injection of milrinone[J].Neurosurgery,2010,66(1):158

[3]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2

[4]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6,12(5):281

[5]Klimo P Jr,Kestle JR,MacDanald JD,et al.Marked reduction of cerebral vasospasm with lumbar drainage of cerebrospinal fluid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J Neurosurg,2004,100(2):215

[6]沈家安,李东波,杨涛,等.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病因学诊断和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0,9(2):169

[7]安红伟,王群,陆兵勋,等.经颅多普勒对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的预测价值[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42(2):350

[8]安红伟,袁惠娟,王群,等.经颅多普勒对颅内感染患者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的预测价值[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7,20(3):194

[9]安红伟,王群,陆兵勋,等.经颅多普勒对脑出血患者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的预测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7,33(11):661

[10]Steiner LA,Czosnyka M,Sherman R,et al.Estimation of critical closing pressure and 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 using transcranial Doppler[J].Br J Anaesth,2003,90(3):396

[11]Edouard AR,Vanhille E,Le Moigno S,et al.Non-invasive assessment of 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 in brain injured patients with moderate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J].Br J Anaesth,2005,94(2):216

猜你喜欢
经颅下腔急性期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频域约束子空间法的经颅磁刺激信号去噪
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