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发展是教育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

2011-06-19 09:51作者
湖北教育 2011年12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学校发展

作者

黄俭 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

200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均衡”首次以政策措施的形式“亮相”。2006年和2009年,教育部分别在四川省成都市和河北省邯郸市召开了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先后提出了“义务教育初步均衡”“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目标。“均衡”不仅成为“热词”而备受关注,更成为教育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而摆到了义务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提出及推进,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初期,为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在短时期内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国家提出采取“重点校”政策,使优质教育资源向少部分地区、学校聚集,快速培育了一大批国家建设急需的优秀人才。这种不均衡配置在短期内起到了加速教育发展、迅速培养人才的作用,但同时也成为我国义务教育失衡发展的内因。不同地区间经济、人口、社会等条件的不同是造成教育发展失衡的外因。滋生择校热、乱收费等教育乱象的土壤就是“不均衡”。确保不同的受教育群体在接受教育权利、条件等方面达到相对平等,确保区域内的义务教育均衡协调高质量发展,便成为教育的一个历史性课题摆到了人们面前,均衡发展将成为教育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而被持续、强力推进。

均衡发展是教育决策的核心理念

前些年,曾经在街头看到一副宣传学校的巨型广告——一样的孩子,不一样的前途。这是一所名校办成民校后做的广告,广告本身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将内容放到一定区域来分析,问题就来了:一些公办重点学校,过多占有教育优质资源,一方面可以大量使用纳税人的钱,一方面又可以招收高价生,把计划经济的好处和市场经济的好处全占有了。所以就有了“不要把名校办成民校,而要把民校办成名校”的呼声。均衡发展本身就是一个教育发展理念问题,是一种教育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化。能否实现均衡发展,首先还是观念问题。由于历史形成的城市乡村的自然差距,再加上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长期推行,导致城市学校条件好、农村学校条件差。而且人们在心中已经认可或接受了这种差别。正是这种意识或理念不断地放任和维护了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重点校和一般校的不均衡。所以,必须使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全社会普遍接受的理念,然后才能成为具体实践或得到真正落实。

政策和体制具有导向性和决定性。任何事业的发展都是在政策体制范围内的发展,是政策体制的反映和体现。无论是决策者还是人民大众,在对待义务教育适度超前并均衡发展的问题上都会有一定认识或见解,要引导这些认识统一到科学的理念上来。让社会、国家、政府以及每一个国民树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先进理念,进而再采取措施,让先进的理念成为成功的教育实践。而贯穿均衡发展理念的措施,就是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通过法律法规确保给公民或未来公民以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政策制定与调整及资源调配而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的相对均衡。

在宏观层次上,教育均衡包括教育权利的公平和教育机会的均等,以及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等,它在整个教育均衡体系中以外在的形式体现了教育均衡的社会学特点,反映的是内在的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首先,从决策的角度分析,宏观层次教育均衡思想主要体现在:国家制定的各种教育法律、法规,以及各种教育政策都要充分体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理念和思想;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制定的有关教育法规、政策都要体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理念和思想;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在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要以教育均衡发展思想指导教育工作,把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作为教育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发展的长期的指导思想。其次,从教育与经济社会关系的角度分析,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教育所培养和输送的劳动力在总量和结构上必须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达到相对的均衡,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也必须体现制度均衡的思想。宏观层次的教育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教育权利公平、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规模均衡、结构均衡、制度均衡。

在中观层次上,教育均衡包括区域均衡、城乡均衡、校际(包括各类教育之间)均衡、群体均衡。中观层次的教育均衡是内在的、实质的教育均衡,它在整个教育均衡体系中体现了经济学的特点,反映的是教育资源的配置。从内涵看,中观层次的教育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各级政府要确保教育资源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受教育群体之间合理和有效的均衡配置。从资源配置看,中观层次的教育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学校公用经费、生均经费等投人,校舍建设、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硬性资源的均衡以及学校教师队伍的学历、素质,学校内部管理以及学校教育教学理念等软性资源的均衡。中观层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区域均衡、城乡均衡、学校均衡、群体均衡和硬件均衡、软件均衡。

在微观层次上,教育均衡包括课程、教学和教育评价的均衡,它是教育均衡的具体化,是实质性的、内在的、更深层次的教育均衡,在整个教育均衡体系中体现了教育学的特点,反映的是实质的、内在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微观层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生源均衡、质量均衡、结果均衡、评价均衡。

均衡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政府公共服务的法定职责,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路径。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与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致的。素质教育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推行义务教育均衡的目标是为了整体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育条件和办学水平,努力为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教育的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在本质上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教育必须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的教育和教学都必须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的各个方面,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均衡和真正的素质教育。

义务教育资源分配相对均衡,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硬件服务和智力支持。素质教育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帮助每一个学生发挥特长,施展才能,实现个性成长。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实现办学条件均衡,为更多的山区、农村学校提供实施素质教育的硬件保障,如图书馆、资料室、活动场所等。统筹教师资源,实现师资水平均衡。建立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等多项制度,以指导、帮助薄弱学校提高教育水平,让更多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推进课程改革,实施高效课堂。广泛开展湖北省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教师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落实体育大课间,深入开展中小学“大家唱、大家跳”等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严禁增加课时和教学难度,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切实关注弱势群体,让他们都能够顺利地接受义务教育,实现教育权利与机会平等。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办好民工子女学校,建立贫困家庭子女助学机构等,关爱家庭困难、学习困难,品德有偏差的学生,引导他们逐步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

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均衡发展的要求。教育均衡发展不仅包含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均衡、协调和持续发展,也包含教育内部各要素、教育形成要素的均衡、协调和持续发展,更包含教育对象的均衡、协调和持续发展。面向学生的均衡发展,应该是让学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长,让李娜成为李娜,让李小双成为李小双。假如不管你是李娜还是李小双,上午都是文化课,下午大家都用一小时练习网球、一小时练习体操,表面均衡了,实际抹掉了个性差异对教育的要求。

均衡发展是教育实践的核心价值

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应当渗透于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不同岗位、不同层面都应该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舞台,都能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中发挥自身独特作用。生动的教育实践必须充分体现教育均衡发展这一核心价值。

国家和湖北省都提出了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和“基本均衡”的目标。“初步均衡”是指以教育投入、教育设施和教育资源配置均衡等为主要标志的办学条件的均衡,它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初级阶段;“基本均衡”是指以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均衡为主要标志的均衡,它是建立在“初步均衡”基础上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更高阶段。近年来,“均衡发展”成为湖北省教育工作的关键词。2009年,湖北省开始实施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该计划由一系列的工程和机制组成,比如“两个机制”(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和督导评估机制)“三化目标”(基础设施标准化、师资配备均衡化、教学质量一体化)“四项工程”(以县域为单位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教学质量提高工程”“义务教育关爱工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

今年年初,湖北省争取到三个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探索职业教育公益性的实现途径”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湖北省教育厅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项目,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等4个配套文件,设立“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每年评选一次,设一等奖1名,二、三等奖若干名,奖金专项用于促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过两年多的教育改革,湖北省的许多县市探索出了自己的经验,如通山县的“联校走教”办学模式,丹江口市推进“教育发展协作区”管理体制,潜江市实施“联校办学、联片管理”的“区域一体化”发展,崇阳县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等。

课堂是党的教育方针最直接、最具体的实施场所,也是素质教育最后的落脚点和归宿。要重构课堂教学的理论范式和实践模式,真正让课堂教学成为教育均衡发展的生动场所、促进学生均衡发展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要确立均衡发展的课堂教学新理念,树立均衡发展的新的学生观,公平合理分配课堂教学宝贵资源,让每个学生都均等享有话语权,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实施差异化教学,让教育均衡发展在课堂中有效实施。湖北省教育厅开展了“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比教学”活动围绕专业化来设计,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创先争优来充分展示教师的能力和水平;“访万家”活动是加强教师职业规范的一项重要内容,全体教师要通过“访”来走向社会、增强使命感、提高职业素养。

湖北省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一个明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2011年,湖北省将有27个县市接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均衡验收,2012年有18个县市、2013年有30个县市、2014年有37个县市,到2015年,全省基本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

教育均衡发展不只是理想、是境界,更是教育发展的战略。只有当均衡的理念在每一位教育决策者、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心中扎下了根,成为一种主流的价值观时,均衡的理想图景才可能真正呈现。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学校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学校推介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