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行为干预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2011-06-15 03:16戴聪玉
中外医疗 2011年34期
关键词:儿童哮喘支气管哮喘

戴聪玉

(湖南省马王堆医院 长沙 410016)

儿童哮喘为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哮喘严重威胁患儿的身心健康,并且医疗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减低儿童哮喘的发病率、病死率。近年来,关于该病的研究主要在于研究儿童行为、心理因素对哮喘的发病及发展的影响,并且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哮喘儿童的行为对于预防、治疗具有重大影响[1]。本调查对38例哮喘患儿实施心理行为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76例哮喘患儿,均符合以下条件:(1)年龄在4~14岁间;(2)诊断符合2003年修订的儿童哮喘诊断及分级标准[2];(3)除了支气管哮喘,并未合并心、肝、肾或其他慢性疾病;(4)患儿智力正常,无认知障碍;(5)患儿及其家属阅读过本调查资料,自愿接受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76例患儿按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以下2组:(1)对照组:38例患儿,男21例,女17例,年龄6~14岁,平均9.5岁;(2)观察组:38例患儿,男22例,女16例,年龄4~13岁,平均10.5岁。对比2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哮喘分级、家庭背景、行为问题检出率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及干预

(1)药物常规治疗:所有患儿在哮喘发作时给予抗感染、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2)心理干预:观察组38例患儿在药物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心理行为干预治疗,具体如下:①放松训练:在进行其他治疗(吸入治疗,输液等)期间为患儿播放音乐或儿童故事,让患儿卧床充分休息,指导患儿全身放松,待患儿掌握放松方法后在家中每天中午和晚上入睡前进行20min全身放松训练;②家庭成员的教育:患儿家庭成员有必要认识哮喘的病因及防治知识,医生嘱家长在患儿哮喘发作时应保持镇静,帮助患儿养成独立性,吸入药物等操作应让患儿自己完成;③患儿认知疗法:医护人员向患儿宣教哮喘知识,让其了解到哮喘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哮喘发作时会发生胸闷不适是是暂时的正常现象,如情绪不良可能诱发、加重哮喘,所以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学会控制不良情绪等;④实践脱敏法(行为疗法):部分患儿可能因恐惧哮喘发作,出现明显的焦虑或抑郁症状,本干预治疗的方法是将患儿暴露于由轻至重的哮喘发作患儿面前,让其观察发作及治疗的全过程,医护人员对其解释治疗中的要点重点,以及患儿应如何配合治疗等,鼓励其与发作患儿进行沟通,了解发作患儿接受治疗后的感受;上述过程也可用观看录像带来完成,每周进行2次干预治疗,疗程4~6周[3]。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比较

1.3 疗效评价

根据患儿哮喘症状的改善情况,将疗效分为以下4个等级:(1)治疗成功:患儿的哮喘症状完全得到缓解,偶尔有小发作但无需用药;(2)显效: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干预前,偶尔发作使用支气管扩张药剂量为干预前的1/3;(3)有效:患儿的哮喘症状有所减轻,偶尔发作使用支气管扩张药剂量为干预前的1/2;(4)无效:患儿哮喘症状无改善甚或加重。随访6个月,记录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支气管扩张药的使用情况、哮喘发作的情况、行为问题检出率(Achenbach量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分析,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95%,2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体见表1。

2.2 用药情况

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儿中有31例(81.58%)使用药物的剂量下降到治疗前的1/3以下,对照组有20例(52.63%),对比2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仅有5例(13.16%)需要使用β2-受体激动剂,对照组经治疗后有14例(36.84%)需使用β2-受体激动剂,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2.3 哮喘复发情况

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有8例(21.05%),对照组复发27例(71.05%),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

3 讨论

3.1 心理行为干预的意义

现代医学已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模式,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密不可分,哮喘具有特殊的病程,对患儿的心理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对哮喘的发作与控制密切相关,故研究哮喘患儿的心理行为问题可以使哮喘得到有效控制。

3.2 本研究意义

对38例哮喘患儿实施心理行为干预,对哮喘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无干预的对照组,说明对哮喘患儿的放松疗法、家庭成员教育、实践脱敏法等对哮喘的改善有明显作用,可控制其发作与复发。

3.3 干预原理

(1)放松疗法:改善患儿肌肉紧张状态,稳定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功能,可减少机体内炎性介质释放,进而减少支气管粘膜的水肿情况,改善患儿通气。(2)患儿认知疗法:疏导患儿的不良情绪,使其了解自己所患疾病的控制及治疗知识,助其消除不良情绪。(3)实践脱敏法:正面面对自己所患的疾病,此阳性刺激有助于患儿积极面对疾病,树立勇气战胜疾病。

[1]王德颖,孙月吉,阎楠,等.哮喘儿童行为异常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8,17(3):214.

[2]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

[3]李锦燕,张丽萍.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心理特征分析及心理干预[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33~335.

猜你喜欢
儿童哮喘支气管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防治
儿童哮喘的认识误区
春季:儿童哮喘多发 处置要得法
儿童哮喘的认识误区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
儿童哮喘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