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英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常遗留社会功能缺陷,尤其是长期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1]。因此,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但除药物治疗外,护理干预对于改善病情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对康复期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
1.1 对象 选取 2009年 1-9月我科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 66例,均为男性,符合 CCM D-Ⅲ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部分自知力,病情稳定,无严重躯体疾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 33例,年龄 20~ 66岁,平均 43岁;对照组 33例,年龄 22~ 66岁,平均 4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种、治疗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身心综合评估,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一系列个体化综合护理,具体如下:①提供舒适的住院条件:亮化、美化环境,装饰病房,墙壁贴有风景图画,窗台摆放绿色植物,打造温馨、舒适的居住氛围;②健康教育:集体健教和个体化健教相结合,发放疾病指导手册,观看 DV D,举办健教宣传栏,组织学习精神康复知识,指导患者总结学习心得,并以现实例子激发患者接受治疗与护理的积极性;③康复训练:开展生活技能、职业技能、人格健全训练以及社会适应和沟通技巧,如个人卫生培养,开展医疗保健操、手操、糖尿病保健操 ,做手工,音乐治疗等活动,病员之间进行生活情景模拟,安排户外游玩,参加社会活动等,让患者能够接触现实社会,为回归社会做好准备;④人性化护理:增加探视频率,让患者感受到被重视、被尊重;征求患者意见和建议,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准确的解答,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同时,鼓励患者相互沟通和学习,加强自我护理训练;⑤心理舒适护理:认真观察病情,了解心理动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注意用鼓励性、安慰性语言与患者沟通,适时安抚患者,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评定工具 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包括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各 7项,一般精神病量表 16项,每项按 1~7级评分,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态度等 4个维度,共20个因子。前 3个维度各 5个因子,物质生活维度 4个因子,此外还包括 1个总体生活质量因子,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经过 3个月的护理 ,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康复。两组患者 PANSS评分见表 1。 GQOLI评分见表 2。实验组在PANSS评分和 GQOLI评分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 0.01)。
表 1 两组患者 PAN SSE评分统计(±s)
表 1 两组患者 PAN SSE评分统计(±s)
注:*P<0.05,**P<0.01,下同
组 别 阴性因子 阳性因子 一般病理因子 总 分实验组 6.73± 5.21 5.18± 3.65 10.35± 5.89 22.64±5.27对照组 9.37± 5.15 6.04± 3.89 13.34± 6.28 30.56±5.34 t 2.09610* 3.1280** 2.0260* 6.1539**
表 2 两组患者 GQOLI评分统计(±s)
表 2 两组患者 GQOLI评分统计(±s)
组 别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态度 总体生活质量实验组 51.06± 7.92 58.17± 7.85 57.86± 6.21 52.16± 7.84 15.57± 2.58对照组 45.25± 7.53 46.37± 8.14 47.15± 7.42 46.89± 7.36 13.06± 2.35 t 3.0910** 6.0785** 6.4296** 2.8537** 4.1861**
精神分裂症常有特殊的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 ,与环境不协调,多起病于青壮年,病程往往迁延而缓慢进展。
精神病康复发展从矫治精神功能缺陷和充分发挥保存的能力着手,开始精神病康复探索,并逐步提出精神疾病康复的回归社会三原则: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
在康复过程中,从患者的临床特点出发,尊重患者并与患者建立互相信任感,为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对患者进行支持性心理护理和社会交往技能方面的训练,改善患者与家庭和周围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增强患者对社会和家庭的认可感,提高治疗信心[3]。通过多方面多形式的综合护理干预,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从临床效果看,经过 3个月的护理,实验组
PANSSE评分和 GQOLI评分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善。因此,我们认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很有意义。
[1]沈渔村.精神医学 [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16-522
[2]杨玲,李茹,郭平.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90-91
[3]陈悦霞.康复期精神分裂症 40例心理干预效果观察 [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