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港的历史、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2011-06-15 01:29奇,嘉,
物流科技 2011年8期
关键词:太仓港太仓港区

樊 奇, 尤 嘉, 陈 凯

(1.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太仓 215411;2.太仓港港口开发区,江苏 太仓 215434)

太仓港的历史、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樊 奇1, 尤 嘉1, 陈 凯2

(1.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太仓 215411;2.太仓港港口开发区,江苏 太仓 215434)

对太仓港的历史、发展和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太仓港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太仓港未来的发展策略,认为太仓港应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大航线开辟力度,不断拓展新货源,在港口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及运营策略等方面继续加大努力,在航运服务的价格、质量、速度、柔性、创新和服务等不断满足企业和客户的需求。

太仓港;历史;现状;策略

太仓港地处江苏省苏州地区,是在过去刘家港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现代港口。太仓港位于长江入海口咽喉,与崇明岛隔江相望,东北靠长江,东南连上海,西南通苏州,西北接常熟。太仓港拥有长江岸线38.8公里,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优良深水岸线25.7公里,且岸线平直、边滩稳定,深水近岸,能满足5万吨级船舶和第三代集装箱船舶全天候进出,是江苏省重点建设的 “江苏第一外贸大港”。那么,太仓港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呢?太仓港的现状又是怎样?太仓港未来发展中应采取何种策略呢?

1 太仓港的历史

湖泊一般多连接江河,为江河形成自然的水库,丰畜枯泻,来保证江河水量的稳定。太湖主要由源于东、西苕溪水系的70多条支流和源于荆溪水系的60多条支流汇聚而成,并向北东两面分为80多条河渠下泄长江注入东海,其中以娄江 (又名“浏河”、 “刘家港”或 “刘家河”)、吴淞江 (下游称 “苏州河”)、东江为主要通江海的渠道。娄江流经太仓,经刘家港汇至长江口而入东海。太仓古时作为港口,承担的主要是内河航运与近海航运,由于自太湖东注的水流挟带泥沙,经入海口受海洋潮汐顶托,逐渐在几条泄水江底形成淤积,尤其以各自入海口为甚,在北宋时,吴淞江河道深广,可容千舟,江口也先后出现青龙镇、华亭、江湾、上海等港口城市,但到宋末元初,河道因拥堵导致江流成线,而这些港口也逐渐被废置。到了元朝初年,太湖其它泄水江河纷纷塞堵,诸水并汇注入刘家河,以至刘家河不浚自深,可容 “万斛之舟”。元初南宋降民朱清、张瑄筹资当地富户疏浚刘家河,自娄门导娄江 (刘家河)水自刘家港入海,使刘家港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唯一良港,并为之后元朝政府运用海漕南粮北运奠定了基础。

元朝时政府南粮北调, “岁漕东南之粟,由海道以给京师,始于至元二十年,至于天历、至顺,由四万石以上增而为三百万以上”,在 《元史?食货志一》中记载从刘家港发出最多的一年是天历二年 (公元1329年),发出3 522 163石漕粮,折合为249 369.1404吨,当时主要的航行路线是朱清、殷明略等人建议新开辟的航线, “自刘家港开洋,至撑脚沙转沙觜,至三沙、扬子江,过匾担沙、大洪,又过万里长滩,放大洋至青水洋,又经黑水洋至成山,过刘岛,至芝罘、沙门二岛,放莱州大洋,抵界河口”,以及 “从刘家港入海,至崇明州三沙放洋向东行,入黑水大洋,取成山转西至刘家岛,又至邓州沙门岛,于莱州大洋入界河。”这些航线使元朝时从浙西运抵京师的漕粮,在十几天就可以抵达,虽然海路风涛不测,年年都有粮船损失,但相比内陆河运的 “河漕”来说,效率和转运的粮数都大大提高。

到了明朝时,政府在刘家港设立 “刘家港海运总兵馆”,下辖太仓、镇海、苏州、江阴、金山诸卫,并在太仓卫和镇海卫设置规模庞大的 “军储仓”,1393年 (洪武二十六年)又在刘家港张泾码头 (南码头)设较太仓卫15~18倍左右大的 “海运仓”,用来收储江浙一带各州府输送的漕粮。到了永乐初年,海漕自刘家港输往京师及幽燕边陲每年可达80~100万石。

1412年 (永乐十年)陈瑄向朝廷提议疏浚运河,海、河漕并用,1415年 (永乐十三年)政府疏浚运河的 “清江浦”和“会通河”,运河全线畅通,遂以河漕罢替海漕。海漕衰落后,加之明中后期倭寇祸乱江南,以及刘家河泥沙淤塞,明末烽烟四起、内外交患,政府赋充军饷,已无力顾及对于刘家河的疏浚工作,而刘家港的海运地位也逐渐被世人所忽视。

清初政府 “海禁”令严,犯者律斩,致使百姓不敢弄潮海上。清统一内陆后,大力发展农工商业,并疏浚刘家河等水系的各个塘浦,使太仓地区经济逐渐从明末战乱的萧条中恢复过来。到康熙年间, “海禁”略开,江淮、胶莱、奉东等地商货往来于刘家港,各地商号富户,纷纷在此开店设铺,使刘家港的港口经济有所发展 。到了清乾隆末年,刘家港水涨暗沙,巨舟难行,遂使刘家港的经济再次逐渐衰落。

民国时期,江苏省江南水利局委派钱树灏疏浚刘河,加之周边上海经济的崛起,使太仓港再度繁荣起来,与各地进行频繁的商贸往来。此时太仓港刘河口已改称 “浏河镇”,成为江南重要的盐埠转运码头,1927年张静江等在浏河镇杨家村建 “储盐公廒” (新盐山),使太仓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储盐基地。

从刘家港的发展历史上来看,太仓地区港口发展主要依托于海运和内河航运,即北向的 “北洋航线”和南向 “南洋航线”两条海运航线,还有内河网与运河的衔接。北向航线和运河系航线,主要在于向京师和边地守军提供漕粮给养;南洋航线虽肇始于明永乐初年郑和的 “七下西洋”活动,但这为以后的太仓港口与闽南、台湾、乃至东南亚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太仓港的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浏河渔港和长江轮运得到发展,并于1958年、1975年两次拓浚济河。20世纪90年代初,中央决定开发上海浦东,建立浦东新区,并决定以上海浦东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经济发展,1992年,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抓好沿江高新技术产业带,沿江基础工业带,重点开发启东吕泗港区和太仓浏河、七丫港区的发展思路。

在此背景下,太仓市委抓住浦东和长江沿江开发开放的机遇,在沿江发展基础工业并创建太仓港。1992年10月,港口开发首期启动6平方千米。1992年10月28日,太仓港第一个万吨级码头—江苏长江石化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石化码头开工建设。1993年11月4日,江苏省政府批准太仓港港口开发区和太仓经济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并于 《江苏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九个五个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 “重点开发建设太仓港,尽快使其成为长江口以集装箱枢纽港为主体的商业性大港。”并专门成立了 “江苏省太仓港港口规划建设领导小组”,以加强对太仓港港口规划建设的领导。

1995年5月25日,长江石化码头靠泊第一艘国轮 “胜利4号”,标志着太仓港正式投运。1995年12月,国务院批准太仓港为国家一类口岸。1996年6月,太仓市政府与中国远洋运输 (集团)总公司签署共同开发 “中远国际城”协议书,中远集团开始参与太仓港建设。1997年1月18日,太仓市隆重举行太仓港开港典礼。

2000年2月,交通部和江苏省政府正式批准 《太仓港总体布局规划》。2001年,国家交通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把太仓港定位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运输的干线港。2002年12月,江苏省政府审批同意太仓港口开发区与太仓经济开发区合区,成立江苏省太仓港经济开发区。2005年底,江苏省委、省政府专门成立副厅级建成制的江苏太仓港口管理委员会,委派苏州市副市长梅正荣担任江苏省太仓港口管理委员会主任。太仓港以建成 “亿吨大港、集装箱干线港”为目标,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3 太仓港的现状

目前,太仓港是在 《太仓港总体布局规划》、 《太仓港港口开发区综合布局规划》等一系列规划指导下,计划建设四大港口作业区,大小泊位17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82个;建设泊位的总长度32.8公里,设计吞吐能力为2.82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2 210万标箱 (TEU)。从实施结果看,目前实际建成投产的只有 “一港三区”:

从南向北第一个港口作业区是在1995年5月建成并投产的设在杨林口、面积6平方公里、占用岸线3.3公里的 “太仓港石化专用港区”,即 “茜泾作业区”,主要承担为石化、电力等临港工业区提供原料和成品的运输服务工作,兼有石油、化工和液化气的中转储运功能,规划形成万吨级以上泊位21个,万吨级以下泊位39个,形成吞吐能力约5 200万吨。1997年完工并正式投产了茜泾港区石化码头。

第二港口作业区是1997~1998年通过 “围堰吹填”工程、建在杨林口以上至浪港口之间、占用岸线9.7公里的 “远太国际城港区”,即 “浮桥作业区”,主要包括国际集装箱运输港区,并兼钢铁、水泥、矿产、木材等散杂货装卸港区,这里设有太仓港口开发区下辖的保税仓库和相关临江开发、水运工业等项目,也是太仓港群中重点开发的核心港区,规划万吨级以上集装箱泊位29个,吞吐能力约1 260万标箱 (TEU)。1998年12月第一个2.5万吨级多用途泊位建成并投入使用。到2004年,一期投运了4个2.5万吨级全集装箱码头,每个码头最大可容纳5 000标箱 (TEU)的集装箱船只。

第三港口作业区是建在华能电厂南至钱泾口之间、占用长江岸线7.5公里的 “荡茜港区”,太仓最初构想是将此地建设成为工业港,后来逐渐演化成以能源工业服务为主、大宗干散货运输为辅、开发临江工业、并以发展成为太仓公用商港发展区为目的的港区。现在这里已经成为服务于长江沿线的铁矿石自海入江大型散货中转作业区,并兼有临港工业开发功能。规划万吨级以上泊位8个,万吨级以下泊位6个,形成吞吐能力约4 900万吨。1999年建成并投产了华能 (太仓)电厂3.5万吨荡茜煤炭码头,以及1 000吨重件码头。

第四港口作业区是建在荡茜口至白茆口之间的 “新泾作业区”,主要计划以集装箱运输为主,兼顾部分杂货运输功能。规划3~7万吨级集装箱泊位19个,3~5万吨级杂货泊位5个,共形成吞吐能力8 100万吨,其中集装箱约950万TEU。此港区目前尚未建成。

表1 太仓市长江岸线利用规划一览表

太仓港目前是以 “一港三区”的港口运作模式在进行作业,从其布局和集散货物结构上看,这些码头都具有现代化远洋物流的专业化设置,较元明清时期刘家港 “诸货一港”进行集散,有明显的专业化分工特点。而在这些港区中,太仓港的重点建设港区在 “远太国际城港区”的集装箱作业区,由于现代国际贸易中,集装箱运输越来越成为世界货物运输的主流,除了干货集装箱外,各种特种集装箱针对于诸多不断出现在贸易领域中层出不穷的产品,而被广泛地进行使用,所以此港区有助于太仓港形成长江口集装箱货物向国内腹地集散的枢纽功能。

从周边的环境来看,太仓港区如今在长三角地区,也有来自上海港、常熟港、张家港港、南通港等周边港区的竞争压力,其中在地理上的区位禀赋,使太仓港区相对常熟港、张家港港、南通港等周边港区具有绝对或者相对的优势;而上海港则不然,它对于太仓港区的竞争压力,是绝不能忽视的。

上海港凭依上海老牌工业基地以及临海的优势,加之20世纪90年代初,政府给予优先发展的政策,使上海港目前在全球的发展都是名列前茅的,在港口管理上早已积累了大量的先进经验,长时间的业务发展,也使其在国际贸易中的认知度得到了很大的肯定,所以一般在国际业务中,贸易双方在选择中国长三角附近的到岸港或离岸港时,很多情况下会凭借下意识的 “物流习惯”,优先选择上海港。

从国内进出口产品结构上来看,国内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出口加工企业,凡是涉及到进出口业务的,多是从国外进口一些必须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而出口制成品;从产品出口流向来看,欧美市场是主要的出口方向。由于上海港的建设和使用较早,它与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各大港口,早就有大量的贸易航线往来。这样以来,在选择进出口港口方面,由于太仓港区对比上海港来说,航线单一、航次量少,也会导致很多货运代理在帮助客户在选择港口时,优先考虑上海港。

太仓港自身的优势,首先在于其地理上 “由江入海”的边界上,近海的优势可以降低船舶深入长江的成本,天然的港深和四季不冻的特点可以招引重量级吨位的船舶;其次苏南腹地经济发展,使与太仓港相邻的昆山市、吴江市、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吴中区、相城区都成为太仓港潜在的巨大货源支持,这些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都有可能会借助于太仓港来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沟通。同时太仓的临江和本地产业也构成了太仓港发展的重要支柱,诸如已入住沿江开发区的美国的埃克森一美孚公司、华美国际控股公司、中南集团公司、华能集团、协鑫集团、玖龙造纸、武钢集团等国内外大企业,以及舍弗勒公司等大量市内建厂的外企和各种国企、私企等,也都会为太仓港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江苏、苏州以及太仓各级政府对于太仓港区的发展,也是屡有扶持,各级政府结合海关、商检、边防、海事等部门在太仓提出 “区港联动”,简化货物通关手续、缩短产品滞港时间,使进出口商户在办理商品进出口时,以 “联检”的形式 “一站”办讫,通过高效率政府办公来为企业节省通关成本和时间,对于进出口企业也是具有很大吸引力的。

4 太仓港的发展策略研究

根据 《太仓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太仓港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集装箱干线港、江海联运中转枢纽港、江苏第一外贸大港和打造现代化、标准化、具有竞争力的国际海港区。当前,太仓港应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政策推动、全市共建方针,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推进港口转型升级,实现超大型常规、跨越式发展,为苏南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竞争力发挥积极作用。具体而言,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4.1 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太仓港已基本完成集装箱三期工程,全面投运武港、阳鸿、水上搜救中心等码头,截至到2010年底,太仓港万吨级以上泊位共有28个,但与规划建设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为适应未来太仓港发展的需要,应全力加快太仓港开发建设,完善集装箱核心港区规划,优化岸线利用和码头泊位布局,优化疏港道路体系。加快港口码头建设,推进集装箱四期前期工作。由于港口码头建设具有周期长、投入大的特点,太仓港码头建设过程中,可采取灵活措施,积极吸引外商及国内企业投资,并可采用独资或合资的方式经营码头。

在加快码头建设的同时,太仓港应加快集卡停车场、集装箱危险品堆场、锚地扩容、疏港内部通道、港口支持系统、港口安全和水上搜救设施、港口信息中心、口岸查验中心等建设,扩大码头库场面积,尤其是集装箱码头堆场面积。除了对码头后方堆场进行改造外,还应以合资或合作经营方式,开辟港区外堆场,以改善仓储条件,完善港口基本功能,提升港口能级。

4.2 加快集疏运体系建设

近年来,太仓港发展迅速,临江产业快速发展,2010年,太仓港集装箱运量及货物吞吐量分别达到221万标箱、8 058万吨。随着港口的进一步发展,现有的港口集疏运体系越来越不适应港口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中高等级公路偏低,路网密度不高、布局不够合理,内河集疏运体系发挥不够等问题。并且随着太仓港的发展,太仓干线公路的流量急剧增加,对太仓城市交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与建设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干线港、江苏第一外贸大港的目标相比,目前太仓港集疏运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如不超前规划建设,2~3年后会直接影响和制约太仓港的快速发展和能力发挥,直接影响港城、港区的发展。目前太仓港除依托长江水中转外,内陆运输主要依靠港区内部道路连接338省道,再转接224省道和339省道,后上沿江高速公路或苏昆太高速公路集散。而沿江高速公路和338省道昼夜交通量已达4.5万PCU,已趋于饱和,339省道昼夜交通量也已达到2.2万PCU,同时大量的集装箱等运输车辆涌入港城内部道路,对港城企业和居民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干扰,严重影响了港城环境和道路设施,故必须进一步完善太仓港集疏运体系,加快太仓港集疏运体系建设。

4.3 加大航线开辟力度,不断拓展新货源

当前,太仓港已开辟集装箱班轮航线83条,其中远洋航线2条,近洋航线10条。在今后的发展中,太仓港应更大力度开辟航线航班,继续开辟长江中转和内贸航线,加密日本、台湾、韩国等近海、近洋航线,拓展美西、欧洲等远洋航线。与此同时,应深入推进区港联动,把区港联动和无水港的范围拓展到苏中等地和外贸进出口总额较大的开发区;扩大与长江中下游港口物流企业合作,通过构建长江舶运快线,吸引箱源集聚。

4.4 完善和拓展港口功能

现代化的运输要求港口功能完善,提供各类齐全的综合性服务,这对吸纳货源、拓展港口经济腹地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太仓港如果能够以促进区域广义运输成本为目标,进一步拓宽和完善其综合功能,着眼于现代航运服务产业链的整体配套协调上,在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船舶租赁、航运咨询、航运金融等现代航运服务中上游产业,不断提高现代航运服务活动在产品价值增值活动的比重,大力改善现代航运服务的软环境,太仓港则能在未来发展中不断提高港口竞争力。

4.5 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太仓港未来发展中,如果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和高水平的管理,就无法满足太仓洪发展的需要。针对太仓港建设时间短,现有人才不能满足港口发展需要的现状,太仓港一方面应大力引进港口、物流等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并为引进的人才提供良好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以弥补现有人才的不足;另一方面,太仓港应加强现有人才的培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有针对性的进行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通过长期培养、短期培训和在职培训等各种形式,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港口业务,具有跨学科综合能力的港口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在此基础上,太仓港应建立物流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上岗培训机制,既培养熟悉港口、物流管理理论的中高级人才,也要培养各项具体工作的操作人员。通过不断提高太仓港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太仓港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太仓港更好、更快地发展。

5 结束语

自从1997年1月18日太仓港正式开港以来,太仓港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已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集装箱干线港,江苏省重点建设的 “江苏第一外贸大港”。当前,太仓港应在港口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及运营策略等方面不断加大努力,按照国际化港口的标准,不断加大港口码头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口岸环境和完善港口配套设施,在航运服务的价格、质量、速度、柔性、创新和服务等不断满足企业和客户的需求,积极延伸现代航运服务的产业链,不断降低区域广义运输成本,太仓港在未来发展中将大有可为。

[1]太仓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太仓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Z].2011.

[2]邹农俭.现代化:太仓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关心.特色太仓[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0.

[4]黄智华.太仓港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03.

[5]太仓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太仓刘家港港口开发区委员会.刘家港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6]宋濂,等. 《元史》第八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6.

[7]太仓市统计局.2010年太仓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8]太仓市史志办公室.太仓港发展史[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5.

[9]太仓县县志编篡委员会.太仓县志[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10]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Research on the History,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aicang Port

FAN Qi1,YOU Jia1,CHEN Kai2

(1.Chien-Shiu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Taicang 215411,China;2.Taicang Port Development Zone,Taicang 215434,China)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history,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tatus of Taicang port,then points out its strengths and shortcomings,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It also proposed the suggestions on management,infrastructure,facilities,routes and new sources of goods.Taicang port should countinue to intensify its efforts on external environment,internal conditions and operations strategies etc,meet the enterprises and customers'needs on the price,quality,speed,flexibility,innovation and service.

Taicang port;history;currents status;strategy

F127

A

1002-3100(2011)08-0004-04

2011-06-15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0SJD790027;太仓市科技局项目,项目编号:TC10-RKX01。

樊 奇(1977-),男,安徽淮南人,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港口与物流管理系,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猜你喜欢
太仓港太仓港区
安策阀门(太仓)有限公司
安策阀门(太仓)有限公司
这个“五一”,太仓港区不负春光
安策阀门(太仓)有限公司
港区使命
开放的港区赢得转型期待
港区文化牌
港区故事
江苏太仓元代古木船
太仓港终入上港集团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