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盛龙,陈次滨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广州510150)
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致使冠状动脉狭窄、闭塞,影响冠脉血流,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是冠心病的最常见表现。有研究表明参麦注射液、阿托伐他汀等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具有一定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1]。但是,国内外关于参麦注射液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仍存在争议。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关探讨。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1年6月于我院住院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男74例、女46例,年龄40~75(60.3 ±7.6)岁。纳入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心脏病学会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心功能Ⅱ~Ⅲ级;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证者;受试者知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急性心功能不全;非冠心病引起的心力衰竭;伴有心源性休克,或致命性心律失常、Ⅱ度Ⅱ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梗阻性心肌病、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填塞、肺栓塞、急性心肌梗死等患者;心力衰竭合并未控制的感染者;因洋地黄类药物中毒所导致的心衰症状加重者;合并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已知对参脉注射液或阿托伐他汀过敏,或者过敏体质者。将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0例,各组性别、年龄、吸烟、患病程度、用药情况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A组在接受包括利尿剂、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 mg,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40 mg,C组在B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给药剂量:参麦注射液50 ml静滴,1次/d,疗程2周。分别在治疗开始、第1、2周末行心功能NYHA分级评定、6 min步行试验、中医证候判定。观察出现头晕、血压下降、心悸、皮肤瘙痒、关节疼痛、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2.2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 分别在治疗开始、第1、2周末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超声检查采用 Philips Sonos7500型超声仪,该仪器探头频率2~8 Hz。检查时患者仰卧。连续测量3个心动周期,取其平均值。
1.2.3 生化指标测定 分别在治疗开始、第1、2周末于清晨空腹采静脉血,应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钠肽(BNP)水平等。各项检测严格按照仪器和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主症、兼症全部消失者,积分为0或治疗前后所有证候积分之差>70%者。有效:治疗前后所有证候积分之差>50%~70%者。无效:治疗前后所有证候积分之差<50%者。加重:治疗前后所有证候积分超过治疗前者。(中医证候积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症候诊断标准,按照主证、次证权重的不同及症状轻重程度的不同进行计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三组临床疗效比较 心功能疗效:A组显效8例、有效1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2.5%;B组分别为 9、19、12 例,总有效率 70.0%;C 组分别为 13、24、3例,总有效率92.5%。C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B两组(P均<0.05)。中医证候疗效:A组显效、有效、无效、加重分别为 5、16、15、4例,总有效率52.2%;B 组分别为 8、16、13、3 例,总有效率60.0%;C 组分别为 12、26、2、0 例,总有效率95.0%。C组总有效率高于A、B组(P均<0.05)。
2.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6 min步行试验行走距离、LVEF、LVESD、LVEDD、hs-CRP、TNF-α、BNP 的比较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6 min步行试验行走距离、LVEF、LVESD、LVEDD、hs-CRP、TNF-α、BNP的比较(±s)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6 min步行试验行走距离、LVEF、LVESD、LVEDD、hs-CRP、TNF-α、BNP的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P<0.05;与A、B组同时间比较,#P<0.05
A组40治疗前 256.7 ±51.4 35.7 ±4.0 51 ±4 60 ±7 13.2 ±4.7 274.3 ±15.7 1 238.3 ±67.7治疗1 周 259.4 ±62.6 35.9 ±4.2 50 ±3 59 ±6 11.5 ±3.9* 250.6 ±13.4* 1 031.2 ±59.8*治疗2 周 262.1 ±47.2 36.3 ±4.5 50 ±4 58 ±7 8.6 ±3.3* 226.8 ±11.2* 855.4 ±48.2*B组 40治疗前 253.2 ±66.7 35.5 ±3.7 52 ±5 61 ±7 12.9 ±4.1 272.4 ±15.1 1 240.7 ±68.3治疗1 周 255.9 ±71.5 36.1 ±4.4 51 ±4 61 ±7 11.0 ±3.6* 242.9 ±12.8* 1 017.6 ±59.4*治疗2 周 264.8 ±78.6 36.5 ±4.7 50 ±4 59 ±6 8.2 ±3.4* 217.5 ±10.9* 837.9 ±45.5*C组 40治疗前 255.5 ±50.7 35.8 ±4.1 51 ±3 60 ±6 13.3 ±4.7 280.0 ±16.2 1 239.8 ±68.0治疗1 周 267.7 ±81.3 36.6 ±4.9 50 ±3 58 ±6 8.7 ±3.2*# 222.1 ±11.0*# 821.3 ±44.2*#治疗2 周 317.9 ±93.6* 37.2 ±5.7 49 ±4 57 ±5 6.1 ±2.5*# 186.9 ± 9.8*# 567.6 ±32.1*#
2.3 三组不良反应比较 A组头晕、血压下降、心悸、皮肤瘙痒、关节疼痛分别为 0、1、1、0、0 例,总发生率为5.0%;B 组分别为 1、1、0、0、1 例,总发生率为7.5%;C 组分别为 1、0、1、1、0 例,总发生率为7.5%。三组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经对症处理均可继续进行研究,均未因发生不良反应而退出研究。
近数十年来,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一直是中医研究的热点之一。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属中医“心悸、胸痹、喘证”范畴。多数学者认为外因多为风、寒、湿、热等;内因多为饮食失宜、七情内伤、脏腑内伤。病性多属本虚标实,病位在于心,心气不足,鼓动无力出现气滞血瘀,且涉及肾、脾、肺诸脏,气、血、水相互为病。临床上常表现为虚实夹杂,发作期以标实表现为主。参麦注射液是在中医古验方“生脉散”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制成功的一种中药注射液,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参麦注射液是由红参、麦冬经优化配伍和科学加工而制成,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等作用。红参能改善心肌代谢,增加心脏储备功能,加强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脏负荷,增加心排血量;麦冬具有耐缺氧作用,提高心肌细胞耐缺氧能力。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能抑制心肌K+-Na+-ATP酶活性,增加Na+-Ca2+离子交换,改善心肌代谢,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调节机体免疫、内分泌功能。此外,还能有效调节和促进心肌新陈代谢,促进自由基清除,减少自由基损伤心肌的作用。
近年报道炎症反应在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启动、进展及临床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3],尤其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和由此导致的心血管事件中,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稳定性和自然进程。炎症反应是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始动因素之一,炎症可降低血管内皮细胞的防御能力,增加内皮细胞的通透性,使细菌或病毒可透过血管内皮,透过血管内皮的微生物可以引起宿主异常的免疫反应,进一步加重心衰的进展。他汀类药物作为羧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除具有调节血脂作用外,还可以下调血管紧张素受体表达、减少内皮素合成、抑制NF-κB的活性、减少内皮黏附分子表达、增加NO的合成、减少氧化应激物的产生、抑制补体复合物介导的内皮损伤,起到抗炎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从而延缓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进程和逆转心室重构,保护和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4]。
本研究中,笔者联合应用参麦注射液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结果显示,治疗后C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B两组,说明参麦注射液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起保护心脏的作用。治疗1周后,C组与治疗前、A、B组比较,6 min步行试验行走距离有明显改善,但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参麦注射液可以有效优化心肌细胞能量代谢、改善心肌功能,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及运动耐力;但短时间的参麦注射液治疗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量获益不明显,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这种获益会愈加明显。治疗后三组患者中医证侯观察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B两组,进一步说明了参麦注射液具有增加心肌收缩力、促进微循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功效。治疗后A、B、C三组LVEF、LVESD、LVEDD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脉注射液和阿托伐他汀对LVEF、心室重构改善并不明显,与文献报道[2]不一致。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为:研究观察时间尚短,而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LVEF、LVESD、LVEDD等指标的改善出现较晚。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BNP及TNF-α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提示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有调节免疫、减轻冠脉斑块炎症反应,从而起到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作用。本研究还发现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血清 hs-CRP、BNP及TNF-α水平下降程度较单纯使用阿托伐他汀更加明显,表明参麦注射液与阿托伐他汀两者联合应用对控制炎症、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有协同作用。此外,在研究过程中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表明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参麦注射液与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总之,参麦注射液和阿托伐他汀组成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令人振奋的临床疗效,值得广大临床决策者参考。
[1]洪少青,黄时萍,黄杰锋.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97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8(5):689.
[2]Messer JV.C-reactive protei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J].Circulation,2006,114(4):253-254.
[3]Ford P,Gemmell E,Walker P,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heat shock protein-specific T cells in atherosclerosis[J].Clin Diagn Lab Immunol,2005,12:259-267.
[4]Gurgun C,Yavugil O.The effect of short term statin treatment on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and inflammatory markers im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J].Int J Cardiol,2007,21(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