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麦广,曹学滨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医证治规律的系列研究本课题组已开展10余年,旨在探讨CHF的中医证治规律[1,2],为CHF辨证分型提供依据。本研究以CHF中的一种类型缺血性心肌病为例,进一步探寻中医心衰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
1.1 诊断标准 缺血性心肌病诊断参照《内科学》标准[3];中医证型根据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4]及血瘀证诊断标准[5]进行诊断和中医辨证。
1.2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2009年7月—2010年8月住院的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入选89例,男61例,女28例;年龄37岁~86岁,平均63.8岁;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气虚血瘀水停证、阳虚血瘀证、阳脱血瘀水肿证。设正常对照组20名,男14名,女6名;年龄38岁~85岁,平均65岁。均经体格检查,心电图、生化全项和心脏彩超、X线胸片检查,排除扩张型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严重肝肾疾病、急性心肌梗死等疾患。
1.3 方法 对89例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于入院后36 h内用望、闻、问、切四诊等方法收集临床资料,以症状、体征、舌象、脉象为依据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入院第2天采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89例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进行检测,试剂由美国贝克曼公司提供。正常参考值:T3(0.87~1.78)ng/mL,T4(6.09~12.23)μ g/dL,TSH(0.34~ 5.60)μ IU/mL 。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资料比较用 t检验(方差不齐时用 t'检验),不同中医辨证分型各组之间资料比较用方差分析。
2.1 心衰组与对照组甲状腺激素比较(见表1)
表1 心衰组与对照组甲状腺激素变化比较(±s)
表1 心衰组与对照组甲状腺激素变化比较(±s)
组别 n T3(ng/mL)T 4(μ g/dL)TSH(μ IU/mL)对照组 20 1.33±0.17 10.22±1.34 2.03±1.04心衰组 89 0.99±0.201) 10.20±1.40 1.66±1.22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2 各证型组甲状腺激素比较(见表2)
表2 心衰患者各证型甲状腺激素变化比较(±s)
表2 心衰患者各证型甲状腺激素变化比较(±s)
证型 n T3 ng/mL T4 μ g/dL TSH μ IU/mL气虚血瘀证 20 1.18±0.131)10.40±1.56 1.35±0.67阴虚血瘀证 10 1.07±0.14 11.36±1.13 1.63±0.95气虚血瘀水停证 15 1.05±0.10 10.44±1.11 1.82±1.79阳虚血瘀证 17 0.95±0.121)10.36±1.32 1.78±1.11阳脱血瘀水肿证 27 0.79±0.161) 9.38±1.132) 1.73±1.22与阴虚血瘀证、气虚血瘀水停证比较,1)P<0.05;与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气滞血瘀水停证、阳虚血瘀证比较,2)P<0.05
近些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目前已初步确认CHF时因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引起循环血液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而TSH正常,临床上没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的表现,称为“正常甲状腺机能病态综合征(euthyriod sick syndrome)” ,亦称低T3综合征[6]。它反映了机体内分泌系统对疾病的适应性反应,疾病主要表现在血清T3水平减低,血清T4、TSH水平正常。CHF病程变化和严重程度一般与T3降低的程度相关,疾病危重时也出现T4、TSH水平降低。
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早期多为气虚血瘀,进一步发展则出现阴液或阳气不足兼血瘀,至后期可出现阳气虚脱兼血瘀水肿之危候。因此提出缺血心肌病心衰的病机演变规律是气虚血瘀→阴虚血瘀或气滞血瘀水停→阳虚血瘀→阳脱血瘀水肿顺序逐渐发展。通过对89例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研究;各证型组T3水平下降程度按气虚血瘀→阴虚血瘀或气滞血瘀水停→阳虚血瘀→阳脱血瘀水肿证的顺序递减,在各中医证型组中除阴虚血瘀证组与气滞血瘀证组之间外,其他各证型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T4在阳脱血瘀水肿证组与其他4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结果显示,T3在缺血性心肌病心衰各阶段辨证分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T4在病情危重阶段才具有辨证分型的意义。结论提示T3、T4下降水平与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的演变规律,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及反映病情轻重的客观指标。
[1]曹雪滨,王士雯,黄河玲,等.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与心功能的关系[J].新中医,2000,32(2):37-39.
[2]曹雪滨,胡元会,王士雯.充血性心力衰竭辨证分型与血管活性肽的关系[J].辽宁中医杂志,1999,26(10):441-442.
[3]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 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98-299.
[4]沈自尹,王文建.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10):598.
[5]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血瘀证诊断标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3):129.
[6]Carter JN,Eastman CJ,Co rcoran JM,etal.Effect of severe chronic illness on thy roid function[J].Lancet,1974,2: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