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脑缺血耐受影响的初步研究

2011-06-09 03:40林晓东赵丽王学敏朱静田小卫
河北医药 2011年22期
关键词:持续时间脑缺血神经功能

林晓东 赵丽 王学敏 朱静 田小卫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由于脑、脊髓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引起的、未伴发急性梗死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症状持续时间不超过1 h。TIA首次发生后1个月内发生脑梗死的几率占4% ~8%[1]。临床研究发现,部分TIA患者对后继脑梗死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即缺血耐受现象。我们对发生脑梗死的TIA患者进行观察,探讨TIA在脑缺血耐受方面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3月至2010年10月我科住院患者,有TIA发作史的脑梗死患者205例(TIA组),男108例,女97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62.8±2.6)岁;合并症:高血压182例,糖尿病64例,冠心病45例。无TIA发作史的脑梗死患者210例(对照组),男113例,女97例;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62.1±2.2)岁;合并症:高血压177例,糖尿病59例,冠心病43例。2组均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1],年龄、性别比和合并症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TIA患者发病1 h内症状完全恢复,影像学检查无异常变化,并由神经内科医师确诊;②脑梗死患者为首次发病即发生梗死,且发病>12 h,之前未见TIA发作,影像学检查为单个梗死灶。(2)排除标准:①既往有陈旧性脑梗死发生;②影像学有多发性梗死灶或脑出血征象。

1.3 观察指标

1.3.1 脑梗死灶体积:所有患者于梗死72 h后复查颅脑CT,依据Pullicino方法,即病灶最大层面长轴 ×短轴 ×层面数×π/6,计算脑梗死责任病灶的体积。

1.3.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15、30 d采用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推荐的《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2]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病情程度分为轻度(0~15分)、中度(16~30分)和重度(30~45分)。治疗中病情有加重或异常表现随时复查颅脑CT。

1.3.3 分组:依据TIA持续时间分为3个亚组:≤10 min组(71例)、11~20 min组(92例)、≥20 min组(42例)。根据TIA发作次数分为1次组(65例)、2~3次组(86例)和>3次组(54例)。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4.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梗死灶体积比较 TIA组梗死灶体积0.34~21 ml3,平均(7.7±0.8)ml3;对照组 0.38 ~28.3 ml3,平均(11.2±0.9)ml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前及治疗后15、30 d,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分,

表1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治疗后15 d 30 d TIA组(n=105) 21±3* 14±2* 7±3组别 治疗前*对照组(n=110)26±5 20±2 16±3

2.3 TIA持续时间与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受损情况 TIA持续时间11~19 min组的脑梗死体积比≤10 min组和≥20 mi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持续时间≤10 min组和≥20 min组的脑梗死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A持续时间11~19 min组神经功能评分与TIA持续时间≤10 min组和≥20 mi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TIA持续时间≤10 min和≥20 min的2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TIA持续时间与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比较

表2 TIA持续时间与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比较

注:与11 ~19 min组比较,*P<0.01

组别 梗死体积(m3) 神经功能评分(分)≤10 min 组(n=71) 12.2±2.7* 15.3±3.4*11 ~19 min 组(n=92) 9.5±2.1 11.2±2.1≥20 min 组(n=42) 8.2±2.3*# 17.8±3.2*#

2.4 TIA发作次数与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受损情况 TIA发作次数在2~3次组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TIA发作1次组(P<0.01);而发作次数>3次组,其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评分均与发作1次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TIA发作次数与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受损情况

3 讨论

许多生命器官当受到足够强度的亚致死性环境改变时,对另外一种致死性环境变化获得短暂耐受,这种耐受反应从细菌到哺乳动物不同种属中均可观察到。1990年,Kitagawa等[3]首先在脑部证实这一现象,发现TIA可对1~7 d后的再次严重缺血产生部分保护作用。有学者[4]对2492例首次发生脑梗死的患者进行研究,发现TIA病史与脑梗死的良好预后具有相关性,病前无TIA病史的患者发生脑梗死时病情更严重,神经功能缺损更明显。Masada等[5]认为,大脑中动脉闭塞15 min并不能引起相应脑区神经元死亡,但却可以对3 d后的永久性脑缺血产生保护作用。这种耐受现象与保护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减轻再次缺血后的血管源性脑水肿有关。国内研究表明,脑梗死前发生的TIA有可能对人脑产生缺血耐受作用,其保护性与TIA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与脑梗死间隔时间有一定关系[6]。周雪珍[7]观察120例患者,有TIA发作史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以及预后均好于对照组。刘柳等[8]研究显示,TIA组患者的梗死体积小于单纯梗死组,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较轻,并且预后明显好于对照组。

本研究参考了2002年TIA工作组提出的TIA新概念选择病例,研究结果显示,先发TIA对后继脑梗死患者的脑细胞保护确实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且脑梗死体积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TIA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其与脑梗死间隔时间显著相关,即在TIA持续10~20 min时、发作2~3次这些情况下,其对后继脑梗死时脑细胞的保护作用最为显著,与国内外的临床研究结果相近。从而表明,预处理时间过短、发作次数较少,均不能有效激活内源性保护机制,不能产生缺血耐受,无法对脑细胞产生保护作用;预处理较频繁或持续时间过长则可引起脑细胞的坏死。给予合适的缺血预处理时间和频次,掌握适当的时机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脑组织的抗损伤能力[9,10]。

脑缺血耐受实际上是外界刺激激活了机体内在的保护机制,增加了对一次严重损伤的抵抗。研究脑缺血耐受可以阐明脑缺血时机体的内源性保护机制,有助于开发神经保护药物,并可通过提高神经元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延长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时间窗,减轻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后遗症。总之,缺血耐受是一个多机制参与的自我保护现象,TIA是否能产生神经保护作用尚需开展大规模临床前瞻性研究,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对TIA与脑梗死的关系做进一步研究。

1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试行版).2005.35.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9-383.

3 Kitagawa K,Matsumoto M,Tagaya,et al.“Ischemic tolerance”phenomenon found in the brain.Brain Res,1990,528:21-24.

4 Moncaya J,De Freitas GR,Bogousslavsky J,et al.Do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 have a neuroprotective effect?Neurology,2000,54:2089-2094.

5 Masada T,Hua Y,Xi G,et al.Attenuation of ischemic brain edema and cerebrovascular injury after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n the rat.J Cereb Flow Metab,2001,21:22-33.

6 苏民,王大力,赵晓晶,等.TIA对后继脑梗死神经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5:728-730.

7 周雪珍.短暂脑缺血发作对后继脑梗死的影响.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6-7.

8 刘柳,何远宏.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首发脑梗死的神经保护作用.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901-1902.

9 Pradillo JM,Fernández-Lopez D,Garcia-Yébenes I,et al.Toll-like receptor 4 is involved in neurop rotection afforded by ischemic p reconditioning.J Neurochem,2009,109:287-294.

10 Dirnagl U,Becker K,Meisel A.Preconditioning and tolerance against cerebral ischaemia:from experimental strategies to clinical use.Lancet Neurol,2009,8:398-412.

猜你喜欢
持续时间脑缺血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胆绿素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The 15—minute reading challenge
基于SVD的电压跌落持续时间检测新方法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
黄芪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