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次西部大开发

2011-06-09 01:24陈东林
党史博览 2011年8期
关键词:工业建设发展

○陈东林

以“一五”计划为中心的第一次西部开发

1952年起,中国开始拟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当时,朝鲜战争尚未结束,台湾蒋介石当局不断地骚扰沿海,东部沿海地区的安全仍然没有得到可靠保障。另一方面,旧中国百年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给新中国遗留下了沿海和内地极不平衡的经济布局。据1952年统计,沿海七省三市(即粤、闽、浙、苏、鲁、冀、辽七省和沪、津、京三市)的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73%。重工业中钢铁工业80%以上的生产能力在沿海地区,而资源丰富的内蒙古、西北、西南、中南地区几乎没有什么钢铁工业。轻工业中纺织工业80%的纱锭和90%的织布机分布在沿海,内地广大产棉区的纺织工业却很少。其他工业的分布情况,也大多如此。

根据这一情况,中共中央确定“一五”计划建设布局的指导思想是:“逐步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这种不合理的状况,在全国各地适当分布工业的生产力,使工业企业接近原料、燃料产区和消费地区,并使工业布局适应巩固国防的要求,逐步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水平。”建设原则是:“一方面,合理地利用东北、上海和其他城市的工业基础,发挥它们的作用,并支援新工业基地的建设;另一方面,积极进行华北、西北、华中等地新的工业基地的建设,在西南开始部分的工业建设。”

当时,内地的西北、西南地区经济在全国最为落后,华中、华北等地区经济水平也大大低于东部沿海地区。因此,大致以京广铁路为界区分的沿海和内地,也具有后来东部、西部意义上的区域经济概念。

1953年5月,中苏两国签订协定,计划在1953年至1959年间,苏联援助中国建设与改建91个企业,加上1953年4月以前的50个企业,共141个。这些项目到1954年底国家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时,被确定为156项,正式施工的为150个,成为“一五”计划中的重点。其中43个国防工业项目里,内地占35个,仅四川和陕西就占有21个。其余107个民用工业项目,内地有48个。总计安排在内地的工业项目有83个,约占总项目数的55%。围绕这些项目,又确定了694项限额以上重点配套工程,其中内地占68%。内地建设成为“一五”计划的重中之重。

“一五”计划期间,康藏、青藏公路相继建成通车。图为康藏、青藏公路通车典礼。

除数量上占有优势外,质量上内地也得到重视:新建工业基地主要放到内地,东北、沿海等老工业基地建设以改造扩建为主。“一五”计划期间,内地的新建投资比重超过全国总额的60%,83个项目中,只有1项是扩建,其余都是新建。而东北和沿海地区的新建项目只占全国总额的25%,49项中有22项是续建、改建、扩建。

以“一五”计划为中心的这次西部建设,不仅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西部开发,而且从区域工业化的性质来说,填补了西部地区基本没有现代化工业交通设施的空白。到1957年,陕、甘、宁、青、云、贵、川七个最典型的西部省区,社会总产值指数已经分别比1949年增加2.38倍至6.49倍。在经济结构上,西部七省区的农业与工业总产值之比,由1949年的78∶22变为1960年的36∶64。西部地区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第一次工业产值大大超过了农业产值。青海、宁夏等地由原来只有简陋的生产马蹄铁、油灯等手工作坊,发展到拥有现代化的工业企业。原来工业基础薄弱的包头、兰州、西安、太原、洛阳、湘潭、大冶、株洲等城市成为新兴工业基地。包头、武汉钢铁公司,克拉玛依油田,三门峡水利枢纽,包兰、宝成铁路,康藏、青藏公路,武汉长江大桥等重大工程,不仅在中西部地区,就是在整个新中国建设史上也都是载入史册的成就。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图为5月2日毛泽东在第七次最高国务会议上进一步阐述十大关系。

第一次西部开发中西部和东部的矛盾

同时,新的矛盾——如何处理东西部的发展关系也第一次摆在国家面前。由于当时采用的是国家转移投资方向的建设方针,因此,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资金极为匮乏的情况下,大量增加西部建设资金,必然要使东部建设资金急剧减少,原有生产能力得不到提高。“一五”期间,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上海得到国家的投资仅有12.28亿元,占全国同期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2.08%,比同期上海上缴国家的固定资产折旧费还少。工业总产值1955年与1952年相比,内地增长96%,沿海七省三市只增长了54.4%,低于全国水平。全国工业增长速度1955年比1954年增长8%,天津只增长2.1%,上海甚至下降4.5%。另一方面,全国资金积累仍然主要依靠沿海工业,1957年比1952年增加的工业总产值中,约有70%主要靠沿海的原有企业,内地新建、改建企业只占30%。沿海工业发展速度逐年下降的趋势,必然严重影响全国的经济发展,最终将使西部发展的资金也得不到保证。

最早注意到这一问题的是陈云。1954年12月31日,陈云在国务院座谈会上指出:“五年计划中新建的工厂在内地,内地的市场可以靠新的来维持。上海、天津没有新建的工厂,旧的搞垮了,就不能维持。”他提出“要利用原有工业设备,控制新建和扩建,控制国家基本建设的投资”。1955年11月16日,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更加明确地指出:“这在工业中是个内地与沿海的关系问题。沿海城市是历史上工业发展早的地方,现在内地也要发展,要开工厂,但是沿海城市的生产能力有余,内地工厂建立起来后,沿海城市就会发生困难。”“我们应该根据原料、生产、销售和运输的情况,进行综合研究,确定哪些工厂应在沿海,哪些工厂应在内地。”

毛泽东对陈云的看法进行了高度理论升华。1956年4月25日,他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专门将此列为一个重要方面:“最近两年,对于沿海工业有些估计不足,对它的发展不那么十分注重了。这要改变一下。”他指出必须这样做的依据:一是国际环境发生了变化,“现在,新的侵华战争和新的世界大战,估计短时期内打不起来,可能有十年或更长一点的和平时期。这样,如果还不充分利用沿海工业的设备能力和技术力量,那就不对了”。二是经济建设的规律使然,“从现有材料来看,轻工业工厂的建设和投资一般都很快,全部投产以后,四年之内,除了收回本厂的投资之外,还可以赚回三个厂,两个厂,一个厂,至少半个厂。这样好的事情为什么不做?”

毛泽东在精辟论证沿海与内地的发展关系时说:“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如果采取消极态度,就会妨碍内地工业的迅速发展,所以这也是一个对于发展内地工业是真想还是假想的问题。如果是真想,不是假想,就必须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特别是轻工业。”

根据毛泽东的这一发展沿海经济、促进内地建设的西部开发思想,1956年9月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提出:“当前需要的是沿海地带和内地的配合”,“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沿海各省的有利条件,继续适当地发展那里的工业,以帮助内地工业的发展,加速全国的工业化”。报告要求,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要充分利用沿海和东北的工业基地的作用。

令人遗憾的是,从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在全国盲目上马大批基建项目,遍地开花,实际上使这一正确思想未能得到贯彻。

输血方式的第一次西部开发是必要的

从1958年到1960年的三年中,156项重点工程的绝大部分得到完成,但“大跃进”中又增加了大量新项目,超过了国家的承受能力,留下了隐患。这一时期,虽然西部新增生产力有较快增长,但重工业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中有不少是简易投产,没有形成综合生产力,因此并不能持续增长。还有一些项目没有妥善考虑资源和配套设施,建成后长期不能实现预计生产能力。当国家遇到三年自然灾害和苏联中断援助的严重困难,不能继续投入资金时,生产力就出现了比东部更加快速下降的趋势。许多在建和规划的项目如成昆铁路、攀枝花和酒泉钢铁基地等不得不下马调整。1963年至1965年西部地区新增生产能力除发电机组容量比“一五”计划时期略有增加外,其余均低于“一五”计划时期。东西部经济差距一度比前期更加增大。1963年西部七省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10.5%,比1960年的11.46%下降了约1个百分点,甚至低于1949年的11.15%。

事实说明,主要依赖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投资,即外部输血方式的第一次西部开发,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最有成效和完全必要的,但在经济效益方面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能保证西部地区拥有充沛的经济活力。西部开发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

这一时期西部开发思想探索的宝贵经验是,认识到了必须处理好东西部地区发展的关系,不能以牺牲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为代价来换取西部地区的发展。

以三线建设为中心的第二次西部开发

从1964年到1978年,在中国中西部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以工交和国防科技设施为建设目标的三线建设。它历经三个五年计划,投入资金2052亿元,投入人力高峰时达400多万,安排了1100个建设项目,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二次西部开发。

三线建设决策确立前后,中央领导层对“三五”计划的指导思想曾有一个认识转变。

1962年2月,陈云在讲话中指出“三五”计划指导思想应该是:“增加农业生产,解决吃、穿问题,保证市场供应,制止通货膨胀”,必须“在国家计划中把这些事情摆到头等重要的位置”。陈云的讲话经毛泽东批准后,发给全党,指导经济调整。这样,在制订“三五”计划前,中央已形成了“抓吃穿用”的共识。

1964年4月下旬,国家计委提出了“三五”计划的“初步设想”。简单地说,就是一农业,二国防,三基础工业。从地区上看,解决吃穿用,就是要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东部雄厚的轻工业快速积累资金。

5月10日至12日,国家计委领导小组汇报“初步设想”。毛泽东忧虑地说:“酒泉和攀枝花钢铁厂还是要搞,不搞我总是不放心,打起仗来怎么办?”当李富春说到基础工业、交通还比较薄弱时,毛泽东说:“没有坐稳,没有站稳,是要跌跤子的。两个拳头——农业、国防工业;一个屁股——基础工业,要摆好。要把基础工业适当搞上去,其他方面不能太多,要相适应。”

5月27日,毛泽东在讨论“三五”计划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找来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李富春等人,提出: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不行。“三五”计划要考虑解决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问题,要搞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加强三线建设,防备敌人的入侵。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把建设重点转移到西部后方去抓三线建设。

毛泽东的态度迅速扭转了大家的认识。第二天,李富春检讨说:“我们整个工业的战略布局,必须要真正重视建设后方,搞纵深配备,战略展开”,“可是我们在计划中间对西南的建设就注意不够。比如铁路修建,成昆路没有安排,湘黔路只安排了一半”。刘少奇说:“搞四川这个第三线,现在要准备,要着手。现在不着手,耽误了时间,将来不利。要把西南这个战略方面打通。要搞成昆铁路,搞贵州的煤,搞西昌的铁矿和钢铁厂,以这个为重点,其他的都可以慢搞。”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决定把毛泽东的意见和“初步设想”结合起来,在逐步解决吃穿用问题的同时,加强三线建设。邓小平说:“这次计划按农轻重、解决吃穿用和两个拳头、一个屁股进行安排,是建设的完整方针。”

6月至8月,毛泽东更加明确地多次提出建设西部后方的主张,说: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一、二线也要搞点军事工业。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他甚至风趣而又急切地说,没有经费,拿我的稿费去搞。毛泽东的讲话激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统一了大家的认识。8月19日,李富春、薄一波、罗瑞卿向毛泽东和中央提出 《关于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的报告》建议:一切新的建设项目,不在第一线建设;要把能搬的一线重要企业、科研机构、学校一部分迁移到二线、三线;今后一切新建项目都应贯彻执行分散、靠山、隐蔽的方针,不得集中在某几个城市。“三五”计划的指导思想由抓吃穿用完全转向了抓西部地区的三线建设。

所谓三线的概念,一般是指由沿海、边疆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三道线:一线指东部沿海和边疆地区;三线指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俗称大三线)及山西、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靠近内地的一部分 (俗称小三线),共涉及13个省区;二线指一、三线之间的中间地带。用今天的区域概念来说,三线地区实际就是除新疆、西藏之外的中西部地区。

第二次西部开发的出发点:准备打仗

1965年9月,国家计委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报送“三五”计划的“汇报提纲”,提出“三五”计划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备战,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与“吃穿用计划”相比,新计划的投资顺序由农轻重转变为重农轻。整个基本建设投资中,按部门分,重工业、国防工业、交通运输比例占74%,农业由原来的20%下降为14%,轻工业占4.4%。按地区分,三线地区投资占42%。10月,中央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这个“汇报提纲”。由于第二年“文革”爆发,没有形成正式“三五”计划,但以后几个年度计划都是根据其方针安排的。

毛泽东为什么改变了他早在1959年就提出的“农轻重”和优先发展沿海工业的方针,而把建设西部后方的国防和基础工业放在第一位呢?主要原因是当时的国际环境变化。

1964年4月25日,总参谋部作战部写出一份绝密报告,报送毛泽东。报告中说:“我们对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问题专门进行了调查研究,从我们接触到的几个方面来看,问题是很多的,有些情况还相当严重。”一、工业过于集中。14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集中了约60%的主要民用机械工业,50%的化学工业和52%的国防工业。二、大城市人口多。大部分都在东部沿海地区,易遭空袭,特别是核袭击。三、主要铁路枢纽、桥梁和港口码头,多在大中城市及其附近,易遭到破坏,战争初期,交通可能陷入瘫痪。四、所有水库,紧急泄水能力都很小,被同时破坏后,北京市及周围广大地区将遭洪水冲击,并且危及天津。

20世纪60年代前期中国周边的国际环境确实是严峻的。东南面:台湾当局利用大陆经济困难不断进行军事骚扰,叫嚣“反攻大陆”,并派出了40股武装特务登陆骚扰。1961年9月和1962年9月,美国在台湾海峡进行了两次出动军舰、核潜艇、轰炸机,发射导弹的演习。这实际上是两场袭击中国东部沿海港口、机场和军事设施,最后由美军登陆的两次大型核战争演习。美国还制定了对中国进行核武器打击的多种计划。南面:美国在越南的侵略战争逐步升级到派出地面作战部队几十万人,1964年8月又制造 “北部湾”事件,对北越持续大规模轰炸,波及中国边境。 西面:1962年10月、11月,印度军队向中国领土发动大规模入侵,中国军队被迫两次进行反击作战。北面:苏联1962年在中国新疆伊犁、塔城地区策动了大批中国居民外逃事件,1963年后向靠近中国边境地区和蒙古部署的军队由10个师近20万人逐渐增加到54个师近百万人。

1964年,邓小平视察兰州炼油厂。

1964年8月4日夜,美国大规模轰炸北部湾和越南北方,波及到中国境内。当天清晨,毛泽东写了一个批示:要打仗了,我的计划要改变一下。他所说的计划,是一个浪漫的夙愿,就是用几个月,骑马顺着黄河去考察,直到源头,看看西部地区如何开发和发展。

战争的威胁,使中国西部地区迎来了硝烟里的开发建设。同时,毛泽东和中央也注意到,战争也可能打不起来,要作两手准备,用三线建设改变中国西部工业交通落后的不合理布局。1965年,毛泽东南下沿途中,每到一个地方,就向当地领导询问,搞三线建设,如果不打仗还有没有用,会不会化成水?当听到不打仗也有用的答复后,他说:“我们党内还有人认为打不起来,或者只是小打,不相信会大打。他们的看法也是有些道理的,我们本来就是作两手准备的。要争取快一点把后方建设起来,三五年内要把这件事情搞好。”周恩来具体贯彻了这一思想。他指出:“主席提出这个战略思想,我们从中可以引申出许多认识来。中国过去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人口也不平衡,经济发展更不平衡,以后就是要逐步走向平衡。”1964年11月、12月和1965年3月、4月,邓小平率领一大批中央领导干部,走遍了大三线的西南、西北,勘察地形,审定规划,检查进度,为西部的开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计划经济下转移投资方式,没有解决自身可持续发展

三线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初步改变了西部地区工业交通落后、资源开发水平低下的状况。国防科技工业方面,建立了重庆常规兵器工业、西昌卫星发射基地、贵州和陕西航空工业、川西电子工业、长江中上游船舶工业等一大批现代化生产和科研基地。交通运输方面,建成了成昆、湘黔、川黔、贵昆、襄渝、阳安、太焦、焦枝和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等重要铁路。机械工业方面,建成了分布在重庆、成都、贵阳、汉中、西宁等地的工业基地。能源和原材料工业方面,建成了贵州六盘水和陕西渭北煤炭基地,葛洲坝、刘家峡、八盘峡、乌江渡水电站和四川石油天然气开发等重点企业和基地。三线建设还促进了西部的经济繁荣和科技文化进步,攀枝花、六盘水、十堰、金昌等过去人烟稀少的荒山僻野,现在成为著名的新兴工业城市。到20世纪70年代末,三线地区的工业固定资产由292亿元增加到1543亿元,增长了4.28倍,约占当时全国的1/3。职工人数由325.65万增加到1129.5万,增长了2.47倍。工业总产值由258亿元增加到1270亿元,增长了3.92倍。 到1978年,中西部地区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40.28%,比重达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峰。

由于对战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和“文革”的干扰,这次以三线建设为中心的西部开发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第一,建设规模铺得过大,战线拉得过长,超过了国家的承受能力。特别是1969年至1971年,新建和内迁的大中型项目达1000多个,资金、设备、原料难以到位,一部分工程只好中途下马,还有些则长期不能投产,带来了经济损失。第二,有些项目未进行资源环境的调查和论证,就匆忙动工,造成了严重后患。第三,忽视经济效益和长期生产要求。一些现代化企业按“靠山、分散、进洞”的原则建设在山沟里,造成生产管理、协作十分不便。第四,在“文革”的干扰下,不惜代价地片面追求政治目标,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管理制度,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和浪费。

这次西部开发仍然没有解决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从开发思路的探索看,仍然依靠计划体制下的转移投资方式,没有解决如何激活西部地区自身可持续发展生产力的问题。由于大规模减少东部投资和搬迁设施、技术力量,对东部造成的负面影响则超过了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偏差。

邓小平的西部开发思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陈云首先提出的经济建设要适合综合国力的意见和国际形势缓和的变化,中共中央果断地采取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停止了在西部地区摊子铺得过大的三线建设部署。以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为主干、缺乏续投资金和产品出路的西部地区,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问题。

江泽民视察攀枝花钢铁厂。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报告中第一次作为一个“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大政策,提出了让一部分地区、企业和人先富起来的思想,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

1984年1月至2月,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特区几年中发生的巨大变化和蓬勃活力,坚定了邓小平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思想。

1988年9月12日,邓小平在听取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的汇报时,第一次将沿海和内地的发展关系概括为“两个大局”的思想。他说:“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科学地提出共同富裕的构想:“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具体地考虑说:“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到那个时候,发达地区要继续发展,并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又大都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地区,发展潜力是很大的。”

在这次论述中,邓小平提出,解决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时机,是在20世纪末期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这次谈话,标志着邓小平西部开发思想的臻于完善。

经过前两次西部开发建设,西部地区形成了以基础工业、国防工业为主的工业支柱,在要顾全大局的形势下如何发展,曾经引起了争论。有人主张西部企业调转尾巴回到沿海,有的人甚至说,调整改造也没有用,钱扔下去是白白浪费。

邓小平不同意这种全面否定的消极态度,他首先提出了要实行“军转民”的大战略,确定为16个字:“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军养民”。他在视察三线重点企业湖北第二汽车厂时还具体指出,三线企业要“保护竞争,促进联合”,“打破小而全”,走专业公司的道路。

在这一方针指导下,西部地区为顾全大局,对一部分企业进行了关、停、并、转、迁的调整。同时,也积极采取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多种努力,包括调整企业结构,改革管理体制,转产人民生活急需的家用电器、日用生活品和国际市场畅销的产品,到东部沿海地区开设贸易窗口等。到1990年,三线地区军工企业的民品产值已经达到155亿元,占当年军工企业总产值的75%,比1985年增长了1.93倍,生产了国民经济需要的一批重大技术设备和人民生活需要的一大批高中档耐用消费品,如民用飞机、汽车、电视机、电冰箱等。许多西部三线企业如四川长虹集团、陕西长岭集团、重庆嘉陵集团等成为全国驰名的现代化企业集团。这些都为20世纪末期西部大开发准备了物质条件。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第三次西部大开发

世纪之交,中国的“九五”计划胜利完成,国内生产总值按汇率计算已经达到1万亿美元,即实现了邓小平提出的“小康”水平。

1999年6月9日,江泽民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庄严宣布:“现在,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在继续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同时,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从现在起,这要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把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强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关系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关系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新中国的第三次西部开发正式揭开帷幕。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 “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的战略极大增强了中国经济实力,深刻改变了国民经济格局。但是非均衡发展模式的实施也造成了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主要是东西部地区经济水平相差越来越大。世纪之交,沿海地区的广东、山东、上海、浙江、福建等5省市的生产总值之和已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一半,这导致东西部地区人民收入水平也拉大了差距,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稳定。

中共十六大后新上任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曾在西部甘肃刘家峡等地参加了20多年的三线建设,从普通技术员成长为省级领导干部,他们深知西部地区人民的疾苦和为支持改革开放所付出的牺牲,也深知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性。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新要求,实行新的区域发展模式,统筹区域发展,坚持城乡协调、东西互动、内外交流、上下结合、远近兼顾、松紧适度的原则,驱动东西互动“两个轮子”,逐步解决地区发展不均衡问题。其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重要目的之一是解决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由原来的注重效益、兼顾公平,转入建设和谐社会、注重社会公平和全面发展。

自2007年7月开始,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西方国家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发展陷入困境。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直接和间接的冲击和影响,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运行环境明显趋紧,实体经济生产经营困难加剧,部分中小企业倒闭。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继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所遭遇的第二次金融危机冲击和影响。

针对这个严峻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采取了由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转向东西部基础建设和培育国内市场的扩大内需、均衡建设战略。

2008年,国务院实施了到2010年底投资4万亿元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10项措施都不同程度地针对中西部地区,因而赋予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新的使命,取得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到2010年7月,事关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第三次西部大开发,付诸实施已经10年。10年来,西部地区迎来了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与东部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西部国家重点工程总投资达到2.2万亿元,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转移支付超过3万亿元;能源及化学工业、优势矿产资源开采及加工业、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业等六大产业,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从2000年至2009年,西部地区GDP年均增长11.9%,高于全国同期增速,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2009年,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全国经济增速前5位的省份有4个在西部,西部经济增速高于东部2.8个百分点。10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交通、水利、能源、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2000年至2009年,累计新开工建设120个重点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国道主干线西部路段和大型水利枢纽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完成了送电到乡等建设任务。西部12个干线机场和30个支线机场实施了大规模改扩建,新建21个支线机场,缩短了西部与其他地区的距离。西部地区经济的大发展,不仅大大改变了西部贫穷落后的面貌,而且拓展了全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增强了全国经济发展的后劲。

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还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一系列生态工程,使西部的绿色不断延伸,西部生态屏障得以加强。

以西部开发为历史舞台,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中国共产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在中国历史上翻开了最辉煌的一页。

猜你喜欢
工业建设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工业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