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保华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9)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不仅对青霉素类及头孢类药物等抗生素产生耐药,同时可对喹诺酮类药物产生耐药,在临床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感到十分棘手。本文选择南阳市中心医院分类培养的大肠埃希菌菌株,观察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情况。现报道如下。
选择南阳市中心医院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从分类标本中分类的大肠埃希菌共200株,同时排除同一部位重复分离情况。经超广谱β-内酰胺酶确证试验,其中105株产生ESBLs。105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分别来源于:中段尿共47株,痰液39株,血液4株,BF刷片7株,伤口分泌物3株,脓液3株,其他2株。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fCC35922(敏感株)、大肠埃希菌AfCC35218,由卫生部临检中心提供。
200株大肠埃希菌分离均采用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常规分离培养方法进行细菌分离,采用常规鉴定技术进行菌种鉴定。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哇嗒酮类药物的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以无菌生长的最低浓度为该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敏感、中介和耐药折点采用2008年CLSI标准,莫西沙星采用文献报道所用标准[1],具体见表1。
实验用氟哇诺酮类抗菌药物:环丙沙星为德国拜耳公司产品、左氧沙星为北京第一制药厂生产、莫西沙星为德国拜耳公司产品。
表1 大肠埃希菌喹诺酮类药物最低抑菌浓度敏感、中介和耐药折点标准(μg/mL)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对两组患者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①本文中分离的200株大肠埃希菌中,有105株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酶菌株的检出率为52.5%。105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埃希菌多为多重耐药菌株,其中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83.8%(88/105)。而95株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61.1%(58/95),经统计学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105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最低抑菌浓度检测结果,其中94株环丙沙星最低抑菌浓度值>4μg/mL,占89.5%;92株左氧氟沙星最低抑菌浓度值>8μg/mL,占87.6%;94株莫西沙星最低抑菌浓度值>2μg/mL,占89.5%。③来自尿标本的3 9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均对3种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耐药率达82.9%;来自痰标本的39株大肠埃希菌,其中3株对3种喹诺酮类药物敏感,其余均耐药,耐药率为92.3%。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出现与大量应用抗生素和不合理应用有关,特别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滥用[2]。喹诺酮类抗菌药在临床上大量使用,同样也导致了某些菌株对该类药物的耐药性增加,特别是大肠埃希菌,有研究表明,大肠埃希菌对该类药物的耐药率高达50%[3,4]。本文结果提示,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埃希菌多为多重耐药菌株,其中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83.8%,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61.1%,说明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情况严重。
本文结果显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最低抑菌浓度检测结果,其中环丙沙星最低抑菌浓度值>4μg/mL,占89.5%;左氧氟沙星最低抑菌浓度值>8μg/mL,占87.6%;94株莫西沙星最低抑菌浓度值>2μg/mL,占89.5%,提示3种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耐药率均高于87%。
本文结果显示,中段尿标本中大肠埃希菌所占构成比最多,其次是痰液和BF刷片,提示泌尿系统是大肠埃希菌常见感染部位;而对喹诺酮类耐药率高达92.3%,提示在治疗泌尿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时,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应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等药物。
总之,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所占检出大肠埃希菌中的比例较大,且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高,临床应用中要调整喹诺酮类使用频率,减少耐药菌株出现。
[1] 王辉,陈民钧,倪语星,等.2003-2004年中国十家教学医院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12):1295-1303.
[2] 李培波,黄永茂.大肠埃希菌耐药及机制研究进展[J].西南军医,2011,13(1):95-96.
[3] 权小玲,徐修礼,陈潇.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10,11(6):307-308.
[4] 曹松山,裴保方,陈海燕.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及耐药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2):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