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2011-06-08 11:21:58钟腊梅周桂春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13期
关键词:阑尾炎循证切口

钟腊梅 周桂春

(新邵县人民医院,湖南 新邵 422900)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临床上以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有固定的压痛点为主要特征,一旦确诊应急诊行手术治疗。目前,由于外科技术、麻醉、抗生素的应用及护理方面的进步,绝大多数病人能够早期就医、早期确诊、早期手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在手术前及手术后的护理对患者恢复有重要作用,为了提高护理质量,我们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阑尾炎的患者护理实践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11月至2011年1 月新邵县人民医院共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1~67岁,平均(41.15±9.13)岁,发病入院时间为5h~4d,平均(23±7.6)h;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0~65岁,平均(40.36±9.08)岁;发病入院时间为6h~4d,平均(24±7.3)h。两组年龄、文化程度、来诊时间等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

1.2 诊断标准

《外科学》诊断标准[1],并经CT或B超确诊。将符合诊断的急性阑尾炎的患者作为纳入对象。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急性阑尾炎的常规护理及病情监测,即护士以执行医嘱为主,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观察组采用如下循证护理方法实施指导。

1.4 循证护理的实施步骤

1.4.1 建立循证问题

寻找护理实践中的问题是循证护理实施的关键一步,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循证问题如术后出血、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等的提出对后面的护理内容非常重要。

1.4.2 查找并评价实证

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找出护理研究领域的实证,对证据的可靠性、真实性、临床实用性进行评价,最后确定真实可靠的最佳证据。

1.4.3 实践循证护理措施

将获得的实证与护理经验,患者的需求相结合,做出护理计划 ,实施护理计划并通过动态评审鉴别效果。

1.5 循证护理的实施

护士长在循证护理的实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组织护士学习,提高责任心和同情心,更多地关注患者各方面的信息,准确地掌握患者现有的或潜在的不健康信息,确定护理问题,制定最佳的护理方案,完成护理过程。

1.5.1 切口感染

术后2~3d体温持续升高或下降后又再次升高,患者感觉伤口涨痛或跳痛,切口周围皮肤有红肿触痛,则提示有切口感染[3]。切口感染多因手术操作时污染,坏痘或穿孔性阑尾炎尤易发生。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患者术前未进饮食,术后禁食,患者营养不良,抵抗力降低,从而造成膈下、肠问、盆腔、切口感染率增高。护理人员可以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并随时关注切口情况,一旦发现切口出现红、肿时,减去缝线扩大切口排除浓液清除异物并充分引流。当炎性渗出物不多时,可以使用促进肉芽组织生长药物,加快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

1.5.2 粘连性肠梗阻

由于手术损伤或阑尾周围脓液等因素,或术后因为害怕疼痛一直卧床不动等都可导致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应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翻身活动,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轻症患者手术后6h即可下地活动,重症患者应在床上活动,待病情稳定后,及早下地活动.

1.5.3 出血

常发生术后24~48h内。阑尾系膜结扎线松脱可引起系膜血管出血,肝功能较差,凝血机制障碍;剧烈呕吐、咳嗽;或创面渗血及小血管出血等都可引起出血。患者表现为腹痛、腹胀和失血性休克症状。护理人员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叮嘱患者在床上或下地活动时注意防止用力过猛而增加腹内压,一旦发现出血征象,应立即输血、补液,纠正休克,必要时再次手术止血。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 果

2.1 两组术后主要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术后无切口感染、出血病例,有1例出现术后肠粘连;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2例、出血3例,术后肠粘连3例。两组术后主要并发症经卡方检验比较,双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 论

表1 两组术后主要并发症比较

急性阑尾炎手术在普外科最为常见,由于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因此,不容易引起医护人员对术后护理的重视。但近几年来,通过阑尾炎术后并发症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我们认识到,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要消除麻痹思想,无论是在手术前或手术后,都要重视,做到勤观察、勤思考、勤动手,加强巡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及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并发症的护理,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可有效地减少或杜绝术后并发症,使患者尽快恢复,促进机体康复,减少治疗费用。

循证护理是20世纪90年代伴随循证医学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护理观念[4],它以护理研究为依据,为临床实践制订指南,改变了临床护士以经验和直觉为主的习惯和行为,丰富了护士的知识[5]。在进行护理实践时,护士会展现更多的理性思考,寻求更多的科学技术支持,使护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循证护理是护理科学领域一种新的决策程序,为广大从事临床护理、护理教育、管理及科研的人员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思维、新途径、新视角。有效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对护理工作者的文献检索能力以及国外文献阅读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需要护理人员进一步充实、完善自身,从而在基于现有最佳科学及实践证据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对急性阑尾炎术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产生[6],值得在术后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郝姝睿.180例急性阑尾炎术后护理[J].中外医疗,2009,28(12):140.

[3]林岩,谭永芳,卢玉友.实用手术护理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136.

[4]Bonell C.Evidence based nursing: asteretyped view of quantitative and Experiment ar research could work against professional autonomy and authority [J].J Adv Nurs,1999,3 (1): 18-23.

[5]Porter S.Fundamental pat terns of knowing in nursing: the challenge of evidence based practice[J].ANS Adv Nurs Sci,2010,33(1): 3-14.

[6]马丽,马健.循证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6):6313-6314.

猜你喜欢
阑尾炎循证切口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2022年13期)2022-07-08 07:48:26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2021年1期)2021-01-26 07:05:12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人大建设(2019年10期)2019-12-27 08:21:58
Meckle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5例外科治疗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
后外侧联合内侧切口治疗Ⅳ度三踝骨折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