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功亮,黄金长,彭 芳,曾金林,王 建,郭广秀,肖军兰,湛 曦,陈 青,余燕琪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西 赣州 341000)
浆膜腔积液是白血病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1],诊断浆膜腔积液中的白血病细胞难度较大。本文对有骨髓涂片对照的伴发浆膜腔积液的白血病病例1例,用浆膜腔积液涂片加细胞块方法对其细胞形态、免疫表型等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如何用浆膜腔积液涂片加细胞块检测方法正确诊断浆膜腔积液中的淋巴造血组织肿瘤。
1.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5岁,因头晕,乏力,胸闷3月余入院。查体:重度贫血外貌,全身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和瘀斑,脾脏中度肿大。血常规:白细胞:13.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5.2%,单核细胞百分比 22.3%,红细胞 1.98×1012/L,血红蛋白 59g/L,血小板75×109/L。血涂片异常白细胞形态观察:见有幼稚细胞。骨髓涂片: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粒细胞20%,早幼粒细胞1%,原单4%,幼单11.5%,诊断: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X线:双侧胸腔中度积液。
1.2 浆膜腔积液标本由临床医师采集,制备细胞离心涂片和细胞块切片,细胞涂片采用瑞氏染色,细胞块切片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
1.3 免疫细胞化学 用3μm厚细胞块石蜡切片做免疫细胞化学检测,使用的第一抗体有LCA、MPO、CD117、CD34、CD68、Calretini。 抗体均购自福建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采用SP法。阳性信号定位:LCA阳性信号位于细胞膜;MPO、CD117、CD68、Calretinin 阳 性 信 号 位 于 细 胞质;CD34阳性信号位于细胞膜或细胞质。
2.1 血性胸水500ml。
2.2 细胞涂片 查见大量形态一致中等偏小的幼稚细胞(约占70%~80%),另见部分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图 1)。
2.3 细胞块切片均查见形态一致中等偏小的细胞,散在分布,细胞胞质少,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细腻(图 2)。
2.4 免疫细胞化学特征:肿瘤细胞表达MPO(图3)、CD117、CD34 和 CD68,淋巴细胞表达 LCA,间皮细胞表达Calretinin。
图1 细胞涂片中形态一致中等偏小的肿瘤细胞约占70%~80%瑞氏染色 ×400
图2 细胞块中肿瘤细胞形态一致中等偏小,细胞胞质少,核圆形或卵圆形 HE染色×200
图3 肿瘤细胞MPO阳性 SP法 ×400
2.5 胸水细胞涂片和细胞块切片诊断:查见髓系白血病细胞。
浆膜腔积液是白血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多数白血病患者发生浆膜腔积液是由于肿瘤浸润浆膜或器官所致,出现浆膜腔积液提示预后不良[1,2]。浆膜腔积液中白血病细胞的特征是较多散在的形态较一致的不成熟细胞,但不同类型的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细胞形态不同,需要借助辅助方法来进一步确诊。细胞块的应用弥补了细胞涂片方法单一的缺点,使细胞标本得以保存,具有了连续切片的可能,有利于进行多项检查 ,而且操作方法简便,无需特殊仪器。用细胞块石蜡切片可以进行多种抗体的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操作方便[3,4]。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操作简便,阳性物质定位准确、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使用免疫表型来协助确定细胞学诊断,不仅可以区分是否是白血病细胞,而且可以进一步确定肿瘤细胞的免疫表型,从而提高肿瘤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5]。以浆膜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容易误诊,需要与良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病变以及其他小圆细胞肿瘤等进行鉴别诊断。
本例为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血性胸腔积液,积液涂片全片70%~80%为幼稚细胞,这些细胞形态一致中等偏小,散在分布,细胞胞质少,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细腻,免疫表型表达LCA、MPO、CD117、CD34和CD68,胸水细胞涂片和细胞块切片诊断:查见髓系白血病细胞。细胞病理诊断浆膜腔积液的白血病细胞难度较大,本文介绍的经验为及时发现白血病细胞和检测该病的复发提供依据。
[1]周道银,惠小阳,凌 励,等.浆膜腔积液检出白血病细胞的观察分析[J].检验医学,2004,19(3):206-208.
[2]Bolanowski M,Kuliszkiewicz-Janus M,Sokolska V.Diffuse malignant lymphoma type B with optic chiasm infiltration,visual disturbances,hypopituitarism,hyperprolactinaemia and diabetes insipidus.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J].Endokrynol Pol,2006,57(6):642-647.
[3]苏学英,许 霞,唐 源,等.浆膜腔积液中的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细胞病理诊断分析[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38(8):542-546.
[4]苏学英,潘 云,唐 源,等.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白血病26例细胞病理学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6,22(5):545-548.
[5]尚士瑄,赵小丹,肖学英.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肿瘤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0,23(6):51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