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华
湖北民族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湖北恩施 445000)
浅表性膀胱癌包括原位癌、无浸润的乳突状癌及浸润粘膜固有层癌,预后的影响因素很多。笔者对我科收治的浅表性膀胱癌80例预后进行分析。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06年2月~2008年2月湖北民族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诊治并获得随访的浅表性膀胱癌80例。男64例,女16例,年龄31~73岁,平均52.4岁。膀胱部分切除者30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者(TURBt)50例。所有病例均经病检证实为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其中Ⅰ级38例,Ⅱ级24例,Ⅲ级18例;病理分期为未浸润浅肌层,其中有高风险的浅表阶段T1、G3(T1G3)3例。术后羟基喜树碱膀胱内灌注50例,未灌注为30例。
1.2 治疗方式 TURBt包括切除肿瘤的瘤体、蒂部及基底部,深度达浅肌层,最后电灼肿瘤基底部周围2 cm以内的正常膀胱粘膜。膀胱部分切除包括切除肿瘤及周围2 cm正常组织,如果输尿管口在切除范围则需同时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后膀胱内药物灌注为羟基喜树碱20 mg+生理盐水40 ml,灌注后每15 min翻转体位(俯、仰、右侧、左侧位),1 h后方能排尿。每周1次共8次,然后2周灌注1次共8次,再每月灌注化疗1次共1年,最后每3个月灌注化疗1次,总疗程为2年。术后定期膀胱镜检查,第一年每3个月查1次,1年后每6个月查1次,仍无复发者改为每年膀胱镜检查1次。如疗程中有肿瘤复发,则上述治疗步骤需重新开始。
1.3 统计参数 依据患者初诊时性别、年龄和肿瘤数目、大小、分级、分期以及手术方式及术后膀胱内灌注化疗等情况,统计小于6个月、大于6个月、大于1年的复发病例。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1.4 结果 80例膀胱癌患者术后随访各阶段的复发见表1。
表1 不同条件下膀胱癌术后复发情况的比较(n,%)
膀胱癌是我国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浅表性膀胱癌约占所有膀胱癌的75%~85%[1]。在临床上浅表性膀胱癌的恶性程度较低,但具有较高的复发性,5年内复发可能性达70%[2],其中30%的患者会发展成为浸润性膀胱癌,临床上常将复发作为判断膀胱癌预后的重要指标。因此,预防复发自然就成了膀胱癌整体治疗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大量研究发现患者初诊时肿瘤的分级、分期、大小、数目以及术后短期内肿瘤是否复发等因素与肿瘤的预后有关[3]。在本研究中,男性、女性患者6个月内复发率分别是19%、25%,2年以内的复发率分别是29%、37%,后者高于前者,但均无显著差异,其复发与性别无关。80例中行TURBt 50例,膀胱部分切除术30例,6个月内复发率分别是18%、23%,2年以内的复发率分别是36%、28%,各个时间段复发率均无显著差异,表明膀胱癌复发时间跟手术方式无关。Hinotsu[4]对浅表性膀胱癌进行了多因素分析,发现多发肿瘤是近期复发的主要原因。本组病例中,单发肿瘤患者与多发肿瘤患者在6个月内复发率分别是9%、40%,2年以内的复发率分别是17%、59%,各个时间段复发率均有显著性差异,显示多发性膀胱癌复发机会高。肿瘤多发往往提示存在有肉眼难以发觉的肿瘤,术后复发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对于肿瘤大小,小于3cm和大于3cm的患者6个月内复发率分别是10%、38%,2年以内的复发率分别是16%、59%,各个时间段复发率均有显著性差异,可见,直径大于3 cm肿瘤复发率明星高于直径小于3 cm肿瘤,肿瘤越大复发率越高。同时,膀胱癌的预后与其浸润程度、分化程度密切相关,Ta期和T1期患者6个月内复发率分别是11%、32%,2年以内的复发率分别是17%、58%,各个时间段复发率均有显著性差异,浸润越深,预后越差。其原因在于T1期浅表性膀胱癌与其他类型浅表性膀胱癌比较浸润程度深,范围广,手术切除容易导致切除不彻底。按其分化程度(G1、G2、G3)6个月内复发率分别是3%、21%、56%,2年以内的复发率分别是8%、37%、72%,各个时间段 G1与G2、G1与G3、G2与G3复发率均有显著性差异,分级越高肿瘤复发时间越早。但是对于T1G3期膀胱癌是采取保守或者手术治疗,目前学术界仍有争论[5,6]。有学者认为,一旦诊断为T1G3期膀胱癌,应尽早行膀胱全切术,因为T1G3期膀胱癌恶性度高,保留膀胱后容易复发,并且肿瘤的分期分级会增加。也有学者认为T1G3期膀胱癌采用保留膀胱手术方法,术后行膀胱内卡介苗灌注,若术后短期出现复发,再行膀胱全切术也不迟,因为患者初诊很难接受膀胱全切术。我们比较支持后一种观点,采用保守性手术疗法,辅以膀胱内灌注,术后如果短期内肿瘤复发常被视为预后差的征象。膀胱癌具有易复发的生物学特性,为防止复发提高治疗效果,国内外已普遍开展术后膀胱内药物灌注,常用的灌注药物有羟基喜树碱(HCPT)、丝裂霉素、卡介苗、阿霉素、噻替哌等。我科主要采用HCPT。喜树碱是从我国内地特有的珙桐科旱莲植物喜树的皮、果实中提取得到的一类色氨酸-萜烯生物碱类抗癌药物。研究表明喜树碱及其衍生物是拓扑异构酶I(topoisomerase I)的特异性抑制剂。PCPT主要作用于肿瘤的S期,抑制s期肿瘤细胞内拓扑异构酶I,引起DNA损伤,从而导致细胞凋亡[7]。目前应用的HCPT,基本不被膀胱粘膜吸收,对浅表性膀胱癌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是一种效果好、全身反应轻的膀胱灌注化疗药物。80例膀胱肿瘤中我们术后应用HCPT化疗50例,2年内复发10例;未行膀胱灌注化疗30例2年内复发15例,膀胱灌注者复发率仅为20%,未灌注者2年内复发率为50%。膀胱灌注HCPT后复发时间明显延长,并且临床观察发现HCPT作为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化疗药物。
[1]吴阶平.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5:444.
[2]Sengup S,Bluteml M L.The management of superficial transitional cellcarcinoma of the bladder[J].Urology,2006,67(3):48-54.
[3]赵凯亮,胡云飞.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因素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09,17(11):740-742.
[4]Hinotsu S.Intravesical chemotherapy for maximum prophylaxis of new early phase superficial bladder carcinoma treated by transurethral resection:a combined analysis of trials by the Japanese Urological Cancer Research Group using smoothed hazard function[J].Cancer,1999,186(9):1818-1826.
[5]Freeman JA.Ersig D,Stein.J P,et al.Radical cystectomy for high risk Patients with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in the era of ortholopic urinary reconstruction[J].cancer,1995.76:833-837.
[6]Gohji K,Nomi M,Okamoto m,et al.Conservative therapy for stage Tib,Grade 3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bladder[J].urology ,1999,53(2):308-313.
[7]曾彦恺,沈海波,齐隽,等.羟基喜树碱与吡柔比星联合应用对膀胱癌5637细胞株影响的体外研究[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8,23(8):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