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经星 杨宗云 杨翊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人民医院康复科,湖北 十堰 442000)
自制肩悬吊带在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中的应用
刘经星 杨宗云 杨翊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人民医院康复科,湖北 十堰 442000)
肩悬吊带 脑卒中 肩关节半脱位
肩关节半脱位(glenohumeral subluxation,GHS)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统计,其发生率在60%~70%[1]。临床表现主要是肩关节活动受限,特别是上举时可有疼痛。好发于BrunnstromⅡ~Ⅲ期肌张力弛缓阶段,因此多数出现在卒中发病后3个月之内[1]。既往采用Bobath技术、电刺激、良肢位摆放、手法、药物等治疗技术与方法,但疗效缓慢,严重影响患者上肢的功能恢复及ADL能力[1]。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我们设计和制作了肩关节悬吊带,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1 材料与制作 采用高弹力织布、人造皮革、魔术贴、尼龙搭扣为制作材料,用于肩悬吊带软性肢托的缝制,制作工具主要有缝纫机、量尺、剪刀、记号笔、纸张等,肩悬吊带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坎肩及上臂袖套。
制作:(1)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测量患肢上臂的长度和周径,记录好数据,根据数据绘出纸样,并根据纸样裁剪好高弹力织布面料和其他用料;(2)坎肩制作:用人造皮革依据纸样修剪成“凹”字型肩垫,其内径宽度以肩带宽度为宜,肩垫的作用是减缓吊带施于肩部的压力,在肩前端和肩后端各缝制长50 cm、宽5 cm高弹力织布,在头端缝魔术贴,在肩峰端缝制三条长40 cm、宽2 cm尼龙固定带;(3)上臂袖套制作:用高弹力织布修剪成宽35 cm、长15 cm的长方形袖套,在接头处缝制魔术贴,在上臂袖套中上段前、中、后侧各缝制一块2.5 cm长方形尼龙搭扣,规格与固定带相适(图1)。
图1 肩悬吊带示意图(右肩前侧位)
1.2 配戴方法 患者取坐位,肩关节内旋位,上臂稍外展,坎肩放在患肩上,将两条弹力带经背部和前胸绕过对侧腋下,通过魔术贴粘合,袖套放于上臂下端,其底部近肘关节处缚好后,通过尼龙搭扣粘贴在一起,松紧合适,将坎肩外侧缘三条带子拉下,通过尼龙搭扣与袖套尼龙搭扣粘贴在一起收紧,粘贴长度以肱骨头回到原解剖位为宜[2]。根据治疗要求调整好肢体位置,特别要注意肱骨头保持在关节盂内,不适之处及时修改。使用时间:在患者站、坐、行走时佩戴,卧床时或功能训练时取下,注意良肢位摆放。配戴肩悬吊带之后,肩关节半脱位者肩部方肩畸形有改善,触之肩峰喙突与肱骨头间隙减小,甚至疼痛的症状随之改善或消失。配戴肩悬吊带前后6~8周,摄站立位两侧肩峰至肱骨头间距(AHI)的X片,由同一名康复治疗师采用裸肩指诊法对患肩进行触诊,采用Fugl-Meyer评估法对患者肩关节半脱位恢复情况、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3]。
2.1 单侧肩悬吊带是通过动态的支撑来支持肩关节活动,预防肩关节半脱位,同时还限制肩关节的旋转和外展,辅助肩胛骨后缩位。
2.2 对于一个屈肌痉挛为主的患者,肘托被动的保持肘屈曲位,可加重挛缩的程度。而使用肩悬吊带,在站立和行走时,除对肱骨提供支持,有效地克服肘托的弊端外,还可产生一定外旋力,这对纠正内收、内旋的上肢屈肌协同模式是有益的。前臂呈开放的运动链,不影响手功能活动与训练。
2.3 肩部佩戴有肩悬吊带标志,可提醒医护技人员及家属避免不当的牵拉患肢,预防肩痛的发生[3]。
2.4 肩悬吊带取材方便、制作简单、经济适用、柔软舒适、穿戴简单,患者及家属乐于接受。
肩悬吊带其作用是通过生物力学牵拉原理,有效地消除重力影响。正常情况下,肩周肌肉、韧带保持一定紧张度,维持盂肱关节的空间位置及关节活动范围,不会产生半脱位;但由于肌肉无力,加之盂肱关节的解剖特征,则容易出现无症状性半脱位,如果不能促进肩周肌肉有效地激活,则肩关节半脱位难以纠正。肩悬吊带可代替瘫痪肌肉的部分功能,通过对肱骨提供支持,消除重力的影响,恢复肩关节正常功能位,X线片检查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早期使用有预防作用,易于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推广使用。
[1]周蕾,汪土松.脑卒中后肩痛的综合康复治疗[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25:448.
[2]窦祖林,王幼萍.中风患者足、肩矫正带的制作及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9,14(1):27-29.
[3]Sherpherd RB.The shoulder following stroke:preserving musculoskeleta l integrity for function[J].Topics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1998,4(4):35.
Shoulder sling Stroke Glenohumeral subluxation
杨宗云
R472
B
1002-6975(2011)17-1631-02
刘经星(1978-),男,本科,主管技师,从事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疾病的康复护理
201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