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农业区域布局研究

2011-06-04 01:15覃志豪张景卓王义钟国活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1年4期
关键词:江门市江门农业产业

邱 敏,覃志豪,2,张景卓,王义,钟国活

(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210093;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3.广东省江门市农业局,广东江门 52900)

广东江门市位于广东省南部,作为珠江三角洲重要的农业大市,不仅具有发展传统农业的优势,是珠江三角洲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同时还具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新兴冬种农业、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的潜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自身需要创新发展思维,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1]。因此,合理在有限的农业用地调整各重点产业布局[2],安排生产,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对于促进区域农村产业升级以及江门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江门市农业发展现状

1.1 现代农业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江门市农业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广东省重要的农业大市,不仅农业总产值稳步增长,2008年达到198.59亿元,占全市GDP的15.6%,而且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高,2010年达到6 807元,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了现代农业产业格局。在产业上逐步呈现出以粮食种植、蔬菜花卉生产、畜禽与水产养殖、林业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在区域分布上形成了四大产业带:沿江水产养殖带、丘陵山区立体种养带、城市周边菜篮子生产带和平原地区优质稻产业带。

1.2 区域农业发展各具特色

江门市各市区地理区位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特色。蓬江区、江海区和新会区靠近中心城市,工业相对发达,农业所点份额较低,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左右。台山市、开平市和恩平市具有良好的耕地资源,农业发展较好,农业总产值所占比重分别为13%、10%和21%。

1.3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迅速

近年来江门市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一批具有浓厚江门市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例如蓬江区的荷塘冲菜、新会区的陈皮、台山市的冲萎黑皮冬瓜和开平市的马冈鹅,不仅促进了这些品牌的原料生产基地发展,同时,也推动这些品牌的产业经营。

图1 江门市行政区划和地理位置图

2 江门农业产业发展目标与布局原则

2.1 产业发展目标

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的建设,特别是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建成一批较大规模的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形成与优势农产品产业相适应的加工业布局,培育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和综合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集团,建成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业、市场信息体系、质量安全体系、产业政策体系和组织保障体系。把江门打造成珠三角及港澳地区的鲜活农产品供应基地、现代化农业休闲旅游基地、农产品现代物流基地以及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

2.2 产业发展布局原则

以基地和园区建设为切入点,按照点线面结合的方式[3],促进现代农业生产示范、良种繁育、科技推广、农民培训的快速发展,形成多个各具特色、功能的产业带、发展轴。按地形、流域和区域进行整体规划,加强与农业综合开发、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土地复垦整理、鱼塘改造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农村道路建设等专项规划相衔接,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平台,积极整合各类支农要素。围绕优质稻、绿色蔬菜、名优果品花卉、健康畜牧水产、林业以及休闲观光农业等主导产业,发挥区域特色,立足分区自然状况,科学统筹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开发[4]。

3 江门农业各产业总体布局

目前,江门农业主要根据区位、交通以及地理位置进行布局,在河流两岸、交通线周围主要发展花卉、观光农业、珍禽养殖等污染小、经济效益高的产业,在内陆地区则主要发展生猪和三鸟养殖、粮食种植等传统农业产业。但均是以行政区域为单位,没有从江门的总体出发,各区域之间没有明确的联系。导致各区域不能突出自己占有优势的产业特色,盲目追随新兴产业,雷同现象十分严重;各区对经济效益好的产业盲目扩大规模,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区域之间未能实现整体协调,不能形成相互衔接的产业链条。

针对以上问题,综合考虑江门各地区现有的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功能定位,构建“四带、三轴、双核心”的产业格局。具体来说,“四带”主要分为西部山区农业发展带、南部沿海农业发展带、城郊农业发展带、中部沿海农业发展带;“三轴”由西部高速发展轴、沿海高速发展轴、东部高速发展轴三个部分构成;“双核心”指农业物流中心和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以“四带”作为产业发展的基地,借助“三轴线”的便利交通,在“双核心”的科技、物流条件的支持下,实现江门农业的快速中转与增值。

3.1 西部山区农业发展带

该区主要位于开平、恩平西部,鹤山西南部。区内以丘陵山地为主,是江门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生态功能区以及农业主产区。该区山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全区生态林种植面积大、范围广,优质稻种植基地逾万亩,名优水果生产面积达千亩,养殖业以生猪和三鸟为主,占大农业的比重达56%,其中马冈鹅为广东省地方优良鹅种之一。

未来应以以优特水果、优质稻、生态林业、养殖加工业和生态旅游业为主导,都市型现代农业初具规模。将其作为江门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及板材、家具加工基地。以做好“山”字文章,合理开发山林资源,做好山水旅游,加快改造低产低效林,加快生态林和农业生态示范园区建设;立足区域优势,调整区域养殖结构,重点推动生猪、三鸟养殖[5];利用环境优势,发展名优特园艺产业的无公害生产;利用相对广阔的耕地优势,发展稳定的粮食供应基地等为区域发展思路,为江门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基础。

3.2 南部沿海农业发展带

该区位于台山、新会东部和南部。南临南海,海 (岛)岸线绵长,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8℃,年平均日照2006小时,年均降雨量1 936mm。是江门主要的海水养殖基地、优质稻种植基地,观光农业旅游近年来发展迅速。未来应以水产、粮食、水果,海洋生态旅游农业为主导发展产业。以海港建设和滨海旅游业发展为依托,充分挖掘海洋、滨海岸陆农业资源,农、游结合,发展具有观赏性、趣味性、参与性的生态型旅游农业;以生态理念为指导,生态技术为支撑,发展生态健康的海洋渔业;以沿海平原为基础,以农田水利建设为依托,发展优质稻、优特水果蔬菜的连片规模种植。着力建设江门海洋生态旅游农业基地、绿色农产品种养基地。

3.3 东部城郊农业发展带

以蓬江区,江海区,鹤山东北部,新会东北部为主,此区域位于江门市中心城区附近,地势平坦,平原土壤熟化程度高,灌溉条件好,适宜多种经济作物生长。由于此区域土地资源相对紧缺,故应大力发展绿色蔬菜、名优花卉、珍禽及休闲观光农业等附加价值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以鲜活农产品供应基地、休闲旅游农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产业基地为其主要的产业发展功能定位。从生态建设方面出发,应严格控制生猪养殖业,鼓励发展花卉苗木、观赏鱼等以美化城市环境为目的的种养业;发展绿化农业、休闲农业、园区农业和科普农业等,积极营造城市田园景观,使农业生产空间与城市周边居民区环境空间融为一体;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鼓励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优质种养业及农产品加工配送业。

图2 江门市“四带三轴双核心”布局规划图

3.4 中部沿江农业发展带

西江、潭江两岸周围100km以内的地区。区内潭江、苍江相会,穿流而过,水深河宽,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历来是重要商埠和货物散集地。农业发展依托宽广的水面资源,大力发展淡水养殖业;拓展高效农田、设施栽培面积,大力发展果品大规模连片种植,建设沿江设施农业观光带,打造“生态走廊”,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业;借助其便利的水路交通优势,加快农产品流通,建设外向型高效农业种养基地。

3.5 西部高速发展轴

指以开阳高速为核心的周围300km范围内的区域,呈轴线式发展。以畜牧养殖业,绿色蔬菜,名优果品,生态林业为主导产业,着力打造江门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现代物流基地。具体来说,即加大畜禽及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实施力度,加强动物疫病的防疫和检疫,提高畜产品分级、包装、保鲜、贮存和加工业标准化水平,打造高效型畜牧业;发挥资源优势,挖掘蔬菜果品生产潜力,规范生产过程,实施无公害发展战略,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强化林地生态功能,坚持生态经济并举原则,合理调整生态公益林与商品用材林结构。

3.6 沿海高速发展轴

分布在S32高速周围300km范围内,该区域农业发展基础良好,是江门市重要的“万亩良田示范基地”,区内花卉、水产发展迅速,出口创汇效益好;按照田成方、渠相通、林成网的标准,大力发展高科技、实用化、节能化、自动化、机械化、规模化的高标准设施农业;以优质稻、水产以及花卉等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快工厂化育苗、工厂化养殖和设施花卉等园艺产业的发展;利用现有山地、海洋、森林、河流、水库、农场和现代农业园等资源,以及上下川岛已有的旅游基础,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和风情为重点,建设集观光、休闲、科普等为一体的度假旅游农业。打造江门市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和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基地。

3.7 东部高速发展轴

该区主要指S49高速周围300km范围内,利用其毗邻中山、佛山等经济发达区的优良的区位优势,农业发展应以S49高速为依托,以综合交通运输通道为引导,发展高效畜牧养殖,提高单位效益;发展设施农业,强化低产田改造,完善生产服务体系;发展特色农业,走绿色、有机、观光农业之路,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丰富农业生产内涵,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建设外向型高效农业示范基地。

3.8 农业物流中心

主要布局在蓬江区、江海区以及新会东部地区,依托原有的江门市水产水果冻品批发市场、新会果菜批发市场等物流产业园区,对现有农产品流通平台进行重构。提高产销一体化程度,减少流通中间环节,节省成本,提高效益;注重发展加工配套企业,完善产业链;加大市场品牌培育扶持力度,实现服务品牌带动产品品牌推广,产品品牌促进服务品牌提升的良性互动。以提高江门市农产品的外运及其他地区农产品的中转,促进农产品的快速流通和升值。

3.9 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

以开平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为核心,结合台山优质粮食示范园、开平优质蔬果示范园、鹤山和台山健康畜牧养殖示范园以及台山外向型水产养殖示范园的发展,以优质农产品加工、繁育及休闲观光农业为主要发展产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区域承担农业科研创新、示范推广、精深加工、孵化培育、教育培训、休闲观光等多种功能,使之成为江门地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新机制的示范基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现代农业技术、信息和人才高地,农产品加工和物流的重地,农产品展示交易的平台和对外招商引资的洼地,及为城乡居民提供休闲娱乐、观光旅游、体验农业和学习农业的场所。建设江门市现代农业展示平台、农业科技转化中心和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

4 江门农业产业发展保障措施

4.1 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要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强市”的战略高度,将农业和农村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计划和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建立行政领导负责任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切实把农业农村工作落实到实处。

4.2 健全农业政策体系

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土地流转机制,保护农业的土地权益。健全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体系和价格稳定政策体系。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引导农业多功能发展。健全农业科技政策,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健全农业金融信贷政策,促进资金向农业领域流动。健全农业产业链管理政策,建立完善的生产、市场、政策和科技支撑体系。健全农业贸易政策,支持农产品出口创汇。健全农业经营主体培养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组织、专业大户发展。

4.3 加大农业资金投入

继续加大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提高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比例。落实现有财政投入资金,大幅度增加小型农田水利、现代标准化农田等基本建设投入。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金的吸附和引导作用。拓展农业资金融资渠道,降低农业融资成本。

1 覃志豪,耿新民,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2007-2020),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

2 覃志豪,陈志明,燕爽,等.江西省吉安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2010-2025),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2

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和发展纲要 (2008-2020),2008,12

4 鹤山市农业局,鹤山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0,8

5 江门市发展和改革局,广东省江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01

猜你喜欢
江门市江门农业产业
江门市新会区大鳌中学作品集
阳光路上歌声扬
——广东省江门市老干部大学校歌
精彩观影,欢乐K歌 江门开平优之名商务多功能影音室
“江门之心”——东甲立交方案设计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复习中的应用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大白兔奶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