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威
(中国农业大学,100197)
黄河自1949年后的60多年间,虽安然无恙,但仍是我国一大忧患,因它不仅从其流经的土地上每年搬走16亿t泥沙,还搬走了西北土壤中最宝贵、最稀有的有机质,有人比喻,黄河流出的是中华民族的“血”、“肉”。黄河的泥沙流经的省区绝大部分是陕、晋、宁、内蒙古。黄河所以主要从这些省区搬走其泥沙,一是气候关系;二是风蚀、雨蚀被切割的塬、沟、峁、梁上的生态极为薄弱;三是人口不断增加。“民以食为天”,滥垦、滥伐、滥牧、滥种;四是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负效益等综合因素形成的。数千年来黄河的忧患历代均未从根本上解除,且其流沙量日益增多。近期,根据中央西北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生产方式转变和近几年沙尘暴、水灾、旱灾、泥石流的频频发生以及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30年间,作者在黄河周边的一些地区结合教学、科研、下放劳动的体验,拟向中央建议营造一个黄河生态保护特区,以动“大手术”的办法,不再用加高堤坝等“保守疗法”来解决黄河忧患。营造这样特区有难度,同时,这是否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是否这是个根本解决黄河忧患的最佳选择?
该区包括山西省的偏关、长城以南,芦芽山、吕梁山的西坡以西,龙门山以北地区。陕西省的延安市、榆林市地区,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以南,乌达市以东地区。宁夏石嘴山市,总面积约15万~17万km2。示意图如下:
2.2.1 调整产业结构
该区除达67hm2以上规模经营的水稻区、湿地区外,依据中央提出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在该地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把可以种植的土地,因地制宜科学植林、种草,采取集约经营,运用现代化手段和产业化经营管理方法,因地封山、坡、塬,大力发展用材林、经济林、水源涵养林、薪炭林、花卉药材和灌木林等。适于发展草地的地方,大力发展牧草、绿化草,同时保护好塬、坡、峁、沟中的原有草类、植被,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在林、草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林、花卉、草的主副业产品的精、粗加工业。在林、草加工各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依托该区原有的、新建的自然景点、景区,人文景点、景区如革命圣地延安,大力发展旅游业,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绿色的、价廉的产品和优化、低碳的环境。
2.2.2 改农民为农业工人与第三产业的劳动者
该区原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等第一、第二产业的农民,改为农业工人与第三产业的劳动者实行工资制,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同时享受与城市一样的劳保、教育、文化等权益。
2.2.3 加强领导,全面规划
该区人民所需要的粮食由国家提供和售予。在燃料上,加速实现节能、减排,大力推广节能灶、太阳能、沼气生物能等。
在国家的支持、资助下,该区大办林业、牧业、草业及其主副产品的加工业和旅游业等各类专业技术学校,培养上述产业发展的人才,以满足该区发展的急需。
加强领导,科学规划。由于该区由四个省、区的部分县、市合并而来的,且经济发展方式要转变,产业结构要调整,所以必须有一个强的领导班子,以统一思想认识,以县为单位,科学规划,制订年度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有序地把这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特区发展和建设起来。
图1 黄河生态保护特区
3.1.1 以5kg粮食固住1t泥沙而能够不流入黄河,对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社会、经济意义重大。不仅能从根本上改变了15万~17多万km2的特区大地,还有可能从根本上解除对黄河泛滥灾害的忧患。
所提出以5kg粮调入,来固住1t泥沙,是这样粗算出来的。即该地区是由四个省区的10个市①山西省的朔州、吕梁、临汾三市。陕西省的延安、榆林二市、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巴彦淖尔、乌达、包头四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石嘴山市。归并起来的,总人口约为2 000万。该区在不种粮食以后,所需粮食由国家按每人每年400kg计算,每年要调入80亿kg粮,这样就成了每年以80亿kg粮调入,固住黄河16亿t泥沙流出,即平均5kg粮固1t沙。可以预见,15年后,当林木成材 (胸径20cm以上),绿草铺满大地时,其以生态为主的经济、社会效益之大就不言而喻了。
3.1.2 在该区发展起来林草以后,与周边的林带、林网、林区、草地结连起来,不仅有效地防御沙尘暴、泥石流、水灾、旱灾的侵袭、危害和水土流失,还改变着生物的结构,如以役畜为主的役牛、役马,将被奶牛、奶羊代替。在该区从没有的或稀有的野生动物、植物,将会随这块绿洲的变化而越来越丰富。
随着该区生产方式转变,以及采用科学的、先进的、实用的技术、产业化经营管理以及现代生产手段后,林业、草业、牧业及加工业必然平稳较快发展,经济效益也必将数倍、数十倍的提高。如在塬上种1hm2粮产量达3 750kg就算不错了,按2元/kg计,收入7 500元,减去高投入的成本,所剩纯收入无几,甚至是负效益的,若把1hm2地改种林,按1hm2密度植4 500株计,其自然增值每年每株2元,减去少量的投入,纯收入要比种粮高。5年、10年以后加上主副产品的增加值还会再高。若种植花卉、药材则收入更高。
随牧业、草业及其主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其纯收入不亚于种植林木及其主副产品的加工业。
随林业、草业、牧业及其加工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优化,加上该区已有和计划新建的自然景点、景区,人文景点、景区,旅游业必将发展起来,这个特区将会变成“绿色银行”,从而加大该区的总收入,无疑也加速人民的富裕。
随生产方式的转变,促使该区经济加速发展,人民收入提高,生活条件迅速变化,二元结构的差距缩小,不仅使外出打工者愈来愈少,安居乐业者愈来愈多,就业难的问题也将在该区不存在。可以预见,大学毕业生、硕士生、博士生来这里“工作的”,必将愈来愈多。
该区林业、草业的大力发展不仅成为美化、保健人们生活的基地,同时也成为有效防御沙尘暴的绿色区域。
1 中央有关开发西部和西北部的发展战略
2 水利部2002年的全国水土流失公告
3 2010年6月17日联合国确立的第16个“世界防止沙漠化和干旱日”,光明日报2010年6月18日刊载
4 张仲威.中国山区建设学术讨论会文集,1995年出版
5 张仲威.再论农业空间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