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树凯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鸳鸯蝴蝶派”与电影的实验留下了两个重要的历史印记,在滥觞了通俗小说改编成电影的潮流同时,也在1932年催生了中国电影的第一场官司。
《啼笑因缘》是张恨水应严独鹤之约,于1929年秋开始创作的长篇言情小说。1930年3月至11月在上海《新闻报·快活林》(严独鹤编)上连载。12月初,又由三友书社刊印10000部。作品问世后,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明星影片公司通过三友书社向张恨水购得了演出改编权,计划拍成电影,还在报上刊登了不许他人侵犯权益的广告。
顾无为导演的《啼笑因缘》剧照
“一·二八”事变后,明星公司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了摆脱困境,老板张石川把希望寄托在《啼笑姻缘》上(小说《啼笑因缘》在改编成电影时,易名为《啼笑姻缘》)。明星公司投入了大量资金和全部名演员,由严独鹤、张石川改编,张石川导演,还派出一个摄制组到北平摄制外景。最初的计划是拍成上中下三集,后因预测影片将来上映后肯定卖座,又决定扩充成到六集,并由全部无声黑白片改为部分有声加部分彩色。这是国产故事片中第一次出现彩色画面。
正当“明星”全力以赴投入拍摄时,上海荣记广东大舞台(黄金荣门徒所开设)也恰巧打算上演同名京剧。明星公司马上提出警告,要求他们立即停止演出。最后,因为黄金荣出面调解,明星公司才同意把京剧改名为《戚笑姻缘》继续演出。
无独有偶。顾无为在南京办大世界游乐场,也在演出《啼笑姻缘》舞台剧,顾无为被“明星”以侵犯版权为由提起控告。可顾无为并非“无为”之辈,起先虽也有些发怵,不得不向“明星”老板张石川、周剑云疏通,要求私了。岂料“明星”有恃无恐,并不买账。顾无为疏通无效,被迫对簿公堂,准备出庭应诉。
正在走投无路、山穷水尽之时,顾无为意外得知“明星”虽然拥有《啼笑因缘》的小说版权,但未曾向国民党内政部领到电影摄制许可证。经过一个通宵的苦思冥想,他完成了《啼笑姻缘》的电影剧本稿。第二天一大早,手捧墨渍未干的剧本,兴冲冲跑到内政部,呈请签发上演舞台剧和摄制电影《啼笑姻缘》许可证。而这份关键的许可证,居然当天就审查通过,隔天就发到了他手里。
拿到执照的顾无为立即赶到上海。第二天在上海出版的大报上,刊出一则醒目的启事,并配发执照照片,声称他的影片公司已向内政部呈请取得《啼笑姻缘》正式摄制电影和上演舞台剧的专项权,以后任何人不经许可,不得摄制影片和上演舞台剧。这一招,竟让他戏剧性地绝处逢生,变被动为主动。而“明星”原以为稳操胜券的官司,一夜之间来了个乾坤颠倒。
张石川、周剑云成了被告,只好向杜月笙投门生帖子,把杜请来任“明星”董事长,意欲压倒对方,迫使顾无为接受调停,争取私了。
然而,顾无为亦与黄金荣有私交。他知道如果杜月笙插手此事,就可能把杜、黄两人之间长期的“暗斗”引向“明争”。事实上,杜月笙当了“明星”董事长后,黄金荣马上公开表示支持顾无为。杜月笙老奸巨猾,看到“明星”处在被告席上,也就知难而退,和解流产。
抬出杜月笙无济于事,私了成为泡影。“明星”只好回过头来向内政部呈文,说明他们的《啼笑姻缘》早已开拍,并指责顾无为领执照是故意“捣乱”。“明星”的呈文,使内政部处于两难。很快,他们就想出一个使双方都无话可说的方案——限令两家公司在两星期内将《啼笑姻缘》影片送检。
这一决定,显然对“明星”有利。因为“明星”早已开拍,且资金充足。而顾无为的电影还是一出“空城计”。可是,张石川、周剑云没想到,既然顾无为能用一个通宵赶出一部电影剧本,同样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影片。顾无为原本就是一个制作电影的快手,他开设的大中国影片公司,曾在极短时间内,利用京剧行头,拍出了十多部影片,速度之快,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奇迹。
更让“明星”老板们始料不及的是,当顾无为接到内政部的限令后,一不做,二不休,竟用高薪挖角儿,从“明星”的剧组中挖走名角,使“明星”处于瘫痪状态。饰演刘将军的谭志远,在明星公司的月薪是100元,顾无为付给他300元,且预付定洋一个月。其他演员如饰关秀姑的夏佩珍、饰沈大娘的朱秀英等,都接受了顾的定洋。当时,只有女主角胡蝶效忠于明星公司,不为所动。
大华果真仅仅用了10天时间,就把影片《啼笑姻缘》完成了。而“明星”为了保全所谓“名誉”,又指望赚上一把,总想拍得精致一些。尤其在主观上,错误地认为顾无为没有能力、更无条件按期完成拍摄。面对败局,“明星”只得不惜代价,请来上海滩上七位第一流的大律师江一平、陈廷锐、李袒虞、叶少英等,再加上“明星”两位常年法律顾问,九大律师联成一气,和顾无为对簿公堂。
这是“明星”老板们在无计可施中的孤注一掷。他们认为顾无为是一个穷光蛋,试图在经济上压倒他,急忙调集资金,向法院交出10万元保证金,请求立即批准影片上映。法院收了钱,当即批准。“明星”马上在各报登出大幅广告。
谁想如今的顾无为身后,有一个财大气粗的张善琨(大世界游乐场总经理、新华影业公司总经理)做后盾。在他的支持下,顾无为当天也向法院交出10万元保证金,申请反扣押,要求在涉讼期间禁止上演“明星”的《啼笑因缘》。法院在收到10万元申请反扣押的保证金后,竟也照单全收,并马上予以批准。
这样一来,在同一天中,向来不上映中国影片的南京大戏院门前,出现了这样的咄咄怪事:紧靠着准映《啼笑姻缘》的广告牌的旁边,又张贴了法院禁映的告示。
当初的原告“明星”,终于走进了死胡同,只能乖乖地认输。而这场以《啼笑因缘》版权纠纷而引发的诉讼官司,因其个中曲折反复,被人戏称为中国娱乐圈内维权第一案。
在台湾禁演了39年的《窗外》剧照
《窗外》,既是琼瑶成名作,也是林青霞的处女作。但是这部电影至今仍不得在台湾上映,当年更是惹起了长达一年的诉讼。表面的理由是导演宋存寿没有得到琼瑶许可擅自拍摄了电影,但实际,官司的背后另有隐情。
琼瑶25岁时,将自己高中时师生恋的经历写成长篇小说《窗外》,投寄给《皇冠》杂志的主编平鑫涛,《皇冠》杂志不仅全文发表,而且当年出了单行本,引起台湾社会的轰动,一举成名。正是这本给她带来巨大声誉的书,也带来了巨大的困扰。琼瑶母亲认为,女儿出书的目的是为了骂自己。含辛茹苦,将女儿养大,不知感激不说,还因此恨上了自己。心里恨倒也罢了,还要写书来骂自己,给自己贴上了封建家长的标签,母亲为此大动肝火。
1964年,由陆建业创办的建业公司买下了《窗外》的电影版权,将其拍成黑白电影。电影上映,琼瑶母女的矛盾进一步升级。母亲躺在床上不吃不喝,琼瑶则在床前跪了几天几夜。好不容易将此事平息,母女关系有所缓和,没料到8年之后,陆建业组织了一家新的电影公司“八十年代公司”,竟然拿出《窗外》当开山之作。琼瑶担心渐趋融洽的母女感情会因此再起波澜,便与陆建业协商,希望他不要拍这部戏,甚至找到八十年代公司的其他合伙人,做了许多工作。
这一天,还是新人的林青霞在片场拍摄处女作《窗外》。可过了预定时间,导演还没有出现,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在等着,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过了好一段时间,传来消息,今天拍摄暂停。剧组有人对她说,可能是版权方面出了麻烦,说不定这部片子拍不成了。原来,琼瑶已经向法院递交了诉状,要求停止拍摄工作。
可是,已经投入的拍摄,停下来有一大笔损失,八十年代公司拒绝了琼瑶的要求。当时的合同中,并没有写明购买者拥有版权的年限。陆建业抓住这一点,认定自己仍然拥有《窗外》的电影版权。琼瑶的律师研究过合同后表示,合同中有一句话,如果两年不拍,合同自动失效,于是认定陆建业只买了两年版权。而当时的舆论一边倒,指责琼瑶所说的理由站不住脚,无非是因为近年来琼瑶小说改编成电影十分火爆,而自己从《窗外》得到的版权费太少,打官司无非就是想让陆建业再多付她一笔钱。
此时,媒体又对琼瑶打这场官司的缘由进行了大量报道,特别提到她的母亲因为上次拍《窗外》,忧虑成疾,患上了轻度精神分裂症。如果重拍,其母很可能旧病复发,甚至可能更为严重。此消息一出,民众的同情,顿时偏向了琼瑶,纷纷指责陆建业不道德。
陆建业心里也清楚,再这样下去,就算自己赢了官司也赢不了民心。没有了民心,即使拍出了好片,也可能被人抵制。权衡再三,陆建业只好透过关系,希望和琼瑶私了,以便结束这桩官司。最后,双方各退一步,琼瑶同意八十年代公司继续拍摄《窗外》,但不同意在台湾公映。
经过这一场纠纷,电影重新开始拍摄,可这部影片却永远失去了在台湾放映的机会。
1973年《窗外》完成后,由嘉禾代理,在香港进行了首映式,并在全东南亚相继发行。林青霞凭其清纯形象一炮而红,成为一代巨星。在不能放映的这些年里,林青霞曾为了导演向琼瑶游说,可惜琼瑶坚持依旧。林青霞明白,琼瑶是对事不对人,虽然当年与宋存寿为了此片闹得有些不愉快,但她其实对导演没有意见,还一度想找他来拍自己的电视剧。2007年9月,林青霞返台探视宋存寿,《窗外》台湾版权旧事重提,导演之一的郁正春希望把版权卖给琼瑶,但最后还是林青霞自己买下,但影片一直到宋导演离世都未能正式上映,成为导演本人最大的遗憾。
因为同时相中了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在新中国两大电影制片厂八一、和北影之间发生了电影界一桩罕见的“撞车公案”。
1979年,当过农民、民办教师、生产队长的四川作家周克芹发表了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小说描写四川偏僻山村葫芦坝农民许茂一家在“文革”中的命运遭遇,故事感人,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不久,小说被相继改编成电视剧、舞台戏曲。各大电影制片厂也纷纷摩拳擦掌,准备把小说搬上银幕。
1980年9月,八一电影制片厂编辑室的王影找到刚刚拍完《归心似箭》的著名导演李俊,推荐他把这部小说拍摄成电影。对农村题材,李俊并不陌生。早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就是敌后武工队成员,经常战斗在农村。看完小说之后,李俊决心接拍《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厂领导也高度重视影片的拍摄工作,并把小说作者周克芹从四川请来,与萧穆一同创作电影文学剧本。
八一厂正在全力筹拍影片的时候,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汪洋也瞄上了这部小说。那时,王炎刚拍完《从奴隶到将军》,还获得文化部大奖。汪洋找到王炎。王炎的态度起初有些消极,后来看了小说,被打动了。这让他回忆起在河南农村写剧本时的一件事情。当时,王炎在调研中发现,一些村干部在“文革”期间虽然被批来斗去,他们依然踏实地种地干活。王炎有些不解地问:“为什么还干?”他们回答说:“咱不干,粮食从哪里来?咱们撂挑子,生产谁管?”王炎很感动,他就是要塑造这群普通人。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主旨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他决定接下这个本子并亲自操刀写电影剧本。
1981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李俊导演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剧照
1981年,由北影厂王炎导演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剧照
同一时间同题拍摄同一部小说,在中国电影史上还极为罕见。因为有小说作者周克芹参与改编剧本,八一厂决定讨个公道。北影也不示弱,声明电影剧本已经编好。两家制片厂互不相让,官司打到文化部。年底,文化部电影局局长司徒慧敏召集两家召开拍片协调会。八一厂厂长陈播和北影厂厂长汪洋以及两位导演都出席。会上火药味十足,双方说明了情况,各自强调自己的拍摄理由。最后,司徒慧敏扔下一句话:“还是八一厂拍摄,北影不要拍了。”北影也在会上表态:“好吧,我们不拍了。”协调会不欢而散。
可是不久,北影首先在四川简阳开机。八一厂非常恼火,李俊导演提出:“我不干了,让他们去拍吧!”厂领导劝说:“咱们为什么不拍,你不拍,倒显得咱们理亏了。”电影局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能默认“撞车”的局面。
阵势已经拉开,两家制片厂都派出最强摄制阵容。李俊和王炎都是第三代著名导演,艺术功力深厚,前者拍摄过《回民支队》、《农奴》、《闪闪的红星》、《归心似箭》;后者则有《南征北战》、《战火中的青春》、《独立大队》、《从奴隶到将军》。李俊当时59岁,王炎58岁。
电影改编于同一部小说,导演分镜头剧本截然相反。“北影版”基本保留小说的风貌,以四姑娘秀云为中心,按照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为线索;“八一版”则另起炉灶,改以许茂为中心,增强了历史厚重感,把故事讲得有头有尾。
在演员阵容上,八一厂一号角色许茂由东北军区的贾六饰演,他曾在李俊导演的《回民支队》里演过郭政委,贾六体型削瘦,试妆后神似四川老;四姑娘则请江苏省话剧团的王馥荔出演,她刚刚演完《天云山传奇》,人气正旺;工作组组长颜少春在八一厂导演台本中增加了很多戏分,成为影片着力刻画的角色,李俊导演亲自点将,由著名演员田华出演;号称“火辣椒”的三姑娘由斯琴高娃扮演,当时,她因饰演《归心似箭》中的玉贞一炮走红;忍辱负重的金东水由实力派演员冯恩鹤担纲;活泼大方的九姑娘由赵娜出演,她曾在《天山行》、《花枝俏》等影片中担任角色。
北影演员队伍也毫不逊色,上世纪80年代“北影三花”全部上阵。中心人物四姑娘由李秀明饰演,此前她主演过《年轻的一代》、《春苗》等,名气极大;风火泼辣的三姑娘由张金玲担纲,她曾先后主演过《大河奔流》、《从奴隶到将军》等影片,以质朴善良、要强泼辣见长;六姑娘则由刘晓庆出演,当年她正大红大紫。北影其他演员人选也是费尽心思。王炎导演提出起用因演《小城之春》出名的李纬,厂长汪洋不同意,理由是:“这几年李纬演的坏人太多,不好改变观众印象。”最后还是王炎力保,许茂由李纬拿下;戏分较重的金东水由杨基葆担纲,他因主演《从奴隶到将军》刚刚获得1980年部青年优秀创作奖;工作组组长颜少春和活泼大方的九姑娘则分别由卢桂兰、李凤绪饰演,前者因主演了《冰上姐妹》出名,后者则极具表演潜力,后来主演《青春祭》、《给咖啡加点糖》红透影坛。
关于两个制片厂“撞车”的事情,当时的煤体也炒得异常火热。许多记者亲赴四川现场采访,探班挖掘第一手资料。炒作,给双方摄制组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大家如临大敌,丝毫不敢大意。有一次,两个剧组的工作人员在四川机场巧遇,在候机大厅里远远地对望着,却互不打招呼。在一次招待会上,李俊和王炎导演见面了,李俊笑着说:“让他们闹去吧,他们闹他们的,咱们拍咱们的。”王炎会意地点点头:“对,咱们各拍各的。”
影片拍竣,北影的《许茂》先上映,占了先机。不久,八一厂的《许茂》也在全国上映。当时,西安有家电影院还特意同时放映两部影片,引得观众莫大好奇。当年,周克芹的小说也获得第一届茅盾文学奖。一年内,《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以三种不同形式闯入人们的视野,被炒得沸沸扬扬。1981年,俨然成了“许茂”年。
1982年,两部《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都参加了第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评比。最终,北影的李秀明获得最佳女演员奖、邹积勋获得最佳摄影奖,八一的甄明哲仅获得最佳录音奖提名——结果似乎是“北影版”大获全胜。当时有记者采访李俊导演时问他有何感想,李俊说:“把一切留给时间吧,时间和观众是最好的试金石。《农奴》就是开始被忽视了,后来又被专家发现了新的价值。”
20多年后,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还特意制作了一期特别节目,邀请两个剧组的主创人员相会荧屏,试图在感动与怀旧的氛围下化解这桩公案。83岁的李俊导演在当年的美工李健的搀扶下出席节目,王炎导演则因身体虚弱不能出席,节目组到医院对他进行了外景拍摄,老人也能坦然对待那次“撞车”。“北影版”的“许茂”李纬已经半身不遂,无法到场。“八一版”的“许茂”贾六则拖着病体从东北赶来。哭过以后大家开怀大笑,过去的恩怨顿时化为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