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烹制一份《蛋炒饭》?

2011-06-03 04:53高若晨
电影 2011年9期
关键词:陈宇蛋炒饭喜剧

文/高若晨

7月30日,京城多家媒体记者手持一份特殊的“邀请信”,走进了位于东三环的蓝色港湾国际商区传奇时代影城,参加一次别开生面的影片媒体见面会。

邀请信的正面印着一份古香古色的《蛋炒饭》,书有文字一行:“无关商业,仅关艺术。这是一次来自电影作者的单纯邀请。”背面写着『导演特邀映典』。翻开请柬,内文写着,“在此暑期商业大片纷至之际,本人所拍摄之影片《蛋炒饭》上映。片中无太空船和3D特技,制片方亦无大量媒体宣传,院线恐无兴趣大量排片。然本人觉得此片属诚意之作,亦不乏趣味,尚可一观,故自掏腰包,设此聚会,以谢师友之长期关爱。”

邀请者系中国青年导演陈宇,《蛋炒饭》是其第一部胶片电影。在今年的大学生电影节上,该片以“闪现智慧与幽默光芒的个体史诗气质”深深打动了评委,获得最佳处女作奖。导演陈宇是如何精心烹制这份蛋炒饭的,我们一一来看。

【色】一定程度的严肃性

影片开拍时,导演陈宇强调要保 持影片在一定程度上的严肃性。这种严肃性实际上与这部影片的创作过程有关。2008年,适逢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陈宇的一个在国家广电总局工作的朋友,邀其创作一部贴近普通人生活的影片,以反映改革开放30年中国人的精神面貌的变化,这就是《蛋炒饭》的剧本的雏形。但后来,该项目因资金问题而搁浅。一年之后,一家电影公司找到陈宇,意欲投资该片,前提是对原有剧本进行商业化改造,做一部院线影片。

《蛋炒饭》简单来说,是一部中国版的《阿甘正传》,讲述北京胡同里一个傻子用30年的时间来实现梦想(做一份蛋炒饭)的故事,将三个小人物的个体命运与中国30年的时代变迁交织起来,呈现了人物的生命力和历史感。

【香】“智慧与幽默”为美

《蛋炒饭》通过王大卫这个人物,展现了中国社会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其中穿插了不少历史纪录片画面,同样也用诙谐的手法调侃了一些家喻户晓的事件和人物:冯小刚因为不满《小花》中吻戏被打断而在日后亲自做了导演;周杰伦《双节棍》的灵感源泉居然是王大卫的随性小曲;周笔畅表演过程中台下观众却都是李宇春的粉丝……这些都使得一部“严肃”的影片有了轻松的落脚点。

早在剧作阶段,陈宇便明确了类型定位——“高级喜剧”。“不同于喜剧电影类型已然从早期的闹剧、中期的神经喜剧向高级喜剧发展,形成以包含复杂审美心理为特征的高级喜剧样式,其中宁浩以‘讽刺与荒诞’为美学追求的黑色喜剧乃其中一种,而《蛋炒饭》则是以‘智慧与幽默’为美的悲喜剧,从某种象征意味来说,王大卫的生活是在生与死,笑与泪,明智与无知的广阔天地里自由驰骋的过程。王大卫是一个比悲剧人物更为触动心灵的角色”。

【味】以不变应万变

要写历史中的人,一般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小人物卷入大时代的事件,他因此不断改变。另一种是陈宇想尝试和努力的,就是挖掘个人情感世界和个人精神世界中不变的东西。

“在创作过程中,我发现,要写中国的变化很容易,所有的人都看到了。作为艺术,我要表现和挖掘的,是这中间有没有不变的东西。这种不变是属于人生的,中国人的,不论时代如何变幻都不会丢掉的。我们的设计就是用一个不变的事件对应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我想把王大卫这个人物和这个时代并置,尝试进行历史和人物的一种写法。”

所以,在王大卫这个人物,即使被发小背叛,骗走了他苦心经营的饭店,即使被青梅竹马的女孩劈腿,一而再再而三地伤他的心,大卫依然守着“坚持、忍耐”、“吃亏是福”的傻子理念。

“在这样一个精于计算的时代,如果一个人的人生是没有经过计算和设计的,那他可能是个悲剧;可是如果人生中事事都是经过计算和设计的,那他可能会是个更大的悲剧”。陈宇对王大卫这个人物的解读使得影片充满了一种形而上的情感。

猜你喜欢
陈宇蛋炒饭喜剧
一起来做蛋炒饭
“初创”杯喜剧大赛
蛋炒饭的哲学
大师兄
王佳女、赵莲如、刘琳、陈宇作品
老爸牌蛋炒饭
蛋炒饭助力脱贫
杯具们的喜剧
爆笑喜剧
加入“缺牙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