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瑞勤 ,奚小双,吴堑虹,杨 震
(1. 中南大学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410083;2.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湖南 长沙,410011)
广西平果堆积铝土矿是由二叠纪原生铝土矿经过剥蚀风化形成的次生矿床[1]。矿区处在云贵高原边缘的桂西地区,是岩溶侵蚀强烈的地区[2],矿区堆积矿表现了与岩溶侵蚀早期地系二元结构的控制[3]。平果矿区岩溶地貌的演化是小流域水系的发展演化,由此决定矿区岩溶地貌与堆积矿分布特征。在桂西和周边地区,堆积型铝土矿分布广泛[4],因此,对堆积矿岩溶地貌环境和成矿作用进行研究具有普遍意义。在此,本文通过对平果矿区岩溶地貌演化的研究,发现堆积矿成矿的重要条件和机制,并分析堆积矿演化特征和成矿规律。
图1 平果矿区岩溶地貌分带地质图Fig.1 Geological map of karst landform zonations at Pingguo Ore Deposit
平果矿区岩溶地貌分带地质图见图1。从图1可见:平果堆积型铝土矿分布在原生矿层圈闭的背斜内部,那豆矿区和太平—教美矿区是2个由背斜分隔的主要分矿区。这2个矿区都有确定的岩溶地貌分带,按照从翼部往核部的顺序,那豆矿区划分为丘陵峰丛带和峰林峰丛带,太平—教美矿区划分为丘陵峰丛带、锥状-塔状峰林带、峰林峰丛带。这 2个矿区的分带都保持了翼部丘陵与核部峰林地貌的基本特征,但具体情况有明显差异。那豆矿区分带比较规则,太平—教美矿区分带形态不规则;后者翼部宽度比前者的小,但核部带宽度大很多,且发育大范围的塔状峰林,前者很少出现,而以锥状峰林为主。
岩溶地貌分带表示的岩溶发育程度变化是背斜差异剥蚀的结果,背斜核部岩溶程度总是比翼部的高。对比2个矿区发现:太平—教美矿区核部广泛分布塔状峰林,表示岩溶发育程度明显比那豆矿区核部的高。这2个矿区的背斜出露规模差别较大,那豆背斜核部地层是石炭系岩关阶,太平—教美背斜核部地层是泥盆系东岗岭组,根据矿区实测地层柱状图,估算这 2个矿区的剥蚀地层厚度相差300~400 m,背斜宽度相差3倍。平果矿区地形剖面见图2。从图2可见:这2个矿区的地形标高比较接近,而背斜核部地层层位不同,同时,区域构造分析矿区处在复式向斜的北东翼[5],所以,背斜规模差异是褶皱标高不同导致剥蚀程度发生变化。这同时说明矿区是处在共同的侵蚀基准面控制下,这2个矿区地表发生的侵蚀具有同时性。
在那豆矿区地貌分带反映的岩溶发育程度,是通过岩溶年龄类型的连续变化表现的[6],但是,在太平—教美矿区岩溶年龄与地貌分带不完全对应。在背斜核部峰林峰丛地貌比两侧的锥状-塔状峰林地貌更年轻,但是,核部出露的泥盆纪地层表明这里侵蚀深度是最大的。那豆和太平—教美矿区两翼地貌不对称,是背斜轴面产状向南西倾斜的构造控制的原因。
图2 平果矿区地形剖面图Fig.2 Topographic profile of Pingguo Ore Deposit
虽然经过多年地质勘探,但仍然不能保证平果矿区堆积矿的分布没有遗漏。为了全面掌握堆积矿的分布特征,采用遥感方法来补充矿区成矿信息。经过反复试验和现场解译,获取了矿区堆积矿遥感预测图,以展示堆积矿的整体分布状态[7](见图1)。遥感解译新获取的堆积矿主要分布在太平—教美矿区的核部区域,使得原来分离的矿区显示了背斜控矿的完整形态。堆积矿在翼部丘陵带是连续分布的,在峰林带呈均匀分散分布,到核部中心分布不均匀,密度降低。与那豆矿区相比,太平矿区丘陵带堆积矿发育不完整,没有内侧带,但是,峰林带堆积矿在较大宽度内稳定分布。
堆积矿是原生矿再风化形成的,它们的矿化成分具有相关性。对矿区堆积矿稀土元素进行研究发现:那豆矿区和太平矿区的稀土元素特征参数和配分模式是比较一致的(见表1、图3),均为V型模式,普遍具有轻稀土轻微富集而重稀土相对亏损的特点。Eu均表现为中度负异常;Ce基本上表现为正异常。目前,对平果原生矿的物质来源存在争议,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确定[8]。但稀土元素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原生矿物质来源是一致的,因此,堆积矿发生再风化的速率应该是相近的[9]。
原生矿存在多种矿石类型分带,它们的矿化成分是不均匀的,但是,经过对全矿区堆积矿矿化数据进行统计求取平均值,发现所表现的堆积矿成分的变化反映了风化程度的差别。平果矿区堆积矿矿化数据统计的频率分布图见图4。从图4可见:堆积矿的基本矿化特征是:堆积矿中硅含量低的频数增加,而铝含量高的频数增加,二者呈负相关关系,铁含量低的频数有增加趋势,但在较宽范围内含量稳定,表示堆积矿在风化演化中硅含量降低,铝含量总体趋势增加,铁的流失不稳定,符合风化作用中元素变化的基本特征[10-11]。对那豆矿区各分带堆积矿矿化数据进行统计后求平均值,得出从翼部到核部各分带矿化的变化规律是:当铝含量升高时,硅含量下降;当铁含量下降时,铝硅质量比上升(表2)。说明堆积矿成分按照地貌分带发生的变化,与风化程度演化造成的成分变化是一致的,矿区地貌分带反映了岩溶发育程度的变化。
对太平矿区堆积矿分带的已有矿化数据进行统计后求平均值发现:从翼部到核部,铝含量基本持平,硅含量下降,铁含量升高,铝硅质量比升高(见表2)。说明铝发生流失,但是,比硅的流失要弱,而铁则以沉积为主。与那豆矿区对比,相同的分带太平矿区的铝含量较低,硅含量较高,铁含量明显增加。其原因可能是:太平翼部丘陵堆积矿多为残积矿,风化程度偏低,而太平核部实际上包含了翼部内侧部分,同时,太平矿区统计数据中缺少核部中心地区资料,使得硅含量偏高;此外,石英集中而铝机械流失[12],铁的增加可能与原生矿成分有关。比较2个矿区内部的变化趋势发现:硅含量都下降,下降幅度相差不大;但铝的变化幅度差别明显,在太平矿区铝含量下降;铁的变化不稳定,不能反映演化特征。从以上分析可看出平果矿区堆积矿矿化随岩溶地貌演化的变化趋势:开始是铝含量增加,风化中铝流失较慢;岩溶地貌演化到塔峰普遍发育的程度,使得铝的流失达到转折点,即堆积矿中铝开始发生净流失。因此,矿区岩溶地貌
演化中塔峰发育是堆积矿成分变化的重要地貌界线,是铝含量变化的临界值。
表1 太平、那豆矿区铝土矿稀土元素含量(质量分数)及特征参数Table1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REE at Taiping and Nadou bauxite deposit
图3 平果矿区堆积矿稀土元素模式Fig.3 REE patterns of accumulative bauxite in Pingguo Ore Deposit
图4 平果堆积矿成分含量频数直方图Fig.4 Content histograms of accumulative bauxite at Pingguo Ore Deposit
表2 那豆、太平矿区各带堆积矿参数平均值Table2 Average results of accumulative bauxite in different zonations at Taiping and Nadou bauxite deposit
岩溶地貌形态反映特定的水文结构型式,因此,岩溶地貌类型的演化也是岩溶水文结构的演化[3]。在平果矿区代表不同演化阶段的岩溶丘陵、峰丛和峰林地貌对应不同的水文活动形式,丘陵地貌以地表斜坡流水侵蚀为主,峰丛地貌发育垂直渗流侵蚀的岩溶作用,峰林地貌是水平流水侵蚀形成的。平果矿区岩溶村貌演化模式见图 5。其中峰林开始形成时为锥峰,由于地下溶洞坍塌而转变为塔峰[2]。岩溶地貌演化伴随地壳抬升的过程,初期原生矿层剥蚀时形成原始岩溶表面,流水从地表转入地下产生垂直渗流形成峰丛(图5(a),地壳稳定时岩溶侵蚀达到潜水面使水平流水成为主要侵蚀动力,峰丛边坡平行后退形成峰林洼地[3,13](图5(b)),恒定的地下水位形成水平溶洞层[6],侵蚀塌陷形成塔峰(图 5(c))。塔峰的成因可能有多种[14],因为太平矿区塔峰与锥峰是混合分布的,现场观察是地下岩溶管道塌陷形成塔峰。但是,塔峰在那豆矿区核部和太平—教美矿区的泥盆系核部并不发育,说明水平岩溶通道发育弱,这种差别表明矿区中地下水系的发育程度是不均匀的。
平果矿区岩溶地貌总体上是按顺序分带分布的,对应地貌分带的水文形式从翼部到核部是地表流水,垂直渗流,水平流水,但它们不会同时出现在一个平面上。因地壳上升形成地下多层岩溶的发展是普遍存在的现象[15-17],对应地下水位变化形成岩溶地貌类型的转换[18]。平果矿区岩溶地貌的分带是岩溶多旋回活动的结果[6],核部峰林地貌形成于早期地壳稳定阶段(图5(b)~(d)),属于早期旋回的残留地貌,而翼部丘陵和峰丛地貌形成于晚期地壳上升阶段(图5(c)),是后期岩溶旋回地貌,对应矿区现代岩溶水系活动[19](图5(d))。因为褶皱使多旋回叠加的地貌表现为水平分带,但在核部峰林带中也发育峰丛地貌,是同位叠加所致。
平果矿区堆积矿表面上与岩溶地貌的关系密切,实际上堆积矿矿化直接受岩溶水文活动的控制,堆积矿的演化伴随岩溶水文活动的演化。地表地貌控制堆积矿的明显特征是:丘陵堆积矿在地表流水单向搬运中形成平面分选分带,洼地堆积矿从周围高地迁移汇集,但其底部保存了早期堆积矿层。从丘陵到锥状峰林阶段地下水系逐渐发育成熟,但处在地表的堆积矿还没有与地下溶洞层直接接触,堆积矿的流失率较低,铝含量保持上升的趋势。而塔状峰林的发育表明地下水平溶洞暴露至地表,这是早期地下水系活动通道,堆积矿通过早期溶洞层可能明显增加流失率,使得铝含量开始下降。总体上,平果矿区岩溶地貌演化保持封闭环境,堆积矿成分变化指示风化加强的顺序,导致铝集中和硅流失,类似于夷平面风化壳的条件。而塔峰带指示地下水平溶洞层的出露增加了矿区开放程度,特别是增加了铝机械流失的强度,成为堆积矿成分变化的转折点。
岩溶地貌是统一在流域系统中具有联系的整体[3,20],通过分析平果矿区的流域水系特征有可能发现岩溶地貌完整的形态分布关系和演化特征,并进一步认识矿区堆积矿的分布变化规律。平果矿区处于右江流域中游,右江流向南东,大致平行于矿区背斜长轴。矿区的岩溶地下水系属于受背斜控制的封闭型水系[3],因此,与地表水系方向应该是一致的。
图5 平果矿区岩溶地貌演化模式Fig.5 Evolution models of karst landform at Pingguo Ore Deposit
图6 平果矿区流域水系分布Fig.6 Distribution of karst watershed at Pingguo Ore Deposit
图7 太平矿区塔峰分布密度等值线Fig.7 Density contours of towering peaks at Taiping Ore Deposit
平果矿区流域水系分布见图 6,太平矿区塔峰分布密度等值线见图 7。因为塔峰是在地下水平溶洞塌陷时形成的,因此,连续分布的塔峰区反映地下水系流域的活动形态。太平矿区塔峰分布范围表现为南东向延伸的区带,指示对应的地下水系方向,与背斜轴向平行,也与地表水系平行。在塔峰带北东侧与之平行延伸的是泥盆纪核部带的锥峰带,与两侧塔峰带相比为低级岩溶类型,因此,推测是地下分水岭位置(图6)。太平塔峰带中部塔峰均匀分布,在接近核部分水岭时变为分支状形态,表现了地下水系干流与支流的关系。在翼部丘陵带一侧也分布分支水系,但宽度狭窄,组成太平不对称地下羽状水系[3]。主干水系偏向丘陵一侧可能与南西方向的右江排泄基准面有关[6,21]。在丘陵一侧非溶地层阻止岩溶发展,而分水岭一侧是岩溶扩展的方向,造成水系不对称。太平与教美之间地下分水岭沿背斜核部位置分布,是因为两翼地层产状不同成为控制支流通道的因素[3],并造成两侧矿区不对称,在教美矿区水系规模小。那豆矿区岩溶地貌反映的水系特征是:翼部地表流水发育,而核部地下水系发育程度不高,只形成范围不大的锥峰区。推测地下水系干流通过背斜核部,没有形成地下分水岭。平果矿区短轴背斜是完全封闭型岩溶水系,在上、下游的倾覆端都变为地表水,因此,太平矿区的塔峰带整体为透镜状(图7),中部地下岩溶最发育,向倾覆端减弱。矿区之间的对比结果说明:在相同的侵蚀基准面控制下,太平—教美矿区形成与成熟地下水系对应复杂地貌分带,而那豆矿区形成简单岩溶地貌形态,其丘陵地貌发育与右江河流地貌侵蚀强化有关。
对矿区地下水系流域进行分析,发现岩溶地貌的整体分布形态变化的原因是:堆积矿分布形态的变化也是受岩溶地下水系控制。地下水系的形态和活动具有特定的方式,因此,矿区堆积矿的分布规律可以通过地下水系的活动性质进行研究。太平矿区成型的地下水系流域使得堆积矿分布有向主干水系汇聚的趋势,堆积矿在塔峰区范围内稳定分布,在分水岭带矿化呈减弱的趋势,地下流域水系具有的落差使得溶洞之间形成高差,在溶洞塌陷时变成地表的高差,形成地表堆积矿迁移的方向。水系形态与边界条件和水系发育程度有关,平果矿区的背斜构造决定了水系发育的封闭型边界条件,形成羽状水系。那豆矿区与太平—教美矿区的水系发育程度差别较大,导致堆积矿的分布形态明显不同,后者地下水系在核部区发育成熟,使得洼地堆积矿广泛分布,挤占了丘陵堆积矿的空间。那豆矿区规模小,地下水系不成熟,使得丘陵堆积矿成为主要类型。
(1) 从那豆矿区到太平矿区的岩溶地貌表现了演化发展的关系。在岩溶地貌类型变化的同时,地貌分带形态也在改变,在太平—教美矿区核部还出现了岩溶侵蚀程度与地貌类型演化顺序不对应的现象,反映矿区地貌演化中地质因素发生的变化。
(2) 随着岩溶地貌发育程度的提高,堆积矿成分发生相应的变化,符合土壤风化程度发展的规律。堆积矿中铝含量经历了从升高到降低的过程,变化的转折点以普遍发育塔峰为标志。
(3) 矿区岩溶地貌类型对应不同的岩溶水文型式。矿区具有多旋回岩溶演化的特点,塔峰的发育因为连通了早期溶洞层从而降低了矿区堆积矿的封闭程度,可能造成堆积矿的机械流失而使铝含量下降。
(4) 水系发育程度是影响岩溶地貌分布形态的重要因素。矿区岩溶发育阶段岩溶地貌的发育是规则的,但是,流域水系的发育造成岩溶地貌的分布不规则,并且控制了堆积矿的整体分布形态和矿化程度。
[1] G巴多西,G J J阿伯丁. 红土型铝土矿[M]. 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148-155.
Bardossy G, Aleva G J J. Lateritic bauxites[J]. Shenyang:Liao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1994: 148-155.
[2] 谭明. 中国西江流域喀斯特景观趋异与晚新生代流域环境变迁[J]. 中国岩溶, 1993, 12(2): 103-110.
TAN Ming. Divergence of karst landscape in Xijiang catchment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of the region in late cenozoic[J].Carsologica Sinica, 1993, 12(2): 103-110.
[3] 杨明德, 谭明, 梁虹. 喀斯特流域水文地貌系统[M]. 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8: 3-98.
YANG Ming-de, TAN Ming, LIANG Hong. Hydrogeomorphological system of karst watershed[M]. Beijing:Geological Press, 1998: 3-98.
[4] 李水如, 魏俊浩, 林建辉. 广西铝土矿地质特征及勘查开发的思考[J]. 中国矿业, 2007, 16(11): 75-78.
LI Shui-ru, WEI Jun-hao, LIN Jian-hui.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auxite and prospecting thoughts in Guangxi[J].China Mining Magazine, 2007, 16(11): 75-78.
[5] 马丽芳. 中国地质图集[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2:261-268.
MA Li-fang. Geological atlas of China[M]. Beijing: Geological Press, 2002: 261-268.
[6] 任美锷, 刘振中. 岩溶学概论[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181-212.
REN Mei-e, LIU Zheng-zhong. Introduction to karst[M]. Beijing:Commercial Press, 1983: 181-212.
[7] 成功, 陈松岭, 祝瑞勤, 等. 平果堆积型铝土矿地质特征及遥感找矿预测[J]. 轻金属, 2009(8): 11-18.
CHENG Gong, CHEN Song-ling, ZHU Rui-qin, et al.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mote sensing forecasting of accumulated bauxite of Pingguo[J]. Light Metals, 2009(8):11-18.
[8] 陈其英, 兰文波. 二叠纪平果铝土矿成矿物源问题[J]. 广西地质, 1991, 4(4): 43-49.
CHEN Qi-ying, LAN Wen-bo. A study on the genesis of the permian bauxite deposit at Pingguo, Guangxi[J]. Geology of Guangxi, 1991, 4(4): 43-49.
[9] 段雷, 郝吉明, 叶雪梅, 等. 中国土壤风化速率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00, 20(增刊): 1-7.
DUAN Lei, HAO Ji-ming, YE Xue-mei. Study on weathering rate of soil in China[J].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2000,20(Suppl): 1-7.
[10] 赵其国, 史学正. 土壤资源概论[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39-41.
ZHAO Qi-guo, SHI Xue-zheng. Introduction to soil resources[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7: 39-41.
[11] 陈骏, 王鹤年. 地球化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278-283.
CHEN Jun, WANG He-nian. Geochemistry[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4: 278-283.
[12] 冯志刚, 王世杰, 孙承兴. 引起红土表层硅铝比值增大原因的可能性探讨[J]. 地质地球化学, 2002, 30(4): 7-14.
FENG Zhi-gang, WANG Shi-jie, SUN Cheng-xing. Discussion on possible causes of increases in Si/Al ratio in surface ayers of some lateritic profiles[J]. Geology-geochemistry, 2002, 30(4):7-14.
[13] 宋林华. 喀斯特洼地的发育机理及其水文地质意义[J]. 地理学报, 1986, 41(1): 41-50.
SONG Lin-hua. Mechanism of karst depression evolution and its hydrogeological significance[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86,41(1): 41-50.
[14] 熊康宁. 关于锥状喀斯特与塔状喀斯特的水动力成因过程[J].中国岩溶, 1994, 13(3): 237-246.
XIONG Kang-ning. Hydrodynamic genetics of cone karst and tower karst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middle Guizhou[J].Carsologica Sinica, 1994, 13(3): 237-246.
[15] Mocochain L, Clauzon G, Bigot J Y, et al. Geodynamic evolution of the peri-Mediterranean karst during the Messinian and the Pliocene: Evidence from the Ardèche and Rhône Valley systems canyons, Southern France[J]. Sedimentary Geology, 2006,188/189: 219-233.
[16] Calaforra J M, Pulido-Bosch A. Evolution of the gypsum karst of Sorbas (SE Spain)[J]. Geomorphology, 2003, 50(1/3): 173-180.
[17] Leonardo Piccini, Marco Mecchia. Solution weathering rate and origin of karst landforms and caves in the quartzite of Auyan-tepui (Gran Sabana, Venezuela)[J]. Geomorphology,2009, 106(1/2): 15-25.
[18] 朱学稳. 峰林喀斯特的性质及其发育和演化的新思考 3[J].中国岩溶, 1991, 10(3): 171-182.
ZHU Xue-wen. New considerations on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fenglin karst[J]. Carsologica Sinica, 1991, 10(3):171-182.
[19] Plan L, Filipponi M, Behm M, et al. Constraints on alpine speleogenesis from cave morphology: A case study from the eastern Totes Gebirge (Northern Calcareous Alps, Austria)[J].Geomorphology, 2009, 106(1/2): 118-129.
[20] Klimchouk A. Morphogenesis of hypogenic caves[J].Geomorphology, 2009, 106(1/2): 100-117.
[21] Bailly-Comte V, Jourde H, Pistre S. Conceptualiz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groundwater-surface water hydrodynamic interactions in karst watersheds: Case of the karst watershed of the Coulazou River (Southern France)[J]. Journal of Hydrology,2009, 376(3/4): 456-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