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利君,周建设,孔毅,何敏,张小影
(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310012)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导致心、脑血管以及肾脏病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目前高血压患者已达1.8亿人,患病率达10%~20%。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预测,2020年非感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病将居首位[1-2]。高血压病程长,临床应用的降压药品种多、数量大。为了解我院心内科抗高血压药使用情况,为临床医师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抗高血压药提供参考,笔者对我院心内科300例住院高血压患者使用的抗高血压药进行调查分析。
1.1 资料 随机抽取2009年我院心血管内科应用抗高血压药的300份出院病历。其中男168例(56.0%),女132例(44.0%),年龄27~91岁,平均72岁,60岁以上患者260例(86.7%)。由于老年人血管弹性降低,血管内膜增厚,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同时肾脏排钠能力降低,所以老年患者占较高比例。患者住院时间5~39 d。
1.2 评价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法、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排序法及药物利用指数(drug utilization index,DUI)指标进行统计分析。DDD是指达到主要治疗目的用于成人的药物平均日剂量,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新编药物学》第16版、《MCDEX药物临床信息参考》(2006年版)规定的日剂量为标准,部分DDD值参照药品说明书确定。用药频度(DDDs)=总用药量/该药的DDD值;日均费用(DDDc)=该药总费用/该药DDDs;DUI=DDDs/实际用药天数,DUI≤1.0为用药合理。
2.1 并发症 此次调查的心内科住院患者300例中,无并发症 20例(6.67%),有并发症 280例(93.33%)。我院心内科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及构成比见表1。
2.2 抗高血压药使用情况 我院心内科用药共涉及8类高血压药23个品种,其中钙离子通道阻滞药(calcium channel blockers,CCB)、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药(angiotensio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各5种,血管紧张肽Ⅱ受体阻断药(angiotensinⅡreceptor blockers,ARB)、利尿药各4种,β 受体阻断药(β receptor blocking drug,β-B)2 种,αβ 受体阻断药(αβ receptor blocking drug,αβ-B)、中枢降压药、复方制剂各1种。以上各类抗高血压药出现的例次和使用金额见表2。由表2可见,用药例次居前5位的是利尿药、CCB、ACEI、ARB 和 β-B。
2.3 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DDDs、DDDc及DUI各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DDD、DDDs、DDDc及DUI见表3。由表3可见,DDDs与金额排序并不一致,说明用药频度与销售金额没有直接关系,销售额高低并不能完全反映临床用药特点。
表2 抗高血压药使用例次和使用金额
表3 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DDD、DDDs、DDDc及DUI
2.4 联合用药 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以联合用药为主,主要为二联、三联用药(75.3%),见表4。
2.5 不良反应 此次调查的300例服用抗高血压药的病历,其中26例出现不良反应,多数比较轻微,可以耐受并继续接受治疗。其中利尿药引起的低钾血症12例,是由于患者并发严重心力衰竭,加大利尿药剂量引起的,服用氯化钾缓释片纠正低钾血症。硝苯地平控释片引起的颜面潮红和踝部水肿4例,其中2例因无法耐受换用其他抗高血压药。ACEI引起的干咳8例,其中2例因不能耐受而换用ARB。美托洛尔片引起的乏力2例,换用比索洛尔片,因美托洛尔脂溶性相对较大,较易通过血脑屏障引起。
本次调查的高血压患者以老年患者为主,其中93.33%有并发症,绝大部分医师选用抗高血压药时,综合考虑患者的并发症,采用了个体化用药,用药较合理。其中,高血压并发缺血性心脏病(临床表现为急性或慢性心功能不全、冠心病、心肌梗死等)最多,多数选择AECI或ARB降压,并在水钠潴留纠正后加用小剂量β-B,有逆转心室重构、保护心脏作用,如血压仍未控制,再联合应用另一种降压药如CCB。54例并发糖尿病的患者首选AECI或ARB,对肾脏有保护作用,降低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均未选用可引起糖代谢异常的噻嗪类利尿降压药。
表4 单独用药和联合用药统计
药品DDDs值越高,说明该药的使用量越大,使用频率越高。将金额排序法、限定日剂量排序法与DUI值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能更全面地了解临床用药合理与否。WHO国际高血压学会的高血压病治疗指南明确指出,利尿药、CCB、ACEI、ARB、β-B 是目前常用的 5类抗高血压药。由表2,3可知,我院住院患者应用抗高血压药共8 类23 种,以利尿药、CCB、ACEI、ARB、β-B为主,这与WHO国际高血压学会的高血压病治疗指南一致,也符合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版)选药原则。不论是用药频度还是消耗金额排序第1位均是CCB类,说明该类药物在我院作为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同时,由于剂型的改进,从1日服用3次的普通片剂,到1日服用1次的缓释或控释制剂,以及长效制剂(如氨氯地平)的开发,不仅使血药浓度在24 h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也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尽管价格相对较高,但临床应用较多。而短效CCB尽管价格相对低廉,但能引起血压明显波动、增加心律失常和死亡率,且容易形成剂量依赖性,故对一些短效CCB的用量已大幅度减少,我院心内科已基本不用短效制剂。ACEI用药例次较多,此类药物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还可以减轻左心室肥厚、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缺血、改善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而且不影响糖代谢、肾血流动力学,具有保护肾功能、逆转肾损害的独特作用。ARB对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脏肥大、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意义,本次调查中使用频率也较高,用于不能耐受ACEI引起干咳的患者。β-B主要为合并用药,β-B具有保护心脏作用,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ACEI或ARB合用具有协同作用,故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一般宜从小剂量开始服用,且心力衰竭患者要在体液潴留纠正后才开始服用。
利尿药是惟一能充分控制心力衰竭患者体液潴留的药物,是心力衰竭标准治疗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袢利尿药(如呋塞米)应作为首选,噻嗪类仅适用于轻度体液潴留和肾功能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以上两类为排钾利尿药,需同时口服保钾利尿药(如螺内酯)。本次统计的利尿药用药频度为急性心力衰竭时的用量,故用药例次和用药频度偏大,在心力衰竭纠正后利尿药逐渐减量至维持剂量或停用。
DUI值用来衡量药物使用剂量的相对合理性,DUI≤1.0,说明该药物使用剂量≤DDD,使用合理;DUI>1.0,则该药物使用剂量>DDD,有滥用的可能[3]。我院心内科使用的抗高血压药DUI基本接近1或小于1,用药较合理,DUI<1的主要有 ACEI和 β-B,这是因为该两类药作为纠正心力衰竭用药时,剂量宜从小开始,逐渐加大至耐受剂量,患者从住院期间开始服用,宜在门诊复查时再逐渐调整至最大耐受剂量。
从表4可以看出,抗高血压药的用药方式主要为单独用药、二联、三联用药及四联用药,以二联和三联用药为主,占总病例数的75.3%。单独用药主要为CCB、ACEI(或ARB)。以上药物不仅是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而且是治疗高血压并发糖尿病首选药物,疗效肯定。由于高血压患者大多数为老年患者,常并发糖尿病、高脂血症、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一种药物控制血压不理想,且剂量过大易出现不良反应,故需联合用药。2007年《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了几种抗高血压药组合方案:ACEI/ARB和利尿药、ACEI/ARB和二氢吡啶类CCB、二氢吡啶类CCB和β受体阻断药、二氢吡啶类CCB和利尿药。二氢吡啶类CCB被该指南推荐为可与ACEI、ARB、β-B、利尿药联合的基础药物。《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版)推荐的组合除上面提到的4种外,还有利尿药和β受体阻断药、α受体阻断药和β受体阻断药。ASCOT研究证实了以长效CCB类为初始用药,必要时联用ACEI/ARB的治疗方案,在降压和保护心血管方面有重要作用。CCB加ACEI/ARB是较好的联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二类药物均可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ACEI可减少钠潴留,钝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活化肾素-血管紧张肽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作用,二者对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危险因素呈中性或有益,已证明联用可更有效减少蛋白尿,联用可提高控制率、依从性及生活质量,适用于高血压肾病、高血压并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并发糖尿病患者。CCB联合利尿药适用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和老年高血压患者,CCB联合β受体阻断药适用于高血压并发CHD患者,两类药分别能够抑制和激发RAS系统,中和彼此触发的反馈调节。ACEI/ARB联合β受体阻断药适用于高血压并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高肾素型高血压患者。我院联合用药以二联和三联为主,应用较多是2007年《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的几种组合,此结果与ASCOT研究及国内报道[4-7]一致,符合国内外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联合用药原则。此外,本次调查的300份病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多数轻微,可以耐受并继续接受治疗。
上述分析表明,我院抗高血压药使用以利尿药、CCB、ACEI、ARB、β-B 为一线药物,与 WHO 国际高血压学会制订的《高血压病治疗指南》和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版)选药原则一致。从用药趋势看,长效制剂因作用时间长、服用次数少、降压平稳、患者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已逐渐取代相应品种的短效制剂。联合用药基本与2007年《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的几种组合一致。综合本次调查结果,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基本合理。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高血压杂志,2000,8(2):103-112.
[2] 刘宗昌,郑辉.抗高血压药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08,27(11):1369-1371.
[3] 查仲玲.药物利用研究[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9,5(2):112.
[4] 年华,朱晓春,徐玲玲.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患者抗高血压药利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8(12):899-901.
[5] 欧阳谨,周少华,熊健.基层医院241例高血压住院患者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09,2(15):34-35.
[6] 贾秋玲,李君.我院住院患者抗高血压药用药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0(2):107-108.
[7] 周炜,郭小梅.高血压药物治疗进展[J].医药导报,2010,29(1):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