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哥眼里的世相

2011-05-30 10:48马路虾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2011年5期
关键词:活儿民工事儿

马路虾

谢谢何妨

一个朋友说,她打的下车的时候,都会说声谢谢。感觉有那一声谢谢,的哥们的表情会变得相当柔和。

我载过的客人当中,最客气的当属一位中年男士。当时的我,岂止“表情会变得相当柔和”,怎么说呢,说不好怕有歧义,就是很激动又很惶恐的那种表情吧。

他在2路车始发站旁边上车,拉开车门,人还没完全坐进来,先飘来句“你好”,然后是“麻烦你,请载我到桃园街,谢谢。”请注意,这段话中,礼貌用语比起他要表述的内容,字数上就占了多数。你好,麻烦你,请,谢谢,一气呵成,这是我的哥生涯以来,遇到的为数不多的最为彬彬有礼也最令我窘迫的乘客。

其实骨子里,我怕遇到这样的人。那种习惯性的、不卑不亢的礼节,连同一种不经意间流露的气质和教养裹挟着的无形的压力,往往令我自惭形秽,这是心里话。打那以后,基本上我会争取在第一时间,对上车的乘客说出那两个字:“你好!”

我觉得,假如不追求完美的话,人与人之间,做到最起码的情感交流并非难事,很多情况下就是一句话。记得有一回,我载了个女乘客到北岗桥,她付过钱下去,绕过车子,急急忙忙地就要往对面冲,我顺口说了句,“别急,看着点儿车。”她听了,立在那里等,想了想回头跟我说,“你等等,我过去一下就回来。”结果她从马路对面的店铺里带过来一个男人,说去旅顺。那男人边上车边叽歪:“不是说坐小客去吗?打的去你叫我等在这里干什么!”

后来那女人跟我说,原先是打算坐小客去的,一来着急,二来看我为人不错,就改了主意。

顺便说明一下,“为人不错”是我翻译过来的,原话是当地俚语:易摩(音译)。要是形容比我为人更不错的人,可以叠用:易易摩摩。但是这种用法并不常见,原因我不说你也猜得到,嘿嘿!

大连人在接受服务的时候,鲜见先跟对方说“你好”的。可是我得说,下车的时候,大多数乘客都会说声“谢谢”,我想这一点跟大连这个城市随处可见的、公交车站排队候车的现象,完全可以在同一语境下做一番评价。

我曾经在辛寨子附近载过三个民工,路程不远,从美林园外围到砬子山附近的工棚。下车时,付钱的那个民工说,“谢谢你!”这使我感到意外,尽管民工打的不是什么稀罕事,可他们下车时对的哥说谢谢,我是第一回遇到。

看来这几个民工注定要再一次谢谢我了,因为他们下车以后,把一个纸袋忘在车上,等我发现时,已经在市内了。

纸袋里面有两条裤子,虽说一看就是地摊货,倒也是新的;还有一条毛巾和一瓶没开封的男用护肤霜,估计是女朋友送的礼物。我犹豫了一下,在友好广场掉了个头,开车出了市区。

他未必想得到,我跑了十七公里,就为他当初一个“谢谢”!

理解

最让的哥恶心的事情,莫过于排了很长时间的队,等来个小活儿。视排队时间的长短,这种小活儿可以是8块钱的活儿,也可以是18块钱的活儿。比如在机场,排队排了一个钟头,客人上来了,要去金家街,这就够恶心了。假如他不去金家街要去周水子,我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的哥的苦衷不难理解,可客人也没法子。他住在周水子,总不能把他们先送到老虎滩,等跑足了表再把人家送回来吧,这的确是个问题。其实这种事儿说白了就是个心态。比如在机场排队,自从打卡进了笼子,就等于把自己押出去了。押的是时间,赌的是大活儿,你等了一小时或者四十分钟,客人上了车,伸个懒腰说,去趟旅顺吧。好,来回160元车费不算,光是那几个景点的回扣,就让你赚个盆满钵满。赶上喜欢飙车的客人,拉到海边,让他飙艇,三个人坐快艇兜一圈,回扣就是180元!干这行的都知道,出租车每小时30元是常态,一趟旅顺下来,每小时多少钱就没法算了,这你就赌赢了。当然,反之则反,也用不着怨声载道,没那个心理素质,干脆出来推小活儿,没大赚头也没大恶心。

有一回在机场等客,赶上这天有点儿薄雾,过来的飞机在上空转几圈,感觉没把握平着飞下去,纷纷飞到别的机场备降了。害得我圈在笼子里,出不去进不来,一直等了两个多小时,才有客人出来。

我帮客人装好行李,然后替他关上车门,出机场时他对我说:“抱歉,我到锦绣大酒店。”

他似乎认为他应该抱歉。因为锦绣大酒店距离机场不多不少,正好2.9公里。接近基本里程又不蹦字儿,小活儿中这种活儿最没劲,不要说我等了足足两钟头。

不过一路上,我照样谈笑风生,谈天气也谈这辆破车,要不是路途太近,说不定还要谈谈人生理想希望工程啥的。他对我说,要不是拿着很多行李,他是准备走到大街上去打车的。上一次来大连,同样的航班,同样的酒店,同样是的哥,却对他说了一些很不礼貌的话,结果花了钱,生了气,让他恶心了好几天。

转眼到了锦绣大酒店,他掏出10元钱递给我。我放在坐垫上,走到后面帮他取出行李,这时他又拿出30元递过来。我说您刚付过了,还没找您钱哪。他说那是车费,这是奖金,也可以说损失补偿费。40,够吧?

我隐约记起来,他问过我,“从机场到市内,大约多少钱?”

“37元左右。”我说。

信任

许多乘客坐在车上,放着满街风景不看,两眼直勾勾地盯着计价器——就像在市场买东西,别管识秤不识秤,就这么目不转睛地盯着,任你秤杆子耍得行云流水,头高头低的也得给我合计合计!

这种事儿也分对象,相貌敦厚一点的,信任度明显高一点。嗯,比如我这个样子的。

那天在春柳遇到个女的,老远看见她站在路口,信号灯变来变去,不管什么灯她就是不走。这种情况,不是等人就是等车。

等人看人等车看车,这是规律。她看车,猫着腰看。

猫腰看车的,不是近视眼就是对司机比较挑剔。这种乘客我见过,女的居多,在她们眼里,车好坏无所谓,关键是开车的要让人放心。

我得承认,女人的眼光的确厉害,她放过前面两部的士,毅然拉开了我的车门。过了信号灯她说,我不跟你走,你替我送点东西到砬子山。

我问什么东西?她手里并没拿着东西。

“支票。”

“你打表跑,”她接着说,“车费到那边给你算。”

“要是我拿着跑了呢?”早知有这事儿,我应该提前两公里打表。

“那也没用,填好了的。再说,我看你也不会。”那个神色分明是说,谅你也不敢!

这种人应该是做大生意的,那样一种胸怀和胆识。

相对比较,那边的人太不够意思,明明跑了28块多,偏就给我25元,说,这条路就是25元,谁知你跑哪儿去了!气得我在心里骂,你说我跑哪儿了?回家问你老婆去!

有句俗话叫舍不得孩子套不了狼。我不明白从前的人为什么一定要用孩子去套一只狼,换了我,肯定不干那种傻事。

也别说,真有舍得孩子的。那天我在人民路,一个女人抱着个孩子拦车,打开车门她不上,把孩子放在后座,说:“麻烦师傅,把这孩子送到山东路。”

我说你不去吗?

她说她有急事,实在是不能脱身,只好这样了。

我说对不起,这事儿干不了。

她说求你了师傅,但凡有办法,我也不干这事儿。

我看了那孩子一眼,顶多也就三岁。三岁的孩子,她居然放心交给一个陌生人。这是个什么妈?

“你是他什么人?”我警惕地问。

“我是他小姨。今天带他出来玩儿,突然出了点事儿,实在不能带着他。”她看我还在犹豫,又说,“我跟他妈说了,找个出租车送他回去,你放心,没事儿。”

我还是不能放心,这种事儿没法让人放心。她说她刚才好不容易相中了个“面善”的,可人家不干,求我千万帮帮忙,说来不及了,“出租车倒有的是,我也不能随便什么人都托付啊。”

人民路不能久停,我把车拐进岔路,然后仔细地想了想各种可能,觉得没什么问题,加上那孩子叫了小姨,有点儿放心了。

她给了我她姐姐的电话,我又要了她的电话,分别打出去,确认以后,就带着孩子走了。说老实话,很有一点使命感。

小家伙真可爱。我让他坐在前面,替他系好安全带,一路上跟他聊天,仿佛回到了从前,跟儿子在一起的那些日子。

为人父母,最珍爱的莫过于自己的孩子。后来孩子一点点长大了,在学着做人的同时,也学会了打人骂人骗人气人,这份珍爱的心情,也就一点点淡薄了。有时候,禁不住回忆起孩子初时的模样,幻想着从头再养他一遭,让他在我怀里再撒泡热尿。

(梅桂云摘自《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猜你喜欢
活儿民工事儿
打假是个技术活儿
关于睡眠那些事儿
“说话”是门技术活儿
“说话”是门技术活儿
圈里事儿
寒冷冬夜 地下通道睡滿待業農民工
谁更老实?
浅析“新闻民工”现象
民工孩子的“知心爷爷”
孕吐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