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宾娜都不是好惹的

2011-05-30 16:19:56灵子
新民周刊 2011年13期
关键词:俄狄浦斯昆德拉金币

灵子

拜昆德拉所赐,我们几乎不能接受另一个叫萨宾娜的女人。这个名字似乎只能与反叛相连,一次接一次的反叛,直到离原初的出发点越来越远。

《颠倒黑白》的女主角偏偏也叫萨宾娜,看到这个名字化身银幕我就浑身不自在,更别说她一出场就带着神经质一般的唯唯诺诺,在异性面前身体僵硬、眼神躲闪。

按现在的分类,她算是典型的大龄单身女青年了,甚至可以根据时下流行加上“文艺”两字做形容词——她在出版社工作,负责诗歌部分。

她并非长得不好看,只是大眼镜框和不够时尚的衣服遮蔽了她的美丽,更要命的是她的选择标准,既不能太理想化——英俊的诗人去她家做客,说革命终将到来,在此之前人们的生活都毫无意义……循规蹈矩的她难以接受;又不能太世俗——妈妈介绍来的中年秃头会计师有钱有闲,会心算三位数的乘法,也会在喝酒之后趴在地上学狗叫……这也太可怕了。

每逢男人登门,妈妈就做一个硕大的芝士蛋糕。可惜蛋糕吃掉好几个,还是没看到Mr. Right。

直到那个见义勇为的男人出现。如同戏剧一般,他高大健硕,又对萨宾娜一见倾心。他声称自己没什么文化,却买来她渴求已久的书籍;他看上去男子气十足,却懂得出现在出版社窗口下耍浪漫。单身女人的要求其实很低,有了这些,还有什么理由不坠入情网呢?

故事讲到这里,似乎快要接近一个happy ending,恨嫁的萨宾娜终于找到意中人,自此在苏维埃政权的严密统治下幸福生活……

是的,严密统治。这是与昆德拉故事拥有的唯一共同点。影片设定于1952年的波兰,华沙起义业已失败,秘密警察无孔不入,人们在防不胜防的窥视里小心翼翼。

有个故意夸张的例子,萨宾娜家有一枚祖传的金币,听说上头要求黄金全部上交之后,她日夜忐忑不安。萨宾娜最后想出一个“好主意”,每天晚上把金币吞进去,第二天拉出来,刷干净之后再吞下……她对自己的办法深信不疑:“只有魔鬼才会知道我藏在哪里。”

可是,秘密警察却找上门来:“你以为我们不知道你吞金币的把戏?”

更可怕的是,秘密警察就是这个新男友。他在第一次做爱之后,就要萨宾娜为她做事:监视出版社的总编,每天汇报他的生活。萨宾娜目瞪口呆。她一向听从上级和长辈意见,顺从到刻板的地步,可要她做一个告密者,她实在不能克服。即便爱情临头,还有做人的底线。

终于,在影片三分之二处,她显示出对得起这个名字的勇气:调制药酒毒杀了秘密警察,又在母亲的帮助下毁尸灭迹。看到这里我不由舒一口气,果然叫萨宾娜的都不是好惹的。

昆德拉笔下的萨宾娜以不断反叛的方式化解一切,影片里的萨宾娜则是另一种活法。哪一个萨宾娜更可爱、更可信,我们难以这样分辨高下。一个轻飘飘地解构,一个沉甸甸地反抗,两条道路看似迥异,实则出于同一个逻辑:因这世界太不近情理,我们只能听凭自己的内心。

真正迥异的是另一类,他们乐于或被迫与秘密警察为伍,构成这不近情理的一部分。这类人往往以没办法或不知情来为自己掩护(那些真心相信的且不放在讨论之列),然而问题是,是不是因為一个人不知道他就一身清白?

昆德拉曾引用俄狄浦斯的故事讲明道理:俄狄浦斯不知道他娶的是自己的母亲。他知道真相后,无法忍受这种“不知道”造成的惨景,于是他刺瞎了双眼,从底比斯出走流浪。

我们或许缺乏勇气如俄狄浦斯般自我救赎,但起码也多看看萨宾娜们的故事吧。

猜你喜欢
俄狄浦斯昆德拉金币
哗啦啦,下金币啦
哈哈画报(2022年6期)2022-07-09 09:45:58
米兰·昆德拉(素描)
当代人(2022年6期)2022-06-27 10:14:46
水中的金币
幼儿100(2021年8期)2021-04-10 05:39:40
米兰·昆德拉的A-Z词典(节选)
文苑(2019年24期)2020-01-06 12:07:06
谁偷了我的金币
找金币
读者(2017年8期)2017-03-29 19:06:34
The Cause of Oedipus’Tragedy: A defect of humanity Perspective
这闪烁的远方
鹿鸣(2015年6期)2015-06-10 14:36:50
从《俄狄浦斯王》看古希腊悲剧的特点
语文知识(2015年11期)2015-02-28 22:01:55
重释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行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