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庶民美食主义

2011-05-30 10:48刘迪
新民周刊 2011年3期
关键词:乙级庶民馅饼

刘迪

以前,我以为日本人主要吃“日本料理”,即“生鱼片”、“寿司”、“天麸罗”等,但到日本后才发现,日本人并非每天吃鱼吃虾,他们饭桌上菜肴的种类,超过我们的想象,甚至可说具有全球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天我们说“食在日本”也不算夸张。

今天的日本人,对美食有异常的热情。假如你拥有这方面的知识,那么你在日本可能成为一个很受欢迎的谈话者。笔者有一朋友原籍广东,小时跑到香港,后转道来日本。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在横滨一家很大的饭店做“料理长”,常在电视节目中露脸,红得很可以。一次我偶然在一位早稻田大学教授面前提起“料理长”,没想到那位教授一定要请“料理长”到早大主持一个“健康与食品”的讲座。

显然,今天日本人对饮食文化的热情,与其经济、文化发展有关。他们是把食品当作一个改造民族的处方。以前,日本的饮食缺乏肉食,近代之后,“国民导师”福泽渝吉号召日本国民“一切以西洋为目标”,此后,包括饮食文化在内的生活习惯也被洋化。比如,日本人本来没有吃牛肉的习惯,但明治维新后,不少日本人认为,要想跟西人争一日之长短,必须先改变国民体质,引进西式食物,吃牛肉、牛奶、面包。当时日本天皇率先垂范,亲尝牛肉,此后欧式饮食作为优等食物在日本流行。

经济高度增长之后的日本,饮食生活逐渐丰富。今天,居酒屋里的菜肴,很多都令人无法确定国籍。此外,在日本各地,人们常见到的餐馆还有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印度、泰国、越南、柬埔寨等料理。

近20年来,日本的“中国料理”大为改观。记得刚到日本,想找一家比较合口味的中国菜馆不容易,街上挂“中华料理”牌子的餐馆做的中国菜,多用很重的淀粉。但现在,很少再看到这类的“伪中国菜”,新一轮的中国菜,多是新移民带来的。笔者认识一个上海人,她在涩谷开了一家名叫“上海人情”的家常菜馆,生意兴隆。而国内有些连锁店如“小肥羊”、“小尾羊”也陆续在东京登陆。东京池袋城铁北口,陆续出现一批中国菜馆,味道很正,笔者去池袋时,常找机会在那里与朋友小聚。

日前,笔者居所附近有一商业中心开业,各地“乙级美食”摊贩赶来助兴,好不热闹,其中“煮下水”、“烤土豆”等,吸引周边居民聚集在此,朵颐大快。“乙级美食”是近年日本媒体频频出现的一个词。有人将其定义为“非奢侈、价廉、平时经常食用的庶民性饮食”。不过这个定义实在太宽泛,日本人把常见的拉面、涮锅子、煎饺什么的也都算入。以笔者看,“乙级饮食”其实包括所有在日本人观念中属于非主流的食品。

以前,在日韩国人、中国人吃猪脚、鸡翅膀,日本人很多人感到奇怪、不解。但今天不同。现在,日本媒体与业界掀起的“乙级美食”运动,受庶民拥护。其实是大众对“近代”饮食的反抗。近代化浪潮中,牛排、面包与西洋器具一同引进,而传统饮食无法登上大雅之堂。那些家畜下水,无法成为商品的,被当作不合标准的东西处理。“文明”概念之下,日本人对食品的感知来自政治而非自己的味觉,他们相信牛排好吃,而猪下水则不好吃、不卫生。今天,日本人更相信自己的感觉。

其实上世纪80年代,日本曾有人提出“乙级美食”这个概念,不过,这个概念真正火起來,还是最近几年的事,2006年,日本举办第一次“乙级美食”全国大赛,此后这类活动增多。高速增长时代的奢华已经消退。此时,也许是回归自己味觉的最好时代。

日本各地,常搞一些“祭”,即地方节日,在“祭”的日子里,“乙级美食”大显身手。各种小摊、店铺各推出各种“乙级美食”,在这个旗帜下,甚至有我们中国的牛肉馅饼。一次我在八王子,看到两人卖油煎馅饼,寒风中小摊前面排一大溜人,而那一男一女不慌不忙煎他们的馅饼,颇觉不可思议。

几乎所有人,都可称自己的料理为“乙级美食”。那些下里巴人的馆子,诉诸“乙级美食”,便可广为招徕。众多个人、店家、组织加入这种“庶民美食运动”,地方政府出面,作为后援。

猜你喜欢
乙级庶民馅饼
霸权更迭、俄国革命与“庶民”意涵的变迁
——重返“五四”之一①
成都院取得水利工程检测单位资质等级证书
“晟势”掉馅饼 你敢接吗?
馅饼里包了一块天
卖板栗
馅饼里包了一块天
基于维汉中介语语料库的乙级词汇使用分析
新旧の文化が交わり庶民の郷愁誘う景観
论西周时期的民间音乐教育
唐代佛教的化世与俗化:佛教庶民化与庶民化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