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杰
日本菜少油,讲究包装修饰,低卡路里,近年成为伦敦、巴黎上流社会知识分子的时尚。当代欧美的饮食市场,日本菜、泰国菜和印度菜,把中国菜边缘化。
日本海啸,新闻画面,几乎亡国。日本一旦垮亡,文化沉沦,幸好日本的卡拉OK早在港台地区发扬光大,香港人最舍不得的是日本菜,因为日本菜洁净而专业,外面的人模仿不来。
联合国统计,全世界有36个国家陷于饥荒。然而在北半球、欧美、日本、还有日渐崛起的中国和东南亚,食物消费浪费惊人。欧美酒店的自助餐,每天都要清倒数以吨计的剩余食物。
因为在富裕文化,饮食文化是兵家必争之地。早至16世纪,殖民地的扩张史,就是一卷饮食文化风云变幻的地图。
英国人迟至16世纪末才开始吃马铃薯,因为伊利莎白一世女皇陛下,有几个航海探险的蛮将。其中拉雷爵士(Sir Walter Raleigh)效法哥伦布,远征拉丁美洲,从印第安人那里,把马铃薯的种籽带回英国。英文Potato就是印第安语,这一点许多人都知道了。
马铃薯在英格兰和爱尔兰普遍种植,为英国日后全球扩张,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粮草之仓。可惜好景不常,200年后爱尔兰发生著名的马铃薯大饥荒(Porto Famine),香港的命运也受200年前这场灾难影响。因为末代港督彭定康的先祖就是爱尔兰人,为了逃避马铃薯饥荒移民英国。没有200年前这场灾难,香港也没有民主。人类的命运互动起来,令人觉得奇妙。
至于中国,3000年来都是稻米和面粉的战争。长江以南吃米,形成纤巧婉约的“楚辞文化区”。
大将军韩信,曾经落魄乞食,得到好心人的施舍,究竟给他吃了些什么呢?《史记》写得很简单:“有一母见信饥,饭馆”——给饭他吃而已,结果韩信报恩,“一饭千金”的故事便如此流传。如果这个漂母当初没有给他饭吃,而任由他饿死,那么刘邦和项羽打仗的结果可能会改写;没有刘邦,便没有汉朝。
吃米的人感情丰富,思想细致。长江以北,特别是黄河流域吃大麦和面粉。吃馒头包子的人,性格粗犷豪迈,但骁勇善战。秦始皇统一六国,就是吃面粉的北方人征服了吃稻米的南方人,包括强大一时的齐国和楚国。
愈是“鱼米之乡”,文化愈发达。广东的岭南和潮汕,江南一带的苏杭都是文人荟萃的地区。稻米令人产生无穷的创意灵感,相反面粉却带有侵略性。中国历史3000年,基本上小麦面粉征服了稻米,某一意义上,是粗货驱逐细货,算不算劣币驱逐良币,则见仁见智。
21世纪初,以寿司刺身为主流的日本食物雄起于远东,与咖哩香料为主的泰国菜、印度菜分庭抗禮。日本鱼生的精致,深得香港人爱赏,加上素食主义风行欧美,无论稻米还是面粉,卡路里过盛。中国菜偏重禽肉,近年更受西方左派知识分子排斥。
日本菜少油,讲究包装修饰,低卡路里,近年成为伦敦、巴黎上流社会知识分子的时尚。至于泰式的冬荫功和绿咖哩,更在清鲜淡净的日本菜外,提供了辛辣热血的Alternative。当代欧美的饮食市场,日本菜、泰国菜和印度菜,把中国菜边缘化。
至于法国菜和意大利菜,更是高贵生活永恒的图腾。欧洲的美食在中世纪,以意大利宫廷为正宗。意大利菜却又得力于马可·波罗为中国输入面条(Spaghetti)、饺子(Ravioli)和米饭(Risotto)。后来法皇亨利迎娶了意大利的公主,女方把意大利的烹饪带去法国做嫁妆,从此法意美食联婚成为一体,法国宫廷青出于蓝,在餐具排场上讲功夫,从而后来居上。
今天法国美食独领风骚,得力于法国大革命。法国革命清洗皇室,连国王也上了断头台,为贵族服务的大厨流落民间,把宫廷美食也一并解放。法国革命虽然死人无数,付出鲜血代价,却是一场真正的大解放。19世纪,法国美食在巴黎成形,米芝莲食谱成为权威,法国人讲究吃,经历200年演进,成为民俗血液里的DNA。
美国的汉堡包纯粹是卡路里的补充和累积,却因为食品工业的透明化和效率,击倒了欧洲和亚洲。中国菜为什么无法成为跨国企业,不是没有,北美洲有一所熊猫(Panda),就是中国菜的连锁店,扬州炒饭、豉椒牛河都改变了味道,适应美国人的味觉,所以不是真正的中国菜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