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芒市竹亚科种质资源及竹产业发展对策

2011-05-30 07:26张宗合晏祥文辉朝茂谷中明申家兴赵欣
世界竹藤通讯 2011年2期
关键词:芒市竹类竹种

张宗合 晏祥文 辉朝茂 谷中明 申家兴 赵欣

(1 芒市林业局 云南 芒市 6784002 西南林学院竹藤研究所 中国 昆明 650224)

芒市位于北纬24°05´~24°39´,东经98°01´~98°44´之间,地处云南省西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东南部,是西南边境市。属南亚热带气候,热量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特别适宜竹类植物生长,竹类种质资源十分丰富,自然分布和栽培竹种达18属60种,是云南省乃至全国区域性竹亚科种质资源最为集中和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竹产业开发基础和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为了进一步掌握竹类资源现状,做好竹产业发展规划,科学指导竹业生产,由芒市林业局、云南竹藤产业研究发展中心、西南林学院竹藤研究所联合,采用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芒市竹类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基本覆盖了全市11个乡镇。本文是此项工作的一个简要总结。

1 分类和分布记载

(1)碟环竹 山金竹(芒市)、碟环慈竹、满朵(盈江傈僳语)Ampelocalamus patellaris(Gamble emend.Stapleton)Stapleton。分布于风平镇上东村委会平梁子村民小组(2008033号),芒市镇下东村委会洼子地村民小组、象滚塘等地,海拔1650 m。

(2)油勒竹 哩拉竹、凤尾竹、mai-piu (傣语)、绵竹(思茅)Bambusa lapideaMcClure。是当地最为常见的竹种之一,村寨及河岸栽培。秆材壁厚、坚实,多用作梁柱、椽子、脚手架、扁担、围篱,极少用于编织。

(3)车筒竹Bambusa sinspinosaMcClure。偶见。形态与油勒竹近似,但秆下部枝刺为硬刺。秆高径粗,壁厚坚韧,多用于建筑、护墙围篱。

(4)佛肚竹Bambusa ventricosaMcClure。常见庭院栽培作为观赏。常作盆栽,经人工截顶培植,形成畸形植株以供观赏;在地上种植时正常秆中也能长出少数畸形秆。

(5)龙头竹Bambusa vulgarisMcClure。偶见。

(6)大佛肚竹Bambusa vulgariscv. wamin McClure。秆和部分枝条的节间短缩,中部膨大,形如佛肚。秆形奇特,是著名的庭园观赏竹种,多作成盆景供室内观赏。

(7)黄金间碧玉 埋罕(泰语)Bambusa vulgariscv. vittata (A. et C. Riviere)Chia。常见栽培。秆和枝金黄色而具绿色纵条纹,叶绿色而常具黄条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适应性也较强,是优良的庭园绿化和观赏种竹。

(8)大薄竹Bambusa pallidaMunro。村寨附近散见栽培。秆通直,壁薄,节平,是较好的篾用竹。笋可食用。

(9)缅竹 黑竹、埋曼、埋卡(傣语)、wu-re(景颇)Bambusa burmanicaGamble。村寨附近常见栽培。傣语“埋曼”即黑哩拉竹。多用以建房、围篱、编织。

(10)孝顺竹 观音竹Bambusa multiplex(Lour.)Raeuschel。偶见栽培。多作庭园绿化和观赏之用。

(11)滇川方竹 云南方竹、刺竹、小刺竹(各地俗名)Chimonobambusa ningnanicaHsueh et L. Z.Gao;C. yunnanensisHsueh et W.P.Zhang(1988)。分布于风平镇上东村委会平梁子村民小组(2008021号),中山、五岔路等地,生于海拔1600~2200m的阔叶林下,是当地最好的野生食用笋之一。本种为云南广布种,四川西南部也有分布。

(12)缅甸方竹Chimonobambusa armata(Gamble)Hsueh et Yi。偶见。

(13)流苏香竹 香竹(德宏各地)Chimonocalamus fimbriatusHsueh et Yi。分布于勐戛镇勐旺村委会勐旺村民小组、风平镇平和村委会喂盐寨村民小组、芒海、西山、象滚塘等地,海拔1650m。为香竹属中分布最广的一种,笋可食用。

(14)山香竹Chimonocalamus montanusHsueh et Yi。偶见。

(15)香糯竹 糯米香竹(西双版纳)、埋毫勐、埋邦(傣语)Cephalostachyum pergracileMunro。遮放、弄坎、芒棒等镇有栽培。产区少数民族,尤其是傣族常用其幼秆烧制竹筒饭,用它煮出的糯米饭清香可口,故有糯米香竹之称。此外常作围篱、造纸、观赏。

(16)空竹Cephalostachyum fuchsianumGamble。偶见。

(17)小空竹 空竹(龙陵、芒市)Cephalostachyum pallidumMunro。偶见。

(18)金毛空竹 埋当哈(傣),响箭(景颇)Cephalostachyum virgatumKurz。村寨栽培较广泛。优质造纸原料,秆作房椽,篾供编织。

(19)针麻竹 针竹(腾冲),马厄(泸水傈僳语)Cephalostachyum scandensHsueh et C.M.Hui。分布于中山乡黄家寨、勐嘎乡杨家场、勐嘎乡勐旺村委会蕨叶坪村民小组。其节间长且纤维形态好,可编织和制麻。

(20)龙竹(云南通称)埋波(傣语)Dendrocalamus giganteus(Wall. nom. nud.)Munro。常见竹种之一,也是滇南地区栽培最为广泛的大型材用竹种。建筑、篾用。笋味苦,不宜鲜食,漂洗蒸煮后可作笋丝,色泽淡黄,也是云南笋丝和玉兰片的主要来源。

(21)黄笋竹 山黄竹、野龙竹Dendrocalamus semiscandensHsueh et D. Z. Li。常见野生于海拔900~1300m的山地、沟谷两侧,秆常呈葡匐状。笋俗称“黄笋”,味鲜美。

(22)缅甸龙竹 灰埋桑(德宏傣族语)、白麻竹(腾冲)Dendrocalamus birmanicusA.Camus。德宏各地村寨常见栽培,生于海拔800~1000m低山坝区。易破篾,宜用于编织和捆扎。

(23)黄竹 埋桑、埋桑hiang(傣语)Dendrocalamus membranaceusMunro。村寨常见。傣语“埋桑hiang”意为分枝多的埋桑。秆形较大,材质坚硬,是民用建筑的好材料,也大量用于制作竹筷和扁担。其笋漂制后可作笋丝,色味均佳。其造纸性能良好,是重要的优质造纸原料。不易破篾编织,多用作围篱。

(24)流苏黄竹(变型)D. membranaceusf.fimbriligulatusHsueh et D. Z. Li。

(25)花秆黄竹(变型)D. membranaceusf.striatus Hsueh et D. Z. Li。

(26)美穗龙竹 黑埋桑(芒市、陇川)Dendrocalamus calostachyus(Kurz.)Kurz。标本采自芒市镇进入象滚潭乡政府前,公路下边(标本号2008048号)。

(27)麻竹 甜竹(广东)Dendrocalamus latiflorusMunro。近年引种栽培。

(28)云南甜竹 勃氏甜龙竹、甜龙竹、埋弯(傣语)Dendrocalamus brandisii(Munro)Kurz。见于芒市及象滚塘等地。优质笋用竹,尤宜鲜食。秆做建筑用材。

(29)马来龙竹(新拟)山竹、黑山竹、马来甜龙竹Dendrocalamus asper(Sdhult.)Backer ex Heyne。勐戛镇勐旺村委会勐旺村民小组(山竹2008025号);勐戛镇勐旺村委会蕨叶坪村民小组(2008026号);芒市镇下东村委会洼子地村民小组(2008037号)。秆可为造纸原料,也宜庭园栽培,有观赏价值。笋可供蔬食。

(30)扯麻大竹 山扯麻大竹(芒市)Dendrocalamus aspervar. shanmazhu Hui, var.nov.(ined.)。勐旺,其秆型高大,竹材纤维优良,民间主要用其幼秆制麻。

(31)福贡龙竹 马跨(福贡傈僳语)Dendrocalamus fugongensisHsueh et D.Z.Li。五岔路乡(2008050号),是良好的笋用竹,也是优质的材用竹。

(32)白节龙竹(新拟)白节竹(芒市)Dendrocalamus albonudusHui, X.W.Yan et Z.H.Zhang, sp.nov.(ined.)。本种近似长节龙竹,节部具白色绒毛环,但节间较短。

(33)长节龙竹(新拟)白节竹(芒市)Dendrocalamus longinutusHui, X.W.Yan et Z.H.Zhang, sp.nov.(ined.)。勐戛镇勐旺村委会勐旺村民小组(白节竹2008022号);勐戛镇勐旺村委会蕨叶坪村民小组(黄山竹2008027号)。

(34)金平龙竹Dendrocalamus peculiarisHsueh et D. Z. Li。2004年引进种植。

(35)白节龙竹(新拟)白节竹(芒市)D. albonudusHui, X.W.Yan et Z.H.Zhang,sp.nov.(ined)。勐戛镇勐旺村委会勐旺村民小组(白节竹2008022号);勐戛镇勐旺村委会蕨叶坪村民小组(黄山竹2008027号)。本种与福贡龙竹(Dendrocalamus fugongensis)近似,但秆斜倚状生长;鞘口略成山字型,中间部分高耸,箨舌发达,口部流苏状,中部高达15-20mm。

(36)芒市大竹(新拟)黑山竹(芒市)Dendrocalamus luxiensisHui, X.W.Yan et Z.H.Zhang, sp.nov.(ined)。芒市镇下东村委会洼子地村民小组(黑山竹2008036号);另见龙陵县龙江乡。本种与马来龙竹(Dendrocalamus asper)近似,但本种幼秆节间密被褐色毯状绒毛;秆径达20cm,部分秆略呈“之”字形曲折,节部(秆环)较平不隆起;箨舌不发达,高约2mm;有时鞘口两肩不对称。本种是本次资源调查中发现的一个新种,也是目前在当地所见秆型最大的一个乡土竹种,其秆径最大近20cm。

(37)龙井龙竹 埋桑弄(傣语)Dendrocalamus yunnanensisvar. longjingensis Hui, X.W.Yan et Z.H.Zhang, var. nov.(ined)。仅见芒市镇水库旁“龙井饭店”路口,生长良好(标本2008077号)。“埋桑弄”意思就是“大埋桑竹”。

(38)巨龙竹 大竹(沧源)、歪脚龙竹(西双版纳)、埋博(傣语)Dendrocalamus sinicusChia et J.L. Sun.近年引种。本种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大的竹种。

(39)锡金龙竹 大眼竹、野龙竹(河口)Dendrocalamus sikkimensisGamble。文献记载德宏州有分布。秆高大通直,直径可达22cm,笋色、味均佳。秆作建筑用材。

(40)薄壁箭竹 灰竹(镇康、芒市)Fargesia tenuiligneaYi。标本采自风平镇平和村委会白石头丫口,海拔2600~2850m,2008031号。笋食用;秆供造纸,或劈篾供编织用。

(41)金丝巨竹 坝子黄竹、埋大丁(陇川)Gigantocloa vittataHui, sp. nov. (ined)。本种原产陇川县,大型丛生竹,芒市应有分布待查。

(42)酒竹Oxytenanthera braunii。本种原在德宏州林业局中心苗圃试验引种。

(43)箬叶竹Indocalamus longiauritusHand.Mazz.。偶见。

(44)梨藤竹 赖寨竹(芒市)、实心竹(沧源)、“格吗”(江城哈尼语)、“喔勐”(沧源佤语)Melocalamus compactiflorusBenth。见于三台山公路沿线,芒市象滚塘、中山黄家寨,海拔840~1100m的湿热沟谷内。

(45)慈竹 钓鱼慈(昆明)Neosinocalamus affinis(Rendle)Keng f.;Sinocalamus affinis(Rendle)McClure。见于芒市镇下东村委会洼子地村民小组。秆壁薄,节间长,材质柔韧,为优良篾用竹,多用于编制农具、家具、工艺品等;其纤维细长,是优良造纸原料,也是庭园绿色、行道树和固堤的良好竹种。

(46)泡竹 埋包、埋鸭(傣族语)、包波(景颇语)Pseudostachyum polymorphuMunro。见于中山、西山,生于海拔1000~1400m。假鞭色白、质好、韧性极强,常代藤箍刀把、编用具和工艺品,沿海区在渔业上用于编制鱼筛和鱼箔,坚韧,耐水浸渍,伸缩度小,经久耐用,为渔业生产的优良用材;笋可食用。

(47)紫竹 黑金竹Phyllostachys niaraMunro var.nigra。见于公园、庭园和花园栽培,秆色奇特,姿态优美,具极高的观赏价值;秆壁薄而坚韧,可制作笛子等工艺品。

(48)灰金竹 金竹(云南通称)Phyllostachys nigravar henonis (Mitf)Staf.ex Rendle。常见栽培,生于海拔1200~1800m。较好的编织和建筑用材。

(49)美竹 箩篾竹(芒市)、小金竹(云南通称)、mai-zhu(傣语)Phyllostachys decoraMcClure。见于芒市镇下东村委会洼子地村民小组(箩篾竹)。竹材坚韧,篾性好,可编织。

(50)人面竹 罗汉竹Phyllostachys aureaCarr.ex A.C.Riviere。见栽培。秆形奇特,观赏价值高,竹秆干燥后坚硬,可加工成手杖、伞柄、旱烟管等。

(51)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Mazel.见于勐戛镇香菜塘,芒市镇桦桃林。2008年引种。

(52)油苦竹 苦竹、斑苦竹Pleioblastus oleosusWen。见栽培。

(53)总序竹 新小竹、西藏新小竹、挂金竹(腾冲)、马谷咏(傈僳语)Racemobambos prainii(Gamble)Keng f.et Wen.;Neomicrocalamus prainii(Gamble)Keng f.。见于中山乡黄家寨。产高黎贡山,生于海拔1500~2000m的常绿阔叶林内。

(54)沙罗竹 沙罗单竹、思劳竹、大薄竹、大泡竹、“埋嘿”(傣语)Schizostachyum funghomiiMcClure。偶见,秆材纤维甚长,材质细致,韧性好,为上等编织用竹,更是优良的造纸原料,同时用其制作水烟筒。笋质极嫩,无苦涩,味道佳,最宜鲜食。

(55)泰竹 条竹(勐海)、mai-huo(傣语)Thyrsotachys siamensis(Kurz.)Gamble。常见于房前屋后或村寨附近。秆粗细均匀,壁厚而节间较短,强度大,多为工具柄、栅栏、椽子及编织用材;秆丛密,分枝高,枝细,叶小,为优良观赏竹种。

(56)光亮玉山竹 实竹(芒市、凤庆)、实心竹(临沧)、滑竹(景谷)、“若”(拉祜语)Yushania levigataYi(1986)。标本采自风平镇上东村委会平梁子村民小组;平和村委会白石头丫口;2008028号。

(57)滇西南玉山竹 粉竹 油竹(芒市)Yushania falcatiauritaHsueh et Yi。标本采自风平镇平和村委会喂盐寨村民小组,海拔2000m,2008029号。本种与象尾竹近似,区别特征:叶片较宽大,叶耳具放射状毛,秆及箨鞘背面密被黄棕色小刺毛,多分枝常具1主枝,分枝斜展。

(58)象尾竹Yushania microfelaHui,X.W.Yan et Z.H.Zhang, sp. nov.(ined.)。见于风平镇平和村委会喂盐寨村民小组,生于沼泽地沟边(2008030),海拔2000m。本种与2008029号近似,但叶小型,叶耳具平滑毛,秆及箨鞘背面光滑无毛,多分枝无主枝,分枝上举。

(59)盈江玉山竹Yushania glandulosaHsueh et Yi。见于中山黄家寨,海拔1070m。

(60)撑绿杂交竹。见于风平镇上东村兴隆寨小组,遮放镇户拉村。近年引种栽培。

2 竹林资源概况

根据典型抽样调查和估测,芒市现有竹林约1万hm2(其中,2006年前0.87万hm2,2007~2008年造林约0.13万hm2)。包括成片竹林、四旁竹林(大型材用竹林和优质笋用竹林)、竹木混交竹林(天然竹林)。由于芒市特殊的地理环境,境内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使得天然竹林类型发育齐全,是全省竹类种质资源较多,天然竹林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竹林类型主要包括热性竹林、暖性竹林和温凉性竹林。主要利用型竹林类型有:

2.1 大型材用竹林

为大型丛生竹类,其秆高可达15~25m,直径可达10~15cm。这类竹种秆形高大、材质优良、竹笋适于加工笋产品,是低海拔热区重点发展的竹种。代表性的有龙竹(D.giganteus)、黄竹(D.membranaceus)、缅竹(Bambusa burmanica)和凤尾竹(Bambusa lapidea)等。其分布主要集中在村寨周围,构成了当地重要的特色生态景观。

2.2 优质笋用竹林

芒市分布的竹类中,有多种品质一流的优质笋用竹类。代表性的有黄笋竹(Dendrocalamus semiscandens)、云南甜竹(D.brandisii)、缅甸方竹(Chimonobambusa armata)和流苏香竹(Chimonocalamus fimbriatus)等。其中云南甜竹为热性大型丛生竹类,笋质优良,鲜食脆嫩可口且略具甜味,鲜笋个头大产量高,均为村寨周围栽培竹林。方竹(箣竹)是当地传统的笋用竹,香竹之秆节间内含有淡黄色芳香油脂,开发价值较高。

2.3 多用散生竹林

主要有村寨周围栽培的部分散生金竹林(灰金竹Phyllostachys nigravar. henonois),其材质优良,竹林景观独特,价值较高。

3 区系地理特征分析

3.1 具有丰富的种类组成

世界竹亚科植物约70~80属1000多种,中国约40属400多种,云南有28属至少220种,而芒市有18属55种之多(不计近年新引进的栽培种)。属数占中国的48.6%,占云南省的62.1%,种数占中国的11.0%,占云南省的25.0%。云南竹种之丰富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与之相比(见表1)。

芒市分布竹类植物约18属55种(近年新引进栽培种不列入),区系以印度-缅北成分为主,同时也不乏缅泰、马来西亚典型的东南亚热带成分。最具代表性的是空竹属竹种,达5种之多。牡竹属占有重要地位,最常见的是龙竹,在村寨周围、道路两侧、盆地边缘随处可见,并形成滇西特色的竹乡景观。马来龙竹主产南美洲等,在国内仅见于本区。

表1 云南竹亚科植物与世界比较

具有本区特色的竹种还有印、缅、泰典型热带区系成分——泰竹,在国内主产本区,因秆茎密丛劲直、枝叶秀雅,为著名观赏竹。竹属的竹、缅竹和马蹄竹是本区村寨附近、河谷两侧常见的笋材用竹。在本区还广泛分布天然暖性中小型丛生竹种,如见于海拔1000m以上山地与季风常绿阔叶林和山地雨林混生的流苏香竹,以及作为季风常绿阔叶林下最常见的竹林层片的方竹属竹种。在本区盆地周围的低山中下部和村寨附近还有人工栽培的金竹、美竹和苦竹。由于该区水热条件优越,使得这些源于东亚区系的竹种在本区生长状况极为优良。

3.2 具有多样的类型结构

竹亚科是植物界中一个特殊的类群。其地下茎具有单轴型、合轴型和复轴型之分,叶有营养叶和变态叶之别,而秆型上则有乔木状、灌木状和藤本状的不同,花序可分真花序(有限花序)和假花序(无限花序)等。据此将竹类形态和生态习性分为13大类。所有这些类型的竹类在当地均有分布,而且有许多种类可为世界之最,如牡竹属中的龙竹,秆高可达20m以上,直径可达20cm;针麻竹节间长达120cm,是竹亚科中节间最长者,其鲜艳的紫红色头状花序为世界竹亚科所罕见。大型丛生竹类和攀援状竹类在该区最为集中和丰富。

3.3 具有复杂的区系成分

云南是以山原为主体的省份,境内山高谷深,生境气候多变,地形地貌复杂,同时具有多种流域的水系,给竹类植物的汇集、发育、繁衍和迁移、扩散、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芒市竹类既有长江流域的成分(特别是刚竹属),又有珠江流域的成分(如竹属、思劳竹属等),更富东南亚特色(牡竹属、梨藤竹属、空竹属、泰竹属、泡竹属等)。综合分析18个竹属的地理分布并结合植物区系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可将其分为10个分布区类型(或亚型)。

3.4 具有集中的原始类群

一般认为,竹类植物原始类型通常是合轴丛生,染色体数多为2n=24,典型维管束为双断腰型或断腰型。叶片、箨片、苞片甚宽,小穗直接着生在营养体上,延续性多次发生(假花序或称无限花序),雄蕊6枚以上。秆型较大,笋期6~7月开始。这些类型一般要求热量高、湿度大、雨量充沛,因此适应能力不强,分布区狭窄。在18个属竹类中,一半以上是起源较为古老的原始属,而且有多属以云南为分布中心。这种种类和古老类群的高度集中是世界上任何地区都无法比拟的。

4 推进芒市竹产业发展的策略

4.1 选择优良竹种,培植优质人工竹林资源

根据科学研究和各地生产实践证明,在竹产业发展中,具有一定规模的优质人工竹林资源是基本的前提和基础,而培植资源的关键则是选择适宜的竹种。

芒市竹藤种质资源十分丰富,重点发展竹种选择的基本原则是:(1)适应当地生态环境、气候和立地条件;(2)笋材两用、经济价值较高;(3)适应集约经营要求、笋材产量较高;(4)具有大批量种苗,适应规模化推广和造林;(5)适应加工工艺需要、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根据这些原则,芒市发展竹产业,要以发展当地优良乡土竹种和引进优良品种相结合,笋用、材用、观赏竹种相结合。

第一期工程建议重点发展的优良竹种是:以龙竹和芒市大竹为代表的特大型材用竹种;以云南甜竹和龙江甜竹为代表的优质笋用竹种;造纸竹林:以云南龙竹和金毛空竹为代表的大型丛生竹种做为造纸用竹种;以泰竹和黄金间碧玉为代表的特色观赏竹种。

4.2 做好发展规划,科学指导竹产业健康发展

2008年,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立百万亩竹林基地、打造百亿生态竹产业的战略规划。州委、州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竹产业发展的决定》。作为云南省委督办工程,优质竹林基地建设开始强势推进和高位推进。做好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科学指导竹产业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4.3 打造龙头企业,带动新兴竹产业发展

在加快人工优质资源培育的同时,择优培育壮大实实在在的龙头企业,加强竹类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加快对现有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促进竹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4.4 积极推广多物种复合的生态经营模式

长期以来,营造单一树种组成的纯林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比如病虫害的频发或蔓延,护林防火难度的增加等。为逐步引导和最终改变这一有违科学和自然规律的生产模式,建议与相关竹藤研究单位合作建立科技示范基地,积极推广通过多物种复合实现生物多样性控制的生态经营模式,提高林地生态防护效能和经济产出的可持续性。

4.5 规划建立“世界竹子博览园”,打造特色品牌

规划在三台山建成“世界竹博园”,以“竹子生态和文化多样性”为主题,突出大型丛生竹生态景观和民族文化特色,以生态文化为依托,以先进科技为保障,集资源培植、生态保护、种质保存、丰产示范、科普宣传、文化展示、休闲旅游度假为一体,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珍稀竹藤种质资源保育基地、国际性的竹藤试验研究基地、竹文化旅游景区和竹产品商贸中心,将竹博园打造成特色鲜明、造景新颖、寓教于乐的生态文化旅游新亮点和特色品牌。

4.6 以竹文化资源为切入点,实现竹产业综合开发

芒市具有独特的亚热带竹林景观、种质资源多样性和民族竹文化多样性,各民族生产、生活、历史、民俗等均与竹子有着密切联系,孕育着丰富的民族竹文化资源。促进民族竹文化产业化,是竹产业综合开发的重要领域。

建设重点有:(1)建立生态竹林景观:规划设计建成三大亮点(一条防护林带、一条竹林大街、三条翠竹长廊),全面提升“生态竹乡”品牌形象,建成生态竹林景观体系;(2)建立民族文化景观:切实加强抢救、恢复、保护和发展珍贵民族文化遗产,示范推广新型竹楼民居,有效开发竹筒饭、竹乐器和民族特色系列竹工艺品,建立民族文化景观体系。

特色产品有:(1)新型竹建筑(竹楼民居):竹楼是德宏傣族、景颇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应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大型丛生竹资源,设计出不同造型、不同风格、不同层次的新型竹楼民居,并进行工厂化生产和推广。(2)民族特色竹工艺品:深入发掘民族文化,紧密结合旅游产业发展,开发民族特色和大型整竹工艺品。

[1]薛纪如,杨宇明,辉朝茂,等.云南竹类资源及其开发利用[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5.

[2]辉朝茂,杜凡,杨宇明.竹类培育与利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26-34.

[3]辉朝茂,杨宇明.材用竹资源工业化利用[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8:7-23.

[4]辉朝茂,杨宇明.中国竹子培育和利用手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17-26.

[5]辉朝茂.杨宇明.杜凡.珍稀竹种巨龙竹[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6

[6]辉朝茂,杨宇明.云南竹亚科植物区系及其研究进展[J].竹子研究汇刊,1999 (2):19-28.

[7]辉朝茂,杨宇明.关于云南竹类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J].林业科学,2003,39(1):145-152.

[8]辉朝茂.云南竹类多样性保护及竹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9]杨宇明.辉朝茂.优质笋用竹产业化开发[M].北 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10]云南省竹藤研究中心.云南竹网/巨龙竹网(www.yunnanbamboo.com).

猜你喜欢
芒市竹类竹种
芒市总工会:为60名在档困难职工免费体检
帕布巴升座庆典在芒市举行
甘蔗新品种在芒市旱地引种试验的表现
河南淅川竹博园竹种引种试验初报
牡竹属3个竹种地上部分生物量及特性研究
竹类植物分类研究进展
中国竹类研究成果分析
缅甸竹种的物理机械性能
福建省永安市大湖竹种园竹子种质资源收集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