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记者”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反思

2011-05-29 09:57石本秀
中国记者 2011年3期
关键词:全能课程设计

□ 石本秀 张 超 宋 玲

新媒体深刻改变着传统媒体生态环境,使整个传媒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面对诸多变化,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传系从2008年开始尝试“全能记者”的培养,从创建课程和实践支撑体系入手,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对“全能记者”培养模式的探索

根据已有探讨,我们总结全能记者需具有三方面能力:“用脑”——即有各种媒体思维模式集成的新闻聚合头脑;“用眼”——即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等互动传播的“新闻眼”;“用手”——即会写、能拍、擅互动,熟练进行电脑、手机制作发布等。

从这个指导思想出发,从2008年底开始,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系开始在07级、08级新闻专业学生中尝试“全能记者”的培养。总体而言,该模式由三大体系构成:一是课程体系,即围绕培养目标对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的设计;二是实践支撑体系,即为学生的业务实践提供条件和环境,主要包括校内的实践平台以及校外的市场化较为成熟的八个实践平台;三是评价体系。

1.课程体系及特色

(1)课程体系

“全能记者”的课程设计兼顾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但重点在于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其宗旨是在媒介融合的全媒体工作环境下培养“技术性文科人才”,力争实现“厚基础”与“宽口径”并行不悖。

经过遴选,进入“全能记者”培养体系的学生已经拥有相关传播理论、新闻理论等各方面知识储备。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倾向于设计更多适合新闻学生的技术课程如《界面设计》《网站设计》《摄像与编辑》《编辑与电子组版》等。通过对学生的职业化教育,并紧紧围绕“媒体使用”目标,强化学生的职业精神、专业素养、业务水准和实务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对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类型媒体都深入,理解它们在新闻呈现理念上的差异,并学会如何在不同媒体中采写、编辑、制作及发布新闻的种种技能。

一是写作课程方面,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新闻的采写摄编评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新闻生产全过程,其中,最强调的是学生各类文体的写作基础训练从而使学生达到会写作各类新闻体裁、报道题材。

二是网络课程方面,通过网络页面策划、设计(网络形式)制作的教学,通过网络专题策划、网络编辑(网络内容)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在具有文字写作的基础上,熟练使用网络新闻媒体的各种软件,具有新媒体时代新闻人员的网络技术素质。

三是广电课程方面,培养采编播一体的主持型记者,通过脱口秀节目主持课程学习主持人的仪表举止等,力争实现现场主持新闻及其他节目;通过电视剧本写作(特别是电视新闻稿写作拍摄)、摄像机硬件使用、拍摄、剪辑(非线编)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写作、拍摄、剪辑(非线编)电视新闻及其他剧本的基本技能。

(2)特色

第一、将知识内化为能力

如何将知识转化为内在的能力是首要问题。“全能记者”培训中力图转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核心、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积极发挥以学生为导向的主动性与创新能力。如,在报媒实践运用的教学中,根据主题设计课时,并在每个专题的相关理论解析后随即进行巩固操练,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不同类型报道体裁的规律特征。同时,老师遵循开放式教学理念,以实践平台上的某个项目为核心进行教学培训,该项目老师作为总负责人,其他相关老师作为该项目的支持者提供理论及技能培训的支撑。

在讲述理论时,通过案例教学法,将内容立足于理解与解决现实环境中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在进行新闻技能课的时候,主要以实验教学和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形式开展,通过教师讲授、学生应用、教师反馈的流程进行。以新闻摄影课为例,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就摄影作品讨论,引导学生提问和深入学习,从而树立起正确新闻摄影价值观并培养学生新闻摄影的思维模式。

第二、重塑教学流程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传系实践平台实践平台 实训内容 实训课程 实训人数成都大学城网站 市场调研 栏目策划 12内容编辑 12页面设计 4网页制作 4视频拍摄 6图片处理 6新闻采编 30禾嘉集团网站 网站建设及维护 网页制作 12新闻采写 6禾嘉报 传统媒体内容采编 采写编评摄组 16《新媒体概论》省级精品课网站网站策划网页设计栏目内容提供等内容编辑 6页面设计 4网页制作 2视频拍摄 2新浪乐居 新媒体内容制作 网站论坛 10新浪房友在线 新媒体内容制作 网页制作 2视频拍摄 25视频制作 25出镜主持 6高新区区委《志愿者》杂志网页设计网页制作视频拍摄传统媒体内容采编 版面设计 4采写编评摄 10四川广播电视报《家周刊》传统媒体内容制作 杂志栏目策划 4

具体做法是,优选已经修完新闻采写、编辑、评论、摄影、组版等课程的学生,加上完成该项目所需的知识点,如编辑软件学习、摄像及后期编辑学习、组版设计学习等,以此打破固有的教学安排,通过师徒制的方式,以该项目需要的知识点作为核心进行突击性、学以致用的学习。

2.实践支撑体系及特色

(1)实践支撑体系

实践教学是新闻教育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新闻教育不应仅局限于校内课堂上的理论教学,更需要把触角伸向社会的各个领域,打造多层次的新闻教学架构。

为实现此目标,我们建立新媒体研究所,以此为依托充分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与众多媒体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实践教学的立体网络体系。

(2)特色

第一、全真媒体环境

在实践平台的开拓与维护上,我们选择能最大程度地锻炼学生能力的合作伙伴,尽量涵盖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如实践平台表格所显示,以此配合“全能记者”的课程体系,并在授课中为学生打造全真媒体环境。

第二、学生深度参与

我们在设计支撑体系时,以学生能否深度参与作为选择合作伙伴标准。以成都大学城网站为例,其前期市场调研、读者调查、创办宗旨、栏目策划、网站设计、页面设计、编采流程、广告吸纳等,皆由学校师生与合作方共同探讨并修正完善。较之于社会媒体,师生才华的施展和创新空间要广阔和灵活得多。在所有实践平台的操作中,培训老师也担当相应工作。

3.评价体系

在“全能记者”的培养模式中,尝试进行多元化评价模式,尤其是引进市场评价和客户评价,力争在评价体系中引入全真市场环节,从而确保学生的培养自始至终贯穿市场因素,接受市场的检验。

背景资料

全能记者就是指突破传统媒体界限的思维并掌握全媒体传播能力,能适应融合背景下媒体岗位的流通与互动,掌握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的新闻传媒人才。

思考及前景

1.“全能记者”培养模式的普适性问题

在实践中,全能记者的挑选和之后的培训在教学层面而言,更多近似“师徒制”,以项目为中心,老师扮演“教练”或“师傅”角色,以学生为团队,通过教授和完成项目完成培训任务。因此,从覆盖面来说,只能针对少数学生。“全能记者”培训能不能扩大覆盖面,惠及更多学生,这是面临的难题。

2.关于实践平台典型性营造

前文中,我们提到“密苏里方法”之所以能享誉天下,除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坚定贯彻之外,其外部实践基地支撑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我国高校不能拥有独立的市场化媒体,因此,众多高校采用与其他媒体合作的方式,实践平台也不例外。在实践平台的选择和打造方面,我们尽量选择能为“全能记者”学生提供深度参与机会的合作平台以打造无限接近全真的媒体环境。尽管如此,由于实践平台不属于我们所有,因此,满足实践平台的产品需要与贯彻“全能记者”培养的教学计划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同步性。由于实践平台是市场化媒体,因此非常强调工作效率,需要随时生产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媒体产品,而全能记者的培训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必要的过程,因此,在“客户要求的效率”与“全能记者的培训节奏”之间会产生一定的脱节和错位。如何平衡彼此的利益诉求需要很高技巧,也需要更多沟通。

猜你喜欢
全能课程设计
全能小达人
全能小达人
全能小达人
全能小达人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