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楼胜 (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1)
颤音是在声乐演唱和器乐演奏中常用的技巧,它是在演唱或演奏时由主要音和上方邻音快速均匀交替出现而成,从而达到对本音起装饰作用的目的1。这个解释中的“主要音”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本音。在器乐演奏中,不论是西洋乐器还是民族乐器,颤音被广泛运用,而且由于不同乐器结构原理不同,颤音的奏法各不相同。即使同一种乐器,由于乐曲表现的需要各异,颤音也有轻重缓急之别。以竹笛曲为例,在笛曲《姑苏行》引子中的颤音就比较悠扬,表现了姑苏城美丽迷人的景色。而笛曲《秦川抒怀》结束句的颤音就略显紧凑,这种颤音表现了一种激动的情绪。
一般情况下,无论何种乐器,无论奏出的颤音轻重缓急,它的装饰音和本音都应时值相等,均匀奏出。记法和奏法如下:
记法
奏法
上例这种颤音在竹笛演奏中经常被用到,装饰音和本音均匀出现,表现出了不同于单一长音的或优美舒缓或热烈紧凑效果。而在竹笛实际演奏中,有时为了特殊表现的需要,会运用一些邻音和本音时值不均匀的颤音。
赵松庭先生改编的笛曲《鹧鸪飞》中,引子是由四个颤音结合的乐句,表现鹧鸪在空中自由飞翔的形态。
上谱例中,除了为“1”音为虚颤音(手指在指孔的边缘击打所发的颤音)外,其余的几个音都为实颤音。这些颤音就不是时值均匀颤音,而是为了表现特殊效果而运用的一种特殊奏法。
乐曲引子中颤音的特殊奏法可以分成两类:类似于“快速打音”的颤音(或称为打颤音)和类似于“快速叠音”的颤音(或称为叠颤音)。
因本文探讨的是竹笛的演奏技巧,有些学者和演奏者将竹笛演奏中利用气息缓急震动控制而奏出的类似于颤音的装饰音称为气颤音,故特此声明本文所探讨的颤音皆为用手指演奏出的颤音,即指颤音。
下面笔者就自己在演奏及教学中的体会谈谈指颤音的这两种特殊奏法的原理、效果及训练等内容。
本文将要分析的颤音的特殊奏法也是本音和邻音的快速交替出现。但同颤音的常规奏法又有明显的区别,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本音和邻音的时值不相等上。
在竹笛演奏中,“打音”是用本音的下方音加花的方法之一。是在本音吹出之前,最相邻的下方音的手指迅速打击音孔一次,以形成一种极快的前倚音。2
记法
奏法
本文中将要分析的“打颤音”就是利用主要音的下方音做装饰音,在演奏本音的同时连续做下方音快速打击的动作,以达到对本音修饰的效果。
记法
奏法
或者,这种打颤音也可以理解为单独打音的快速重复演奏。
在运用这种技巧演奏时,要注意打颤动作的反复是均匀的,但本音和下方音是不均匀的,本音长,下方音一打即逝。
“叠音”同样是竹笛演奏常用的技法之一。它是在本音吹响之前依靠惯性,迅速抬起其相邻的上方音的音孔上的手指,并立即按下,使本音上出现一个极其快速的倚音。3
记法
奏法
本文分析的“叠颤音”即叠音动作的连续反复。
记法
奏法
赵松庭先生改编创作的笛曲《鹧鸪飞》的引子是由五个主音构成一个乐句。除第二个音“1”用虚指颤音外,其余均用以上论述的特殊奏法。
第一个音“2”和第三个音“3”的演奏用叠颤音的方法,而第四、第五两个音(即中音和低音“5”)则用打颤音的演奏方法,而且是在一二三指孔上同时打颤。这样的演奏会使对鹧鸪飞翔形象的表现更加惟妙惟肖。
竹笛颤音的效果飘逸悠扬,听起来给人一种辽阔、悠扬之感,它是竹笛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装饰技巧。在笛曲《鹧鸪飞》乐曲的引子中,为了模仿鹧鸪忽快忽慢、忽高忽低、忽远忽近的自由飞翔的形态,自然均匀的指颤音用在这里就会不合时宜。而以上论述的这两种特殊颤音的奏法会更贴近鹧鸪翅膀震颤的频率,配合强弱处理,会使鹧鸪扑腾翅膀的形象更加生动,演奏的效果会让听众感觉到鹧鸪忽而在眼前,忽而在天边。在这里如果运用均匀的颤音,在表现鹧鸪飞翔的形象上就会稍逊一筹。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中分析的颤音特殊奏法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使用,与自然颤音相比,它演奏时给人的感觉不稳定,有抖动之感。因此,这种颤音不可泛用。
在赵松庭、俞逊发等名家的竹笛著述中,谈到颤音的训练时都强调要训练手指的弹性和灵活性,强调音质的颗粒感,同时还要注意手指的放松,这些都是训练好颤音的基础。同时要想保证颤音的均匀,在训练时务必先要做手指抬高、按实的慢速联系,以保证颤音的质量。
特殊颤音的联系也需要慢练,先要把单个的打叠动作练好,同时在快速运用时要保证动作频率的均匀,这对演奏者的控制力也有一定的要求。
其次,学会用耳朵倾听是保证该技法是否运用得当的关键。练习时,在先保证手指颤动动作均匀的前提下,要能够很好地分辨出所奏出的邻音和本音的时值是否均匀。这样就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觉的选择合适的颤音。
其实在演奏者学习或演奏中,如果对常规颤音的奏法掌握的不熟练,也可能会不自觉的会出现这种特殊的颤音,但这是偶然情况。演奏者只有对不同的颤音发音原理有所了解,这样练习起来才会事半功倍,应用起来也会得心应手。
乐器的演奏艺术及技法应该丰富多彩,这样才能增强音乐的表现力。乐器演奏技法只有种类之别,而没有对错之分。在竹笛颤音的演奏中,我们也无须争辩奏出的颤音是否一定要时值均匀,因为不同的表现需要不同的颤音,这要取决于所演奏的是否是常规颤音的奏法。只要我们能分析了解不同颤音的演奏原理并能熟练掌握它,同时能很好的为音乐表现服务就可以了。本文所列随的竹笛颤音演奏技法虽然运用的不够广泛,但确实在实际演奏中可以得到特别的效果,所以应该被竹笛演奏者认识和掌握。同时,竹笛演奏者应细心思考,不断摸索,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演奏技法,从而拓宽和丰富竹笛这件乐器的表现领域,创作和演奏出更多更感人的竹笛音乐作品。
注释:
1.李重光.基本乐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2006年重印,p93.
2.王晓俊.竹笛演奏初级教程[M].珠海:珠海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p13.
3.王晓俊.竹笛演奏初级教程[M].珠海:珠海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p13.
[1] 赵松庭.笛子演奏技巧十讲 [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2] 曲广义.树蓬.笛子教学曲精选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
[3] 俞逊发.胡锡敏.中国竹笛[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