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祥:情注电力一甲子

2011-05-28 08:37/_曹
河南电力 2011年9期
关键词:著作郑州供电

/_曹 臻

图:全祥

“近百年风云际会,六十载躬耕电力。风华正茂已是奠基人,鲐背之年仍是开拓者。”8月4日,郑州供电公司退休员工全祥被评为该公司“十大先锋人物”。一名退休30多年的老人,何以获此殊荣?怀着疑问,笔者走进一间布置简单的办公室,见到了这位96岁高龄仍坚持每天按时上下班的老人,听他讲述自己与电力的60余年情缘。

1925年,10岁的全祥幸运地成为一名电气工程师的学生。“当看到他家里的电风扇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转动时,我非常兴奋,老师讲解原理后,我对电产生了巨大兴趣。”全祥回忆。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全祥考上了湖南大学,并选择攻读自己梦寐以求的电气专业。

1950年,全祥来到当时的郑州市电业局工作。他说:“到郑州后我发现,电网出事故太多,每个月都要发生40多起,为扭转局面,我就设计了一些结构图,将导线的水平排列改为三角形排列。电网经过改造后,每月发生的事故不超过8起。”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一年后他就当上了供电科科长。

在全祥的办公桌上,各种文献堆积如山,在这些书籍的背后,他的身子显得很瘦小。戴上老花镜,手里再拿着一个放大镜,就这样,他坚持每天工作。他说,自己正忙着把一本国外的电力著作翻译成中文。

说到翻译,自然谈到了英语学习。全祥说:“高中时我的英语成绩很不好,每次考试都是60多分。英语老师好像故意和我过不去,每次上课时都会提问我。”

为提高英语成绩,他要求自己每学一课,就背诵一篇英语美文,并且要背得滚瓜烂熟。后来,他觉得自己的水平见长,就写了篇得意之作去找老师,没想到这次老师还是给他打60多分。这时,全祥才意识到,其实老师是在激励自己,让自己懂得任何时候都要“学然后知不足”。

从那以后,无论做什么事,全祥都会严格要求自己。在郑州工作的几十年里,他阅读了大量关于电力的英文著作,并把部分著作翻译成中文,在保证严谨、正确地翻译原著的前提下,他反复斟酌,尽量采用汉语惯用的表叙方式。他翻译的著作为郑州电网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参考。

在第八届国际供电会议上,时年71岁的全祥登上讲台,用流利的英语宣读了他撰写的题为《郑州电网发展的特点》的论文,并作了15分钟的精彩演讲,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肯定。

退休后的全祥一直未离开工作岗位,坚持奉献余热。虽然是郑州公司元老,他却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衣食住行一切从简。即便是去医院看病,他也总是坐公交车前往。他说:“钱财够用就行。”由于他对郑州电力事业贡献巨大,2005年,郑州公司颁发给他5000元奖金,他却申请将这笔钱作为了单位的科技发展资金。

汶川地震后,郑州公司举行募捐活动,当时全祥到单位办事,没带钱。3个小时后,他气喘吁吁地把500元钱交给工作人员,大家很吃惊,原来他是步行回家取钱,又步行赶回了单位。

聊到自己的老伴,全祥说:“我21岁就娶了她,但陪她的时间真是太少了。我不在老家,父母孩子全靠她一个人养活。为了糊口,她自己种菜卖菜。我这一生最感激的人就是她,2006年她去世了。她一辈子对我百依百顺,从没叫过苦,哪怕是在最困难的日子里,她也没张口向我要过一分钱。”说完,他的神色有些黯淡。

猜你喜欢
著作郑州供电
柴文华著作系列
赵轶峰著作系列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杨大春著作系列
李帆著作系列
超高层建筑供电分析
哥哥从郑州来
哥哥从郑州来
战洪魔保供电
红军与供电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