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rticle/图 Pictures_张 瑜
1.太昊陵太极门
“中国的历史,1000年前看北京,3000年前看西安,6000年前看淮阳。”考古学家如是说。淮阳古称宛丘、陈、陈州,坐落于广袤的豫东平原上,“一湖一陵一古城”是这座城市的名片。
“一湖”指的是淮阳的龙湖。静谧、美丽的龙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点缀在淮阳大地上,其面积广达16000余亩,论气势、论规模、论历史,龙湖均可与武汉的东湖和杭州的西湖媲美。龙湖自古便有“碧水莹莹、浮光跃金,柳丝垂岸、鸥鹭嬉滩,蒲苇葱葱、芙蓉斗艳”之美。《诗经·陈风》中所描绘的那对情男痴女的约会地,就是在古老的龙湖湖畔。
龙湖的美是诗意的。苏轼就曾被龙湖的自然风光所陶醉,他在《次韵子由柳湖感物》中咏道:“朝看浓翠傲炎赫,夜爱疏影摇清圆。风翻雪阵春絮乱,蠹响啄木秋声坚……”这些诗句可谓写尽了龙湖之美。
夏日傍晚,邀三五好友,沿着湖畔碎石铺成的曲径,在深深浅浅的草坪里徜徉,赏湖中婀娜多姿的荷叶、荷花,闻微风送来缕缕沁人心脾的清香,听极富生趣独奏合奏的蛙声,真是无比享受。在这赏心悦目的环境里,人们会不由自主地融入到一种绝妙的意境之中,心里所有的烦恼也都跑到了九霄云外。
夜深了,月光如缓缓的流水,静静地泻在无边的荷叶上,仿佛牛奶洗过一样。水面上浮起一层薄雾,随风徐徐移动着,湖上的一切便都朦胧在这轻纱一样的月色中了。此时此刻的龙湖,把人的思绪带向很远很远。让我们追溯一下龙湖的历史。
《中国古地理图》显示,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块“淮阳古陆”,它中央高、四面洼,周围是大片的沼泽地。6500年前,一个叫伏羲的部落首领,为了寻找适宜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带领其部落子民从干旱、荒芜的西部,沿渭河、黄河东迁,在中原水土肥沃、树茂林密的宛丘定居。
据专家考证,古宛丘就是现在位于淮阳城东的平粮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儿,你用脚随便踢出个瓦片来,可能就是几千年前的古物。方志载,平粮台高二丈,大一顷,旧有四门,林木蔚然。平粮台东靠流水清澈的蔡河,西濒水草茂盛、禽鱼繁多的龙湖,远古时候,这个鸟兽可猎、鱼虾可捕、高丘可居的地方,自然会成为原始人最为理想的栖身之地。这是淮阳最早的历史渊源。
在那洪荒年代,伏羲作出了超越同时代人的伟大贡献,他在湖边教子民结网捕鱼、狩猎、饲养牲畜,原始畜牧业由此兴起。相传伏羲在蔡河里捕得一只白龟,凿池饲养,临池观看,从龟甲纹理中悟出奥秘,并通过上观天文、下察地理,最终在古宛丘画出先天八卦,能够据之推演天机,明祸福、知风雨。
为铭记伏羲的功德,后人在龙湖边建造了气势恢宏的太昊伏羲陵。数千年来,上自帝王将相,下至三教九流,前来太昊陵寻根谒祖者络绎不绝,其已成为现代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太昊伏羲祭典”和有着“天下第一庙会”之称的淮阳二月古庙会,已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既然淮阳是人祖建功立业的地方,淮阳人便毫不客气地将许多“第一”收入囊中:“天下第一城”、“天下第一陵”、“天下第一狗”……
作家刘立云曾说过,淮阳人留给他的感觉是:“淮阳人喜欢用‘第一'来介绍他们的人文和地理,而且说话的语气坦白又坚决,没有一点儿支支吾吾、拖泥带水。”当然,淮阳的这些“第一”,信不信就由你了。
“一古城”指的是古陈州。淮阳人之所以思念古陈州,是在于陈州成就了大宋股肱之臣包拯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青天形象,后人一曲《下陈州》则成就了小城千年的美名。
小城人都能向游客讲述这样的故事:北宋庆历年间,陈州大灾,饿殍遍野,以国舅为代表的贪官污吏却趁机搜刮民财,鱼肉乡里。老包为救灾民、惩治贪官,便从汴京赶赴陈州。国舅听西宫娘娘传信,知道老包要来,便封锁陈州城门,不让老包进城。老包本无法进城,却正巧碰到国舅要喝花酒,老包便替歌伎林氏赶驴,混进了陈州城。
进城后,老包很快查清了国舅的罪恶,在金龙桥铡了国舅。金龙桥旁生长的节节草的草根是红色的,老百姓都说那是国舅的血染的。接下来,老包开仓放粮,救了数万生灵。陈州人感念老包的恩德,在放粮处建造了一座“包公祠”,以纪念这位不畏权贵、清正廉明的“包青天”。再后来,一曲《下陈州》出世,唱遍了大江南北,使得陈州名扬天下。
在一些画家眼里,淮阳是一帧略施粉黛淡描的水墨,抑或是一幅大红大紫浓抹的油彩。然而,纵使长卷再漫漫,也不可能画尽淮阳的灵性与美丽。“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有时,淮阳就是这样一幅入眼即成的画;“金龙桥上节节草,至今犹是官禁物”,有时,淮阳又是一段名臣PK巨贪的传奇。淮阳不但是地理的,而且是历史的。我想,在一万个人的眼里,也许就会有一万种淮阳的经典和经典的淮阳。
“到过陈州,能不忆水乡?”是的,千言万语,千头万绪,通通凝结成了这一句问话。难偷浮生半日闲的时下,我能忆起的,实在太少,权且让淮阳印象停留于此了吧。
2.龙湖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