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民生促发展 食品安全工作任重道远——河南“瘦肉精”事件追踪

2011-05-28 03:31:54本刊编辑部
中国猪业 2011年3期
关键词:双汇瘦肉精排查

本刊编辑部

2011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河南孟州、沁阳、温县、获嘉、济源等地,大批生猪养殖户违法使用 “瘦肉精”已经成了当地公开的秘密。央视记者跟踪调查发现,使用 “瘦肉精”无论是当地养殖户、收购生猪的运输户、还是检验检疫的工作人员、甚至是屠宰加工的负责人都心知肚明,可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却都视而不见,以至于含有 “瘦肉精”的猪肉竟然流入了全国最大的肉品企业河南双汇集团的济源分公司。2008年的乳品 “三聚氰胺”事件产生的阴影尚未完全消散,“瘦肉精”事件则再次引起了国人对食品安全的恐慌。

各级政府对食品安全事件高度重视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对食品安全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要求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健全法制,严格标准,完善监测评估、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地方政府监管责任,加强监管执法,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2008年,最高检和公安部已经把添加 “瘦肉精”纳入刑事犯罪的范畴。今年2月25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 (八)规定,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依照141条规定处罚。

2011年3月15日,“瘦肉精”事件曝光后,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高度重视,同公安部、监察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组成的联合工作组迅速到达河南,对 “瘦肉精”整治工作进行全面的督导检查。

农业部第一时间责成河南、江苏两省畜牧兽医部门严查严办;连夜发出紧急通知,督促全国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进一步强化饲料和生猪养殖、收购、贩运等环节监管,全面启动生猪养殖重点地区排查工作,实行 “瘦肉精”检验和检疫同步,确保出栏生猪质量安全。

农业部部署 “瘦肉精”监管工作六项措施推进整治

据农业部网站消息,3月22日农业部在陕西西安召开专题会议,对 “瘦肉精”监管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强调,各级畜牧兽医管理部门要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厉的措施、最扎实的作风,切实做好 “瘦肉精”监管工作。

高鸿宾对做好 “瘦肉精”监管工作提出了六个方面要求。

一是必须高度重视。“瘦肉精”问题事关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关系到产业发展,一定要认真对待,绝不能无动于衷、麻痹大意。

二是必须加强健康养殖宣传教育。要全面开展健康养殖、守法经营教育。迅速、广泛动员各级畜牧兽医队伍,加强对养殖场户、贩运户宣传教育,使健康养殖知识和遵纪守法意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并把养殖场户日常监管责任逐村、逐场、逐户落实到人。

三是必须科学规范处置。要对本地区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科学评估,找准重点和突出问题,坚持日常监管与样品抽检相结合,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

四是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是防范质量安全风险和动物疫病风险的关键举措,是解决 “瘦肉精”问题的根本出路,各地一定要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五是必须加强制度建设。要依照职能分工,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科学确定抽检比例、品种、方式、环节,积极争取机构、人员、经费,创新体制机制,为 “瘦肉精”监管创造必要的条件。

六是必须加强基层监管队伍建设。加强畜牧兽医执法人员教育,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本领。对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一律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河南 “瘦肉精”事件排查范围从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扩大至50头以下生猪散养户

河南省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卫生厅厅长刘学周表示,针对 “瘦肉精”事件,检查组将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重点进行 “六个查清”:查清生猪养殖场(户);查清生猪存栏情况;查清 “瘦肉精”饲料;查清有问题生猪;查清有问题的生鲜肉及猪肉制品;查清涉案的不法分子及相关责任人。并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严防“瘦肉精”猪肉及猪肉制品流入市场;对涉嫌使用 “瘦肉精”的猪肉及猪肉制品全部封存;对已发现的违禁添加剂及添加 “瘦肉精”的饲料立即销毁;对已查明流入市场的产品立即下架封存。

“瘦肉精”事件发生后,河南对全省50头以上的生猪饲养场户按5%的比例进行了 “瘦肉精”的随机排查抽检。3月21日,河南省畜牧局下发了 《关于开展生猪散养户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排查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将全省的 “瘦肉精”排查范围扩大至所有50头以下的生猪散养户。《通知》要求河南各地对全省50头以下生猪散养户立即开展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的抽样检测工作。具体实施办法为:全省按现有50头以下生猪散养户数量的2%比例随机排查抽检。排查工作将按照各级政府负总责,属地管理的规定开展。

河南 “瘦肉精”事件68人涉案发现3个制造窝点

据新华网3月25日报道,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联合工作组负责人刘佩智透露,目前已基本查清河南 “瘦肉精”事件中违禁 “瘦肉精”的使用来源情况。截至24日,已发现3个自2007年以来一直制造 “瘦肉精”的窝点,下一步将继续严查违禁 “瘦肉精”的来源、销售和使用情况,从源头打击违法行为。

联合工作组还通报,截至3月24日,“瘦肉精”事件中被河南省有关部门控制、刑拘、立案侦查的人员已达68人,其中 “瘦肉精”销售人员26人,使用养殖户33人,生猪经纪人7人,企业采购人员2人,并对43名公职人员进行了调查取证。

刘佩智表示,目前,河南全省的 “瘦肉精”抽检排查工作已基本结束,未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还将就 “瘦肉精”问题开展全国性的专项打击活动,确保食品安全。

据介绍,自3月15日 “瘦肉精”事件曝光至23日18时,河南全省共排查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近6万个,确认“瘦肉精”呈阳性的生猪126头,涉及60多个养殖场;排查50头以下散养户7万多个,确认 “瘦肉精”呈阳性生猪8头;同时还查获含 “瘦肉精”饲料若干批次。

刘佩智说,除依法彻底打击违法制造、销售、使用“瘦肉精”、处理相关涉案人员外,调查组还将严肃追究事件中公职人员的失职、渎职行为,并将尽快完善全程监控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严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双汇集团或因“瘦肉精”事件损失200亿

据 《中国证券报》报道,瘦肉精事件对双汇集团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绵阳双汇之前每天屠宰1600头生猪,现在每天300头;漯河双汇总部以前每天消化掉6000头猪,现在每天只有800头。这次 “瘦肉精”事件对双汇的影响很大,估计全部直接和间接损失将会超过100亿元,甚至可能接近200亿元。”

图 超市中下架的含 “瘦肉精”的双汇肉制品

因流入含有 “瘦肉精”生猪的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已经被停产整顿,并自17日起召回市场流通产品 (见图)。截至目前,已召回肉制品2000多吨、冷鲜肉70多吨。济源双汇厂内当前被封存的生猪近千头、冷鲜白条肉超过130吨。据当地人士透露,这些生猪及肉制品近两天会被全部销毁。

对于济源双汇而言,近两年的家当都要归零。但双汇的损失并不止于济源双汇。据一位熟悉双汇的人士介绍,双汇集团在全国一共有超过17家肉制品厂,济源双汇只是其中规模最小的一家。由于品牌的连带性,双汇位于其他地方的工厂同样受到了影响,多个地方的产品尽管出示了检验合格证明,但消费者仍然不敢相信,拒不买账。

令资本市场担心的是,此次事件将会为双汇发展 (股票代码:000895)正在进行中的重组埋下隐患。3月15日,双汇发展封死跌停,股价从86.6元跌至77.94元,市值蒸发52亿元。3月16日,公司发布连续停牌公告,停牌起始时间:2011年3月16日上午9时30分。

此外,根据双汇集团在17日发布的声明,下属所有工厂除继续按照国家标准检验外,对生猪屠宰实施 “瘦肉精”在线逐头检验。而目前检测 “瘦肉精”的试纸约10元一个,双汇集团2009年生猪屠宰量超过1100万头,若今年以1000万头屠宰量计算,仅检测 “瘦肉精”双汇的成本就增加近亿元。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已成为关系人民健康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内容,成为维护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任务。目前食品安全日渐受到重视,《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6月1日实施以来,在保障我国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健康和生命安全等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食品安全问题依然是一道难题,食品安全的责任承担也不再只是政府立法和执法的责任,参与食品供应链的每一位人员均需负上一定的责任,食品安全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关阅读

什么是 “瘦肉精”

“瘦肉精”是一类药物,而不是一种特定的物质,任何能够促进瘦肉生长、抑制肥肉生长的物质都可以叫做“瘦肉精”。“瘦肉精”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不仅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还可以减少饲料使用量,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

在中国,通常所说的 “瘦肉精”是指盐酸克伦特罗,属于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它曾经作为药物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后由于其副作用太大而遭禁用。其它类似的药物还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同样能起到 “瘦肉”作用,也同样能给人体健康造成很大危害。

在这类药物中,除极特殊的残留量较小的莱克多巴胺在美国等少数国家允许使用外,其它的 “瘦肉精”则几乎为全世界所有国家禁用。

中国禁止使用包括莱克多巴胺在内的任何 “瘦肉精”。

“瘦肉精”的危害

国内外的相关科学研究表明,食用含有 “瘦肉精”的肉会对身体产生危害,常见的有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特别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危害更大,长期食用则可能导致染色体基变,诱发恶性肿瘤,至于究竟摄入多大量,如何导致恶性肿瘤,有关病例研究国内外尚无定论,但是近几年各地 “瘦肉精”致人死亡的案例时有发生。盐酸克仑特罗 “瘦肉精”添加剂因为价格低,一直被养猪户长期使用。如今一些养猪场为了逃避检查,改用了成本较高,但不易被发现的莱克多巴胺。人吃了残留莱克多巴胺的猪肉后,对青光眼、糖尿病、高血压、前列腺肥大等疾病患者的危害更大,严重者还可能危及生命。

近年发生的瘦肉精事件

2001年,包括北京、天津在内九个省市的23家养殖场被发现违规使用盐酸克伦特罗。

2002年,广州某饲料生产公司违规添加 “瘦肉精”导致480多人中毒,涉案公司经理林清源被判有期徒刑4年。

2006年,上海连续发生多起 “瘦肉精”中毒事件,波及全市9个区300多人。

2006年,江西有12人因制售、使用 “瘦肉精”被刑事拘留。

2009年,广东商贩从湖南买入的问题猪肉导致70余人出现中毒症状。

2011年,央视报道 “瘦肉精”猪肉流入济源双汇。

猜你喜欢
双汇瘦肉精排查
双汇发展的高股息能否持续
财经(2024年9期)2024-05-08 06:40:04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排查情况及处理对策
配网二次回路故障的排查分析
电子制作(2019年20期)2019-12-04 03:52:04
给家中来个危险排查吧
妈妈宝宝(2019年10期)2019-10-26 02:45:42
双汇
如何排查并改错
对瘦肉精零容忍 抽检合格率99.7%历来最高
教你辨别使用了瘦肉精的猪肉
食品与生活(2013年7期)2013-08-20 05:42:02
怎样识别猪肉中是否有“瘦肉精”
“瘦肉精”产销网基本摧毁
中国猪业(2011年11期)2011-08-15 00:4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