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谭旺 刘晋洪 赵梅桂 张磊 龙卫军
(深圳市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 深圳 518133)
深圳市宝安区中学生结核病健康促进干预效果分析
卢谭旺 刘晋洪 赵梅桂 张磊 龙卫军
(深圳市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 深圳 518133)
目的了解深圳中学生对结核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健康促进的干预效果,为制定深圳学校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5所中学的学生开展多种教育方式相结合的防治结核病健康促进干预活动。干预前后均采取自填式问卷进行结核病知晓率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总人群的核心信息总知晓率由干预前81.5%上升为85.5%。干预前仅有55.3%的学生知道发现肺结核简便有效的方法是查痰,干预后知晓率上升为80.8%;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在干预后由84.8%上升为95.2%;干预前42.8%的学生知道宝安区结核病防治的定点机构名称,干预后上升为65.0%>。结论经过多种宣传形式相结合的健康教育之后,学生群体对结核病知识的总体知晓情况得到普遍提升,干预效果良好;进行教育时应注意针对学生的自身特点同时加强学生向外界宣传知识的意识。
结核/预防和控制;健康促进;学生;深圳市
近年来结核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学生群体中的结核病疫情时有发生[1],学校不断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力度。宣传教育在结核病防治中起到重要作用,多项研究表明学校健康促进工作对提高学生知晓率有明显效果[2]。在校学生群体组织性强,且受教育水平均衡,易接受新知识,对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教育相当有利[3]。为提高学生群体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同时探索健康干预措施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在深圳市宝安区中学生群体中开展多种教育方式相结合的防治结核病健康促进干预活动,并且在实施宣传教育干预措施后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
1.1 资料来源 利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5所中学(普通高中2所、职业高中1所、普通初中2所)初二及高二学生进行结核病健康促进的干预措施。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5所中学进行的综合性健康促进干预措施主要有:开展结核病知识课堂讲授结核病防治知识;播放结核病知识宣传视频;发放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折页;制作结核病主题板报。部分学校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主题班会、小组讨论会等互动活动。干预时间:2010年9—11月份。
1.2.2 调查方法 干预措施前后均采取自填式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4]中的5项核心知识以及其他结核病相关知识等。安排学校校医作为调查员,统一培训后进行调查。
1.2.3 知晓率计算公式
1.2.4 统计方法 利用 Epi-data录入数据,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包括 t检验及 χ2检验。
2.1 基本情况 干预前发放问卷1 900份,回收后有效问卷1 888份,问卷有效率99.4%。干预后发放问卷1 930份,回收后有效问卷1 919份,问卷有效率99.4%。干预前后的男女性别比均为1.2∶1,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调查人群平均年龄(15.3±1.8)岁,且年龄在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P>0.05)。干预前后人群的基本指标相对稳定。
2.2 干预前后知晓率的比较
2.2.1 核心知识知晓率 干预前总人群的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 81.5%,干预后知晓率上升为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项核心知识的单一知识知晓率中,关于肺结核病是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知晓率较干预前上升了6.7%;肺结核可疑症状的知晓率较干预前上升了12.0%;患肺结核后应到定点机构接受检查治疗的知晓率较干预前上升了5.5%;关于结核病检查治疗的国家减免费用政策的知晓率较干预前下降了14.8%;肺结核能够治愈的知晓率较干预前上升了11.2%。各项知识的知晓率在干预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2 核心知识第4项知晓率 进行健康促进干预后核心知识第4项的知晓率下降了14.8%,错误选项中选择A选项最多,即认为在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接受的所有检查和治疗均为免费。干预前10.2%的学生选择了A选项,干预后37.3%的学生选择了A选项,干预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生群体中有26.7%的人选A,初中生群体中有55.3%的人选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中生对第4项知识更易选错。
表1 干预前后单项知晓率的比较
表2 干预前后希望获取结核病知识途径的比较
2.2.3 其他知识知晓率 实施健康促进干预前仅55.3%的学生知道发现肺结核简便有效的方法是查痰,干预后知晓率上升为80.8%;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干预后由84.8%上升为95.2%;干预前42.8%的学生知道宝安区结核病防治的定点机构名称,干预后上升为65.0%。以上三项知识的知晓率在干预前后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干预后不同群体知晓率比较
2.3.1 不同性别知晓率的比较 男性的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 84.5%,女性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知晓情况女性高于男性。
2.3.2 不同年级学生知晓率比较 高中学生的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88.6%,初中学生为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知晓情况高中学生高于初中学生。
2.3.3 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学生知晓率比较 普通高中学生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91.3%,职业高中学生为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知晓情况普通高中学生高于职业高中学生。
2.4 希望获取结核病知识的途径 问卷中将希望获取结核病知识的途径分为10种,对希望途径排序,前5位结果见表2。
2.5 结核病知识宣传意愿 获取知识后是否愿意将知识传递给他人也影响结核病知识的宣传效果。学生群体中94.8%的人愿意了解结核病的相关知识,91%的人愿意将自己了解的这些知识向他人宣传,但只41.5%的人曾经向别人宣传过结核病的知识。
总人群的核心信息总知晓率在实施健康促进干预后知晓率上升为85.5%,说明经过健康宣传教育之后,学生群体对结核病核心知识的总体知晓情况得到提升。其他知识,例如肺结核病的检查方法、传播途径以及防治的定点机构的知晓率得到大幅上升,学生对结核病的各项防治知识有了更为全面的掌握。单项知晓率中只有第4项下降了14.8%,其他单项知识知晓率均提高。第4项知识点为国家对结核病检查治疗的减免费用政策,干预后有37.3%的学生认为是所有检查治疗项目全免,比干预前增加了27.1%,而持此项观点的人在初中学生中的比重更大。分析原因为:(1)在实施健康教育时教师讲解宣传时以突出免费政策为主但未详细说明减免项目的具体范围;(2)学生接受宣传知识时不够细致,尤其是初中生由于年纪较小,对细节的关注力较弱,学习免费政策时易出现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的情况。所以教师在讲解时更应注意除了将宣传教育知识点简单易懂化,也应进行适当的详细说明。
女学生的总体知晓情况高于男学生,女生更易接受健康促进的知识,与国内研究一致[5]。高中生的知晓情况优于初中生,因此在对低龄学生的教育方式上应选择更符合其年龄特点的教育方法来提高其知晓率。
经过干预后,本次干预活动中的宣传项目包括健康教育课、宣传折页/画、宣传活动均进入希望获取途径的前5位且比例均提高,说明学生接受本次宣传教育的模式并期待继续以该形式获取结核病的相关知识。除学校教育外,电视电台及网络的宣传途径也是学生希望获取结核病知识的途径,在今后工作中,这一方面也应加大宣传力度。
获取结核病相关知识后,学生群体具有良好的宣传意愿,但仍缺乏向他人宣传的意识,在教育工作中除了重视知识的普及也应加强学生的宣传意识。
综上所述,经过多种形式的健康促进的宣传活动,在校学生对结核病的防治知晓知识有了较大提升,学生对结核病的可疑症状、传播途径以及防治特点、定点防治机构等知识都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且认可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健康促进宣传模式。另一方面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促进活动,积极的推动学生向外宣传健康知识的意识,通过“教师-学生-家长-社区”链[6],将防治结核病知识向家庭和社区辐射,达到更好的健康促进宣传效果。
[1]吴华容.浙江省某重点中学预防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93-94.
[2]李悦,王莉,尚彦萍,曲鹏.大中学校结核病健康促进活动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6):719.
[3]刘辉,赵晓辉.中学生结核病健康教育探讨[J].中国校医,2005,19(3):277.
[4]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卫生部医政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S].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84.
[5]管恩峰,王依娜,李树强.潍坊市城区居民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3):379-380.
[6]陈孝涛,马云波,赵艳艳.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在学校结核病控制中作用的研究[J].河北医学,2009,15(1):40-42.
Analysis of tuberculosis health promotion intervention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Baoan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Lu Tanwang,Liu Jinhong,Zhao Meigui,Zhang Lei,Long Weijun
(Baoan District Chronic Disease Hospital,Shenzhen,518133,Guangdong,China)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awareness situation of TB knowledge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effect of the health promotion intervention,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B control strategies.MethodsThe students of five high schools were selected through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o identify the awareness of TB knowledge and evaluate the effect about the intervention.ResultsThe TB awareness rate rose from 81.5%to 85.5%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before the intervention,only 55.3%of the students knew sputum examination is a simple and effective way in TB diagnosis,but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is rate increased to 80.8%;And the awareness rate about TB transmission route rose from 84.8%to 95.2%;The awareness rate of the designated TB prevention agencies rose from 42.8%to 65.0%.ConclusionsThrough the health promotion interven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a variety of publicity activities,the overall awareness of TB knowledge had an obvious improvement;The health promotion intervention should figur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and strengthen their consciousness of knowledge transmission to the outside world.
tuberculosis/prevention and control;health promotion;students;Shenzhen city
Lu Tanwang(mbyltw@126.com)
卢谭旺(mbyltw@126.com)
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资助项目(2009ZX10003-018)
2011-04-20)
(本文编辑:范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