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翠芬
(云南省宣威市中医医院内一科,云南 宣威 655400)
冠心病(CHD)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该病发病率逐渐上升[2]。且常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目前,内科治疗尚无法完全根治本病,且常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心脏介入、血管重建术等虽有明显的疗效,但也面临较大的风险[3],并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笔者自2007年3月~2010年6月采用通冠汤配合常规西药治疗本病58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1 病例选择 ①西医诊断符合《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4];②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制定;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型;③年龄20~80岁;④预计生存期3个月以上;⑤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严重心脏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肿瘤、造血系统等疾病;⑥观察前1个月未使用影响疗效观察的药物、保健品等。
1.2 一般资料 116例病例均为2007年3月~2010年6月期间本院门诊或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治疗组中男 32例,女 26例;年龄 47~79岁,中位年龄68.5岁;病程0.8~31.5 a,中位病程 12.16 a;伴高血压者 42例,高脂血症45例,糖尿病11例;稳定型心绞痛4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1例;心绞痛分级:Ⅰ级9例,Ⅱ级20例,Ⅲ级 22例,Ⅳ级7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29例;年龄49~76岁,中位年龄67.5岁;病程0.6~29.4 a,中位病程 11.72 a;伴高血压者39例,高脂血症47例,糖尿病9例;稳定型心绞痛4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9例;心绞痛分级:Ⅰ级 11例,Ⅱ级21例,Ⅲ级19例,Ⅳ6例。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2组均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qd.po.并根据病情采用冠脉扩张剂(硝酸甘油0.5 mg.PRN.po),抗凝剂(西洛他唑 50 mg.bid.po),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25 mg.bid.po),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12.5 mg.tid.po)、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 80 mg.qd.po),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80 mg.tid.po)等药物,观察治疗 8周。治疗组加用通冠汤(药物组成:党参20 g,黄芪30 g,半夏 9 g,陈皮9 g,瓜蒌 20 g,薤白 9 g,丹参30 g,川芎9 g,桃仁9 g,蜈蚣3条,水蛭9 g,葛根20 g,生山楂20 g,甘草6 g),水煎,每日 1剂,分早晚 2次口服,连续服用8周。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0.0版软件进行统计处理,2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a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疗效标准
2.1.1 中医证候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制定。显效:治疗后积分减少≥70%;有效:治疗后积分减少 30% ~70%;无效:治疗后积分增加或无改变或减少<30%。
2.1.2 心电图、心绞痛疗效标准 参照《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6]。
2.2 治疗结果
2.2.1 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例(%)
2.2.2 2组心绞痛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2组心绞痛疗效比较 例(%)
2.2.3 2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电图有效率(显效+有效)分别为72.41%[(13+29)/58]和 44.82%[(10+16)/5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4 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mmol/L,±s)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mmol/L,±s)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TC TG LDL-C HDL-C治疗组 58 治疗前 7.25±0.95 2.71±0.88 3.58±1.11 1.09±0.32治疗后 5.33±0.62* 1.63±0.59* 1.61±0.64* 1.59±0.48*对照组 58 治疗前 7.14±0.68 2.58±0.56 3.64±0.98 1.15±0.38治疗后 6.87±0.71 2.36±0.61 3.53±0.96 1.12±0.61
2.2.5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表4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全血高切黏度/mPa◦s全血低切黏度/mPa◦s血浆黏度/mPa◦s纤维蛋白原/g◦L-1红细胞压积/fL治疗前 6.18±1.61 8.18±0.91 1.86±0.33 4.97±0.7849.64±6.85治疗组 58治疗后 4.83±1.47* 5.16±0.65* 1.07±0.24* 3.12±0.67* 39.35±7.24对照组 58治疗前 5.94±1.52 8.03±084 1.76±0.43 4.73±0.8446.57±7.18治疗后 5.67±1.43 7.72±077 1.54±0.29 4.26.±0.9145.55±6.92
2.2.6 2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见表5。
表5 2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mg/L,±s)
表5 2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mg/L,±s)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58 10.56±1.91 6.84±1.65*对照组 58 9.83±1.72 8.49±1.77
2.2.7 2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治疗期间出现1例头痛,2例腹胀;对照组出现5例头痛,2例上消化道出血,4例腹部胀痛。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约30%~35%的病因至今仍不明[7]。研究证实,血脂代谢异常,血浆胆固醇尤其是LDH-C的升高是本病的致病性危险因素[8]。高脂血症引起脂质沉积,损伤血管内皮,使血小板聚集,平滑肌细胞增生,并发生炎性反应,最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同时,高凝状态下,血液凝固性增高,也有利于血栓的形成和本病的发生。而C反应蛋白则是一种炎性反应的敏感标志物,而炎症活动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可间接体现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
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等范畴,至其成因,《医林改错》:“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为瘀”。故本病以气虚为本。其气既虚,则助血无力,血行不畅,久则成瘀;气虚不化,痰浊内生;痰瘀内蕴,日久化热;气虚而痰瘀热结,阻滞于内,则发本病。
通冠汤以党参、黄芪益气养心为主药,取其气旺则推动有力,能助血液之运行;瓜蒌、薤白、半夏、陈皮宽胸化痰;丹参、川芎、桃仁活血化瘀;蜈蚣、水蛭通络祛瘀;葛根清化痰瘀之郁热;生山楂散瘀和胃;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合奏益气宽胸、祛瘀化痰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方中党参、黄芪可降低胆固醇和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肌收缩力[9];半夏、陈皮、瓜蒌等化痰药物在降低TC、LDL-C和对抗脂斑形成方面有显著作用[10];葛根可增加冠脉血流量,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11];丹参等能调整血管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黏度和冠脉循环[12];生山楂则有明确的降脂作用[13]等。研究证明,通冠汤能显著的调节血脂,阻滞血脂沉积和脂斑形成;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下调C反应蛋白水平,抑制冠脉炎性反应,抵御冠脉粥样硬化。并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松弛血管平滑肌,减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减轻心肌缺血,故能有效地治疗本病。
[1]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494.
[2]艾热提.艾木拉都.爱维心口服液治疗冠心病长期疗效评价[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9):3745.
[3]杨莉,谷岩梅.心脏介入治疗并发心脏压塞的急救和护理[J].临床误诊误治,2009,22(11):30~31.
[4]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课题组.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心血管杂志,1981,9(1):75~7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73.
[6]贝正平.3200个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8~9.
[7]刘晓芳,张丹.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与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8):124~125.
[8]宋群利,潘竞霞.益气活血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患者血脂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江西中医药,2010,8(41):35~36.
[9]曹向兵.益气化瘀通络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6):97~98.
[10]周瑕青.中医不同治法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兔主动脉内膜脂斑形成的影响[J].中医杂志,1996,37(3):174~175.
[11]康兴霞,范平.怡心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7):5~7.
[12]解晖.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药治疗概况[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5):833~834.
[13]颜正华.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