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爱云,熊朝刚,赵丹丹
(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陕西西安710061)
1500例门诊患者抗结核药用药情况分析
冀爱云,熊朝刚,赵丹丹
(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陕西西安710061)
目的了解抗结核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1500例门诊病例处方,以DDDs为指标,对抗结核药种类、金额及用药方案等进行分析。结果二线抗结核药物应用比例(按金额计算)较高,DDC较高;一线抗结核药物DDDs较高,DDC较低。结论抗结核用药比较合理,反映了现阶段结核病化疗的变化趋势。
抗结核药;门诊患者;用药分析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传染性疾病。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艾滋病(AIDS)的流行,以及结核菌耐药性的加重,流动人口的增加,结核病的传播在我国依然严重[1]。我院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结核病专科医院,在结核病的诊疗,特别是在危重结核病人、耐药结核病人的治疗中,有独到之处。因此研究我院门诊患者抗结核药物使用情况,评价合理性,对促进抗结核药的合理使用及制定用药方案有重要意义。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2010年随机抽取的各科室门诊处方共计1500张。
1.2 方法
采用Excel 2003办公软件处理数据。以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次(DDDs)、人均日费用(DDC)为指标统计分析抗结核药的种类、金额及用药方案等情况。其中DDD是指药物为达到主要治疗目的用于成人的药物平均日剂量,以WHO网站查询数据结合新药说明书为准。同一药物的不同规格因DDD值不同,需分别计算,所得结果相加即为该药品的DDDs。通过对不同品种抗结核药的用量分析,归纳我院抗结核常用治疗方案。计算方法为:DDC=某药物的总费用/该药的DDDs,DDDs=总用药量/该药的DDD值[2]。
2.1 一线、二线抗结核药使用情况
通过对我院1500张门诊处方中一线、二线抗结核药统计,一线抗结核药占抗结核药总金额比例较低;二线抗结核药占抗结核药总金额比例较高;固定剂量复合剂占抗结核药总金额比例最低,见表1。
表1 一线、二线抗结核药使用情况
2.2 联合用药
结合门诊病历,对1500张门诊处方进行统计,共计1359例门诊患者用药。其中,抗结核药二联、三联及四联用药病例数比例相近,单用及五联用药病例数比例较小。
表2 药物联用情况
2.3 抗结核药使用情况
处方中,一线抗结核药使用频率较高,二线抗结核药及固定剂量复合剂使用频率较低,见表3。由各品种药品DDDs结果可见,1500张门诊处方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前四位药品分别为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乙胺丁醇片及左氧氟沙星片,使用频率较低的两种药品为丙硫异烟胺片及利福喷丁胶囊。
表3 抗结核药用药频度(DDDs)及人均日费用(DDC)
2.4 结核病类型及比例
1359例门诊患者中,肺结核比例最高,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的结核病,其次为淋巴结核,再次为结核性胸膜炎,见表4。
表4 结核病分布类型及比例
3.1 抗结核药分线使用
我院对注射剂外带出院有严格的规定,因为注射剂的储存、临床应用对环境和人员素质均有较高要求,容易引发医疗事故,所以统计的门诊处方中均无注射剂。由表1可以看出,二线抗结核药金额最高,一线抗结核药次之,复方制剂最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1)一线口服抗结核药品种较少,有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盐酸乙胺丁醇片及吡嗪酰胺片,单价均很低,则一线抗结核药的用药金额较小(2)二线口服抗结核药品种较多,选择性较高,单价相对也较高,特别是左氧氟沙星片的大量应用,造成二线口服抗结核药的用药金额较高。李玉平报道上海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各年度一线抗结核药金额比例保持稳定,二线抗结核药比例由2007的31.5%上升到2009年的38.8%[3],这与我院抗结核药应用情况相似。今后,我们将加强对二线抗结核药的使用监测,让其使用更加合理。
3.2 联合用药
《国家处方集》中结核病部分明确规定,结核病的治疗应符合早期、规律、全程、联合、适量的原则。联合治疗以多药联用为主,初治结核病例以一线抗结核药治疗为主,难治性及耐药结核病例以一线抗结核药联合二线抗结核药治疗为主。对我院门诊处方中抗结核药联用情况进行统计,三联及四联的应用比例均较高,二联次之,单用及五联用药比例很低,基本符合结核病诊疗方案的规定。未用和单用比例分别为2.5%、6.84%,虽低但值得关注,可能与预防用药及患者自行院外购药有关。为了更好的了解我院结核病治疗方案的应用情况,我们将按照《国家处方集》中结核病化学治疗方案规定对临床用药进行统计分析。
3.3 固定剂量复合剂的使用
为了保证依从性和防止单药治疗,WHO积极推荐采用含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含异烟肼、利福平以及含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的固定剂量复合剂。目前,我院的固定剂量复合剂使用频率不高,这与医生用药习惯有关。今后,我们将积极宣传复合剂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及应用优势,促使临床合理使用。
3.4 抗结核药使用情况
由表3可以看出,左氧氟沙星片及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片用药金额较高,异烟肼片用药金额最低。近年来,由于结核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许多初治结核病例即对某些抗结核药耐药,为了达到治疗效果,我院部分医生习惯于一线抗结核药联合二线抗结核药治疗初治结核病例,这也反映了现阶段结核病治疗的趋势。由DDDs可以看出,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及吡嗪酰胺片的使用频率最高,符合基础四联(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抗结核治疗用药原则。由DDC可以看出,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乙胺丁醇片、吡嗪酰胺片的人均日费用均很低,而用药频率较低的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片、丙硫异烟胺片及利福喷丁胶囊的人均日费用均较高,说明我院医生习惯于选择治疗费用较低的基础性抗结核药物,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原则,应用比较合理。但对于使用频率较高而人均日费用也高的抗结核药物应注意监测,促使其合理用药。
3.5 发病率
2008年,卫生部曾公布了我国发病率最高的五种传染病依次为:肺结核、乙型肝炎、痢疾、梅毒和麻疹,其中肺结核的发病率最高。申旭波,周远忠等[4]报道遵义市肺结核发病率从2002年的149.93/10万上升至2007年的223.64/10万。由表4可以看出,我院门诊患者中肺结核的发病率为85.72%,符合结核分枝杆菌易于感染肺部的特点,但淋巴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率也很高,二者均属于难治性结核病类型,应引起重视。
[1]王爱霞.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80.
[2]祝芳.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2007—2009年抗菌药物应用趋势[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0,10(2):96.
[3]李玉平.2007~2009年我院抗结核药利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分析与评价,2010,10(6):495.
[4]申旭波,周远忠,雷鹏远.肺结核规范治疗及管理现状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09,25(5):521.
R52
A
1672-2639(2011)01-0039-02
2010-12-22;责任编辑 徐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