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月华/文
(作者系中州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食品安全卫生和营养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它不仅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更关系到国家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目前,在河南由于食品冷链市场的建设滞后,导致大量食品浪费并且带来极大的食品安全隐患。另外,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也决定了河南要有一个先进的、高效的和低成本的食品冷链物流体系,作为河南经济发展的基础。
1.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2.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交通枢纽,是农业大省,农业畜牧业食品业非常发达,发展冷链物流有众多资源,然而冷链物流业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冷链运输企业规模小、基础设施薄弱、冷链物流信息化和市场化程度较低等。尤其“十二五”期间更应该把发展河南冷链物流业作为重中之重。
1.“中原熟,天下足”、“中国粮仓”等美誉之词均是说河南是全国第一粮食生产大省。河南的饲料饲草资源非常丰富,畜禽品种多,养殖传统悠久。全省畜牧业龙头企业有400多家,畜牧业产量占全国的10%。
2.食品工业在“十二五”期间将有很大发展。河南将采取“垂直整合,错位发展”的思路来发展食品工业,将食品业打造成亿万产业。
3.冷链产品具有价格优势。河南的畜牧产品和肉食品价格普遍低于国际市场30% 到50%,有较强的价格竞争优势。
4.货物运输方便,运输里程近,费用低。河南省地处中原,各地市都有国道、省道相连,公路通车总里程23.8万公里,高速公路超过4500公里,均居全国第一位,另有数条铁路干线在省内交错。2009年海关总署正式下发通知,郑州出口加工区可以拓展保税功能,内贸外销交通都极为便利。此外,在国家“五纵二横”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工程中,河南省开通了4条国道的“绿色通道”,对整车合法装载的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各地交通、公安部门要优先放行,一律免收路桥通行费,不扣车、不罚款、不卸载,公安、交通部门要及时疏导车辆,确保道路畅通。
食品作为特殊商品有其本身的特性,根据其质量来分主要有固有特性和非固有特性。食品本身的安全性与健康性、感官品质与货架期和产品的可靠性与便利性是其固有特性。生产系统特性、环境特性和市场特性是其非故有特性。食品冷链物流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食品的本身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增值,这就决定了它和其他物流系统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
2006年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对冷链的定义:“根据物品特性,为保持其品质而采用的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物流网络。”其过程可以用图1表示。可以得出商品在物流的过程中可能处于不同的环境,甚至其所有权不同,这就有可能造成商品的运输环境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商品品质。因此要保证商品质量特征就必须要求把整个冷链作为一个系统来完成。
冷链物流的系统性特征要求冷链物流必须遵循3T原则,储藏温度(temperature)、流通时间(time)和产品本身的耐储藏性(tolerance) ,是物流的最终质量的关键所在。冷藏物品在流通过程中质量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产品都必须要有对应的温度和储藏时间。同时,冷链物流服务产品有多样化的特征、消费市场的差异化等,这就大大提高了冷链物流的复杂性。
图1 冷链过程
冷链物流是更为专业的物流,其涉及各行各业。不同产品由于其品质特性不同,有的不易储藏,比如海鲜产品,就要求冷链物流必须高效运转,物流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必须相互协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条“冷链”的平稳有序运行。同时,由于物联网技术还没有发展成熟,还不能跟踪整个产品流通链,仅仅点的监控不能保证物流产品的安全。现阶段还需要系统各要素的通力协作。
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资料显示,中国由于冷链的问题造成每年约有1200万吨水果和1.3亿吨蔬菜的浪费,总值在100亿美元左右。从调研资料中显示仅就蔬菜一项在物流过程中的浪费占总量的0.8%至1.6%。
物流装卸场所设施不完备。据调研材料显示,易腐物品装卸大多在露天而非在冷库和保温场所进行,运输车辆和仓储设施之间没有过渡区或者防护措施。物流运输设备不完善。据调查80%~90%的水果、蔬菜、禽肉、水产品都是用普通卡车运输,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输的。货运车辆约70%是敞篷式设计,而备有制冷机及保温箱的冷藏车辆连一成都不到。铁路冷藏运输设施也有待改进,缺乏规范保温式的保鲜冷冻冷藏运输车厢等。在这方面,我国与国际标准相差很大。
现代冷链物流起源19世纪末期的美国。目前,冷链物流在我国还属于新兴行业,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近年也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起来。但由于我国冷链标准的制定、执行不尽如人意,使我国的冷链物流运行受到了很大影响。在中国的冷链系统还只是一个早期的冷冻设备市场,掌握的冷链技术在很多食品种类上还不能完全应用,相对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很大。
冷链产业的整体发展规划欠缺影响了食品冷链的资源整合,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缺乏配套协调。如在实际建设中果蔬类冷库建设几乎没有,而肉类冷库建设却很多很健全;加工型冷库很少见,而城市经营性冷库很普遍。这些将会导致冷链物流业发展失衡,分割中国食品冷链产业体系,阻碍冷链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发展和普及食品冷链物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等社会各界力量的长期协作。要有系统的思想从全局出发,尽可能避免因局部领域或个别环节而产生的效益背反现象。为进一步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河南省食品冷链物流应立足长远稳步推进。应该从以下方面考虑:
2011年是《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期的最后一年,二年多来,河南省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现代物流的规划和方案,使河南物流业得到长足发展。冷链物流也在省商务厅的关于加强河南冷链建设项目报告的指导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冷链物流标准》、《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和相关政策尽早出台,给食品冷链物流业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
河南省要应尽早建立食品冷链物流上下游的整体规划,以有效地整合配置资源。在点上要改变冷链物流硬件设施建设滞后的局面,在链上要考虑冷链物流硬件设施与物流各个环节的完美结合,以形成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
目前,冷链物流业市场化程度低,第三方物流企业介入较少,我国传统的冷链物流模式主要是企业自行设立冷冻库,自行完成易腐商品的理货或配送。冷链物流系统仍处于“仓储”及“运输”阶段,企业各自为政、物流设施设备技术更新迟缓,物流成本较高。这些问题的解决从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企业长期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导向来看,只有大力发展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才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物联网作为国家倡导的新兴概念,其包含的技术在物流领域应用甚广。温度是冷链物流一个很关键因素,由于目前冷链能力参差不齐,如何保障并监控物流全程而非某一段的冷链,成为业界和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焦点。现在国内的冷链物流过程中,在仓库环节对温度的控制做得比较到位。但运输环节对温度的监控基本上都是采用温度记录仪来记录数据,在物品交接时再读取数据。但是它在精确温度控制方面还难以满足需求,即不能实时反映温度状况。物联网技术采用有源的RFID标签植入温度传感器,根据设定的间隔时间自动采集并储存温度数据,通过RF天线,把数据无线传输出来,再通过自动的数据接收终端经过GPS或者GPRS等无线通信和无线广域网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实现温度的实时监控。
河南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冷链物流。在对冷链物流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河南在发展冷链物流过程中的问题及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食品冷链物流健康发展对策。冷链物流体系的成功构建对国家“十二五”规划和中原经济区建设都有很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