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分析——以上海和深圳为例

2011-05-24 04:01尤建新郑海鳌
中国软科学 2011年7期
关键词:深圳市创新型上海市

尤建新,卢 超,郑海鳌,陈 震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92)

一、引言

创新是城市持续生命力的必然选择[1]。创新型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知识经济、服务经济取代工业经济的背景下产生的;其不仅仅限于科技范畴,而强调创新是发生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复杂的系统活动,是一种全方位、全社会、全过程的创新,是城市实现跳跃式发展的途径;其终极目标是彻底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自2006年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后,国内超过200个城市纷纷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迎来了新一轮高潮。上海着力打造“四个中心”,紧随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而建设创新型城市,深圳在国内首先启动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试点工作,两地都依靠各自特色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走出了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新路子。然而,当前国内大多数创新型城市建设存在明显的“失真”现象,并没有科学认识和把握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内在机理,在建设实践和发展路径方面还存在许多误区。

因此,探讨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的一般理论体系,并结合上海和深圳的实践进行具体分析,对比、总结出各自的建设模式,一方面可以发现上海和深圳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进,另一方面可以为国内外其他创新型城市的科学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关于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模式,国外最早从创新型城市内涵的角度出发,对城市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Maryann(1999年)认为科技的加速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给城市带来了基于知识的新竞争,这要求必须变革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以新的观念、新的方式为城市经济发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2]。Charles Landry(2000)提出了构成创造性城市动力机制的七要素:富有创意的人、意志与领导力、人的多样性与智慧获取、开放的组织文化、对本地身份的强烈的正面认同感、城市空间与设施和上网机会,强调创新型城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建设过程中碰到问题时需要“诊断、对症下药地治理”,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评价[3]。James Simmie(2001)则认为创新型城市的成功主要依靠两种核心“城市资产”:一是高质量的知识劳动力,二是便利的基础设施和通信;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亦应该从此着手[4]。

进一步,有关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的划分,杨冬梅(2006)[5][6]、刘红光(2006)[7]、胡钰(2007)[8]、蒋晓岚(2010)[9]等分别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标准对国内外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模式进行了总结,笔者梳理如下表1:

不难看出,国外创新型城市发展模式的研究为创新型城市发展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从城市资源禀赋来看,依据规模和地位、主导产业、文化背景的不同,可以对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模式进行划分;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外部驱动力来源来看,政府与市场驱动力组合的不同是一个有效的划分依据;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外部驱动方式来看,又可以归纳为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育产业集群环境、提高创新环境与产业集群之间的相关水平三种模式。

表1 国内外创新型城市的典型建设模式

① 根据 Innovation Policy Measures Overview,http://trendchart.cordis.lu/index.cfm 整理而得。

但是,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含着政治制度、经济产业、市场环境、历史文化等众多因素的创新,各因素之间相互整合、相互影响。先前研究尚未从深层次揭示出创新型城市形成的内在机理,尚未形成具有普适性的城市创新体系,也就更不可简单复制并应用于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基于此,本文在构建完整的城市创新体系的基础上,以上海和深圳两个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典范为例,深入剖析其创新战略和驱动要素,进而对比、总结出各自的建设模式,为国内外其他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三、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理论分析

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的不同取决于城市创新体系的迥异,城市创新体系的构成和变化直接影响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模式。完整的城市创新体系应包括创新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要素两大方面,二者构成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驱动力。其中,城市创新发展战略主要以产业发展战略和科技发展战略为主架构,为创新要素指明驱动方向;城市创新驱动要素则主要由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网络、创新机制和创新文化五大部分组成,为创新发展战略提供支撑。如下图1所示:

图1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驱动力

同时,从创新的价值链体系来说,创新的核心系统是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创新动力源于现实和潜在的市场需求,创新价值通过供应链活动满足市场需求而实现;政府参与或影响创新的全过程,起着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文化氛围和硬件环境则“软硬兼施”,全面支撑和保障城市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转。其中,政府的“推动”作用和市场的“拉动”作用非常关键,共同构成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外驱动力,共同作用于整个城市创新体系。如下图2所示:

图2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外驱动力[10]

表2 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比较分析——上海和深圳

显然,城市创新体系不仅要时刻保持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网络、创新机制及创新文化等要素的创新和活力,也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整合和协同作用,处理好政府“推力”与市场“拉力”的关系。

四、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比较分析——上海和深圳

上海和深圳是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典范,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基于城市创新体系的理论框架和实地调研,从城市创新战略和创新驱动要素两方面对上海和深圳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进行深入对比分析,可以较好地发现二者的异同点和优缺点。总结见表2所示。

(一)城市创新战略比较分析

1.产业发展战略

(1)上海和深圳产业发展演进比较

1)产业结构

三次产业发展方面,上海和深圳目前均是“三、二、一”的产业格局,上海市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由来已久,三产比重远远高于第二、第一产业;深圳市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上海更小,从2008年开始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但优势并不突出。可见,上海比深圳更早步入后工业化时代,但深圳第三产业的发展呈现了良好的势头,正迎头赶上。如下图3所示:

图3 上海市与深圳市三次产业比重的演进趋势

2)支柱产业

上海的六大支柱产业包括传统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和服务业(金融业、商贸流通业和房地产业),在上海的产业结构中占据半壁江山,产业集中度高,重工业仍占有较大比重。而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主要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和文化产业),2008年四大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60%。对比来看,深圳的支柱产业更体现出现代产业体系构成轻型化的特点。

3)高新技术产业

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基数(以2000年的产值为基准)大于深圳市,但平均增长速度远远低于深圳市,于2005年被深圳市赶超。2006年至今,两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差距不断扩大。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深圳市的经济产业更符合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更能体现创新型城市产业高科技化的特点。如下图4所示:

图4 上海市与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及发展速度比较

(2)上海和深圳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比较

根据上海市“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的初步思路,下一轮上海产业发展的目标是构建以高端制造、创新驱动、品牌引领、低碳发展为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①资料来源:第一财经日报,http://dycj.ynet.com/,2010-07-02。。未来上海工业发展将由“快速增长”步入“平稳增长”阶段,更加着力于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结构和水平②资料来源:浙江经济信息网,http://www.zei.gov.cn。,强调围绕“四个中心”建设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强调辐射长三角、辐射全国的服务功能建设。而深圳市将实施产业强市战略,以打造高端化、总部型、低碳化、集群化的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以构筑优势产业链条为核心,以产业融合联动为重点③资料来源:《深圳市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实现支柱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优势传统产业高级化,将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2.科技发展战略

(1)上海和深圳科技发展目标比较

上海市在确保一定的科学发现作为必要的战略储备的前提下,提出“以应用为导向的自主创新”的竞争策略,重点关注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效益,注重培育、发展知识密集产业和自主知识产权产业,促进知识的产业化;深圳市在继续加大知识的产业化、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确保高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通过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的建设、集聚及领军人才的引进,注重提高科技创新的基础能力。

(2)上海和深圳科学研究经费支出情况比较

2009年,上海市R&D经费总支出431.98亿元,其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支出的比重分别为6.60:15.71:77.69,三种经费支出结构相对合理;而深圳市R&D经费总支出296.56亿元,其中,基础研究支出6562万元,仅占到全市总R&D经费的0.22%,基础研究比重过低,经费支出结构失衡。

(3)上海和深圳引领工程比较

与深圳相比,上海的科技发展领先一步,引领工程旨在抢占制高点,从“健康、生态、精品、数字”四个方面倡导、践行城市的健康发展、绿色发展、高端发展和现代化网络发展;而深圳由于科研实力相对薄弱,科技工程还需加强基础能力工程的建设,同时更多地侧重应用服务能力的提升和科技的产业化。

不难看出,科技发展战略方面,上海市注重基础研究投入,知识基础稳固,知识力量雄厚,科技发展领先一步,重点关注跨国企业研发机构、大型国企研发中心和大校大院大所;强调未来在抢占制高点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加强以应用为导向的自主创新;深圳市以企业为中心,重点提升本土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研发能力,创新模式建设以虚拟大学园为代表的产学研合作基地,更加注重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投入,高新技术成果与知识的产业转化能力较强,强调在未来确保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效益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的基础能力建设。

3.经济与科技相结合情况

(1)上海和深圳高新技术产业贡献率比较

笔者定义高新技术产业贡献率=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可以突出反映“科技产出”占“经济总值”的份额。深圳市的高新技术产业贡献率由2000年的34.65%,高出上海市14.21个百分点,提高到 2008年的 53.49%,高出上海市30.22个百分点,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对于工业总产值快速增长的贡献更大。如下图5所示:

图5 上海市与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贡献率比较

(2)上海和深圳科技转化产出效率比较

笔者定义高新技术产业自主知识产权拥有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能够突出反映科技的转化产出效率。据不完全统计,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自主知识产权拥有率一直高出上海市30个百分点左右,从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明深圳的科技转化产出效率远远高于上海。如下图6所示:

图6 上海市与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自主知识产权拥有率比较

(3)上海和深圳“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总体情况比较

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对于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及科技转化产出效率均远远低于深圳市。同时,上海以应用导向的创新和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不足,没能充分发挥基础科研力量雄厚的优势,没有形成有效的产学研机制。在经济与科技的结合上,上海与深圳的差距较大。

(二)创新型城市驱动要素比较分析

1.城市创新主体

(1)上海和深圳的企业比较

上海市许多企业还没有建立真正的技术开发机构:2009年,上海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建立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数占比仅为39.37%,尚不足四成;同时,上海市企业 R&D经费投入偏低,与全市R&D经费投入的增长脱钩:上海市R&D经费投入占全市GDP的比例呈逐年递增趋势,2009年仅为2.90%。可见,上海市对科技研发、技术创新的重视和投入不足,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还有待进一步确立。

而深圳市提出“产业第一,企业为大”的理念,六个“90%”在企业。特区成立30年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044家,2009年国内专利申请量达42279件,成长出华为、中兴、比亚迪、腾讯等一批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涌现出大量富有成长性的中小科技型企业①数据来源:《深圳特区30年解读深圳六个“90%”背后的发展动力》,新华网,2010-08-26。。深圳已经形成“高R&D投入——高技术创新——高效益产出”的良性循环,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稳固。

(2)上海和深圳的高校及科研院所情况比较

高校方面,2000-2009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由37所增加至66所,其中教育部直属院校9所,“211”高校9所,“985”高校4所;深圳市由2所增加至9所,且现有的9所高校中,有4所还是国内名牌大学在深开办的研究生院。

科研院所方面,2008年,上海市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31个,数量排名居全国第二;至2008年底,上海共有市重点实验室70个,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个,多瞄准国家重大科技创新的关键领域,引领科技前沿②数据来源:《上海年鉴》(2009)。。而深圳市仅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及一定数量的市级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分室和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究方面的力量非常薄弱,且相当一部分研究领域集中在机电一体化、建筑、信息技术、计算机、通信、机电和医疗器械等行业,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不强。

不难看出,深圳市本土企业在基础研究和应用领域都确立了创新主体的地位,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远比上海市要稳固;但科教资源匮乏,高校科研院所在原始创新领域的主体地位有待提升。上海市在应用领域,外资企业是创新主体,国企发挥重要作用,但民营企业尚未成为创新的主力军;基础研究领域,高校、科研院所实力雄厚。

2.城市创新资源

(1)上海和深圳知识资源比较

上海市依托高校、大院、大所云集的优势,重点加强和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和环境建设,首先保障全市高校师生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和知识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扩展、辐射到整个社会,注重知识的原创性开发、获取和学习;深圳市市场经济发达,企业的科研力量占有绝对优势,掌控技术创新的话语权和选择权,知识资源建设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瞄准应用和经济效益目标,在知识的原创性方面远逊于上海市。

(2)上海和深圳人力资源比较

人力资源数量方面,上海市本土培养人才数量多,增速快,且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才来沪。2009年,上海市获硕士学位人数达到23622人,获博士学位人数达到4611人。同时,在沪外国常住人口中,外资企业工作人员及家属、外国专家及家属数量均有大幅增加。2009年,上海市外资企业工作人员及家属数量达到96750人,比2005年增长60.88%;外国专家及家属数量达到6582人,比2005年增长43.52%。而深圳市本土培养人才能力有限,以引进为主,但数量不断减少,人力资源禀赋严重不足、人才留不住、人才优势下滑明显。《2009年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深圳市通过调干及接收毕业生引进人才仅6.27万人,比2008年减少10.68%。可见,深圳市的高层次人才无论是在本土培养还是外地引进方面均与上海市有很大差距,人力资源数量上处于明显的劣势。

人力资源质量与结构方面,上海市与其抢占行业制高点、引领科技前沿的创新型城市定位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人才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重点行业和新兴领域的专业人才非常紧缺,在关键领域尚未形成一定的人才集聚效应;而深圳市人力资源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金融业和现代物流业,关键领域具有一定的人才集聚度,90%的科技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势、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人力资源结构相对上海合理。

(3)上海和深圳创新资金比较

创新资金的投入和支出方面,上海和深圳的R&D经费投入均保持较快速度逐年增加;但2009年上海市R&D经费支出占全市GDP总量的比重仍低于深圳市0.72个百分点,上海市的研发投入强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创新资金的来源方面,上海市以企业和政府资金为主,且近年来政府资金占比不断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不断增加,充分体现了政府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强势介入和推动;但深圳市企业资金“一枝独大”,经费来源结构单一,体现出研发投入的社会性和市场化特征。

(4)上海和深圳创新平台比较

上海已于2008年初步建成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系统,除满足本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需求外,还可为整个“长三角”乃至全国提供公共服务;深圳市仅有几个专业服务平台,缺乏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的有效支撑,科技创新的基础服务能力很弱,仅可为本地企业提供有限的专业技术服务,服务范围更无力辐射外部区域,综合服务能力与上海市差距较大。

此外,上海市尽管目前已拥有强大的公共平台服务能力,但有必要针对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重点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已有技术服务平台及平台中介服务网络的构建和能力提升,促进科技产业化。

3.城市创新网络

(1)上海和深圳产学研结合比较

上海已初步形成产学研合作的机制,并对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中的科技创新机构进行了有效整合;但总体起步较晚,目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从产学研合作中获取的回报有限,更多的是一种被动的参与,产学研合作模式不成熟。而深圳市科研机构主要集中在企业,具有发展产学研合作的先天优势;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企业参与的积极性高、回报高,在现有虚拟大学园的良好基础上,不断拓展深港合作,推进“深港创新圈”建设,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具有深圳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2)上海和深圳科技中介机构比较

上海目前存在政府推进的中介机构(如上海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公益性的专业类中介机构(如高校和科研院所)及以营利为目标的社会中介机构三个层面的科技中介服务。但受制于传统科教资源、经济资源在部属高校、中科院在沪机构和上海本地机构的条块分布,再加之政府总体部署、规划和指导的缺位,上海科技中介体系较为薄弱,众多机构带有官方背景,市场化程度不高,已经成为影响技成果转化、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瓶颈之一。相比较而言,深圳市科技中介体系尽管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优点和企业、民间行业协会的广泛参与,积极探索建立新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同业协会(如成立了香密湖科技中介一条街和深圳市科技中介同业公会),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走在了全国城市科技中介创新的行列。

(3)上海和深圳风险投资机构比较

深圳创业投资机构数量和管理创业资本额多年来稳居全国首位,尤其是2009年,创业板在深交所推出上市,深圳风险投资的发展更是全面提速。目前深圳已经形成了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经营的较为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上海风险投资行业发展迅猛,私募股权基金后来居上,三板市场也在张江紧锣密鼓地推动,形成了“政府参与投资分担风险,市场化运作”的模式,近年来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风险投资活动过于依赖政府强力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干预,风险投资活动具有明显的政府行为烙印,在市场化运作模式上与深圳相比差距较大。

4.城市创新制度

(1)上海和深圳法律制度比较

上海对于法律制度的建设更侧重于企业活力的提升、市场价值的实现,重点围绕核心资源形成机制、企业动力激活机制、市场价值实现机制以及科技统筹管理体制,推动地方的科技创新立法;同时,除了研究促进产学研结合、重大产业攻关项目管理等的科技政策外,还制定节能技术、新能源技术、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的产业政策。深圳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创建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进而保障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重点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建设和制度配套,并强调对政府相关部门的服务进行规范。

(2)上海和深圳政府采购政策比较

上海和深圳均制定了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列入政府优先采购和首购范围。但从政府采购政策的执行方式上来看,上海市更多是采取激励性政策,通过给予一定的优惠措施进行引导;深圳市则更多采取约束性政策,通过设定一定的限制条件,“强制”执行。从执行情况来看,约束性政策具有更加有效的强制性效应。

(3)上海和深圳投融资政策比较

上海市重点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加大对国有资本创业投资的引导,政府财政重点支持共性技术和关键性技术的研发,为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和保障;深圳市政府则通过设立创业投资资金、为企业提供担保等方式直接支持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两市在投融资体系政策支持的力度和方法上比较相近。

(4)上海和深圳人才政策比较

上海市人才政策首先立足于本土,培养领军人才,加大对科技人员的分配和奖酬力度;同时,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鼓励企事业单位培养和吸引创新人才。而深圳市高校、大院、大所匮乏,本土人才培养能力不足,目前又面临着人才流失的压力,如何采取措施留住人才、引进人才是第一要务。

5.城市创新文化

(1)上海和深圳城市文化特点比较

上海有着更为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大型国有企业云集及国际化大都市优越感的影响,再加上上海先于全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社会价值偏于保守,创新动力不足。深圳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阵地,最早经受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文化的冲击,市场意识、危机意识较重,具有更典型的“移民文化”特征,有着敢为天下先和“敢闯、敢试、敢冒”的特区精神,开放、多元、包容的移民文化,整个城市始终涌动着创新的冲动和活力。但由于深圳市建市历史短,作为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缺少文化底蕴,人才归属感往往不够强烈,人才流动更加频繁,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和稳定成长。

(2)上海和深圳促进创新的文化推动力比较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创新文化的推动很大程度来自于民族情感、历史责任感以及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带来的危机意识和创新思维;同时,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为上海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学习他人的良好机遇,将会极大推动创新文化的建设。而深圳持续不断的创新动力发轫于经济特区创新观念的勇气和魄力,来源于市场化生存的游戏规则、追求卓越的目标定位、毗邻香港放眼世界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年轻化的人口结构。

(3)上海和深圳文化产业比较

上海市的文化产业重点瞄准高科技、好创意,走高端路线;同时,放眼世界“走出去”,实现国际化。而深圳明确定位将文化产业作为本地第四大经济支柱产业,重点关注和支持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先。

五、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上海和深圳

国家软科学(“创新型城市建设路径比较研究——上海与深圳”)课题组于2010年4-11月,对上海和深圳的创新型城市建设管理部门、高新技术园区和高科技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对上海和深圳创新型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模式进行了剖析和总结。

(一)“上海模式”

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角度,上海的城市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改革开放到1990年前后,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全国领先的工业基础,以外资驱动实现工业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为显著特征的工业现代化改造阶段;第二阶段是1990年到2000年前后,以浦东开发开放为契机全面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以产业园区蓬勃发展,从单纯的技术引进逐渐转向注重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但自主创新能力仍然非常薄弱,尚未真正实施城市的创新发展战略为显著特征的产业园区建设阶段;第三阶段是2000年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以“聚焦张江”开启城市的创新发展之路,在政府的强势引导下,注重跨国企业和大型国企的创新发展,但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缓慢,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率不高为典型特征的创新型城市建设起步阶段;第四阶段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以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与世博、重大项目集聚带来的发展机遇推动上海的产业升级,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被确立为上海市的发展主线,但对外技术依存度依然很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为典型特征的创新型城市战略发展阶段。如下图7所示。

图7 上海的城市发展阶段

总体来看,上海的创新发展之路以1999年“聚焦张江”战略为分水岭,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概括起来,“上海模式”即: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与科技资源禀赋,在政府的强势引导下,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通过集聚一大批高能级的国家级科研机构、跨国企业研发机构和大型国企总部,走出了一条开放条件下的“国家队”、“国际队”和“本土队”的联动创新发展之路;凭借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在外资引进方面更加注重外资企业的能级水平,充分发挥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凭借高能级央企和地方国企集聚的优势,从引进技术快速工业化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凭借科教中心的资源禀赋优势,落地国家科技战略项目,引领中国的科学研究前沿;但上海在创新发展中仍然面临着本土企业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化效能不高的瓶颈。

(二)“深圳模式”

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角度,深圳的城市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经济特区成立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前,利用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优势,依靠“三来一补”快速实现工业化,但产业发展缺乏科学规划,显现出技术低端、低附加值等弊端,基本不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工业化赶超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从1992年南巡讲话到2005年,政府充分发挥“有形之手”引领产业转型发展,本土企业充分发挥市场的“无形之手”率先在全国乃至全球布局高新技术市场,率先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的、企业为主体,官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性自主创新体系,以企业创新能力高但多处于产业链低端、经济实力强但文化底蕴匮乏为特征的创新型城市雏形孵化阶段;第三阶段是2006年至今,作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城市,以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为国家领军企业或细分市场巨人(如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等),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崛起,科技金融要素市场和产业蓬勃发展、辐射服务全国,城市系统性的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为典型特征的创新型城市全面建设阶段。如图8所示。

总体来看,深圳的创新发展之路始于1994年前后,在全国率先将高新技术产业确立为支柱产业,并率先提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引领各地的创新型城市发展。概括起来,“深圳模式”即:面临政策优势和成本优势逐渐丧失的挑战,凭借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和邻近香港的区位优势,在“政府推动+市场驱动”的双重作用下,率先从外资依赖到自主创新转型发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科技金融,率先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的、企业为主体,官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性自主创新体系,走出了一条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自主创新发展之路,但也面临着源头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关键核心技术缺乏,高端创新人才不足等发展瓶颈。

图8 深圳的城市发展阶段

六、结论与建议

在综述国内外现有创新型城市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从城市创新体系的构成和创新链的角度,剖析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外驱动力,具有普适的指导意义;同时,以上海和深圳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实践为例,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上海模式”和“深圳模式”,可以为国内其他城市创新战略的实施提供借鉴。主要研究结论和建议如下:

(一)城市创新战略和驱动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是首要条件

依托已有的创新资源和产业基础,结合城市的总体规划和目标定位,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创新型城市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不断创新机制,培育创新主体,完善创新网络和平台,营造创新文化,形成创新战略和驱动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是有效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内在动力和首要条件。

(二)政府和市场“双擎”引导的混合型发展模式是未来趋势

长远意义的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应逐渐趋向政府和市场“双擎”引导的混合型发展模式,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应重视有目的的城市规划的制定,增加政府导向的城市发展因素,以引导城市的发展方向;同时,政府导向比较强的发展中国家应重视市场导向的因素,以克服单纯政府主导的弊端。

(三)政府和市场的角色定位是不同城市借鉴发展的重要选择依据

上海和深圳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的最大区别在于政府和市场的角色定位不同,“上海模式”属于政府主导型,而“深圳模式”则是“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型。“上海模式”的经验对中国的老工业城市和科教中心城市(如北京、南京、西安、武汉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深圳模式”则对中国普遍创新资源相对匮乏的新兴城市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1]尤建新.城市创新发展不要漠视历史财富的传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7-13.

[2]Maryann P.Feldman,David B.Audretsch.Innovation in Cities:Science - based Diversity,Specialization and Localized Competition[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9,(43):409-429.

[3]Charles Landry.The Creative City: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ors[M].London:Earthscan Ltd,2000.35-38.

[4]James Simmie.Innovative Cities[M].London:Spon Press,2001.41 -45.

[5]杨冬梅.创新型城市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67.

[6]杨冬梅,赵黎明,闫凌州.创新型城市:概念模型与发展模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8):97-101.

[7]刘红光,刘科伟,张继飞.国外推进自主创新的政策模式及其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1):16 -21.

[8]胡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经验和途径[J].中国软科学,2007,(4):32 -38.

[9]蒋晓岚.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国内实践和基本模式研究[J]. 中国城市经济,2010,(10):36-38.

[10]郑海鳌,朱岩梅.上海市集群式创新网络发展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08,(12):61-65.

猜你喜欢
深圳市创新型上海市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深圳市鑫钻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深圳市朗仁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