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淑丽,宋爱莉,焦 健,宋 艳,孟 玫,毕晓静
(1武警山东总队医院,济南 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乳腺增生是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发病率约占育龄妇女的 40%[1]、全部乳房疾病的 75%,发病年龄以 25~50岁多见,高峰在 35~45岁;早初潮、低胎产、大龄初产和绝经迟的妇女为本病高发人群。西医治疗本病多用激素制剂,毒副作用较大、疗效亦不确切;中医药对该病的防治有明显优势和特色。2008年 8月 ~2010年 2月 ,我们共对 166例中医辨证分型不同的乳腺增生病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现报告结果并分析两者间的关系。
1.1 临床资料 同期收治的 166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均为女性,年龄 21~60(41.63±9.09)岁。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2-94相关规定,根据 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肝郁气滞型 75例、痰瘀互结型 47例、冲任失调型 44例。排除标准:妊娠期、哺乳期、严重月经周期紊乱或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乳腺良、恶性肿瘤及炎症性疾病患者;无法行乳腺钼靶 X线拍片患者。
1.2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 均采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器(GE Logip7),8~10 MHz线阵探头,彩色多普勒频率 5.0 MHz、深度 4~6 cm。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双臂上举,充分暴露双侧乳房,常规扫描二维图像;根据血管位置调节图像角度、根据血流速度调节色标(以最低速色标为宜);调节取样容积线和取样容积门框,校正取样容积角度以 <60°,选用 50~100 Hz壁滤波,记录腺体结构紊乱处(或肿块)声像图特征及血流信号密度分级、收缩期最高流速(Vmax)、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等,分别参照文献行声像图分级[2]及彩超多普勒血流信号密度分级[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行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1 多普勒超声二维声像图分型 三种证型患者的多普勒超声二维声像图分型见表1。
2.2 血流信号密度分级 三种证型患者血流信号密度分级两两比较 P均 <0.01,见表2。
表1 三种证型患者的多普勒超声二维声像图分型
表2 三种证型患者血流信号密度分级
2.3 Vmax及 RI 三种证型患者 Vmax和 RI见表3。
表3 三种证型患者 Vmax和 RI比较(±s)
表3 三种证型患者 Vmax和 RI比较(±s)
注:与冲任失调型比较,*P<0.05,△P<0.01;与痰瘀互结型比较,▲P<0.05
证型 n Vmax(cm/s) RI肝郁气滞 75 13.347±7.509*▲ 0.577±0.225*▲痰瘀互结 47 15.352±7.272△ 0.668±0.243△冲任失调 44 10.129±4.497 0.469±0.252
乳腺组织结构紊乱是乳腺增生病的基本病理特征,文献报道[4~6]其有 1%~4%的癌变率,故及时明确诊断非常重要。林毅等[7]认为肝郁气滞型超声多表现为小叶增生、乳腺腺体层增厚、回声减低,内有多个大小不等的条索状或圆形低回声区,边界不清、可相互融合和伴导管扩张;痰瘀互结型超声多表现为纤维腺病,增生小叶和腺泡形成的低回声区被增生结缔组织形成的中强回声分成蜂窝状,有时可见腺体层内小囊肿;冲任失调型超声多表现为纤维化,乳腺腺体层不增厚,回声弱增强,结构致密。彩色多普勒血流动力学指标可反映病理增生程度和鉴别良恶性疾病,自单纯增生向癌前病变、癌变发展过程中患者新生血管显著增多、血流信号显示率增高,Vmax、RI增大,呈现高速高阻血流频谱。一般认为,血流信号显示率高、密度分级在Ⅱ ~Ⅲ级、Vmax≥20 cm/s和 RI≥0.7可作为鉴别良、恶性肿瘤的阳性指标。本研究显示,肝郁气滞型及冲任失调型患者二维声像图分型Ⅰ型及Ⅱ型比例均约为 50%,而痰瘀互结型以Ⅱ型为主,后者与前两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三种证型患者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痰瘀互结型患者收缩期 Vmax和RI与其他两种证型患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提示乳腺增生病的中医证型与其二维声像图分型及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均有密切关系。
综上所述,乳腺增生病辨证分型与其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有明显对应关系,其中 Vmax和 RI可作为该病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指标;此为开拓乳腺增生病的中医辨证思路和方法、丰富辨证理论体系提供了依据。
[1]林毅,唐汉钧.现代中医乳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3.
[2]焦明德,田家玮,任卫东.临床多谱勒超声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606.
[3]顾雅佳,吴斌,张帅,等.使用乳腺影响报告和数据系统诊断乳腺疾病的体会 [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9):87-91.
[4]Dupont WD,Parl FF,Hartmann WH,et al.Breastcancer visk associated with Proliferative breast disease and atypical hyperpiasia[J].Cancer,1993,71(4):1258.
[5]Paqe DL,Dupont WD,Rogers LW,et al.Atypical hyperpiasia lesion of the female breast[J].Cancer,1985,55(11):2698.
[6]阚秀.乳腺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读“Rosen,s breast pathology”一书的体会[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2,5(9):259-261.
[7]林毅,唐汉钧.现代中医乳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14):30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