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肖茜,刘淑霞 ,王道昉 ,夏 伟
(1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济南 250012;2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在婴幼儿心力衰竭(心衰)中起重要作用,及时有效的改善心肌代谢,可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2009年 3月 ~2010年 8月,我们观察了 44例肺炎心衰患儿外源性磷酸肌酸钠(CP)治疗前后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及相关左室功能指标变化,评价 CP对婴幼儿心衰的治疗作用以及 BNP变化对心衰患儿预后的影响。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 87例肺炎心衰患儿,诊断标准和心功能评价以《诸福堂实用儿科学》第七版[1]为依据。其中肺炎心衰 44例,男31例,女 13例 ,年龄 1 ~ 18(5.18±5.34)个月;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炎心衰 43例,男 28例,女15例,年龄 1~24(4.81±4.67)个月;心脏彩超排除原发性心脏疾患,其中室缺 10例,室缺伴房缺 7例,单纯房缺 7例,法洛氏四联征 7例,卵圆孔未闭5例,其他少见畸形7例。将 87例患儿随机分为CP组 44例(肺炎心衰及先心病肺炎心衰各 22例)和1,6二磷酸果糖(FDP)组 43例(肺炎心衰及先心病肺炎心衰分别为 22、21例)。
1.2 治疗及观察方法 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包括镇静、吸氧、抗感染、强心、利尿及对症治疗),CP组和 FDP组分别予 CP 0.5 g(加入 10%GS)和 FDP 200 mg/kg静注,共 7 d。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浆 BNP水平,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治疗72 h判定临床疗效,有效为症状减轻或基本消失,心功能改善 1级或 0级;无效为症状基本与治疗前相同或未达上述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前后 BNP、EF、FS变化 见表1。
2.2 临床疗效 CP组有效 18例 ,无效4例 ,有效率 81.8%;FDP组分别为 11、11例和 50.0%,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先心病合并肺炎患儿中 CP组有效 13例,无效 9例,有效率 59.1%;FDP组分别为 6、15例和 28.6%,两者有效率比较,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 BNP、EF、FS变化(±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 BNP、EF、FS变化(±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FDP组比较,△P<0.05
组别 BNP(pg/ml)EF(%)F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CP组肺炎心衰患儿 796.41±356.77 267.61±127.55*△ 59.69±8.71 66.26±7.52*△ 30.76±7.40 34.12±2.83*△CHD合并肺炎患儿 1 355.22±721.53 518.64±204.53*△ 54.86±9.20 61.43±7.47*△ 27.13±7.67 32.73±4.62*△FDP组肺炎心衰患儿 795.66±356.74 440.91±225.95* 59.73±8.68 63.66±5.15 30.85±7.42 32.92±4.17 CHD合并肺炎患儿 1 351.43±721.58 767.72±404.33* 54.88±9.25 56.22±5.03 27.11±7.65 29.34±6.75
BNP是心脏细胞产生的结构相关的肽类激素家族钠尿肽中的一种。当心功能不全时,由于心脏容量负荷或压力负荷增加,心肌受到牵张或室壁压力增大,会使血中 BNP的指标浓度增高,可独立预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状况,是目前临床诊断心衰的主要指标之一。其有助于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可预测心源性猝死;可用于对心衰进行危险分层并监测心衰的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2,3]。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肺炎心衰患儿比较,先心肺炎心衰患儿 BNP水平明显增高,EF、FS明显降低,有效率低,与国内外研究[4,5]相一致。证实 BNP水平与肺炎心衰患儿的病情及预后有关[6]。
近年来随着对心衰研究的深入,证实心衰患者均存在有明显的能量代谢障碍;其心肌磷酸肌酸/三磷酸腺苷(CP/ATP)低于正常值,且与心衰程度呈正比。因此改善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是治疗心衰的重要措施[7]。CP是 ATP的储存和转运形式,在肌酸激酶同工酶的作用下通过磷酸肌酸穿梭实现细胞内的能量传递;与 ATP比较,CP可直接通过细胞膜,因此在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方面更优越。心肌细胞内一定浓度的 CP是维持正常心功能的必要条件。有研究发现,心衰患者的心肌内 CP水平较正常心肌内明显下降,其下降比率明显高于 ATP,且下降程度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呈线性关系[7],提高心衰患者心肌内的 CP可增加心排血量及左室射血分数[8,9]。FDP是葡萄糖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在细胞中通过调节糖代谢中若干酶的活性产生药理作用。外源性 FDP可作用于细胞膜,通过激活细胞膜上的磷酸果糖酶,提高细胞内 ATP和 CP浓度、促进钾离子内流、增加红细胞内二磷酸甘油酸的含量、抑制氧自由基产生和组胺释放,能减轻机体因缺血、缺氧造成的损害,尤其是对缺血性心脏病更显出良好的保护作用[10];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梗塞等疾病的治疗。
本研究 CP组有效率明显高于 FDP组;血浆BNP和 EF、FS改善情况亦明显优于 FDP组;说明CP可更好地改善心衰患儿预后。其可能的机制为CP分子中存在高能磷酸键,其高能键在磷酸肌酸激酶的作用下,使 ADP转化为 ATP,给机体直接提供能量,可即刻发挥作用;而 FDP作为糖酵解中的一个中间产物,通过无氧代谢间接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BNP水平与心衰患儿的预后有关,CP对改善心衰患儿的心脏功能有明显疗效。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14-1524.
[2]Ikeda T,Matsuda K,Itoh H,et al.Plasmalevels of brain and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s elevate in proportion to 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wall stress in patients with aorticstenosis[J].Am Heart J,1997,133(3):7-14.
[3]Morrison LK,Harrison A,Krishnaswamy P,et al.Utility of a rapid B-natriuretic peptid eassay in differentiating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from lung disease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dyspnea[J].JAm Coll Cardio,2002,39(2):202-209.
[4]朱艳萍,杨巧芝,陆诗祥,等.肺炎并心力衰竭婴幼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和脑钠肽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13):1013-1014.
[5]Yuk M,Law MD,Andrew W,et al.Accuracy of plasma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to diagnose significa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ildren[J].J Am Coll Cardiol,2009,54(15):1467-1475.
[6]钟文娟,陈慧,吴小盈.监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价值[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1):41-45.
[7]李佳蓓,黄岚,祝善俊.心力衰竭时心肌能量代谢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9,2(18):85-88.
[8]Joanne SI,Robort GW.Isthe failing heart energy starved?On using Chemical energy to support cardia function[J].Cir Rec,2004,95(2):135-145.
[9]Fragasso G,Perseghin G,Cobelli DF,et al.Effects of metabolic modulation by trimetazidine on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and phosphocreatine/adenosine triphosphate ratio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J].Eur Heart J,2006,27(8):942-948.
[10]杜振宁,吴梧桐.1,6-二磷酸果糖的生化、药理、临床和制备研究[J].药学进展,1992,16(3):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