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程辉
(浙江工商大学 经济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从国际上来看,2008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其风波造成全球经济衰退,各国经济都经历着艰难的阶段。在此次经济危机下,投资这架马车已经相当无力,再加上各国的经济大幅下滑,致使我国的国外需求大幅下降,这两架马车已无法支撑GDP的8%的增长。作为拉动GDP第三架马车的消费也就浮出了水面,被提上了议程并受到高度关注。同时社会各界一致认同,调整好消费、投资、出口这三驾马车在GDP中的比例,才能将我国的经济增长拉回到正常发展轨道上。从国内来看,菜农自杀及城市菜价不断上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中罪魁祸首就是流通过程中的流通成本,也凸显了发展流通产业的重要性。扩大内需就要使我国经济的发展依靠国内自身的需求,而不能完全依靠国外的需求。只有拥有合理的经济结构才能更好地应对全球的经济波动,自己掌握本国企业的生死。
流通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在引导消费、促进生产、引导投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良性循环,提高区域经济运行效率和效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流通,发展流通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我们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从战略的高度来重视和发展流通业。以日本为例,日本约有39万个批发店铺、从业人员416万,约有141万个零售店铺、从业人员735万人 (批发业、零售业均为1997年度的商业统计数据),这足以显示出流通的地位及其重要性。日本的数据主要是关于批发商和零售商。批发商和零售商构成了流通部门的核心部分,但流通部分远远不只这些。
本文用浙江省的统计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来研究扩大内需和流通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旨在分析流通产业发展对扩大内需影响程度。
邵金菊(1997)主要讲述了流通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主要是.合理界定政府部门的行为界限和优化资本结构,增强竞争实力等六方面的途径。曹金栋,杨忠于(2005)通过对战略性产业标准分析和流通业在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探讨,来说明流通业的战略性地位。张赛飞,欧开培(2006)本研究从流通规模、流通结构、流通方式、流通效率、流通组织、流通国际化、流通技术、基础设施、发展环境九个方面来评价流通产业竞争力。谷晓(2009)得出2004年浙江流通产业的综合分析指数1.2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华东地区低于上海市名列第二,这说明从总体上来看,浙江流通产业的竞争力还是比较强的,但效益竞争力指数在华东地区位于第五位,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尚需要另外做出进一步的分析。孙君(2010)通过国外和我国流通产业竞争政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规制与竞争:制定我国流通产业竞争政策的思路,来说明中国政府有必要制定合理的流通产业竞争政策,从而对维护健康的流通产业竞争环境,规范流通企业的竞争行为和流通秩序。
鉴于流通产业的地位特殊性及其重要性,近些年对流通产业的研究较多,但主要集中于流通产业政策及其竞争力方面,关于流通产业对消费,对内需的影响还比较空白。
内需,即内部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扩大内需,就是要通过发行国债等积极财政货币政策,启动投资市场,通过信贷等经济杠杆,启动消费市场,以拉动经济增长。简单地讲,扩大内需就是一方面增加全社会人民的消费需求,增加他们的消费支出;另一方面,增加企事业单位的投资,增加他们的扩大再生产。扩大内需的作用相当巨大,我国内需在GDP的比例较低,据摩根斯坦利的一份报告称,作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的中国,其个人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35%,而美国约为50%。中国的消费在其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在“世界各大经济体中可能是最低的。
而对于扩大内需必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出:(1)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国际市场风险加剧,外贸出口难度加大;(2)由我国国情决定,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过渡,无论是市场容量还是未来发展,潜力都十分巨大;(3)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国内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扩大。
至此,不管从内需的重要性还是我国扩大的内需的必要性来看,对我国这样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仍然而且必须是国内需求,这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要发展经济,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势必要扩大国内需求。鉴于内需有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部分组成,笔者分别选取浙江省的全社会固定投资增长和居民消费增长作为指标来表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长情况。
流通产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所谓流通业系指制造商的制成品经过批发商、零售商至消费者的流通过程。一般按照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所提供的服务范围不同,可将流通产业划分为广义的流通产业和狭义的流通产业。广义的流通产业是指商品所有者一切贸易关系的总和,是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合,包括批发、零售、物流、餐饮、信息和金融等诸多行业。狭义的流通产业仅仅指批发、零售、餐饮和物流等四个产业。统计上所说的流通产业一般只是包括狭义流通产业概念的前三项。本文也选择统计上的狭义流通产业的范围,也即批发、零售、餐饮这三个方面来衡量流通产业。笔者选取消费零售品总额的增长来描述流通产业的发展。其中消费零售品总额包括批发零售业、餐饮业和其他三部分。
利用浙江省统计数据(见表1)建立起流通产业的发展与扩大内需之间的回归模型。也即消费零售品总额的增长分别与全社会固定投资增长和居民消费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结果来讨论流通产业对消费和投资的作用有多少,进而分析大力发展流通产业的理由所在。
表1 浙江省1985-2007年固定投资增长、居民消费增长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
(1)实证分析前的说明
1)之所以选择浙江省作为分析目标,是因为浙江省的流通业的发展已达到一定的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比较有代表性。2)年限选取的一些说明:选取1985年至2007年这23年的数据。选择这些年份的数据的主要依据是2008年的居民消费在2009年的浙江省的年鉴上没有,而1985年以前的数据统计口径有些不同,所以本文选取这23年的数据进行分析。3)数据的一些说明:X序列为浙江省的消费零售商品总和,单位亿元,Y序列代表的是浙江省的居民消费水平的增加量,单位元。Z序列代表的是浙江省的全社会固定投资,单位亿元。
(2)因果检验的结果
1)流通产业发展和居民消费需求的因果联系分析
表2 流通产业发展和居民消费需求的因果联系
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由表2可以得出X是Y的格兰杰因,Y不是X的格兰杰因,即浙江省的消费零售商品总和是引起浙江省的居民消费水平变化的原因。
2)流通产业发展与投资需求的因果联系分析
表3 流通产业发展与投资需求的因果联系
同样由表3可知,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X序列是Z序列的格兰杰因,而Z序列也是X序列的格兰杰因,即浙江省的消费零售商品总和和浙江省的全社会固定投资变化存在双向的影响变化。
(3)对三个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
检验的结果得到X序列、Y序列、Z序列都为非平稳序列。由于三个序列都在非平稳序列,下面分别对其进行单整检验,以确定单整的阶数。经检验X、Y、Z序列都为三阶单整序列。由X序列与Y序列、X序列与Z序列都为三阶单整,故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1)流通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
通过对表1的回归分析,得Y与X之间的关系,如式(1):
残差序列的ADF检验,结果如式(2):
因为残差序列平稳,所以Y与X之间存在协整关系。Y序列和X序列长期稳定关系。
2)流通产业发展与固定投资消费
通过对表1的回归分析,得Z与X之间的关系,如式(3):
残差序列的ADF检验,结果如式(4):
残差序列平稳,则Z序列和X序列存在协整关系,即Z序列和X序列长期稳定关系。
所以回归模型分别为式(5)和式(6):
至此我们得到了两个回归模型,同时也得到了流通产业发展分别与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关系。
(1)对居民消费增长的作用。通过回归模型可以看出,当浙江省的消费零售总和增加1亿元,每个居民的消费增长1.952元,接近于每人消费增加2元。拿2006到2007年这两年的变化来看,社会销售品零售总和由5 325.35亿元增长到了6 214.04亿元,共增加了接近于1 000亿元,按照模型的分析结果对每个居民消费的增加大约接近于2 000元,对人均消费的作用绝对是不容小觑。所以从这方面讲,大家发展流通产业绝对是有据可依,而且应该大力发展流通业。
(2)对投资需求增长的作用。通过回归模型可以看出,当浙江省的消费零售总和增加1亿元,浙江省的全社会固定投资总和增加1.137亿元,所以流通业的发展对投资需求的影响是相当巨大的。所以从这方面看,发展流通业也有其理由。
(3)对扩大内需的影响。由本文一开始知,扩大内需主要是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增长,而由实证分析的结果知,流通产业的发展不管是对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增长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学界对大力发展流通业的呼声如此之高。从流通产业的地位的变化中也能说明一些问题,流通产业经历了从战略产业——基础产业——先导产业的转变。所以内需的扩大离不开流通产业的发展。
上述的实证分析只是对流通产业进行了笼统的分析,对其不同的结构会有何种影响都不加考虑,下面就其渠道结构进行分析。
渠道结构就是某产业中流通渠道的稳定的组成形式。而流通渠道则是参与流通过程的流通机构组成的垂直系列。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产业中,流通渠道的构成形式也不同。某特定产业流通渠道的构成形式从长期来看是变化的,在短期内却是相对稳定的。而渠道结构的主要因素可由表4给出,表4中的各要素分别构成渠道结构的下一层次结构。
表4 渠道结构的主要因素
现如今,大多数的产业几乎都是复合结构的渠道结构,但是复合中各成分的比例却不尽相同。从环节结构来说,最简单的是直接流通的两环节渠道结构,这是经济发展初期的渠道结构形式,现在更多的是三环节以上的流通渠道组成的。更多的环节意味着各环节之间的交易成本会很多,致使整个流通过程的成本会大幅增加,而另一方面,适当的环节数可以大大降低直接流通的交易成本,所以每个产业都有最佳的流通环节数目。最佳流通数目在增加一个环节引起的交易成本增加能抵消所带来的便利收益。所以在此之前,要增加流通环节数,反之就反是。对于规模结构来说,因为在每个环节上,流通机构数量的不同,也会对流通业的发展作用也不同。整个最佳数量也同样在于在环节数最佳的前提下,增加一家流通机构所带来的收益和成本增加要相互抵消的位置。同理,在此之前,要增加流通环节数,反之就反是。而对于机构结构来说,各环节需要的流通机构的类型,却是由每个产业的特性所确定的。
虽然几乎所有产业都是复合结构的渠道结构类型,但是不同的环节数,各环节的流通机构数,需要的机构类型却是不同的,对该产业的流通作用也很有大的不同。合理的复合结构才能促进流通产业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盲目的发展数量就可以的,这也是所谓结构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流通产业合理较快发展了,才能更好地促进内需扩大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对于不同的渠道结构类型,对本文模型的影响在于:本文在回归的时候没有将结构(即渠道结构)考虑进去,不同的渠道结构类型的影响是不同的,而由于每个产业的渠道结构类型也不同,无法进行量化,至此无法引入模型。
本文的缺陷还在于没有区别对待城乡,而城乡的流通业的发展不平衡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对于城乡流通产业的划分界限不明,并且对于农村流通产业发展的数据实难获得,致使无法进行实证分析。
基于上述分析,在本文中用浙江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表示的流通产业,不管是对居民消费的增长还是对浙江固定投资的增长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具体的数据分析以由上面的模型结果分析给出。至此,笔者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一些建议。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流通环境。政府部门必须加大流通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财政支出。
(2)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劳动者素质。人力资本是一切之源,同样也是流通快速平稳发展的基础。
(3)尽快设立相应政策,如流通市场准入准则,保护我国流通企业良性成长,加强流通的行业管理。将现代流通业提升到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经济安全的战略高度来对待,提高对我国流通业的支持力度,创造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
(4)拓宽服务领域,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业。积极推进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流通业,提高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改革流通企业贸易组织形式,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提高我国流通企业的竞争力和服务效率。
[1](日)田村正纪.流通原理[M].吴小丁,王丽,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余厚康,王建华.流通产业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7(7):27-32.
[3]孙君.国外流通产业竞争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J].企业管理,2010(2):186-188.
[4]曹金栋,杨忠于.关于流通业战略性地位的理论探讨及对策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5(2):108-109.
[5]吴敬琏.中国流通业缺陷与出路[J].商业时代,2003(1):11-12.
[6]纪宝成.流通竞争力与流通产业可持续发展[J].市场营销导刊,2009(6):12-15.
[7]任兴洲.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及流通业发展环境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0(1):14-17.
[8]黄漫宇.我国流通产业规模经济效益的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07(8):12-13.
[9]刘向东,张小军,石明明.中国流通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型——基于流通增长方式转换模型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9(2):167-169.
[10]岳牡娟,孙敬水.流通产业竞争力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江苏商论,2009(9):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