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妇科手术中应用效果的临床观察

2011-05-23 05:41:38华英英梁效安杭州师范学院医学院附属余杭医院妇科杭州市311100杭州师范学院医学院附属余杭医院麻醉科杭州市311100
中国药房 2011年24期
关键词:布比罗哌卡因

华英英,梁效安(1.杭州师范学院医学院附属余杭医院妇科,杭州市 311100;.杭州师范学院医学院附属余杭医院麻醉科,杭州市 311100)

腰-硬膜外联合麻醉(简称腰硬联合麻醉)具有神经阻滞完善、镇痛效果确切、局部麻醉药用量少、麻醉作用时间便于调控等优点[1]。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酰胺类长效局部麻醉药,其对中枢影响小、心脏毒性低,且有运动感觉分离阻滞的特性,目前在临床上广为应用。本研究旨在观察罗哌卡因在妇科常规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妇科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56例,美国麻醉学会(ASA)Ⅰ~Ⅱ级,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42.0±11.0)岁,身高154~169 cm,体重43~73 kg。其中,子宫肌瘤剔除40例、子宫次全切除14例、子宫全切2例。排除合并心脏病、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局部麻醉药过敏史者和有椎管内麻醉禁忌证者。将患者随机均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2组年龄、身高、体重、手术类型和手术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Tab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2 groups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30 min常规给予阿托品0.5 mg和地西泮10 mg,肌肉注射。入室后连接多功能监测仪监测心电图(ECG)、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麻醉前开放静脉通道,输入林格氏液500 mL,鼻导管吸氧 2~3 L·min-1。经第3~4腰椎间隙硬膜外腔穿刺,确定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间隙后,用25 G腰穿针进入蛛网膜下腔,确定脑脊液流出后,观察组以缓慢速度(1 mL/5 s)注入0.75%罗哌卡因(瑞典阿斯利康公司)2 mL,对照组以同样速度注入0.75%布比卡因(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2 mL,退出腰穿针,硬膜外腔向头端置入导管3.5 cm,平卧后调节麻醉平面。

1.3 观察指标

视觉模拟(VAS)评分:0分为无痛,10分为最痛,根据实际情况评分;下肢运动阻滞Bromage改良评分法:0分,无运动阻滞(髋、膝、踝关节可充分屈曲);1分,不能做直腿抬起(仅能屈膝、踝关节);2分,不能屈膝,仅能屈踝关节;3分,2个关节均不能屈[2]。比较2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VAS评分和Bromage评分变化以及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比较

罗哌卡因组麻醉过程中平均动脉压波动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布比卡因组在麻醉后5 min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2组在麻醉后5 min心率均快于麻醉前(P<0.05);罗哌卡因组麻醉后5 min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与布比卡因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2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比较(±s)Tab 2 Comparison of mean arterial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between 2 groups(±s)

表2 2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比较(±s)Tab 2 Comparison of mean arterial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between 2 groups(±s)

与麻醉前比较:*P<0.05;与布比卡因组比较:#P<0.05vs.before anesthesia:*P<0.05;vs.bupivacaine group:#P<0.05

组别手术结束时生命体征 麻醉前 麻醉后5 min 麻醉后30 min

2.2 2组患者术中VAS评分和Bromage评分变化

2组麻醉后30 min和手术结束时VAS评分均低于麻醉后5 min、Bromage评分高于麻醉后5 min(P<0.05);罗哌卡因组麻醉后5 min VAS评分明显高于布比卡因组(P<0.05),布比卡因组麻醉后30 min及手术结束时与罗哌卡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组麻醉后30 min和手术结束时Bromage评分均低于布比卡因组(P<0.05),详见表3。

表3 2组患者术中VAS评分和Bromage评分变化(±s)Tab 3 Changes of VAS scores and Bromage scores between 2 groups(±s)

表3 2组患者术中VAS评分和Bromage评分变化(±s)Tab 3 Changes of VAS scores and Bromage scores between 2 groups(±s)

与麻醉后5 min比较:*P<0.05;与布比卡因组比较:#P<0.05vs.5 min after anesthesia:*P<0.05; vs.bupivacaine group:#P<0.05

组别罗哌卡因组布比卡因组罗哌卡因组布比卡因组手术结束时0.9±0.4*0.8±0.1*1.5±0.6*#2.7±0.0*VAS评分Bromage评分麻醉后5 min 3.6±1.9#1.5±0.31.1±0.31.2±0.2麻醉后30 min 0.3±0.1*0.2±0.1*2.2±0.9*#3.0±1.3*

2.3 不良反应

罗哌卡因组出现低血压5例(17.9%),心率减慢1例(3.6%),恶心呕吐2例(7.1%),胸闷3例(10.7%);布比卡因组出现低血压12例(42.9%),心率减慢6例(21.4%),恶心呕吐8例(28.6%),胸闷5例(17.9%)。罗哌卡因组低血压、心率减慢、恶心呕吐和胸闷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布比卡因组(P<0.05)。

3 讨论

妇科手术涉及的范围较广,要求会阴部肌肉及子宫各韧带松弛,麻醉阻滞平面完善,使腹肌松弛,肠管塌陷,患者对牵拉子宫和阴道无疼痛,无恶心、呕吐和鼓肠等不良反应[3]。本研究入选患者均为常规妇科手术,麻醉方面在保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完全镇痛的同时,对下腹部肌肉的松弛也有很高要求。

罗哌卡因是一种酰胺类长效局部麻醉药,张文东等[4]对比了1%罗哌卡因(15 mg)、0.75%布比卡因(11.25 mg)分别应用于蛛网膜下隙阻滞的结果,证明罗哌卡因可以安全地用于蛛网膜下隙阻滞,且起效迅速,麻醉镇痛满意,术后恢复快。本研究结果显示,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术中的麻醉效能基本相同,均能够达到有效的术中阻滞镇痛的作用,且使用罗哌卡因的大部分患者循环相当平稳。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长,对运动神经阻滞效果慢而弱,完善的麻醉效果较对照组出现迟,有利于患者机体的代偿[5]。罗哌卡因合适浓度时与布比卡因的痛觉阻滞效能相似,药物持续时间也较短,在低浓度情况下甚至仅阻滞感觉神经,而对运动神经无影响[6],能够减轻患者的主观恐惧感,有利于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不良反应方面,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高浓度时均能抑制心室肌细胞内钙离子的跨膜转运,而相同浓度时布比卡因的心肌毒性大于罗哌卡因[7],罗哌卡因组低血压、心率减慢和胸闷均明显低于布比卡因组。同时,其他腰部麻醉常见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的出现率也明显低于布比卡因组。因此,相对于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用于妇科开腹手术效果更加确切,是一种可行的麻醉方法。

[1]陆云梅,李幼琴.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在下腹部和下肢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4):340.

[2]代 峰.硬膜外应用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在妇科手术后的临床观察[J].辽宁医学杂志,2006,20(3):214.

[3]马 江,刘淑贤,王 斌.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妇科开腹手术的应用比较[J].吉林医学,2010,31(22):3720.

[4]张文东,费洪亮,黎荣福.罗哌卡因、布比卡因与丁卡因用于蛛网膜下隙阻滞的比较[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8,17(8):677.

[5]潘 云.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和丁卡因用于剖宫产腰麻术效果比较[J].浙江医学,2006,28(9):774.

[6]方 才,秦 红,魏 昕,等.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病人罗哌卡因、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阻滞的效应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4,24(8):624.

[7]祝 伟,张 宏,罗 芸,等.比较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Ca2+移动的影响[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8,5(2):9.

猜你喜欢
布比罗哌卡因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25G腰穿针超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
中国药业(2014年17期)2014-05-26 09:08:04
左旋布比卡因复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