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眼镜看穿你

2011-05-14 17:16吕静
中国新闻周刊 2011年29期
关键词:卡德埃迪实境

吕静

不擅交际,沟通困难?试试新发明的破译情绪密码的“实境眼镜”吧,说不定它能帮你走出社交困境

为体验新技术,英国记者萨莉·埃迪来到设计者罗莎琳·皮卡德位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起初,埃迪有点洋洋自得,她感觉自己提问犀利,肯定是皮卡德所见到的最精明的记者之一。

然而,接下去,皮卡德递给她一副眼镜,一戴上眼镜,埃迪立即就发现自己完全错了。她认识到,原来在皮卡德那副钦佩的面容下,实际隐藏着的是困惑和反感。更糟糕的是,埃迪通过眼镜看到,皮卡德感觉她很无趣。

埃迪之所以能得到这些信息,是因为通过连接在眼镜上的耳机有一种细小的声音正朝她窃窃私语,告诉她皮卡德的真实想法。与此同时,眼镜中内置的红灯开始在她的右眼上方闪烁,警告她不要再继续说下去。埃迪说,这就好像让她有了第六感一般。

皮卡德的发明仅仅是许多“社交X光眼镜”中的一例,它是靠内置相机和分析面部表情的相关软件来改进人们的彼此交流,以避免社交场合的尴尬和出丑。一些公司已经给员工配备了这种技术装置,帮助他们改进与顾客的交流。借助这一技术,人们的情商正在被大幅提高,可是,我们是已经准备好将个人情感“广播”出去,还是坚持保持隐私呢?

社交透视眼镜

人们一直认为,很多细微的面部表情能反映出内心的情感。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确定了七大基本情绪:快乐、悲伤、恐惧、愤怒、厌恶、轻蔑和惊奇,后来成了测谎理论的基础。测谎理论假定,不由自主的“微表情”可以在一个撒谎者恢复其诚实面孔之前揭露欺骗,虽然这种理论后来遭到冷眼,但是这一原理却一直没有完全销声匿迹。

在交谈时,手势所表达的某些情感起着社交润滑剂的作用。比如,当跟随另一个人的思路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点头示意,或者通过稍微侧视的动作,来表示失去了与对方交流的线索。很多这类信号都可能被人误解,这种误解有时候也因为不同文化背景所具有的独特的信号而引起。

更多的时候,人们不能完全识别别人的表情。在面对面的谈话中,一个人的脸上有成千上万的细小信号,比如,挑起眉毛、嘟起或张开嘴,还有转瞬之间被错过的一系列非语言暗示,这些都会增强人们的语言交流。

利用技术手段放大这些信号的想法最早是英国剑桥大学的瑞娜·艾尔·凯利奥比提出的,这一想法为的是帮助那些很难识别他人情感的孤独症患者。

凯利奥比认识到,艾克曼的“七大情感”理论对于改进普通人之间的谈话并没有特别的帮助。在2005年,她邀约同在剑桥的西蒙·拜伦-科恩加盟,帮她确定了一组六个更相关的面部表情,分别为:思考、认同、专注、感兴趣、迷惑和反感。为创建这些专用词汇,他们专门雇佣了演员来模仿这些表情,让志愿者说出这些表情的意义,然后以多数人的反应为准。

为了制造出能够利用这些信号的原型眼镜,凯利奥比与原本是电子工程师的皮卡德协作研制。在眼镜的内部,有一个米粒大小的相机,用一根电线蜿蜒连接到一副扑克牌大小的精巧计算机上,这一特殊的相机跟踪谈话对象面部的24个“特征点”,而由皮卡德开发的软件能分析无数“微表情”,计算这些表情出现的频度和持续时间。然后,将这些数据与已知表情库进行比较。

在埃迪与皮卡德在她的办公室谈话时,一台电脑屏幕向埃迪展示了皮卡德设计的面部表情。但埃迪只能通过耳机和眼镜片上的灯得到这些信息的摘要,皮卡德说,“如果我微笑和点头,你就会得到绿灯。”之后,当埃迪看到在她们谈话期间红灯频繁出现时,她就根据提示,改变了自己谈话的态度和思路。

他们组织了孤独症患者试用这种装置,很受欢迎。最终,这一系统能够整合成一副“扩增实境”的眼镜,可以在佩戴者面前呈现出与计算机图像一致的现场情景。

在校准原型时,皮卡德和凯利奥比惊奇地发现,一般人只能正确解释54%的拜伦·科恩真实表情。这就表明,绝大多数人——并不仅仅是孤独症患者——在与人交谈时可能也需要借助某些感知他人情绪的辅助装置。皮卡德说,“人们只是不擅长这一点。”相反,这一软件却能正确识别64%的表情。

皮卡德和凯利奥比已经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沃尔瑟姆开了一家叫做阿法替娃的公司,出售他们的表情识别软件。他们的客户包括一些想估计人们对其广告或影片有何感觉的公司。现在,与同事穆罕穆德·霍奇一道,他们已在调整算法,为的是在表情中找出更精细的差别,比如,喜悦的微笑与受到挫折的苦笑,有时候,这两种笑看上去非常的相似,但他们的算法要比人更能分辨出二者的微弱差别。霍奇说:“机器在分析微笑的内部细节时比人有优势。”

阿法替娃也正在和一家日本公司谈判,日本人打算用他们的算法来区别日本人的微笑面孔。他们已经给10种不同类型的微笑命名——包括快乐的笑、傻笑和讪笑等等。

皮卡德说,这个软件能放大人们愿意提供的线索,但并不提取人们不愿意分享的信息,当然它不是简单的测谎仪。埃迪发现她很难长时间愚弄机器,因为一旦她忙于谈话,就不能集中精力“装模做样”,于是,她的真实感情便暴露无遗。

各种新型实境眼镜

人们在谈话中所释放出的一些线索是很难伪装的。除了面部表情,人们还会发出一套不由自主的“诚实信号”,这一名词是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研究员阿历克斯·彭特兰(Alex Pentland)在2000年为描述用以补充语言的社交信号而确定的,它们包含诸如手势镜像、语调和音高变化。人们对这些线索是有反应的,但经常不是有意识的反应。假如人们意识到他人和自己在社交活动中发出的更多线索,就会对周围的社交情境有更为全面的了解,从而能更从容地做出反应。

而现在,通过叠加图形,“扩增实境眼镜”可能将人们以往所看不到的东西呈现出来。借助合适的传感器和应用程序,有一天,可能会通过这种眼镜来看到以下的一些东西:

比如,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配戴了特殊眼镜的警察,只需看一眼就知道某人是否是罪犯。而工作原理则是,这种眼镜能扫描对观察者的面孔特征,然后将之与相连的罪犯照片数据库匹配,如果红灯亮起就说明配对成功,也就是被观察者是罪犯。

而上述设计还有更广泛的运用。正在开发的类似单片眼镜的装置,能检索出正在交流的对象过去与人谈话的视频、音频或文字片段,甚至能提供过去谈话与现在正在探讨话题之间的实时连接,原则上,如果允许共享,该装置还能用来查看其他人的谈话。

而增加了麦克风和语音识别技术,这个单片眼镜的装置还可以将交流对象的声音转换为实时字幕。

美国军方已经制造出一种雷达成像装置,可以穿透墙壁捕捉房间里任何物体的3D图像。同样,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亚瑟·谢赫(Yaser Sheikh)为车载影像机制造了一种扩增实境系统,能使司机看到周围的盲区。该系统用相机聚焦司机看不到的路段,并拍下录像,然后让扭曲变形的图像出现在扩增实境的显示屏上,这样司机就能基本上看到盲区的障碍物了。

猜你喜欢
卡德埃迪实境
埃迪找不到大象
要求乘客戴口罩,美国司机惨了
虚实意境
不平衡的天平
把“小优惠”做成“大惊喜”
妻子想要的礼物
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