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访美,为中美未来定调?

2011-05-14 17:16
中国新闻周刊 2011年2期
关键词:胡锦涛中美关系中美

赵 杰

2011年1月3日,中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抵达美国进行为期5天的访问。

“(杨洁篪访美)是为胡锦涛主席即将对美国进行的国事访问做准备,并将就当前中美关系及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与美方交换意见。”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2010年12月28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如此表示。

至此,从去年9月开始的旨在为胡锦涛访美之行铺路的中美两国高官密集互访已接近尾声。姜瑜在去年12月23日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称,胡锦涛将于1月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春天来了

新年开局的第二天,一位82岁的美国老人就迫不及待地在《纽约时报》上发问:如何与中国继续为友?

这位老人不是别人,正是曾于1978年亲手推进中美正式建交的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他在文中认为,胡锦涛本月的访美将是30多年前邓小平访美后“最重要的双方高层接触”。他接着说,基于中美双方关系存在着日益增长的不确定性,同时亚洲邻国因中国更长远的地缘政治诉求而担心,这些为即将到来的会谈罩上了阴影。

“最近几个月,美中双方的争吵越来越多。它们都指责对方采取违反公认国际准则的经济政策,都说对方自私。”布热津斯基认为,就像美国的单边主义在最近几年不必要地令它的一些盟友不满一样,中国也要看到,它最近的一些立场也让邻国担心。

反观刚刚过去的2010年,1至3月,因美国对台军售、“谷歌事件”、奥巴马接见达赖等一系列事件,中美摩擦引发国际关注;6月黄海事件等,引发中国周边关系复杂化。随后,伴随着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压力、11月朝鲜半岛事件等,中美关系被推至国际关系的风口浪尖。

“去年中美关系可谓波折不断,几起几伏。”中国社科院美国所副所长倪峰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随着美国“重返亚洲”脚步加快,中美双方的竞争关系越来越明显,主要原因是迅速崛起的中国让近年来在亚洲影响力相对减弱的美国感到不安。

由此,倪峰认为,两国领导人的直面沟通显得愈加迫切,“双方要研究一些新的管理问题的方法”,以防止民间更多的杂音,并及时遏制双方关系下滑的势头。

“在合作关系开启了三十年之后,美国和中国不应忌讳对两国的分歧进行坦率讨论,而应在知道各自需要对方的情况下着手这样做。”布热津斯基在文章中说。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克劳利在此间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杨洁篪将于5日会晤希拉里,主要议题将包括胡锦涛本月对美国国事访问的计划等。

“胡锦涛主席此次访美是新时期中美关系的一件大事,中方期待通过访问推动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姜瑜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

定纷止争

过去一段时期,伴随金融危机而起的“中国威胁论”在美国升温,一系列事件使得中美关系呈现出紧张状态。但是,过度竞争显然无益,“定纷止争”成为分析人士对此番中美接触的期待。

“他们在接触中应该更多了解相互需求。”布热津斯基认为,任何一方都不应欺骗自己,以至于认为增长中的相互对立所带来的伤害可以避免;双方都应认识到,一国的危机会伤害到另一国。

由于金融危机、朝鲜半岛事件等,直接加剧中美两国之间的竞争性关系,并催生各种猜测和争论频频见诸各国媒体显要位置。

1月1日的《联合早报》一篇《2010中国崛起加速 外交麻烦不断》的评论认为,围绕汇率、海权、领土、军事、周边关系、意识形态领域争议,凸显了中国外交的严峻挑战,也透露了外部世界对中国崛起的疑虑与担忧。在中国周边,一个对它不利的环境正在形成:邻国先后强化与美国的合作或联盟关系,以应对在它们看来可能或已经形成的“中国威胁”。

《纽约时报》也于同日刊登题为《中国的海上雄心》(Chinas Naval Ambitions)的评论,认为,中国扩大其军事触角和领土范围的企图引起了美国在这一区域同盟国的紧张情绪,令他们对美国外交政策和未来军购政策的提出了疑问。

该评论认为,如何与崛起中的中国打交道将是华盛顿在未来若干年最大的挑战。

路透社也在3日、4日持续关注相关议题,认为即便胡锦涛访美,中美太空合作依然不能有所推进。并称,美国国务院2日表示,负责朝鲜政策的美国特使博斯沃思本周将走访韩国、中国和日本,就朝鲜议题进行商议。

胡锦涛的访美,在布热津斯基看来“并不是象征性的”,他建议,胡锦涛和奥巴马应竭力达成一份有历史性意义的、建设性的联合声明。双方应制定出指导性的原则。他们应当宣布拥护美中伙伴关系的使命超出本国利益这一概念,而指导该伙伴关系的应该是21世纪全球空前互相依赖的道德规则。

倪峰认为,摆在中美两国面前亟须平衡的一组矛盾在于,美国的亚洲盟友以及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和对美国的安全依赖。“这样的问题日益显现是对中美两国外交智慧的考验”。

布热津斯基则认为,上述声明应当坦承存在一些分歧的现实,并写明两国都决心寻找途径缩小此类分歧。还应提到共同关注地区的安全存在潜在威胁,并使双方都承诺要加强磋商和合作来应对这些威胁。

沟通合作

“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也凸显了两国合作的重要性。”倪峰认为,双方应认识到正在增强的竞争性,进而加强沟通,进一步推进睦邻外交。但是,前提是“做好各自应该做好的事情”。

倪峰认为,近年来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相对下降并非中国所致,中国一直欢迎发挥建设性积极作用的美国。由此,他认为,两国在沟通中应把各自的立场解释清楚,“开诚布公有助于推进问题解决”。

布热津斯基认为,中美两国合作关系一旦不能得到加强和扩展,受到损害的不仅是这两个国家,还有整个世界。

这一观点在经济领域或许更容易得到印证。美国经济学家、《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Gregory Zuckerman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认为,全球增长对中国的健康发展很重要,中国的发展对许多经济体都产生了影响。2011年,“不管中国的发展和增长是否毫无挫折地持续,对全球市场和金融公司而言,它都将比美联储或欧盟所做的任何工作更重要”。

他于2日在该报撰文《华尔街准备全力押宝“中国故事”》,引用美国金融服务公司Perella Weinberg的阿贝斯的观点认为,中国向消费市场过渡对全球经济都是一个单一的最大的挑战,同时也是最大的市场机会。

其观点表明,2011年美国经济发展与中国的深度合作势不可挡,这或将成为中美领导人商谈的重要议题之一。

但是,中美关系进一步发展不能仅仅依靠经济。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中美双方虽然在政治领域、战略领域的合作有较大的潜在空间,但目前合作成果还是更多体现在经济、技术领域,而“经济领域的合作并不会自动产生政治领域的合作”。

就正被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朝鲜半岛问题,时殷弘认为,目前中美所能做的只是交换意见,缓解半岛紧张气氛,但是,由于“朝韩矛盾仍旧尖锐,不可能有根本突破”。

这一观点为倪峰认同,他认为中美两国都希望半岛局势和平稳定,只是解决路径出现了差异,因此需要在政策上彼此阐明,相互理解。★

猜你喜欢
胡锦涛中美关系中美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近10年中美贸易额变化
中美防长在新加坡谈管控风险
中美投资和贸易谈判研究成果发布
论胡锦涛的生态环境思想
胡锦涛西装阅兵显深意
胡锦涛主席入选《时代》“最具影响力人物”
“冷战与中美关系”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