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川
近日,一则“七旬老人土地庙里供奉县长,跪求帮讨医疗费”的消息开始在各大网络论坛及微博上传播,引来社会关注。昨天记者多方联系发帖者及帖子中相关当事人均未果。对此,河南省当地宣传部门回应称此举是“人身侮辱”,并已经着手调查此事。
无论是高人的指点还是自觉行为,七旬老人供奉县长有两点值得关注:其一,她处于困境之中,并且长久得不到施救;其二,供奉县长很另类,容易吸引媒体关注,从而能够畅通她的诉求,纾解她的困境。因此,值得追问的是,如果不采取这种另类的维权、求助方式,她的处境是否被人关注?答案不容乐观。从报道看,其女婿无故被打已经历时一年有余,她家徒四壁,无法承担高额医疗费,此情此景,当地相关部门哪里去了?
更让人脊背发凉的是,对于老人供奉县长一事,当地宣传部门称:“这是一种人身侮辱。”一句“人身侮辱”让人看到权力的冷漠与傲慢。固然,供奉活人也许有“诅咒被供奉者早点死去”的意思,但身为官员,更应该扪心自问的是,七旬老人为何要供奉县长,如果不是举步维艰、走投无路,会采取这种另类的方式吗?“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当地官员不反躬自省,不反思自己工作不到位,反而一上来就粗暴地指责七旬老人,大有转移矛盾、回避自身失职之嫌。显然,庙里供奉县长,与其说老人侮辱县长,不如说是县长(官员)侮辱老人。
日前,媒体报道了香港特区一名老妇人因“环境评估”问题,逼停港珠澳大桥建设步伐的新闻——香港东涌六十六岁的老太朱绮华,认为港珠澳大桥工程没有评估臭氧、二氧化硫及悬浮微粒的影响,因而是不合理也是不合法的。于去年通过申请法律援助入禀香港高等法院,就大桥香港段环评报告申请司法复核。4月18日下午,香港高等法院裁定香港环保署2009年完成的环保报告无效,败诉的环保署还需支付朱绮华三分之一诉讼费。这一结果令人玩味,人们钦佩于她的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更钦佩于当地司法部门的秉公办事。两相比较,这名供奉县长的老人,却选择另类的求助方式,但是,我们是该指责她不懂得求助合法渠道,还是更该指责当地部门没有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社会学家孙立平提到过“非制度化生存”这个概念,大意是,人们所赖以生存的制度环境缺少确定性,在遭遇某种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情况的时候,不是依据明确而稳定的制度安排来解决,而是依靠一次次的具体博弈。而结果,则取决于每一次具体博弈的特定结果。具体到维权时,许多时候依照正常的渠道难以遂愿,或者说根本就找不到正常的渠道,因为正常的渠道出現了“肠梗阻”。以本次事件为例,这个七旬老人身体不好又晕车,长久不能维护自己权益,在这种状态中,依赖非制度化的方式,实是无奈。
有句歇后语说得好,“庙里的泥像——有人样,没人味。”如今,庙里供奉的是大活人,应该既有人样还有人味。可以预期的是,在媒体的跟进下,七旬老人的问题会得到妥善解决,当地县委、县政府会高度重视此事,责成老人所在的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救助,并将处理其女婿的不幸遭遇。但是这显然不是终点,我们应该追问的是,老百姓何时才能不需要另类的维权方式、求助方式?如果权力不尊重权利,如果权力不善待权利,类似的求助噱头必然层出不穷。
【原载2011年4月22日《西安晚报·热点观察》】
插图 / 求助无门 / 王成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