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世红
文章编号:1008-0546(2011)05-0059-04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1.05.028
随着化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决定化学新课程实施成败的关键是化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因此化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所谓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也是从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主要包括专业发展的自我设计和规划能力、不断学习、充实、完善专业技能的能力,进行教育研究和教育教学创新实践的能力,自我总结、反思和理解升华的能力等,它是一种“动态”的、有意识的、持续发展的过程。高中化学教师专业发展通常有起步、积淀、成熟三个层次。
一、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起步需要内驱力
1.内驱力是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
内驱力是建立在教师自信心基础上的一种自我达成的成功精神,它是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内驱力就是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内部力量,生物体必须保持机体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才能维持生命,在生物学上,这种机体内部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作“内稳态”。若“内稳态”遭到破坏,生物体就会产生相应的需要和行为倾向,以恢复内稳定。支配这种行为倾向并有方向性地、持续地驱动有机体产生某种行为的内部力量也就是内驱力。化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初期也许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外控因素”影响,但更多的还是因内驱而起步的。当教师在认识到自己最深层次的职业动机时,就不会再把自我尊严盲目地建立在别人制定的标准之上,而是建立在对自己了解的程度上,并自由地按照自己内在的本质要求去发展,大大增强了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化学教师在自己专业发展刚刚起步时常有两种职业心态:一种是“用生命回应教师职业的需要”,一种是“用教师职业实现自身生命的价值”。后一种职业心态能帮助教师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把教育当作事业来追求,用教育这种职业去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现实生活中不少教师由于缺乏职业生涯设计的概念和意识,常常对自己要达到什么目标,通过几个阶段达到自己的目标,现在自己处于什么阶段等问题模糊不清,自然也就对个人的专业发展迷茫和困惑,内驱力就更加无从谈起。作为化学教师通过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使自身个人的教师职业生涯获得极致的发展。
高中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一般应包含有以下一些主要内容:
⑴自我分析:教师首先要全面充分地认识自己,对自己的需要、能力、兴趣等个性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最重要的是两个方面:内在专业结构和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前者着重确定教师自身内在专业结构所存在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发展目标;后者着重了解自己所具备的专业发展准备程度和自我发展能力。其次要诊断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寻找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和专业发展方向,在最适合自己的领域或空间谋求个人的最大发展;第三要列出自己的成长领域,并确定优先领域,还要把自己的自我分析与学校的愿景与发展规划结合起来。
⑵环境分析:把握化学教育专业发展的方向,收集化学教育专业发展的信息,抓住化学教育专业发展的新机会,平衡自身、学校、学生的需求、分析化学教育专业发展的资源条件等。
⑶目标确立:形成愿景。化学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发展旨趣、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是走教学路径还是走学术路径?路径一旦确定,就要明确期望达到的结果,确定现实的发展目标(包括长期目标和阶段目标)。
⑷策略拟订:设计行动方案。目标一旦确定,就要考虑实现目标所要采取的策略,即由具体的措施和活动构成的行动方案,设计并安排自己的专业发展内容和活动,形成合理的可行的行动方案,对可能存在的多种行动方案做全面的评估,以确定最佳的行动方案,实施行动研究。
2.内驱力是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动力
教育专家申继亮指出:教师“应该对自己职业生涯有个规划,凸显个人发展主线。一方面需要创造条件完善自己,另一方面,在内心告诉自己,把教师当做事业来看,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在新课程深入推进的今天,一个化学教师如果没有先进的教育理论、深厚的文化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技能,就不可能适应新世纪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更谈不上培养世纪性的人才。化学教师的成长必须与社会要求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这也需要教师拥有强大的内驱力。对化学老师而言,内驱力能产生动力、内驱力能凝聚精力。有内驱力的教师在自己个人角色的定位上,会要求自己从单纯的化学教育者转变为化学教育的研究者。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置身于创设的生态教学情境中,用研究者的眼光分析化学教学理论和实践问题,反思自己的行为,积累经验,探索规律性的认识;有内驱力的教师会要求自己从书本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创造型教师,用自己的创造性言行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为学生提供宽松、愉快的创造氛围;有内驱力的教师会要求自己在师生关系中的角色定位上,从化学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化学知识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由知识和课堂上的权威转变为平等交流的伙伴,从单纯的化学新课程实施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帮助学生形成方法意识,挖掘自身强能,使学生主动寻找和创造新的方法解决化学问题。
3.内驱力是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引擎
内驱力是教师个人化学教学激情的引擎。成功的化学教师必然是有激情的教师,是对自己所做事情的定位准确的老师。优秀的化学教师要“不把自己当回事,但要把自己做的事当回事。”人们常说“舞台无四季”, 说的是做演员的,不能在意客观条件的限制,需根据剧情的需要着装表演。其实在化学教学中也应该是“讲台无个人”。在校园里,面对着学生,教师必须展现温文尔雅知识渊博的一面。即便个人有再多的私事困扰着,当你走进课堂,你就必须将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那一时间段,你的身份不是父母的子女,不是爱人的妻子或丈夫,不是孩子的爸爸或妈妈,甚至连你自己都不是,你只是班上学生的化学老师,你的职责就是高效利用课堂时间借助化学平台传道、授业、解惑。当一位化学老师专心致志地谋求自己专业的发展时,一切世俗的风雨都会戛然而止。著名的教育专家李镇西深有体会地说:“我的教育不为领导,不为职称,不为荣誉,只为我的乐趣本身。”正是这种良好的职业心态成就了他辉煌的教育生涯。内驱力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是一种移山的动力,是一种心灵的信仰!它决定了一个化学教师成功的快慢,一旦化学教师有了内驱力,“心无旁骛志自远,不用扬鞭自奋蹄!”
对于化学教师来说,伴随着新课改而来的变革在其职业生涯中是一场触及思想深处的变革,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行为等隐性、显性的东西都在发生质的变化。教师越是看重自己行为的价值,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行为就越能产生持久的推动力。于漪老师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驱力就是教师的责任、良知和肩上的使命。
二、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升需要积淀
积淀是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素质支撑和智能保证。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化学教师经过一个阶段的专业成长,会逐渐从最初的“生存关注”阶段过渡到“任务关注”阶段,专业成长进入相对稳定期,但同时也容易不知不觉地走入固步自封的境地。对教师而言,化学专业持续发展的底蕴从哪里来?来源于积淀!
现在的高中化学教育早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全体的大众教育。事实上,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目的已不再仅仅是塑造学生在化学方面的专长,为进一步学习高深理论和从事化学事业做准备,更重要的是通过化学教学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化学教师研究教学目的是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和素质。对化学教师而言,课堂是立身之本,可以分三步思考:第一,化学课堂愿景是什么?希望自己将来有什么样的课堂?第二,自己当下的化学课堂怎么样?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哪里?要思考用什么方式来教学可以给学生带来最大的思考和收获,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可以给学生带来激励性的评价。第三,观察周围优秀化学教师的课堂具有什么样的特质?自己可以借鉴的有哪些?化学教师对于教学研究既应该有钻得进去的力量,又要有飞得出来的能力!如果化学教师没有厚实的底蕴,与学生一起分享课堂收获就将是一句空话。化学教育教学理念、专业精神、专业智慧、职业心理的养成和积淀为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蓄内在之力,聚腾飞之势。化学教师的专业积淀主要有三种途径:
1.文本阵地
人类知识积淀的百分之八十是通过书本来传递的。网络虽好,但毕竟只是一种快餐文化,“读书”才真正是一种教师应有的生活方式。有人说“一个民族的阅读史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史”,其实一个化学教师的阅读史,又何尝不是他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专业发展史。哲人说,读书可以远离平庸,增加底蕴;可以滋养灵气,添加睿智。作为教师,不只要读书,还得会读书,要变消遣性、散漫性阅读为针对性、集中性的专业化阅读,或称之为专业性阅读。通过读书,开阔视野,丰富理论知识,了解教育发展的新动态,了解化学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2.课堂阵地
化学教师要崭露头角,就必须首先在课堂上能走得出来,任何一次公开课教学都是一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应对能力、启发引导学生等各种能力的展示,也是一位教师教学理念、基本素养的体现,因此任何一次公开课不管成败与否都对教师自身快速成长起到积极作用。但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高原期中,没有生存压力的骨干教师常常是有上公开课的机会不去争取、有上比赛课的机会往后退让、逃避,以至于机会一次次擦肩而过,其实课堂才是成就名师的第一场所。化学教师要准备在课堂教学中建功立业就必须学会“磨课”。磨好作为自己化学教学“全景”的每一堂课;磨好作为自己化学教学“盆景”的公开课和比赛课。磨课既是基于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究,又是基于教育问题解决的课例研究。看似“草根”化,但实效显著。
3.网络阵地
人们常把网络比喻成是化学教师专业发展中专业积淀的第三个窗口,目前已在化学教育的方式、途径以及教育过程的呈现上开辟新的图景,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化学教师可以通过BLOG逐步形成具有个人教学风格的生态圈。BLOG与化学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天然的联系。在行动研究、教学反思、思想碰撞、心得交流、教育科研、师生互动、组织管理、远程技术支持、资源积淀、建立新型学习路径和提升学习绩效等方面都可以开发出卓越的功能。通过BLOG,化学教师可以方便地用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研究成果、课件等上传发表,形成属于教师个人的资源积淀,成为支持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重要途径。通过BLOG,化学教师和其他志同道合者可以交互链接形成学习社区,并逐渐演变为网络环境下的化学教育新思维和新应用,建立“化学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既可能存在于教师所在的学校,也可能存在于教师所在的学校之外,实现“团队开放”和“跨校联合”。
有人说成为优秀化学教师是需要有天赋的,但有天赋的教师却未必能成为优秀的化学教师。教师只有有深厚的专业积淀和思考才会理解——化学教育教学对自己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也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教师生命价值的展现。
三、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成熟需要蜕变
1.蜕变是化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蜕变是化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它打破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使其获得新的发展空间。蜕变,是普通的蛹羽化为翩翩起舞的彩蝶;蜕变,是一位化学教师从成熟转向优秀的过程;蜕变,是实现化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华丽转身。蜕变需要机遇,更需要挣扎、勇气和突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高中化学教师只有适时“蜕变”,才能化蛹成蝶。这其中反思的是蜕变的“催化剂”。
美国的著名学者波斯纳有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但优秀决不是经验的简单相加,反思才是成长的途径,足见教育反思在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作用。反思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在化学教学中广思才能活,活思才能深,深思才能透,透思才能明。反思实际是对本质的追问,通过反思,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教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反思,使自己的教学精益求精,渐臻完美。教学反思要找准切入点,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反思的重点各有侧重:对于新手型教师来说,应以自身教学技能反思为切入点;对于适应型教师来说,应以课堂教学策略反思为切入点;对于成熟型教师来说,应以自身教学理念反思为切入点;对于专家型教师来说,应以教育研究反思为切入点。
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它是我们教师专业成长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为有效的策略,一个成功的化学教师必然是一个善于反思的人。作为化学教师,对自己的每一节课的教学行为都要进行积极的反思。每一节课下来,化学老师既可以围绕课前的预习、教学环节与教材的处理、教学语言的组织、教学任务与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问题的设计、学生的互动、教学时间的分配、多媒体的使用、课程资源的利用等方面进行认真的反思,又可以从教学行为、教学理念、教学活动中与他人相互协作关系、自己的思考与学习方式等几方面进行反思。但实际教学中,教学 “反思”又常常最容易为普通教师所忽视。对化学教师而言,“反思”可以说是化学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是撬动教师专业成长的支点,也是教师体验教育教学幸福的必经之路,教育家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也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育家朱永新教授说:谁能坚持每天写一篇教育反思,10年后必成大器。其实反思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无处不在,可以反思所得,反思缺憾,反思快乐。如果能及时记下教师专业成长的心理历程和成长的痕迹,让经验教训和教育教学理论挂钩,就能提高化学教师教学行为的技术含量,教师自己也能感受到教育所带来的特有的快乐。
2.蜕变是化学教师专业成长的自我更新
化学教师专业成长中的蜕变是教师的自我更新。经过蜕变教师对师生在化学教学中角色关系的理解更加理性——教师由“课堂主宰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灌输者转向人格培育者,由化学学科单向传递者转向对话交往者。由课程运作中的执行者变为决策者、建构者,由课程实施者变为开发者。
化学教师成长中的蜕变需要广博的化学专业学识,灵活的化学教学手段,需要持之以恒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品格,需要教育风雨和个人智慧共同锻造。化学教学是引领学生个性化自主生长的农业,而不是通过流水线批量生产的工业。学生就像植物,需要浇水、施肥、治病、灭虫,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自由发育生长。优秀化学教师应教给不同的人以“不同的化学”,不会将不同资质的学生输入机器设备,按同样标准、同样程序、同样时间予以“铸造”。经历了蜕变的教师已不再受外部评价或职业升迁的牵制,直接以专业发展为指向,更加关注化学课堂内部的活动及其实效,关注学生是否正在学习。教师能够对问题予以整体、全面的关注。这一时期的教师的特征是自信和从容的。
管建刚老师在他的著作《不做教书匠》中提到对教师的七个忠告:“做有目标感的教师”、“做有约束感的教师”、“做有责任感的教师”、“做有积极感的教师”、“做有学力感的教师”、“做有专业感的教师”等,值得化学老师很好地借鉴和学习。
3.蜕变是化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创造和升华
教师专业成长的的蜕变在于创造,美国创造教育的权威史密斯曾给创造性教师下了一个定义:“创造性教师是吸取教育科学提供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加以运用,并能发现新实践方法的教师”。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教师必须是“全能型”教师,既要会教学,又要会科研,还要懂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冲破单纯“教与学”的传统模式,让化学学科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学科优势,更多地贴近生活化、绿色化、人性化,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教师这一职业是注定要一生奉献的职业,通过专业成长的蜕变,对教育的热爱会渗透进优秀教师的骨髓,真正走向成熟。
化学老师在自己的专业成长中,必须坚持追求一种“至善”的境界。每天坚持一点点,就是领先的开始!每天多做一点点,就是成功的开始!每天创新一点点,就是卓越的开始!高中化学教师在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有积极的心态,有扎实的学习,有深刻的反思,教师就能达到“职业有认同感、事业有成就感、人生有幸福感”的理想境界,就能静听到花开的声音。
参考文献
[1]王祖浩,王磊主编.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王自鹏.学者型化学教师的素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