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杏
(广东培正学院图书馆 广东 广州 510830)
第二外语数字研究资源,是指在国际学术资源中占统治地位的、除英语外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力和需求的其他语种的数字研究资源。本文所研究的第二外语数字研究资源是指日语、德语、法语的数字研究资源,此项研究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留学日本、德国、法国并回国在大专院校任教或在科研单位任职的科研人员、国内这3种语系的大学本科学生和研究生、赴日本、德国、法国深造的潜在的日语、德语、法语人文及社会科学(以下简称人文社科)研究人员的不断增加;同时日本、德国、法国在世界人文及社会科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我国大陆地区高校人文社科外语数字研究资源建设主要集中于英语研究资源,日语、德语、法语相关的数字研究资源相对不足,如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ALIS)和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hina Academic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Library,简称CASHL)引进的外文数据库均还只限于英语[1-2]。人文社科日语、德语、法语的数字研究资源建设也是人文社科外语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被提上建设日程。鉴于此,本文以台湾地区“补助人文及社会科学第二外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为例,探讨如何做好人文社科第二外语数字研究资源的建设工作。
2008年8月,我国台湾地区“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启动了“补助人文及社会科学第二外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 整个计划由“国立政治大学”图书馆执行的“德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和“法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执行的“日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组成,这3个计划均于2008年12月1日起开始执行。整个计划采用了集中构建模式,收集、整合国际间日语、德语和法语重要人文及社会领域学术电子资源,为地区内研究社群提供丰富完备的学术研究资料,以促进人文及社会科学研究长远发展与整体效益[3-5]。通常情况下,各高校或科研单位对第二外语研究资源有较高需求的研究人员较英语研究资源的少很多,所以此类数字研究资源的建设应该采用集中构建模式,以避免各高校购买同质数据库。
“国立台湾大学”前身是日据时期的“台北帝国大学”,是台湾地区首先设立日文系的“国立大学”。目前与“国立台湾大学”合作的日本大学有15所,为台湾地区之冠,所以其对日语研究资源有很大的需求。“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馆藏日文图书约35万册,日文期刊约60种,至2008年11月,数据库累计近500种[6]。与其他机构相比较,“国立台湾大学”对日语研究资源有更强烈的需求,拥有更丰富的日语研究资源,也具有一定的建设经验,并且资源建设计划由单一机构执行可以确保较高的执行效率。可见其日语研究资源的建设已有一定的成果与经验,由“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执行“日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德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及“法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由“国立政治大学”图书馆执行也与其对德语、法语研究资源的需求及其原有的相关研究资源建设有关。
人文及社会科学第二外语数字研究资源的建设要有的放矢,以保证用少量的资金投入满足特定语种研究群体的需求,因此针对研究群体的研究资源需求的调研必不可少。为了确保所收集的资源都是各研究群体真正需要的核心资源,3个子计划对台湾地区日语、德语、法语研究群体的分布进行了调查[7-9]。
由于历史原因,台湾地区日语研究群体的涉及面较广,台湾地区的日文系所、法学界和进行日本研究、台湾研究、中国史研究的人员对日语研究资源都有较高的需求[7]。“日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的资源收集也紧紧围绕着这些群体的需求进行。德语、法语研究群体分布的调查分别集中于从德语系国家、法语系国家留学归台并在大专院校任教的学者的研究领域(见表1)[8-9]。
从对3个计划网站的调查可以发现,“日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无论是采购的数据库资源还是开放存取资源的收集,都紧密地围绕着台湾地区日语研究群体的需求;而“德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和“法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采购的数据库资源紧密地配合着调查的需求结果,开放存取等免费资源的收集则超出了调查结果的范围,甚至有些类目超越了人文社科的范畴。
试用数据库清单的确定需要计划执行机构对相应语种的数据库资源收录范围、学术价值等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还应结合考虑其研究群体的资源需求。
执行“日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的“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对日语相关的数据库已有一定的认识,所以其试用数据库清单主要是根据台湾大学熟悉日文的相关系所教授的推荐和评估所提到的各研究群体的需求制定的[7]。执行“德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的“国立政治大学”图书馆对德语相关的数据库资源的了解程度不如“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因此,其首先根据对德语系国家(德国、奥地利、瑞士)50%以上的重要学术单位(包括德语系国家学术机构、德国人文及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强度位于前10名的大学以及其他研究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基金会) 都收录的数据库进行调查,剔除了部分界面虽为德文但其内容涵盖其他语系的数据库,同时还剔除了台湾地区研究学者应用较少的部分拉丁文、神学、古籍数据库,最后列出了数据库清单[8]。
数据库采购清单的确定要综合考虑试用期使用量、意见回复、研究群体的需求、经费评估等因素,而授权模式和订购费用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3.2.1 紧扣研究群体的需求
以“日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为例,截至2011年1月18日,该计划共购买了14个数据库,其中综合类4个(占总数的28.57%)、语言类2个(占总数的14.29%)、历史类1个(占总数的7.14%)、文学类1个(占总数的7.14%)、法律类2个(占总数的14.29%)、与台湾研究相关的4个(占总数的28.57%),紧紧围绕着台湾地区人文社科日语研究群体的信息需求(见表2)[3]。
表2 “日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数据库采购清单详细情况[3]
3.2.2 优先购买全国授权或全地区授权的数据库
第二外语数字研究资源的建设目的是为了向全国或全台湾地区的日语、德语、法语研究群体提供日语、德语、法语资源的获取渠道,这类研究群体较英语研究群体少且分散于各地。所以应优先购买全国授权或全台湾地区授权的数据库,以数据库同时上线的限制人数作为谈判的基准。数据库价格昂贵或者不提供全国或全台湾地区授权模式的,则根据数据库的学科主题进行衡量再授权给设有相关系所的学术单位[8-9]。
如表2所示,“日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所购买的14个数据库中,采用全台湾地区授权的有11个(占总数的78.57%),这些数据库将台湾地区公私立院校及“国家图书馆”等170多家学术机构均纳入授权范围。其中有3个数据库的资料内容不具有更新性,采用了一次买断的形式购买,其余11个以4~5年为租赁年限。
“德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及“法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数据库清单的详细情况与“日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基本类似,笔者不再作详细介绍。
自1990年起,为应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学术期刊价格日渐高涨的情况,法国政府致力于推广免费资源运动[9]。2003年,德国马普学会和欧洲文化遗产在线发布了关于开放存取的《柏林宣言》。德国马普学会和法国科研中心均是推动开放存取运动的重要推动力[10]。日本的开放存取运动较德国、法国开展得晚,但在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的大力推动下,日本的开放存取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有许多优质的德语、法语、日语电子资源都可供研究者公开免费查阅。
台湾地区的“日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德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法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均重视相关免费电子资源的收集。在台湾地区开放存取也称公开取用,截至2011年1月18日,3个计划的此类资源记录数分别达405条、353条、334条[3-5]。对日语、德语、法语人文社科开放存取资源的收集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4.2.1 以日本、欧盟、德国、法国的OA资源门户为收集起点
由于世界性的OpenDOAR(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开放存取知识库名录)、ROAR(Registry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开放存取知识库登记机构)及DOAJ(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开放存取期刊目录)等收录的开放存取学术资源依然是以英语为主,所以其收录的日语、德语、法语开放存取学术资源都仅仅是以上各语种开放存取资源的一小部分,日本、德国、法国的开放存取资源门户所揭示的资源数目则更庞大也更深入。将日本、德国、法国的开放存取资源门户作为日语、德语、法语人文社科开放存取资源收集的起点是最省时、省力的策略。如日本的信息门户——国立情报学研究所构建的GeNii[11]及国立国会图书馆数字文档门户(National Diet Library Digital Archive Portal,简称PORTA)[12]、德国的开放存取门户网站(Open Access to Scholarly Information)[13]、法国的免费资源计划Le Mouvement du Libre Accs下的研究成果交流平台LARA(Libre accès aux rapports scientifiques et techniques,开放存取科学与技术报告)[14]都整合了大量的开放存取资源,内容囊括了开放存取期刊和知识库以及其他的免费资源。
4.2.2 机构知识库是开放存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德国、法国的高校等众多学术机构均建立了各自的机构知识库以永久存储其学术产出成果,其中相当大数量的成果通过这些机构知识库都可免费获得,因此日本、德国、法国的学术机构知识库也是日语、德语、法语开放存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对这方面资源的收集很重视,除提供了日本机构知识库门户JAIRO(Japanese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Online,日本机构知识库在线)链接外,还进一步围绕台湾地区日语人文社科研究群体的主题需求收集各相关机构知识库资源。“德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和“法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对这方面资源的收集则略显不足。这两个计划都提供了德国、法国众多高校图书馆、学术机构的链接,但是都没有直接提供这些机构的机构知识库链接。截至2011年2月21日,欧盟的机构知识库门户DRIVER(Digital Repository Infrastructure Vision for European Research,欧洲研究的数字知识库基础设施)中收录的法语、德语学术资源分别为130 045条和112 945条[15]。然而,这两个计划的免费资源列表中均没有提及此资源。
收集的日语、德语、法语人文社科研究数字资源越是丰富,其组织工作越重要。资源的组织工作如能做到科学、细致、有序,将对研究群体利用各种所需资源提供有效指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由“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执行的“日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的资源组织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学科主题的设置科学统一,资料类型详尽、细致(见表3)。
表3 “日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资源组织情况[3]
用户如果想了解计划收集的综合类的期刊文章的公开取用电子资源(即开放存取电子资源),只需将其系统上的学科主题限定为“综合”,资源类型限定为“期刊文章”,执行搜索命令,在第一次的检索结果中进一步点击“公开取用电子资源”,便可得到研究人员所需的特定资源。
“德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和“法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的资源组织工作与“日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相比略显粗糙,资料库和免费资源、视听资源的类目设置不一,没有细致的资源类型限定,也没有提供检索功能,这些方面都有待改进。
台湾地区“补助人文及社会科学第二外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通过集中构建、选择强有力的资源建设中心、对研究群体进行深入调研、严谨设定资源采购清单、重视相关开放存取资源的收集、科学细致有效地组织资源,有序建设第二外语研究资源,其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大陆地区学习,以能在日语、德语、法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源的建设中避免存在的不足。
[1]CALIS管理中心.CALIS引进资源信息平台[EB/OL].[2011-01-18]. http://dbinfo.calis.edu.cn/.
[2]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数据库[EB/OL].[2011-01-18].http://www.cashl.edu.cn/portal/portal/media-type/html/group/whutgest/page/sjkcashl.psml.
[3]“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行政院国科会”人文处“日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EB/OL].[2011-01-18]. http://jpndbs.lib.ntu.edu.tw/DB/search.jsp.
[4]“国立政治大学”图书馆“.行政院国科会”人文处“德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EB/OL].[2011-01-18]. http://german2.nccu.edu.tw/index.php.
[5]“国立政治大学”图书馆“.行政院国科会”人文处“法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EB/OL].[2011-01-18]. http://french2.nccu.edu.tw/.
[6]“国立台湾大学”日本语文学系所.本系简介[EB/OL].[2011-01-18]. http://www.japan.ntu.edu.tw/about.htm.
[7]“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行政院国科会”人文处日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学群调查[EB/OL].[2011-01-18]. http://jpndbs.lib.ntu.edu.tw/DB/intro.jsp.
[8]刘吉轩, 林京玮. “国科会人文及社会科学德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简介[J].人文与社会科学简讯,2010(2):51-61.
[9]刘吉轩, 杜郁婷. “国科会人文及社会科学法语研究资源建置计划”简介[J].人文与社会科学简讯,2010(2):40-50.
[10]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开放获取信息门户[EB/OL]. [2011-01-18].http://www.open-access.net.cn/.
[11]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cs.Nii Scholarly and Academic Information Portal[EB/OL]. [2011-01-18].http://ge.nii.ac.jp/genii/jsp/index-e.jsp.
[12]National Diet Library.National Diet Library Digital Archive Portal[EB/OL].[2011-01-18]. http://porta.ndl.go.jp.
[13]Open Access to Scholarly Information[EB/OL].[2011-01-18]. http://open-access.net/de_en/homepage/.
[14]LARA[EB/OL].[2011-01-18]. http://lara.inist.fr/.
[15]DRIVER Search Portal[EB/OL].[2011-02-21]. http://search.driver.research-infrastructures.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