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娟 梁喜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占乳腺癌的50%,占乳腺浸润性癌的60%~80%。肿瘤组织中新生血管的形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前提,对其形成程度的估计,可以成为判断恶性肿瘤预后的重要依据[1],也为多普勒超声预后评估提供病理学基础。
回顾分析2006年7月—2007年10月间于本院治疗的资料完整、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52例,均为女性,年龄26~73岁,平均(42.0±11.1)岁,全部病例术前均未行放疗或化疗。
选用GE公司的Vivid 7彩色超声诊断仪。
1.3.1 功率多普勒超声血流测量
⑴在切面清晰、完整显示病灶条件下嘱病人屏注呼吸,同时启动CDP,取样范围包括整个肿瘤区域; 将滤波器调至低滤波状态; 降低量程,CDP增益70%~80%,而后提高增益,以不出现背景噪声为度。
⑵彩色像素密度(color pixel density,CPD)值的计测:选择功率多普勒血流信号最丰富的图像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肿块有效范围(肿瘤切面总面积减去坏死区域的范围)、肿瘤内彩色信号范围,依据计算机统计出肿块的像素值、肿瘤内彩色像素值,求出彩色血流面积占肿块面积的百分比,即得CPD【(肿块内彩色像素值/肿块像素值)×100%】,取三次均值。
1.3.2 其他相关资料5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情况、ER、PR、C-erbB-2结果均来自本院病理室。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处理,多样本的组内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多个独立样本检验)、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
52例肿块中3例未显示血流信号,血流信号检出率为94%(图1、2),CPD均值为(0.18±0.07)。
52例不同大小肿块的CPD值如下,组内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结果显示1至3组的平均秩次分别为17.83、26.01、45.80,x2值(即 H值)为 11.099、P=0.004,可认为三组不同肿块大小的CPD值差异有显著性,根据本例情况可看出随肿块的增大CPD值增大(表1)。
表1 52例不同大小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CPD值
各TNM分期的CPD值如下(表2),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r=0.702 P=0.001,可见随乳腺浸润性导管癌TNM分期增高,CPD值亦加大。
表2 5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肿块CPD与TNM分期对比
不同临床分期间ER、PR、C-erbB-2阳性结果无规律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淋巴结转移率随临床分期的加大而增高(P<0.01)(图1)。CPD与淋巴结情况、ER、PR、C-erbB-2关系见表3,C-erbB-2表达与CPD值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0.436,P=0.001。
图1 不同临床分期各指标阳性情况
图2 肿块血流信号声像图
表3 各临床预后指标的CPD值情况
乳腺癌的预后指标是一个传统的研究课题,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国内外应用各种新技术、新方法从细胞、组织水平上研究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使我们对其临床病程及生物学行为有了更充分的估计。
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是乳腺癌的重要预后因素,也是比较肯定的预后因素。肿瘤大小是与预后有关并能准确地以数量来表示的最重要变量之一,肿块直径≤2cm的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低,约6%~31%[2],肿块大小相同的患者,阳性淋巴结数目越多者预后越差,每增加一个淋巴结,死亡风险约增加6%。
ER是一种雌激素受体,PR是雌激素与受体结合诱导的产物。自20年代,人们就开始意识到类固醇激素受体在判断预后中的价值,但目前的研究状况表明,其状态对预后判断的意义尚有争议。本组实验显示,ER、PR在不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如此,作为预见性因素测定激素受体是十分重要的检测,其意义主要是指导临床内分泌治疗,ER、PR阳性的病人,抗雌激素治疗有效,复发率低,生存率高,阴性者则相反[3]。
C-erbB-2,也称HER-2,是一种癌基因蛋白,为细胞增殖、分化、移动和存活的重要调节因子[4]; 体外细胞培养研究显示C-erbB-2 过度表达可促进乳腺肿瘤的发生和向恶性转化,且转染C-erbB-2基因的乳腺肿瘤细胞株的 DNA 合成增强、细胞生长速度加快、侵袭性增强。本组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间C-erbB-2表达阳性率无规律性,这与上述论证不相符合。但是在C-erbB-2阳性组、阴性组间CP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的CPD值与C-erbB-2高度相关,r=0.436,P=0.001。
这些标志物作为预后和治疗指标在乳腺癌中已有大量研究,并得到肯定的结果,但作者发现这些指标只能在术后获得,使其对乳腺癌的术前预后评判具有局限性。因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所以术前对肿瘤的血管生成进行评估对临床了解肿瘤的生物学行为采取合理的治疗更为有价值。本研究采用功率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显示肿块的血管情况,以求尽可能全面显示低速、细小血流。CPD值所反映的是血流情况与肿块大小的比值,这使得其结果既克服了单纯强调血流丰富程度时对肿块大小的忽略,也弥补了单纯强调肿块大小、良恶性时血流参数值的重叠现象,使得其能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肿瘤血管生成情况。
综上所述,超声血管定量指标CPD作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前预后指标具有可行性及一定的可靠性。能量多普勒超声为临床开展术前无创评价肿瘤血管情况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本研究将继续增加样本量及病理类型,进一步探讨CPD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乳腺癌的预后以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1]钱晓芹,姜燕茹.彩超对乳腺肿瘤血流频谱及形态学的分析[J].临床超声杂志,2006,19(2):663-666.
[2]Michaelson JS,Silverstein M,Sgroi D,et al.The effect of tumor size and lymph nodestatus on breast carcinoma lethality[J].Cancer,2003,98:2133.
[3]龙汉安,肖秀丽,刘俊,等.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ER、PR 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J].华西医学,2004,19(2):204-205.
[4]Gong Y,Yan K,Lin F,et al.Determination of oestrogenreceptor status and ERBB2 status of breast carcinoma:a geneexpression profiling study[J].Lancet Oncol,2007,8:20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