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峻
中国人怕老板,到底有多怕呢?北京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测试,让这一事实显得更加幽默:通常,在照片中,人们能很快认出自己,但有老板的面孔存在时,会降低找到自己面孔的速度。
很有趣,但很现实,多数中国人就是怕老板。
老板猛于虎
偌大的办公室里,三十名员工听着一个大老板的训斥。作为一家网络产品销售公司,开会,是每天必做的事情。
周小云所在的部门负责运营,既要关注时下流行的东西,做出精品,又要能够创造一定的效益。她是部门副经理,混在开会的人群中,耷拉着头,希望不要被老板发现,但老板还是说:“小周,你说说看,这款产品怎么卖得这么慢。”周小云形容当时的状态就是,“肾上腺激素高度分泌,身体的血液以80迈的速度呼呼往上涌,脑子的温度立马上去了,前后温差怎么也得有个五六度。热量继而传导到神经,脸皮开始发烫,嘴巴不利索了,想说啥来着,都是浮云了”。“嗯”了半天后,她挤出“我觉得”三个字,后面说的啥,已经想不起来了。说完,也不知道老板的表情,因为根本不敢看。
一次,公司节前聚餐。推杯换盏之间,大家逐个给老板敬酒。周小云紧张了,心想:一会儿轮到我该怎么办啊?我该说什么呀?正在胡思乱想时,已经该她敬酒了。她结结巴巴地胡乱说了几句,然后一口气把酒干了,落座后,脸红到了耳根。
“那真的是我吗?在老板面前,我无自信、无自我、无自由。我选择离开了。”周小云说。如今,她正在美国一所大学继续读书。
“有时候很羡慕那种‘自来熟的同事,他们在事业上也平步青云。调查显示,在职场中,白领中有惧上心态的将近80%,其中有一小部分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交障碍。我可能就属于其中。”周小云说。她专门学过心理学知识,有一种“老板分类说”很有意思。在这一理论中,老板被分成老虎、考拉、孔雀、猫头鹰、变色龙五种类型,老虎凶猛、考拉可爱而有魅力、孔雀喋喋不休、猫头鹰做事刻板、变色龙善变。毫无疑问,很多人都喜欢考拉型老板。这类老板有亲和力,平易近人,性格温和,处事张弛有度,始终让员工处于一种轻松干活、享受工作的环境中。但可惜的是,多数老板是老虎型。老虎型老板发威时,可能连楼下的保安都能听到他的咆哮声。他们通常都对事不对人。尽管这样,员工还是不喜欢他们。打个比方:如果老虎对你笑一下,你觉得高兴还是害怕?
周小云说,回国后准备找个二线城市,找个有温和企业文化的公司干干,尽管很难找,但一定要找这样的。
惧上为哪般
南京大学的一位专家说,怕老板虽然是心理表现,但其实是由社会决定的。社会竞争这么激烈,不得不看老板脸色啊。从小到大,我们都生活在一种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再好不过的例子。孩子一出生,家长就跟在后面撵。小学、中学、大学,中国现有的教育模式就是“淘汰式”。好不容易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又不得不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千辛万苦有个工作,不怕老板行吗?
有专家说得更在理,中国的教育是“批评式”教育,从小就告诉你哪些不应该做;国外的教育是“赞赏式”教育,你做对了一件事,就要鼓励。我们现在的许多“80后”,就是在不断批评中成长起来的。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极其在意老师的看法,甚至心生畏惧,自我意识受到压制。正是这种长期的压抑,使得他们的自我中心优势消失殆盡。相反,在强调个人主义的社会环境中,等级关系对自我意识的影响微乎其微。
有个例子值得关注:二战结束后,很多人都在反思,如此严谨而强调科学精神的德意志民族,为什么会对希特勒等人如此荒诞不经的理论相信了那么长时间?后来,研究者发现,在当时的德国军队中层里面,有不少人属于权威主义人格,对上唯唯诺诺,对下专横跋扈,而对人一视同仁、勇于承认过错的人较少。
相信许多企业老板,不是有权威主义人格,而是故意想让员工怕他,产生距离感。这样的领导艺术,可以让员工更好地执行命令,贯彻自己的理念。有个姓张的老板说:“和下属做朋友不容易。处好了,员工嬉皮笑脸,容易懒惰不干事;处不好,事事跟你对着干,大不了拍屁股走人。有时候,老板也要被迫板起脸。”
不过,人们对压力的反馈呈倒“U”形曲线。适度的压力使人具有创造性。压力太小,人没有动力;压力太大,会抑制人的能力。适度看重与老板的关系,能让你更得体地展现自己,赢得机会。太过看重老板对自己的印象,觉得与老板处不好就没有活路,这种心态会让你焦虑,从而大大抑制能力的发挥。
中外有差异
中国人怕老板,难道西方人就不怕吗?许多在国外生活过的人都说,不见得。在与外国老板交往的过程中,他们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紧张和不适。
对于成人,认知自己面孔的能力可以作为判断其自我意识强弱的指示器。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韩世辉及其学生马燚娜招募了20名研究生参加一项测试。测试的内容非常简单:电脑屏幕上随机显示一张面孔,参与者只需判断它朝向哪一侧即可。测试过程暗藏玄机:在其中一组测试中,出现的面孔可能是参与者本人的或其导师的。正常情况下,识别自己面孔的速度要比识别其他人的更快,结果参与者非但没有产生类似的优势,反而对自己导师面孔的响应时间更短。
有人群的地方就存在上下级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就一定伴随着“老板面前无自我”呢?专家把实验搬到大洋彼岸,结果美国大学生对面孔判断的自我中心优势,没有因为自己导师面孔的出现而消失。
南京鼓楼医院心理科主治医师杨海龙说:“也许是文化差异及思维模式不一样造成的,国外的老板更严谨。中国的企业里,条条框框的限制太多。”
(摘自《现代快报》图/魏克)